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必看答題技巧
很多學生都經(jīng)常在文言文閱讀題上失分,那么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有什么答題技巧呢?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碚Z文文言文必看答題技巧,歡迎大家參考閱讀,希望大家喜歡!
語文文言文必看答題技巧
一、劃分句子節(jié)奏
文言語句的停頓應(yīng)遵循兩個原則:
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間不能停頓;
②表示一個完整概念的短語中間不能停頓。
技巧一:弄通文意斷句
給文言文斷句,需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通讀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節(jié)詞占多數(shù)的特點,抓住幾個關(guān)鍵的字詞進行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
技巧二:利用對話標志斷句
常以“曰”“云”“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時寫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yīng)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
技巧三:借助文言虛詞斷句
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
技巧四:找出動詞,明確句意
古漢語中,找出了動詞或形容詞謂語,也就區(qū)分出獨立的句子,明確了語句的意思,從而正確斷句。
技巧五:借助名詞(代詞)斷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謂賓,而主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說明或議論的對象,在它們的前后往往要進行斷句。找出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常見代詞有:“我”(吾、予、余、我),“你”(爾、汝、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
技巧六:利用對稱句式斷句
解題時,注意古文講究整齊對稱、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數(shù)和相同的結(jié)構(gòu)等特點。
二、實詞解釋
技巧一:直接遷移法
又稱“聯(lián)想推斷法”,即聯(lián)系課內(nèi)學過的有關(guān)語句中該詞的用法推斷詞義。如上面一題中“申子嘗請仕其從兄”的“嘗”,如果能聯(lián)想到《岳陽樓記》中“予嘗求古仁人之心”的“嘗”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該句“嘗”的意思為“曾經(jīng)”。
技巧二:語境推斷法
解釋詞義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結(jié)合具體語境理解。如上面二題中“獨不聞天子好田獵乎”的“聞”,結(jié)合語境可知“聞”應(yīng)為“聽說,知道”的意思。
技巧三:組詞推斷法
將文言文中的詞語進行擴充,組成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語,然后再根據(jù)具體語境確定文言實詞的詞義。如上面二題中“以供歲賦”的“賦”的意義推斷,大家可以把“賦”組成幾個詞語,從中做選擇:賦稅、詩詞歌賦、天賦……通過篩選,不難找到“賦稅”這個意思。
技巧四:古今對照法
即以古今構(gòu)詞特點比照推斷詞義。漢語詞匯中有一部分詞古為今用,但意義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別注意其不同之處。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一個詞,在古漢語中可能是兩個詞。如“地方”在古漢語中是兩個詞,“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圓”之意;在現(xiàn)代漢語中“地方”是一個詞,表“處所”等。
技巧五:成語印證法
成語中保留著大量的文言詞義,可以用熟知的成語來推斷文言文中的實詞詞義。如上面一題中“申子有怨色”的“色”,可聯(lián)系成語“面不改色”的“色”來理解,理解為“臉色”。
三、虛詞辨析
技巧一:句意分析法
根據(jù)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技巧二:代入檢驗法
各地中考虛詞意義或用法辨析多采用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的方式,課內(nèi)的例句多是一些較典型、同學們熟知的,所以我們只要知道課內(nèi)例句中虛詞的用法,將它代入選項中去檢驗,就可以推斷出其在課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
技巧三:交換理解法
如果給出兩個句子,讓同學們判斷句中某個虛詞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時就可以將其中能確定的某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代入另一句來理解,看句子是否講得通,如果講得通,那意義和用法就是一樣的,如果講不通,意義和用法就不一樣。
四、句子翻譯
技巧一:從宏觀上整體理解、把握句式特點
翻譯時切忌斷章取義,應(yīng)當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來翻譯文言句。并要對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短語、修辭和語法,都準確把握。
技巧二:從微觀上把握句中每個實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以理解實詞和虛詞為基礎(chǔ),對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尤其是詞類活用、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特殊實詞,都要準確把握。
技巧三:“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做到“信” “達” “雅”
文言句子翻譯要準確表達原文意思,不增譯,不漏譯,不錯譯;要求譯文明白通暢,無語病;進而要求譯文用詞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五、內(nèi)容理解與概況
