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牡丹花的寓意和象征
關(guān)于牡丹花的寓意和象征
它有比較多的花語,寓意也有雍容等,此外,它的各種花色都有自己相對應(yīng)的意味,而數(shù)目不同則又是另一種意思。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guān)于牡丹花的寓意和象征,歡迎借鑒參考。
總體寓意
它有華貴圓滿、雍容富貴等意思,還有期待、用心付出、端莊秀雅等意味,此外它還被譽為國色天香,也是一個人守信的代表。
分類
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寓意,秋牡丹是淺淺的愛,象征著生命,紅牡丹是富貴圓滿,紫牡丹則是難為情,白牡丹則是高貴潔凈、天香國色等,綠牡丹和秋牡丹一樣,還加了一個用心給予。黑牡丹則是死都不能讓我與你的愛終結(jié),一般來說黑牡丹并不太純粹,所以一般深紅深紫都是這個意思,粉的則是雍容華貴的意思,黃是靚麗富有的意思。
畫中的寓意
國畫里經(jīng)常使用的一個素材就是這種花了,它的姿色讓人傾倒,而且雍容華貴,含有美的意味,代表著愛的純潔。很多畫家都在自己的畫里表達出自身的情感,而且有富貴祥和的意思。它與花鳥的組合都有自己的意味,比如說它和長春花的組合是有富貴長久的意思,與海棠也是富貴吉祥的意思,與水仙、菊花等則是有一年的富貴意味,而與水仙花畫在一起也是天佑富貴的意思。
牡丹花的養(yǎng)殖方法
光照
牡丹花是中國傳統(tǒng)名花,花大色艷、富貴端莊,有花中之王和國色天香的美稱,一直以來備受我們國人的喜歡,牡丹花在養(yǎng)處的過程中需要地栽,不太適合于盆栽,春節(jié)前后我們會看到盆栽的年銷的牡丹花,但是這種花是屬于催花的狀態(tài)。
牡丹花是很難在盆中長時間栽培并且生長良好的,所以在栽植牡丹花的時候要選擇一處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一般來說在東南向比較理想,而且需要光照比較足同時又怕暴曬,所以最好有一些高大樹木進行光線遮擋,比如說我們俗稱的花陰涼的環(huán)境才能長得比較理想。
溫度
牡丹花比較耐寒害怕高溫,進入到25度以上就進入了休眠狀態(tài),冬季在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可以安全越冬,有記錄說是可以耐到零下30多度的低溫。
土壤
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要求排水比較良好,土層深厚的中性或者微堿性土壤,比如我們洛陽和菏澤的牡丹都是在黃河護道上進行栽培。
水肥
對于牡丹的水肥管理,要做好兩次水的管護,一是入冬前灌一次越冬水,二是開春后澆一次返青水,還有在開花前開花后,落葉后分別施一次肥,對來年的開花有很大幫助。
修剪
牡丹花在養(yǎng)護的時候需要做好修剪工作,及時地把殘花剪掉并且把底部小的萌芽清理掉,促使它的壯枝著花,不要讓它的小枝長的過于紛亂,就是這些養(yǎng)護的措施,但是想養(yǎng)好牡丹是一項很繁瑣的工作。
牡丹花的花語
牡丹花語:圓滿、濃情、富貴、雍容華貴。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愛。
紅牡丹:花型寬厚的紅花,被稱為百花之王,花語是‘富貴、圓滿’,屬性火。
紫牡丹:花瓣呈紫色的牡丹,花語是‘難為情’,屬性暗。
白牡丹:高潔、端莊秀雅、儀態(tài)萬千、國色天香、守信的人,是對女人的最高贊美,是女人心中最心儀的禮物。
綠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
黑牡丹:死了都要愛 事實上,牡丹家族中沒有純粹的黑牡丹,人們習(xí)慣上把深紅色、深紫色牡丹稱為黑牡丹。
粉牡丹:雍容華貴。
象征意義
唐朝人更愛牡丹,曾在牡丹花開季節(jié),舉行牡丹盛會,長安人傾城而出,如醉似狂。宮中亦愛重牡丹,詩人李正封贊它為“國色”、“天香”,唐皇極為贊賞。“國色天香”亦從此成了牡丹的又一雅號。牡丹以它特有的富麗、華貴和豐茂,在中國傳統(tǒng)意識中被視為繁榮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牡丹花大而艷麗,一向被人們視為富貴昌盛的象征。傳說我國第一們女皇武則天灑后醉言,下令百花于降冬時節(jié)同時盛開,諸花不敢違抗,唯獨牡丹抗旨未放,顯示出堅貞的氣節(jié),武則天一怒之下,將牡丹貶謫洛陽。牡丹卻因此贏得更多人的喜愛與贊賞。至今,洛陽的牡丹仍極富盛名。牡丹花色豐富,喻意不盡相同: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名貴花卉,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素有“國色天香”之美稱,被譽為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征。
牡丹花的歷史起源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jīng)》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藥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牡丹已進入藥物學(xué)。東晉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牡丹的形象,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shù)領(lǐng)域。隋朝時,隋煬帝在洛陽辟地周二百里為西苑,牡丹也就是那時起,第一次被人工栽培并且進入皇家園林。
