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音樂欣賞課中的點滴體會
淺談音樂欣賞課中的點滴體會
下面是關于音樂的論文,歡迎借鑒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欣賞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馬克思說過:“對于不懂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由此我們想到:學生對任何一部音樂作品的把握都離不開聽覺,沒有聽覺就沒有音樂。音樂欣賞是由“聽”來實現(xiàn)的審美活動在藝術的大家族中,音樂是最具有個性的一位成員,其個性首先體現(xiàn)為它是一門純粹聽覺藝術。其他姊妹藝術,諸如美術、戲劇、舞蹈、文學等,大都是通過視覺形象展現(xiàn)給欣賞者,而唯獨音樂是以“聽”來獨立完成的藝術,是藝術行列中絕無僅有的,沒有聽覺體驗就沒有音樂欣賞。音樂欣賞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欣賞者的感覺、知覺、情感想象等各種心理功能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反應,但在不同的欣賞者身上,反應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有點學生沉浸在情感體驗之中,有的很樂于產生各種聯(lián)想和想象。
一、欣賞音樂作品要潛移默化滲透音樂要素
要充分揭示音樂的要素(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作用,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音樂中最激動人心和極具表現(xiàn)力的部分,而不是進行枯燥的、單純的技巧和灌輸死記硬背的知識;應以整體的方式來體驗音樂,將音樂要素貫穿在音樂教學的整個過程,而不是將音樂的各種構成元素支離破碎的講授。要注重藝術的完整性,這正是音樂教育區(qū)別其他學科的一項重要原則。與音樂隔離開來的單純的記憶音樂概念,講解音樂知識是毫無意義的,所以音樂欣賞要把音樂要素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如:在欣賞奧地利作曲家海頓的《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中用極弱的力度陳述主題后,立即加上樂隊全體的強奏,使學生為之愕然。像這樣的力度和情緒的對比及其所產生的效果,學生欣賞后立即能對音樂要素(力度、情緒等)有所了解,原來力度、情緒能表現(xiàn)出這種驚惡的感覺;再如欣賞人民音樂出版社的第十三冊的《行進中的歌》中的也可以邊欣賞音樂邊滲透講解音樂的要素(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樂曲中的表現(xiàn)作用等。這樣一來,學生就能了解看起來枯燥無味的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所起著重要的作用,從而知道以后欣賞音樂作品時要時刻關注各音樂要素的在各個不同音樂作品中的作用。
二、音樂欣賞教學中積極引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
音樂欣賞教學要使學生將生活經驗與音樂作品的表現(xiàn)手段聯(lián)系起來,促使學生產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教師應根據(jù)音樂作品內涵,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聽覺、視覺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音樂欣賞教學過程,盡力激發(fā)學生對音樂作品產生各種聯(lián)想和想象。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時間的藝術,也是富于形象的藝術。不過音樂作品中的形象不像電視畫面那么具體,那么鮮明,那么準確,表現(xiàn)出來的往往是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跟學生的生活閱歷和文化素養(yǎng)是分不開的,因此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是因人而異的。在音樂的欣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作品中的情景經常會讓人浮想連翩、聯(lián)想不斷,從而在大腦中產生各種形象的過程。尤其是選入教材并帶有歌詞的優(yōu)秀作品,更是為學生提供了聯(lián)想和想象最基本的材料。為之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提供了依據(jù),提供了極為廣闊的空間。如果“聽”是引導學生對音樂形象的初步聯(lián)想,那么“視”就是把這一聯(lián)想進一步深化到具體形象。音樂教師在給學生上音樂欣賞課時,要積極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音樂表現(xiàn)中的音樂要素,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學生想象能力的增強和思維的活躍,會大大提高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能力。比如欣賞周大風的《采茶舞曲》就會聯(lián)想到江南秀美的景色和美麗采茶姑娘的勞動情景,也能體會到茶香西湖的新氣象以及采茶姑娘喜悅的心情。再如:欣賞冼星海的《黃河船夫曲》時,學生會被作品里那粗獷、雄渾的音樂氣質所感染,從而會聯(lián)想到中華民族勤勞、堅強、不屈的性格;又如欣賞彝族民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時,學生會被音樂作品中的歡快的情緒聯(lián)想到云南彝族人民在豐收后的節(jié)日里,與遠方的客人共度佳節(jié)的歡樂心情和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這種人們所熟悉的圖景,其實正是作品所要塑造的形象。想象得出這些圖像,就是聯(lián)想和想象發(fā)揮作用的結果。
三、欣賞音樂作品的感受和體驗要因人而異
音樂欣賞需要學生要有一定的音樂知識、生活經驗、聽覺體驗以及文化素養(yǎng)。我們學生跟音樂家是不一樣的,音樂家是通過長期積累的音樂體驗來聆聽音樂,他們有特有的音樂素養(yǎng),對音樂作品把握肯定準確。而我們學生就不能像音樂家那樣來欣賞音樂作品,因為學生的生活閱歷、音樂素養(yǎng)等方面是無法達到音樂家的那種境界,所以學生對音樂欣賞課不是很感興趣的原因所在。學生在聆聽音樂作品時,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音樂感受和體驗,這是跟學生們的生活體驗和聆聽習慣是分不開的。比如,對戲曲有接觸的學生,就比較喜歡欣賞越劇《十八相送》,京劇《智斗》等音樂作品,而其他學生只能被動聆聽;有的學生平時聽說過澳門、香港回歸的歷史事件,因此對歷史事件會感興趣,這樣一來就比較容易理解掌握歌曲《東方之珠》、《1997.天地人交響曲》等作品的藝術內涵,學生就很容易吸引到該作品中來;熟悉外國文學的學生,就對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等外國音樂作品更容易接受。但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說,要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素質的不同,我們的欣賞教學要因人而已異,學生要整體體驗和感受音樂作品的內涵就必須加強對音樂表現(xiàn)要素的理解,要知道各種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這樣才有助于學生能有效地欣賞音樂。在欣賞教學中,我們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學情,針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有些難理解的音樂作品,我們教師一定要設計多樣的教學方式,設計跟音樂作品相近的音樂情景,正確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作品的欣賞中來。所以說,在音樂欣賞教學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根據(jù)不同的音樂作品設置不同的欣賞教學方案,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欣賞中得到美的愉悅和心靈陶冶。
四、音樂欣賞適當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注重視聽結合
