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張介紹
荀子尊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那么你知道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張有哪些嗎?下面是由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介紹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張,希望能幫助到你。
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張介紹1:從《性惡》篇看荀子的性惡論
荀子的“性惡論”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張之一。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惡》篇中,荀子認(rèn)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所說的“性”是指與生俱來、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
“偽”不是“真?zhèn)?rdquo;、“虛偽”的“偽”,而是“人為”之義。因此,荀子認(rèn)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xué),不可事。禮義者,圣人之所常生也,人之所學(xué)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xué)、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xué)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荀子·性惡》)即禮義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為的努力得來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之所以說人之性“惡”,是因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今人之性,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饑,見長而不敢先食者,將有所讓也;勞而不敢求息者,將有所代也。夫子之讓乎父,弟之讓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禮義之文理也。故順情性則不辭讓矣;辭讓,則悖于情性矣。
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荀子在此已論證得很清晰條理,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饑欲飽、寒欲暖、耳好聲、目好色等都是人生兒具有的天然之性,但是如果不對這種天然之性加以人為的節(jié)制和引導(dǎo),那么人與人之間就會發(fā)生爭奪、暴亂和相互殘害。所以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要想達(dá)到儒家追求的至善,就要人為地用禮義法度來制約人之惡性。
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張介紹2:從《天論》篇看荀子的天人論
荀子的“天人論”主張“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積極進(jìn)步意義的思想之一。我們僅舉《天論》中一例加以說明。
《天論》篇開頭寫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yīng)之以治則吉,應(yīng)之以亂則兇。強(qiáng)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兇。
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yǎng)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兇。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
荀子的重要思想主張介紹
上一篇:佤族重大的歷史事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