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魯亞克小說《在路上》經(jīng)典語錄
凱魯亞克小說《在路上》經(jīng)典語錄
《在路上》是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凱魯亞克創(chuàng)作于1957年的小說,被公認為1960年代嬉皮士運動和垮掉的一代的經(jīng)典之作。你看過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guān)于《在路上》的經(jīng)典語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路上》經(jīng)典語錄
1、 我們的破破爛爛的手提箱又一次堆放在人行道上;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不過沒關(guān)系,道路就是生活。我自己就像一只永不停息的箭。——凱魯亞克《在路上》
2、 在你面前,黃金般的土地和各種未曾預(yù)料的趣事都在那里靜靜地等待著你,令你大吃一驚,使你因為活著看到這一切而感到快樂。——《在路上》杰克·凱魯亞克
3、 世界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從所以炎熱和狼狽中歸來之后,你忘記了所受的折磨,回憶著看見過的不可思議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凱魯亞克《在路上》
4、 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瘋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蕩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給什么人呢,怎么走呢?……其實我們一直在路上,除了行走在路上,等待我們此身的終點,我們別無選擇。……凱魯亞克《在路上》
5、 我一輩子都喜歡跟著讓我有感覺有興趣的人在一起,因為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瘋瘋癲癲的,他們熱愛生活,愛聊天,不露鋒芒,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從不疲倦,從不講些平凡的東西,而是像奇妙的黃色羅馬煙火那樣不停地噴發(fā)火球,火花。——凱魯亞克《在路上》
6、 我們非去不可,在到達之前,永不停止。凱魯亞克《在路上》
7、 莊然:孩子,當(dāng)你年輕,用你健康的身心大膽開拓,追求內(nèi)心的真實;沉靜下來,不妨把你的感悟和福音傳播給同樣追求的人。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8、 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凱魯亞克《在路上》
9、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凱魯亞克《在路上》
10、 每當(dāng)太陽西沉,我坐在河邊破舊的碼頭上,遙望新澤西上方遼闊的天空,我感到似乎有未經(jīng)開墾的土地,所有的道路,所有的人都在不停的走向西部海岸。我現(xiàn)在才知道,在這里,所有的年輕人總是在躁動喧鬧,因為是那片土地使他們無法平靜。——杰克.凱魯亞克 《在路上》
11、 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瘋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蕩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給什么人,怎么走呢?--凱魯亞克在路上
12、 我一輩子都喜歡跟著讓我有感覺有興趣的人,因為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瘋瘋癲癲的,他們熱愛生活,愛聊天,不露鋒芒,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從不疲倦,從不講些平凡的東西,而是像奇妙的黃色羅馬煙火那樣不停地噴發(fā)火球,火花。凱魯亞克《在路上》
13、 我只喜歡這一類人,他們的生活狂放不羈,說起話來熱情洋溢,對生活十分苛求,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對平凡的事物不屑一顧,但他們渴望燃燒,像神話中巨型的黃色羅馬蠟燭那樣燃燒,渴望爆炸,像行星撞擊那樣在爆炸聲中發(fā)出藍色的光,令人驚嘆不已。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14、 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帶著最初的激情,追尋著最初的夢想,感受著最初的體驗,我們上路吧! 凱魯亞克《在路上》
15、 真正不羈的靈魂不會真的去計較什么,因為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有國王般的驕傲。凱魯亞克《在路上》
16、 人類啊,你的道路是什么樣的呢?無外乎是圣童的道路、瘋子的道路、虛無縹緲的道路、閑扯淡的道路、隨你怎么樣的道路。---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17、 我的心像被扎了一刀似的發(fā)痛,這是我每次看到一個我心愛的姑娘,在這巨大無邊的世界上朝著和我相反的方向走去的時候,常會有的一種感覺。——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18、 管我住哪兒,隨時都準備上路,這總要比他媽的被攆走要好。我不在乎擁有什么。你也知道,別人怎么說我都無所謂,只要咱們知道該怎么去生活。——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19、 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帶著最初的激情,追尋著最初的夢想,感受著最初的體驗,我們上路吧。——凱魯亞克《在路上》。
20、 搭別人車的一個最大的麻煩,就是你總得喋喋不休地向他們證明自己,好讓他們覺得自己沒帶錯人,或者有些人帶你完全就是存心拿你開心解悶,和你沒完沒了地聊天,這對那些長途旅行卻又不愿花時間去旅館休息的人來說是最受不了的。 ——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
《在路上》內(nèi)容簡介
青年學(xué)生薩爾為追求個性自由,與狄安(以卡薩迪為原型)、瑪麗露等一伙男女開車橫穿全美,一路狂喝濫飲,耽迷酒色,流浪吸毒,性放縱,在經(jīng)過精疲力竭的漫長放蕩后,開始篤信東方禪宗,感悟到生命的意義。小說主人公及其伙伴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了墨西哥。
《在路上》體現(xiàn)了作者主張的即興式自發(fā)性寫作技巧,并廣泛涉及美國社會一文化習(xí)俗,都給理解和翻譯帶來很大困難。
《在路上》寫作過程
從1957年4月2日到22日,20天的時間里,杰克·凱魯亞克用一部打字機和一卷120英尺長的打印紙完成了《在路上》的初稿。
《在路上》是凱魯亞克的自傳性代表作,青年學(xué)生薩爾為追求個性自由,與狄安(以卡薩迪為原型)、瑪麗露等一伙男女開車橫穿全美,一路狂喝濫飲,耽迷酒色,流浪吸毒,性放縱,在經(jīng)過精疲力竭的漫長放蕩后,開始篤信東方禪宗,感悟到生命的意義。小說主人公及其伙伴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了墨西哥。《在路上》1957年一經(jīng)問世即令輿論嘩然,毀譽參半。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書影響了整整一代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被公認為20世紀60年代嬉皮士運動的經(jīng)典。
《在路上》體現(xiàn)了作者主張的即興式自發(fā)性寫作技巧,并廣泛涉及美國社會一文化習(xí)俗,都給理解和翻譯帶來很大困難。
《在路上》作者簡介
杰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1922-1969),1922年3月12日,凱魯亞克出生于馬薩諸塞州洛厄爾,父母為法裔美國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當(dāng)?shù)靥熘鹘毯凸W(xué)校就讀,以橄欖球獎學(xué)金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xué),結(jié)識愛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爾·卡薩迪等“垮掉的一代”。
凱魯亞克大學(xué)二年級退學(xué)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并輾轉(zhuǎn)于美國海軍和商用航運公司等處。1950年,第一部小說《鄉(xiāng)鎮(zhèn)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問世后,他成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躋身二十世紀最有爭議的著名作家行列。他還著有《達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獨的旅人》和《孤獨天使》等作品。
凱魯亞克自幼生性靦腆,但卻喜歡運動(騎馬、棒球、足球),熱衷于閱讀文學(xué)作品。從中學(xué)起他便養(yǎng)成了隨身攜帶筆記本的習(xí)慣,記錄下周圍的人和事——家人、朋友、鄰居的日常談話、廣播節(jié)目、電影人物口中新奇的語言。他閱讀廣泛,從《哈佛文學(xué)經(jīng)典》的英、法、俄、德、美國作家到當(dāng)代作家的作品,例如海明威等。文學(xué)典故和街頭下層人民的日??谡Z是凱魯亞克作品中的兩大特色,前者顯然得益于他自幼對世界名著的酷愛與熟悉。
1969年10月21日,凱魯亞克在佛羅里達圣彼得堡去世,享年47歲。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