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考古的主要介紹
昭陵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陵園周長60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譽為“天下名陵”,是中國帝王陵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昭陵考古的主要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昭陵考古的主要介紹一
昭陵依九嵕山峰,鑿山建陵,開創(chuàng)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據說是因貞觀十年文德皇后臨死時給唐太宗說要儉薄,“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舊唐書》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關于以山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這里所說因山為陵,不藏金玉,與其說是為了儉薄,不如說是為了“好盜息心”更恰當些;虞世南上書唐太宗時就說過:“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為陵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利用山岳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
昭陵考古的主要介紹二
昭陵的基本設計建造
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藝家和美術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精心設計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漢以來的坐西向東,也不是南北朝時期“潛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長安城的建制設計的。長安由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組成。宮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宮城之南,為百官衙署(即政治機構),外廓城從東南北三方拱衛(wèi)著皇城和宮城,是居民區(qū)。
昭陵的陵寢居于陵園的最北部,相當于長安的宮城,可比擬皇宮內宮。在地下是玄宮,在地面上圍繞山頂堆成建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門。
據史書記載,昭陵玄宮建筑在山腰南麓,穿鑿而成。初建時駕設棧道,棧道長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宮,而棧道并未拆除,就在棧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宮人居住,象對待活人一樣對待皇后,待太宗葬畢,方拆除棧道,使陵與外界隔絕。玄宮深75丈,石門五道,中間為正寢,是停放棺槨的地方,東西兩廂排列著石床。床上放著許多石函,里面裝著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干塊大石砌成,每塊石頭有二噸重,石與石之間相互鉚住。
據《舊五代史.溫韜傳》載,“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華麗的宮殿,蒼松翠柏,巨槐長楊。杜甫在《重經昭陵》詩中說:“靈寢盤空曲,熊羆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云飛。”在主峰地宮山之南面,是內城正門朱雀門,朱雀門之內有獻殿,是朝拜祭獻用的地方,與門闕距離很近,整個遺址約10米見方,加門闕南面約20米見方的場地,仍然是一個狹小的遺址。在這里曾出土殘鴟尾一件,經復原后高1.5米,寬0.6米,長11米,以此件的高度來推想,獻殿的屋脊,其高應在10米以上,應該是重檐九間,才能合于比例。門闕之間約5米,恰在獻殿正中。獻殿南面過20米的場地,是橫向的一條深溝,可證這里不可能有別的石刻,也不可能再有別的建筑物。
地宮外面還有許多木構建筑,建有房舍和游殿等。由于地宮前面四周山勢陡峭凸凹不平,往來不便,又“緣山傍巖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仍,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用棧道連結上下左右,通達地宮的道路。但山上棧道建筑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須左右回繞旋轉,這從杜甫所寫的《重經昭陵》“陵寢盤空曲”詩句中得到證明。
雖然前人的這些記載未必絕對可靠,但從中卻可看出其規(guī)模的富麗堂皇和工程繁難的程度。昭陵四周當時建筑,根據宋敏求《長安志圖》記載:“以九嵕山山峰下的寢宮為中心點,四周回繞墻垣,四隅建立樓閣,北為玄武門,南為朱雀門,周圍12里”。
在主峰地宮山之北面,是內城的北門玄武門,設置有祭壇,緊依九嵕山北麓,南高北低,以五層臺階地組成,愈往北伸張愈寬,平而略呈梯形,在南三臺地上有寢殿,東西廡房,闕樓及門庭,中間龍尾道通寢殿,是昭陵特有的建筑群。在司馬門內列置了十四國君長的石刻像:突厥的頡利、 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爾、李思摩、吐蕃松贊干布,高昌、焉耆、于闐諸王,薛延陀、吐谷渾的首領,新羅王金德真,林邑王范頭黎,婆羅門帝那優(yōu)帝阿那順等。
