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資料80字
在明朝時,香港及廣東東莞、寶安、深圳一帶盛產莞香,此香香味奇特,頗受人們的喜愛,故而遠銷江浙,飲譽全國。由于當時販香商人們一般都是在港島北岸石排灣港將莞香船運往廣州或江浙等省,所以人們將這個港口稱為香港,意為販香運香之港,將港口旁邊的村莊,稱為香港村。下面由學習啦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香港的歷史沿革
早在遠古時代,香港地區(qū)就已經有人居住,秦始皇掃滅六國,統(tǒng)一中原后,又派兵平定了越族聚居的嶺南地區(qū),將之納入秦朝的版圖,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并從中原遷移了50萬商人和罪犯到這一地區(qū)進行守衛(wèi)和開發(fā)。自秦始皇開始,香港地區(qū)就一直在中國中央政府的管轄之內,直到英國侵占香港以前,從未間斷過。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后,因為嶺南太遠,鞭長莫及,對趙佗采取了安撫政策,封為南越王。劉邦死后,趙佗又鬧獨立,朝廷多次征伐無功,只好再派人去賞賜慰勉,趙佗才除去帝號,臣服于漢室。漢朝在這里設置了南海、合浦、交趾等九個郡。香港地區(qū)劃歸南??げ┝_縣管轄。此后,一直沿續(xù)到西晉時期。
東晉成帝咸和六年,將南??|部劃出,另設了一個東莞郡,下轄寶安、興寧、海豐等六個縣。寶安縣的轄地,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區(qū)和深圳市、東莞市,縣城就是今天的深圳南頭城。
隋朝又廢東莞郡,將轄地并入廣州府南???寶安縣也改為隸屬南海郡,香港則仍歸寶安縣管理。
唐肅宗至德二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又歸東莞縣管轄。明神宗萬歷元年,廣東巡海道副使劉穩(wěn),奏準朝廷,將東莞縣濱海地區(qū)劃出另設一縣,名為新安縣。自此,香港地區(qū)改屬新安縣管轄。清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中英鴉片戰(zhàn)爭,清廷戰(zhàn)敗,割讓香港島給英國。咸豐十年即1860年,又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新界亦被英國強行租借,香港地區(qū)遂全部歸英國人管理。
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指中英兩國政府1984年9月18日就香港問題達成的協議。這份協議包括一個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的主體文件;還有三個附件。主要內容有: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除特別行政區(qū)有關外交事務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即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社會治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負責維持。香港的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現行的法律基本不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由當地人組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將保持自由港和獨立關稅地區(qū)的地位,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保持財政獨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可用“中國香港”的名義單獨地同各國、各地區(qū)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fā)展經濟、文化關系。中國政府明確宣布,上述基本方針50年內不變。
過渡時期
指自中英聯合聲明生效之日起至1997年6月30日止的12年。該概念由中英聯合聲明確認。過渡的含義為,香港由英國統(tǒng)治轉變?yōu)橛芍袊茌牶椭卫?。這一轉變必須經過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過渡時期。在過渡時期內英國政府的職責是:負責香港的行政管理,以經護和保持香港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wěn)定。對此,中國政府將給予合作。這一時期內最基本的問題有二:一是經濟上不要出現大的波折,二是政治上不要另搞一套。如果發(fā)生嚴重的波動,或者另設一套班子,中國政府將不得不對收回香港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為實現平穩(wěn)過渡,中英設立了聯合聯絡小組和土地委員會協商有關事項;中國政府亦將根據香港局勢的發(fā)展和要求,采取若干必要的行動措施。
后過渡期
香港12年的過渡時期可分為前半段和后半段。前半段時期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兩國政府為使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作為獨立關稅地區(qū)保持其經濟聯系,特別是為確保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繼續(xù)參加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多種纖維協定及其他國際性安排所采取的行動;兩國政府為確保同香港有關的國際權利與義務繼續(xù)適用所需采取的行動;以及其他有關實施聯合聲明的事項。后半段即后過渡期,其主要任務是解決為1997年順利過渡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及為協助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同各國、各地區(qū)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fā)展經濟、文化聯系,并就此類事項簽訂協議所需采取的行動。1990年4月4日《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通過后,中國政府逐步加強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的有關籌備工作,此即后過渡期的主要特征。
主權移交