第一步:梳理結(jié)構(gòu),全面把握
對文章內(nèi)容有了全局性認識,才能對局部有明確的指導(dǎo)。梳理結(jié)構(gòu),準確篩選信息要點,進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與主旨。對結(jié)構(gòu)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題、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第二步:鎖定區(qū)域,準確篩選
在全面掌握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題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對應(yīng)的區(qū)域,然后在具體區(qū)域中準確篩選,從而找準有效信息。
第三步:抓重點,準確翻譯
在分辨信息點時,要注意準確翻譯,當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譯過來,此時需抓住重點,即對文意理解容易發(fā)生分歧的地方準確翻譯。
第四步:綜合分析,理清因果
對文意的分析必須綜合全文,要結(jié)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關(guān)系。
六、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步:分析標題
有些文章,標題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點。
第二步:通讀原文
對于閱讀材料,要從頭到尾,慢慢讀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詞句,也不能把握內(nèi)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詞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讀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處和注釋,也要一并讀完。
第三步:分析原文
①主人公做了哪些事,從這些事中提煉人物的性格特點;
②抓住肖像、神態(tài)、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認真分析其性格特點;
③注意側(cè)面描寫,常包含著作者的感情傾向,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著重要作用;
④結(jié)合人物年齡、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點。
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梳理
技巧一:直接遷移法
又稱“聯(lián)想推斷法”,即聯(lián)系已學課文中有關(guān)該詞的用法推斷詞義。
如:“過而能知,可以為明”中的“過”字,如果能聯(lián)想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人恒過,然后能改”的“過”的意思,就能理解該句中“過”的意思為“犯錯”。
技巧二:語境推斷法
解釋詞義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結(jié)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河北中考出現(xiàn)課外文言句“使者及門”的“及”,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可知“及”應(yīng)為“到”的意思。
技巧三:組詞推斷法
將文言文中的詞語進行擴充,組成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語,然后再根據(jù)具體語境確定文言實詞的詞義。
如:“雜然而前陳者”中“陳”字的字義推斷,大家可以把“陳”組成幾個詞語,從中作選擇:陳列、陳舊……通過篩選不難找到“陳列”這個意思。
技巧四:成語印證法
成語中保留著大量的文言詞義,可以用熟知的成語來推斷文言文中的實詞詞義,如河北2015年真題中“而己有饑色”中的“色”,可聯(lián)系成語“面不改色”的“色”來理解,意思為“臉色”。
語文文言文解題技巧
代入篩選法
這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們熟記某個虛詞的基本用法和意義,在閱讀和解題時,就可將它的每個用法代入句子,挑選其中講得通的一項,從而獲得正確的答案。
以“而”為例,其主要用法有:連詞,譯為“又”、“而且”、“就”、“卻”、“如果”、“因而”;代詞,譯為“你”、“你的”;動詞譯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④“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⑤“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茲”中找出與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進行理解和篩選后,就不難確定應(yīng)為作代詞“你的”解釋的⑥了。
語境推斷法
文言文閱讀離不開具體的語境,常見的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詞性詞義變化較為復(fù)雜,要確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jié)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題。此法對起關(guān)聯(lián)詞語作用的虛詞特別有效。
如“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斷,前后句意為因果關(guān)系,“以”應(yīng)為表原因的“因為”。
詞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虛詞有多種詞性,根據(jù)上下文的語境,只要能推斷出其詞性不一樣,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吾將以身死白之”/“險以遠,則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詞“身”前,又處在動詞“死”前,可以推斷“以”應(yīng)該是介詞,與“身”組成介賓短語做“死”的狀語;后句中“以”用在“險”和“遠”兩個形容詞中間,應(yīng)該是表示并列的連詞,所以兩句用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