唐代牡丹詩大量涌現(xiàn),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化濃”,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千古絕唱描述了長安牡丹盛況。除牡丹詩詞大量問世外,又出現(xiàn)了牡丹詩賦,諸如唐·舒元輿《牡丹賦》、李德?!赌档べx》等。
北宋的洛陽對中國牡丹文化的形成作出卓越的貢獻。至北宋,牡丹始走出皇宮內(nèi)院,進入尋常百姓家,形成了牡丹民俗,從而帶動大量新品種的出現(xiàn),以及大批的牡丹著作,如歐陽修《洛陽牡丹記》、張峋《洛陽花譜》,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丘浚的《牡丹榮辱志》、張邦基的《陳州牡丹記》等。(牡丹wg365.org)描寫牡丹的詩詞歌賦大量涌現(xiàn),中國獨特的牡丹文化初具雛形。宋人對牡丹推崇備至,不僅游賞牡丹演變成鄉(xiāng)風(fēng)民俗,成為全民參與的活動,而且牡丹已成為詩文、繪畫、瓷器、織繡、雕塑、宗教等領(lǐng)域的主要素材之一,由此而形成的牡丹文化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側(cè)面,牡丹風(fēng)尚超過了唐代。
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譜》、王象晉有《群芳譜》,薛鳳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灝有《廣群芳譜》、蘇毓眉有《曹南牡丹譜》、余鵬的有《曹州牡丹譜》等。散見于歷代種.種雜著、文集中的牡丹詩詞文斌,遍布民間花鄉(xiāng)的牡丹傳說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繪畫、音樂、戲劇、服飾、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現(xiàn)象,屢見不鮮。
解放后,牡丹種植有長足地發(fā)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漸重視,出現(xiàn)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專家。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xué),其構(gòu)成非常廣泛,它包括哲學(xué)、宗教、文學(xué)、藝術(shù)、教育、風(fēng)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領(lǐng)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間的“全息律”。
現(xiàn)代牡丹種植格局:從規(guī)模上講,洛陽為中國牡丹觀賞旅游中心、菏澤為中國牡丹種植繁育中心、亳州為藥用牡丹種植中心。
“荷包牡丹”的傳說
古時,有個州名叫汝州,州的西邊有個小鎮(zhèn),名叫廟下。
這里有一個美妙的風(fēng)俗習(xí)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繡著鴛鴦的荷包。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繡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
鎮(zhèn)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繡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繡的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見功夫之深。
這么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鐘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認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軍己經(jīng)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
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繡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
中國牡丹栽培的歷史,形成以黃河中、下游為主要栽培中心,其它地區(qū)為次栽培中心或重要栽培地的格局。隨著朝代的更迭,牡丹栽培中心隨之變換,但主要栽培中心始終位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其轉(zhuǎn)移過程為:洛陽(隋)-長安(唐)-洛陽(五代、宋)-亳州、曹州(明)-曹州(清)[4]。這是中國牡丹品種群形成和發(fā)展的主線。除此之外,還有幾個發(fā)展中心:一是長江三角洲、太湖周圍及皖東南;二是四川盆地西北隅的成都、彭州;三是甘肅的蘭州、臨夏;四是廣西的灌陽。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