這些石像刻立于高宗初年,反映了貞觀時期國內各民族大團結、唐對西域的開拓以及與鄰邦關系的盛況。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壞,今可見者有七個題名像座,幾軀殘體和幾件殘頭像塊。前人曾說這些石像,“高逾常形,皆深眼大鼻,弓刀雜佩,壯哉,異觀矣!”從發(fā)現(xiàn)的殘體來看,石像高不過六尺,連座約9尺許,并未超過常形,頭像殘塊可以看出確有深眼高鼻者,有滿頭卷發(fā)者,有辮發(fā)纏于頭者,有頭發(fā)中間分縫向后梳攏者,有戴兜鍪者,但未見有弓刀雜佩者。服裝有翻領和偏襟兩種,其余則不能確知。僅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這些石刻像也應屬于寫實之作。
昭陵考古的主要介紹三
昭陵中的隨葬名品
在祭壇東西兩廡房內置有6匹石刻駿馬浮雕像,馳名中外,曾有詩云:“秦王鐵騎取天下,六駿功高畫亦優(yōu)。”這是李世民自己選定的題材。他在隋亡以后,為統(tǒng)一割據的局面,鞏固唐王朝新建的政權,南征北戰(zhàn),馳騁疆場,他騎過的六匹馬,聯(lián)系他的戰(zhàn)功。據說當時擔任營山陵使、工部尚書、著名工藝家、美術家閻立德起圖樣,由筑陵石工中的高手雕鐫而成的。這六具石雕駿馬是在平面上起圖樣,雕刻人馬形狀的半面及細部,并使高肉突起,稱之浮雕,也叫“高肉雕”。
每邊三具,皆背靠后檐墻而立。據記載,原石在每塊上角有歐陽詢書太宗自撰的馬贊詩,隨后另有殷仲容隸書刻于座上,這些今俱不可見,原詩收入《全唐文》中。六駿的名為“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馬咼”、“白蹄烏”?,F(xiàn)存西安市碑林博物館,其中“颯露紫”、“拳毛馬咼”二駿,于1914年被盜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昭陵六駿刻于貞觀十年,各高2.5米,橫寬3米,皆為青石浮雕,姿態(tài)神情各異,線條簡潔有力,威武雄壯,造型栩栩如生,顯示了我國唐代雕刻藝術的成就。
在“颯露紫”中表現(xiàn)了唐太宗在與王世充作戰(zhàn)時為流矢所中,丘行恭進前為他拔箭那種親切形象。昭陵的這些石刻在品類、造型及題材上,既不取生前儀衛(wèi)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獨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寫實,富有政治意義的不同凡響之作。[1]
昭陵的寢宮,是供奉墓主飲食起居的地方,起初建筑在陵墓旁邊的山上,后因供水困難,移到山下,稱“陵下宮”,在山陵的西南腳下,與南面的朱雀門大致在一條線上,后因山火焚毀,就移于封內的西南方的瑤臺寺,距陵18里。據瑤臺寺遺址出土的題刻殘石看,晚唐時期與建陵同祭于此。這里是守陵宮女住宿之處,不但是皇帝謁陵、公卿巡陵必到之處,也是春秋祭、朔望祭、節(jié)日祭、日進食、朝夕祭之處,不是宮人供養(yǎng)如常制之處。今昭陵下宮遺址未作清理,其規(guī)模不可知。
昭陵考古的主要介紹四
主要設陵故事說明
在廣袤千里的關中平原北部,有一道橫亙東西的山脈,山戀起伏,岡峰橫截,與關中平原南部的秦嶺唐太宗貞觀10年(636年),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病危,臨終之時,對唐太宗叮囑后事說:“今死,不可厚費。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見。自古圣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唐太宗遵照長孫皇后的遺言,在皇后崩后,把她臨時安厝在九嵕山新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決定把昭陵也作為自己的歸宿之地,等他駕崩后與皇后合葬。于是在昭陵穿鑿地宮,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營建工程。
從這些記載來看,似乎首先提出“因山而葬”的是長孫皇后,唐太宗只不過是遵照了皇后遺言為其選擇了九嵕山而已。其實不然,應當說,在長孫皇后駕崩之前,唐太宗就已選定了九嵕山日后作為自己與皇后的陵墓,只不過是皇后先崩,于先說出了她與太宗商量的歸宿之地。
因為在埋葬長孫皇后不久,太宗的一段話道出了玄機,他說:“皇后節(jié)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珍貨,既無珍貨,復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復如此。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已有。今因九嵕山為陵,鑿石之工才百余人,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當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這里所說的,“朕之本志,亦復如此”,其實指的就是“因山為陵”并選擇九嵕山作為他和皇后的陵墓,都是由他決定和選定的。
九嵕山符合需建在地勢高顯處。因為這樣,既可顯示出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又可防水浸泡陵墓。陵墓背面要有山勢,山勢之后又須有水環(huán)繞。取意背靠大山,穩(wěn)妥牢靠,山后有水取之不竭,而此水又可作為陵墓的一道天然屏障。陵墓前面和兩側要有較低的山勢,為陵墓起烘托作用。再前面應是一馬平川,顯得豁亮開闊,寓意天下太平。陵墓最前面亦應有水經過,算是陵墓的前邊界,與陵后之水遙相呼應。自唐以來,封建堪輿家普遍認為昭陵的風水為中國歷代帝陵之最佳者。
昭陵考古的主要介紹
下一篇:長沙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