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伊尹放太甲的由來
《伊尹放太甲》是西漢司馬遷對伊尹放逐太甲后又重新扶立他的故事的記載,收錄于《史記》的第三卷殷本紀(jì)中。本文是伊尹放太甲的由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伊尹放太甲的由來
根據(jù)文章描述,太甲即位后三年間,不夠賢明,暴虐無道,違背德政而且不遵從商湯留下的法制,于是伊尹就把太甲放逐到了桐宮。之后三年,伊尹代君王執(zhí)政,治理國家。而太甲在桐宮的三年里,不斷改過自新,開始向一位明君發(fā)展。于是,伊尹親自去迎接太甲,重新把大權(quán)交給他。太甲再次即位后,重新實施德政,各諸侯國都?xì)w順商朝,百姓安居樂業(yè)。
伊尹只是一個臣子,但卻敢于放逐作為君主的太甲,按照君君臣臣的傳統(tǒng)觀念,他這樣的行徑是在篡位,是在謀反。不過伊尹如此做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自己成為君王,而是為了太甲能夠改過,為了商朝可以穩(wěn)固興盛,所以他執(zhí)政時沒人反對,所以他后來把在自己手中三年的大權(quán)交還太甲。而最后故事的結(jié)果,也可以說完全達(dá)到了伊尹的目的。因此,伊尹被后世廣為稱贊,被稱為一代賢相,受人尊敬和拜祭。
同樣是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但發(fā)展的結(jié)果在另一本史書中卻截然不同?!吨駮o(jì)年》說,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為王,七年后,太甲從桐宮逃出殺了伊尹。
廚圣伊尹簡介
伊尹有許多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有第一位賢相、第一位帝師等評價,此外他還有廚圣之稱。史書記載伊尹有著高超的烹飪技藝,而且曾經(jīng)為商湯從廚藝講到治國之道,所以被老子贊美為“治大國如烹小鮮”。
據(jù)說,伊尹不僅是奴隸出身,而且是被人收養(yǎng),他的養(yǎng)父就是有莘國國王的一名廚師。從小聰慧過人的伊尹不僅讀書刻苦,也學(xué)會了養(yǎng)父一身的精湛的烹飪技術(shù),可謂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之后,他自愿成為有莘王的貼身廚師,之后被提拔為官以管理膳食。
后來,商湯以迎娶有莘王的女兒為條件,得到了伊尹。但據(jù)說伊尹到了商湯的王宮卻一直沒受到召見,反而又做起來廚師。直到有一次,伊尹烹飪的一道天鵝羹被商湯在品嘗后大為贊賞,他才以廚師的身份被商湯召見。
傳說,伊尹見商湯時,背著做菜的鼎和切菜和砧板。他一邊給商湯烹飪,一邊講廚藝?!秴问洗呵铩防镉幸欢侮P(guān)于伊尹說湯以至味的記載,他給商湯講了烹飪的原料尤其是水,跟他說注意火候和調(diào)味,告訴他食物美味的境界,此外還列舉了許多各地的美味。伊尹講的不止是廚藝,里面包含了許多治國大道,這才是他要告訴商湯的。因此,伊尹得到重用,由廚師最后成為一代賢相。
伊尹“廚圣”的尊稱,是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甚至新加坡等地方的廚師界公認(rèn)的。甚至傳說,伊尹能夠發(fā)明湯藥,也是因為他有做湯的廚藝基礎(chǔ)。
伊尹之志的起源
“伊尹之志”指伊尹那樣的志向或者意圖,出自《孟子》。原文是有人以伊尹放逐太甲后重新扶立他的故事來詢問孟子,賢臣遇到君主不夠賢明,是不是本來就可以把君主放逐。孟子回答,如果大臣有“伊尹之志”就可以,如果沒有那就是篡位。
伊尹是輔佐商湯討伐夏朝建立商朝的開國功臣,官至右丞相,而且一直是帝師的身份。他為相共五十余年,經(jīng)歷是商朝五位君王,太甲就是其中之一。太甲是商湯的孫子,商朝第四位君主,因為之前三位都英年早逝,剛建立的商朝政治并不穩(wěn)固,所以伊尹把希望寄托在太甲身上。
然而太甲即位后,卻辜負(fù)了伊尹的期望,不僅不繼承一直延續(xù)的德政反施暴政,還肆意破壞商朝的法制。對于伊尹的多次勸諫,他都根本沒有聽進(jìn)去。于是,伊尹果斷將太甲廢黜,把他放逐到商湯的墳?zāi)怪腥?。期間,商朝由伊尹掌管并治理。太甲被放逐后開始改過自新,在墓中一邊緬懷祖父的功績,一邊努力學(xué)習(xí)。三年后,伊尹見太甲已經(jīng)和過去判若兩人,就親自把他接回,恢復(fù)了他的王位,自己重新成為臣子。
由此可見,伊尹放逐太甲是出于他為太甲為商朝的考慮,而非為了個人,所以他才會在太甲改過后重新交還大權(quán)。太甲重新即位后重新實施德政,商朝國力恢復(fù),這正是“伊尹之志”。
三國時期,盧植曾經(jīng)對想要廢少帝立獻(xiàn)帝的董卓提過“伊尹之志”,這大概是大多數(shù)人是知道這四個字的來源。
猜你喜歡:
1.《商湯見伊尹》內(nèi)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