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的名人故事
學者巴羅說過:"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是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對于任何階段的人來說都非常重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關于讀書的名人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讀書的名人故事之莫言
莫言只是小學畢業(yè),沒有上到初中,可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學生的課堂里宣讀,作為一種學習的范文。
莫言的作文很棒,記得第一次引起老師注意的作文,寫的是一場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學校籃球比賽。每逢“五一”,小學里就舉行體育盛會,有乒乓球、標槍、跳高、賽跑。寫作文的時候,同學大部分都是走馬觀花,流水賬一樣把各種運動項目都寫一遍。他另辟蹊徑,別的比賽一筆帶過,把絕大部分筆墨專門寫籃球比賽,寫怎樣搶球,怎樣運球,怎樣投籃,受到了老師贊揚,當作范文全班宣讀。
莫言受了表揚,一下子興趣就上來了,天天盼著上語文課,因為那是他出風頭的時候。后來,他經常在作文中虛構故事,而他的小學作文還被拿到中學里宣讀,給中學生當范文。他回憶說,自己文學的開竅比別人多了一份覺悟,那就是對“虛構”的重視。
莫言嗜好讀書,小時候冒著家長懲罰的風險讀書,甚至出力推磨換書看,推10圈磨才能獲準看1頁書。在訪談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董倩問:“您不能推1圈磨就看1頁書嗎?”莫言大聲說:“我愿意人家不愿意啊!”莫言仍然記得讀《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準他借書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須還書。怎么辦,他跑到一個草垛上躲了起來,放羊這個“本職”工作被放到了一邊,羊兒餓的咩咩叫,他讀得忘乎一切,氣得母親要打他。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莫言讀遍了周邊10多個村莊的書籍。一天之內讀完了的《青春之歌》,他至今記憶清晰,還記得書中的一些段落?;叵胍郧埃呀洬@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先生感慨:“那些回憶都變成了我寶貴的資源。”
關于讀書的名人故事之毛澤東
他總是擠出時間看書。他的中南海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到處都是書,床上除躺臥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占領了。為了讀書,毛澤東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帶一箱子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他反對只圖快、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重點書他總是一篇篇仔細研磨,從詞匯、句讀、章節(jié)到全文意義,哪一方面都細細濾過。對一些馬列、哲學方面的書籍,毛主席反復讀的遍數就更多了?!豆伯a黨宣言》、《資本論》等,他都反復讀過。
許多章節(jié)和段落還作了批注和勾劃。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有的還把書、文中精當的地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毛主席動筆讀書,還糾正原書中的錯別字和改正原書中不妥當的標點符號。他還提倡“古為今用”,非常重視歷史經驗。在他的著作、講話中,常常引用中外史書上的歷史典故來生動地闡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來指導和對待今天的革命事業(yè)
關于讀書的名人故事之魯迅
非常講究讀書方法。他提倡博采眾家,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么,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有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對于較難懂的必讀書,他的看法是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鉆透為止。他還提倡在“泛覽”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愛的書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張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與實踐相結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對看不懂的地方,他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
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于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積累材料。曾說:“無論什么事,如果陸續(xù)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