主權是指一個國家獨立自主地行使自已對內對外事務的最高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收回香港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聲明:聯合王國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真正實現主權的移交,還有待于1997年7月1日香港人能順利地接管香港政權,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國家能對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使主權。
治權移交
治權又稱管治權。指一個國家管轄和治理自己對內對外事務的具體權力。管轄,涉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除享受豁免權者外)、物和事件,以及對在其領域外的本國人的管理權限;治理,通過行政管理和立法、司法等行為予有實現。主權與法治密切聯系,主權決定法治,治權體現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份。主權的移交,意味著法治必須同時移交,英國想用主權來換取治權是行不通的。只有做到主權與治權同時移交,才算真正實現香港政權的順利交接。
三個不變
指香港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現行法律基本不變。其基本精神是,堅持“一國兩制”,保證中國政府在聯合聲明中所闡明的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長期不變。依照“三個不變”的原則,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第一.香港仍將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私有財產依法受到保護,由此維持了原有的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經濟基礎。第二.香港居民可以像過去一樣生活,他們的權利和自由依法得到保障。第三.香港的原有法律,指普通法、衡平法、條例、附屬立法和習慣法,除了那些同香港基本法相抵觸的例如屬于殖民統(tǒng)治性質或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法律必須刪除或修改,還有一些法律因實際情況變化而不再適用外,其他的法律均保持不變。“三個不變”并未涉及香港原有的政治體制,原有的體制有些是必須加以改革的,特別是將英人治港改為港人治港,將總督制改為行政長官負責制,等等。至于某些具體的制度和政策,根據基本法的規(guī)定和實際的需要,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并使之發(fā)展。因此對“三個不變”的理解不能認為是對香港過去的所有制度、機構和具體做法原封不動、不能加以改變。
五十年不變
指中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50年內不變。中國政府鄭重承諾1997年以后50年不變是有科學根據的。其一,在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共存與對立的關系將會持續(xù)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同時香港已同整個世界的經濟連成一體,應從這種宏觀的社會歷史背景來了解對香港的特殊政策。其二,中國大陸實現宏偉的發(fā)展戰(zhàn)略,除在20世紀內的艱苦努力外,到21世紀還需要50年的繼續(xù)奮斗,而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對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將發(fā)揮有益的補充和促進作用。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
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1997年7月1日起實施。由序言、9章共 160條組成。還包括三個附件: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附件三《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實施的全國性法律》。主要內容有:序言部份,概括說明了香港問題的由來,制定基本法的指導思想、法律依據和目的??倓t部份,從政治、經濟和法律等方面規(guī)定了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實行的制度和政策的基本原則,成為整部基本法各章條文的基礎。此外,還規(guī)定基本法的解釋權和修改權。該基本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關系是:它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按照香港的具體情況制定的,是符合憲法的。該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表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設立后實行的制度、政策和法律,以該法為依據。這是一部具有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的法律。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
實行特殊制度和高度自治的一個地方行政區(qū)域。根據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所作決定,該特別行政區(qū)自1997年7月1日起設立;其區(qū)域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其基本特征如下:第一,繼續(xù)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第二,實行高度自治。第三,直轄于中央。第四,徹底結束了殖民主義統(tǒng)治,由港人自己治港,日趨民主。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獨特的法律地位可以概括為:沒有殖民主義,保留資本主義,直轄于中央,實行高度自治。“一國兩制”的方針將造就一個新的、更加繁榮穩(wěn)定的香港。
香港歷史資料80字
上一篇:香港歷史資料200
下一篇:香港歷史資料和香港回歸歷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