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漢族結(jié)婚禮儀
關(guān)于漢族結(jié)婚禮儀
結(jié)婚禮儀,或根據(jù)地方的不同文化不同而產(chǎn)生不同。我國那么多個民族,你知道漢族的結(jié)婚禮儀嗎?下面學習啦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guān)于漢族結(jié)婚的禮儀,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漢族的結(jié)婚禮儀
舊時結(jié)婚叫辦紅喜事,槽門、大門上常有“儀成六禮”之類的聯(lián)語。六禮即周朝定制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婚姻禮節(jié)。長沙婚俗,在這些古禮的基礎(chǔ)上,衍生出繁復(fù)的程序。一般先由男方家長托親友或媒人提親,即納采古禮。也有以漁利為目的的媒婆,為湊合婚事,而掩蓋真象的。故雙方家長或親屬須到對方明察暗訪“查根脈”,謂察親。如雙方認為對方根正苗好,門當戶對,則男方將生庚(年、月、日、時),用干支八字表示,請媒人轉(zhuǎn)交對方,叫“發(fā)八字”。女方經(jīng)“算命”認為相合,亦將姑娘生庚回給男方,叫“回八字”。若男方認為雙方八字相克或女方八字不好,須在7日內(nèi)退還,所謂“男八字滿天飛,女八字一七歸”。此乃合庚,即“問名傳庚”古禮。有的人家收下對方生庚后,先置于神憲上,若3天內(nèi)有丟雞失狗物損碗破現(xiàn)象,即以為八字相沖,必退庚。著3天內(nèi)家事順遂,則為上吉。合庚順利,互贈信物,男方饋以服飾布料及少量財禮,外加一雙未來新郎的鞋樣,意為“諧”。女方則報以筆硯文具,并按鞋樣做一雙布鞋和襪底。雙方將寫有“天作之合”的庚書互換為據(jù),這一過程叫定庚或訂庚,即“納吉行聘”古禮。
定庚后,男方須給女方準備一定數(shù)量的聘金和其它財物作為聘禮,也叫大聘、彩禮、雞鵝禮或過門禮(有的女方索要高額彩禮,實為買賣婚姻性質(zhì))。女方則備嫁妝,此即納征(亦名納幣)古禮。接著由男方送期單,即選兩個吉日催新娘過門(也叫上門)謂之報日,俗名看日子,即“請期預(yù)報”古禮。女方擇定其中一個日子作為婚期?;榍耙粌商?,男方將聘禮、喜看等送往女家,叫“過禮”。女方將嫁妝用條盒(條箱)拾至男家,陳設(shè)洞房,叫鋪房。也有由男方接親時抬嫁妝條盒的。新娘出嫁前一日,請已婚婦女用麻線將臉上汗毛絞掉,將鬢角之絨發(fā)和眉毛修整成形,鬢角整齊,眉毛細彎,叫開容也稱開面。 成婚之日,男方用4人或8人抬的花轎接親,或稱取親,導(dǎo)以旌旗、銅鑼,后有挑牲籠的,籠內(nèi)雞、鵝成雙。雞鵝成雙源于“奠雁”古禮:先秦時新婿到岳家需獻雙雁作見面禮,取雁不失節(jié),不失時,長幼行止有序之品性,意不再偶也。因雁飛行時成行成線不失群,若失偶則行單影只終身不聚,行路排在末尾。后來由于雁不易找到,漸用雞鵝作為“奠雁”的象征。清《善化縣志·嫁娶》則認為“蓋古所謂雁即鵝也”。城內(nèi),多數(shù)還有“親迎成婚”古禮。鄉(xiāng)下則由媒人或家庭其他成員迎親。新娘著風冠、霞披(俗稱披紗)、蓋紅頭巾。上轎前由年長婦女一手持浸有菜油、點燃的紅紙捻子,一手拿鏡子在轎內(nèi)外照幾遍,俗稱“照轎”,意以驅(qū)除邪穢。
花轎接進屋時,禮爆齊鳴。新娘下轎,地面鋪紅氈,由牽親娘扶掖,使之腳不粘地,否則,認為踩了夫家,踩了家娘。長沙縣還有抱新娘習俗,即由親友將新娘背至堂屋。在廳屋拜堂畢,新娘入洞房,新婚夫婦擇吉方并肩而坐,由牽親娘勸飲交杯酒(茶),古稱“合巹”,指一瓠分為二瓢,古時新婚夫婦各執(zhí)一瓢飲合歡酒,有合二為一之意,故稱合巹。牽親娘進酒時,贊以喜辭,將紅棗、花生、桂子、瓜子等物擲于床上,意“早生貴子”。然后掀開新娘蓋頭紅巾(寧鄉(xiāng)習俗,由家娘揭蓋頭),新婚夫婦至此才能見面。禮畢,引新娘至堂屋拜見舅姑等親屬尊長及其他家庭成員,叫“分大細”,即古之廟見禮。
女方送嫁親人稱大親、上親、高親,坐婚宴的主席,男家著老親陪新親。瀏陽南鄉(xiāng)的一些地方,婚宴后“高親”要設(shè)法偷只碗帶回,表示不斷娘家糧。
新婚當晚,鬧新房不拘禮節(jié),以逗笑新娘為樂事。有的將主家長輩男子拖至洞房,強迫其背灰扒子。比較文雅的節(jié)目是贊茶,由新郎新娘搶著茶盤送茶,賀客必答以押韻的贊詞,如:“一進新房,燈燭輝煌,金銀滿地,兒孫滿堂”。又如:“抬茶托盤四四方,抬茶新人比鴛鴦,今晚洞房花燭夜,來年生個狀元郎”。
婚禮次日或第三日,新娘偕新郎回娘家省親,叫回門,古稱歸寧。娘家設(shè)午宴答謝賀窖,叫“辦回門飯”陪新客,餐后招待旱茶。新郎此日要警惕被人捉弄,鬧成笑柄。尤其是寧鄉(xiāng),有“害新客”傳統(tǒng),乘新郎不備,男女青年往往在其臉上涂紅、黑顏料,叫“上彩”、“刷新”。
民國初,特別是“五四”以后,城市青年開始自由戀愛,自覓介紹人。舉辦婚禮時,有主婚人、證婚人致辭,介紹人講話,新婚夫婦互行鞠躬禮,交換戒指等,而廢拜堂舊習。農(nóng)村則由媒人引男青年到女家相親,叫看親。姑娘可向男客獻茶,一改過去在揭蓋頭時才能見面的習俗。1949年后,婚禮并無定規(guī)。但因結(jié)婚乃一生喜慶之事,人們均好約集親友同慶,客家送禮祝賀,主家備酒席酬謝。在農(nóng)村則仍有沿襲舊婚俗者。1957~1979年,婚事新辦,婚禮從簡,有參加集體婚禮的,也有旅游結(jié)婚的。80年代后,結(jié)婚講排場、擺闊氣日盛一日,鋪張浪費之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