現(xiàn)代多媒體教育技術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綜合處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以及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并使這些信息建立起邏輯連接,以表達更豐富、更復雜的思想或方法,這些教學信息能夠在短時間內功能于學生的各個感官,使學生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fā)展,現(xiàn)代多媒體教育技術廣泛地應用到音樂課堂中,特別是音樂欣賞教學用的格外的多。視聽技術、聲像技術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大大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和空間,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F(xiàn)代多媒體教育技術能展現(xiàn)出的鮮艷色彩、生動圖像,能為學生提供一種聲音、文字、圖像、動畫相互結合而富于變化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欣賞教學過程當中去。如:欣賞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響詩《沃爾達瓦河》、李寶樹的《九寨溝音畫》選曲《瀑布與溪流》和美國作曲家格羅菲的《大峽谷組曲》選曲《日出》等作品,我們教師就可以用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感官、視覺上得到滿足,從而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五、音樂欣賞教學應借助優(yōu)美的教學語言,使教學情感化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我們要知道情感是音樂教學“情感化”、“審美化”的主要標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給人的情感移入比其它藝術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進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是最為活躍的心理因素,既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又是音樂教育目標之一。教師應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則,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緒的勃發(fā)與激動中進入審美的圣境。學生在欣賞音樂中的感情體驗是一種最普遍、最強烈的心理活動,因此,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音樂是一門最善于表現(xiàn)和激發(fā)感情的藝術。語言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它具有節(jié)奏美、音調美、色彩美、音律美等特點,而美的語言更是承載著人類獨特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能生動地再現(xiàn)欣賞內容,描繪出音樂意境,使學生聯(lián)系切身的生活經驗,把他們帶入美好的藝術境界。如:欣賞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飲酒歌》時,我們音樂教師可以感情為主線切入和引導學生進行欣賞。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調,有節(jié)奏、有情感的語速,描繪一幅畫面:男主角阿爾弗萊德在女主人公薇奧列塔舉行的宴會中舉杯祝賀,用歌聲表達對薇奧列塔的愛慕之心,他們用歌聲表達了他們互相愛慕之情,表現(xiàn)了主人公對真誠愛情的渴望和贊美,充滿青春的活力。同時又描繪出沙龍舞會上熱鬧、歡樂的情景。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和教師富有藝術化的語言渲染,會帶給學生心靈藝術美感享受。
六、音樂欣賞教學要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音樂
欣賞教學我們音樂教師要積極備課,根據(jù)學生的學情不同設計多樣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音樂。中學的欣賞教學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特別是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欣賞音樂作品時持久能力較差,因此我們音樂教師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欣賞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身體的各個器官,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作品中來。圍繞著欣賞音樂,結合音樂作品中的各中要素,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可以采用歌唱、演奏、身體律動和表演等方式參與到音樂作品中去。也就是說,音樂欣賞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通感”的作用。如在欣賞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中,我們可以通過視頻讓學生聽一聽、唱一唱由這部樂曲的主題改編的歌曲,學生會樂器的也可以吹奏這首樂曲的主題音樂。通過唱奏主題,學生就能對這首音樂的主題比較熟悉,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欣賞這部音樂作品的興趣;再如欣賞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時,我們可以通過了解音樂作品中的意境,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扮演纖夫拉船的即興動作,引導學生感受那種拉船的艱苦情景等等。在欣賞教學中我們音樂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盡量避免只依靠聽覺來欣賞音樂,杜絕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老師過多的講述,避免音樂欣賞教學死板乏味的現(xiàn)象產生。
七、音樂欣賞教師講解、提示,力求簡明、生動,富有啟發(fā)性
根據(jù)不同的音樂作品,我們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各年級、各班級學生的欣賞水平不盡相同。在平常的音樂欣賞教學,為了使學生對不同的音樂作品的理解,有些作品讓學生直接欣賞學生可能無法理解音樂的意境,我們音樂教師就要做相應的講解、提示是必要的。但講解時一定要做到講解力求簡潔、生動,在欣賞課堂中要積極啟發(fā)學生思考和主動表達,在欣賞音樂當中要注意講解的時機,盡量采用學生能接受的簡要提示后聆聽音樂,再讓學生進行探索。根據(jù)不同的作品,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講解方式,采用各種講解方式讓學生更容易融進音樂。如在欣賞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中,欣賞音樂之前,我們應適當?shù)亟榻B這部音樂作品的相關常識、寫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等,學生在欣賞音樂時就能感受那種“思鄉(xiāng)”的情感,并能把握這部音樂作品的藝術內涵。
總之,在中學階段,音樂欣賞教學是一項較為復雜而細致的工作,我們要上好一堂音樂欣賞課任重而道遠。常言說得好: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關鍵是要我們去大膽創(chuàng)新,合理運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祖國下一代的美育教育日趨倍受人們的關注。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學生缺乏最起碼的體驗感受音樂美的音樂欣賞能力,就談不上產生情感共鳴,更談不上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了。而且,音樂欣賞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普通中學音樂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音樂欣賞也是一種多層面的心理體驗過程,各種欣賞方式之間存在著共存互補的關系。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并上好每一堂音樂欣賞課。
音樂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