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明白看見未來的重要性?
家長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明白看見未來的重要性?
即使高考制度、教育方式、社會環(huán)境還難有大的變革,家長能做到的,是先去拓展自己的視野,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尊重生命,積極思考,帶來良性的啟發(f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育兒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看見未來,有多重要?
文/Melody曾婷
孩子學會放下唯一以成績評價價值的包袱,才不會因為一次失利就選擇放棄生命。
久未見面的Z姐發(fā)來短信:“閨女眨眼就高考了,我比她還提心掉膽。她??汲煽兒龈吆龅?,跟過山車一樣。
你不是在教育行業(yè)嗎,咱見面聊聊?”
Z姐心直口快,當年人稱“辣椒姐”,以做事情麻利爽快而著稱。
我記得有次去她家附近的公園玩,正巧碰到她和女兒樂樂。
樂樂當時還在上小學,一直圍著我玩,還開心地背了幾首兒歌。
她熱情地喊我“姐姐好”,我笑著回答“輩分錯啦,我喊你媽媽姐啊?!?/p>
她眼里充滿神采,還提醒我觀察公園里不常遇見的小鳥,和一種不知道名字的樹。
那時我還沒用智能手機上網(wǎng),也沒幫她找到自然饋贈禮物的名字,到底是什么。
不久我就去了南方城市,一呆多年。
眨眼快十年了。
當我回到這座海風吹拂的城市工作,和很多朋友也聯(lián)系上了,Z姐就是其中之一。
二
那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樂樂,應該是美少女了吧?
Z姐很少發(fā)朋友圈,所以我沒有見過樂樂現(xiàn)在的樣子。
她還記得陪她玩泥土游戲的我嗎?
我看到Z姐短信的一刻,充滿了想象。
高考前一周的周末,我們約在一間咖啡館見面。
我穿了身輕松的運動裝,心想樂樂要是還喊“姐姐”,我一定得偷樂。
Z姐還是如當年般熱情,一下?lián)ё∥壹绨颉翱旌秃⒆恿牧?,就等著你哪?!?/p>
面前女孩低著頭,鼻梁上架著厚厚的鏡架,抬起眼睛,無神地喊了聲“老師好”,就把頭垂下了。
我有點回不過來神,直到Z姐把我拉回現(xiàn)實:“樂樂,這是和你玩耍過的老師呀?!?/p>
樂樂弓著腰,手撐在額頭上,沒精打采地回答:“晚上還上自習,有什么快聊聊吧?!?/p>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很陌生。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你每逢大考就有點緊張,是嗎?”
樂樂沉思了一下:“老師說我這個成績考名校是沒望了,只能往省級重點大學努力了。我媽天天盯著,一有風吹草動比我還緊張。”
Z姐在旁邊坐不住了:“不盯緊點,咱這成績能往上走嗎?不考上好大學,你又沒啥特長,以后怎么發(fā)展呢?”
三
沉默的瞬間,我眼前仿佛流淌了一幅動態(tài)的畫面。
在這幅畫里,樂樂一天天成長,從天真無憂的小學生,到帶上眼鏡架,撲面而來的是課業(yè)繁重的初高中。
深受升學指標壓力的老師,和憂慮重重的家長,是她每天打交道的主旋律。
她曾是很有好奇心的孩子,拉著我看地上的繁花和不知名的樹木。
在日復一日的作業(yè)、周而復始的輔導班、從不止息的試題訓練中,她似乎變得麻木了,成了小機器人。
即使假設她讀到名校呢?
我接觸的很多名校的孩子,帶著父母的意志、前途的保障來選擇某個專業(yè),沒有強烈的學習動機,迷茫痛苦。
但是,也并非所有的高中孩子,都和樂樂一樣消極困頓;也并非所有的大學生,都迷失在校園的松散氣氛中。
即使課業(yè)繁重,一些高中生還是會找到屬于他的樂趣,對自然或者人文科學感興趣,并在網(wǎng)絡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進行嘗試;
還有的高中生,懷著對某個學科深厚的喜愛,致力繼續(xù)研讀,比如數(shù)學和物理;
有的大學生,積極地關注社會環(huán)境與變化,并沒有一味放縱只沉迷網(wǎng)游;
也有的大學生,不斷地去突破舒適區(qū),尋找適合他學習的資訊與實踐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家長的引導教育占了很大作用。
四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我和樂樂閑聊到大學生活,和未來對于人的需求,絕不僅僅只看待學校,更多的是綜合能力,比如溝通力和思辨能力。
樂樂眼里開始閃亮:“我老師的暗示是比較負面的,她強調我連普通的好學校都不一定能進去。
我媽比麻辣燙還麻辣的語言,讓我感覺真對不起她,很愧疚。其實我們小區(qū)的各種活動,我經(jīng)常組織。還帶著社區(qū)小孩去電視臺排練呢?!?/p>
我被她激發(fā)了:“好好學習沒有錯,而且你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積極主動的精神是非常寶貴的。合作共享的時代,你一定能發(fā)揮出來長處?!?/p>
Z姐眼一瞪說:“別凈夸,小心她眼睛長到天上不知道是誰。”
如果我沒有和樂樂聊天,也許她還是那個如履薄冰的少女,而又有多少個樂樂,在多少個Z姐的期待下,背著眾望去迎戰(zhàn)考試呢?
多少個Z姐,在40歲左右徹底放棄了真正的學習,而把壓力捆綁在孩子身上呢?
國內新聞每一年都有因高考成績跳樓的孩子,是大環(huán)境的哪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
成績或許只是壓垮孩子的一根稻草,是多年來家長以成績來判斷,導致孩子認知扭曲,一旦失利就否定了存在意義。
即使高考制度、教育方式、社會環(huán)境還難有大的變革,家長能做到的,是先去拓展自己的視野,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尊重生命,積極思考,帶來良性的啟發(fā)。
孩子學會放下唯一以成績評價價值的包袱,才不會因為一次失利就選擇放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