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術有關的論文
與美術有關的論文
美術論文知道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一些關于美術的論文,歡迎借鑒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美術作品是一種直接來自普通群眾、表達人民心理與愿望的美術形式,具有原發(fā)性特點[1]。美術作為民族文化的精髓,世代相傳,具有繪畫、刺繡、雕塑、剪紙等多種形式[2]。然而,隨著工業(yè)化時代發(fā)展與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民間美術保護與傳承意識越來越薄弱,致使民間美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文化形態(tài)基礎。為此,一定要積極采取保護策略,提出有效的傳承方式。
一、美術作品保護與傳承的價值
(一)有助于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
任何成功都離不開人才,對于美術作品保護與傳承來說,也是一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的?D辛與持續(xù)之久,人才培養(yǎng)過程非常漫長。為此,一定要加強藝術學院教育,以此為民間美術傳承提供可靠保障,同時為社會提供一些美術人才。
(二)有助于提高群眾審美情趣
美術作品教育是一項大眾教育事業(yè),應從美術學院學生入手,深化美術作品教育,從而有效擴展美術力量,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群眾對美的追求,以此提高群眾的審美情趣,陶冶群眾情操。同時,深化美術作品市場建設,推進美術作品交易和流通。
(三)有助于保護歷史文化
在美術作品保護與傳承中,應加大宣傳力度,讓群眾對美術作品蘊含的文化、民俗、審美意義予以深刻認識,并且根據自身所學所見保護與學習歷史文化,進而合理運用到實踐當中。
(四)有助于地區(qū)間融合與交流
在學術界加大對民俗文化研究與保護力度的形勢下,美術作品保護與傳承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再加上美術作品蘊含的審美特質,使其運用研究越來越深入。在藝術作品中運用民間美術形式的時候,如果恰當準確,不僅不會出現落后的現象,反而會增強時代氣息[3]。比如陜西剪紙,可以借助單一平面展現多個平面,實現了平面展現立體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繪畫、設計等領域中,只有恰當運用與轉變民間美術元素,才可以展現時代特色,創(chuàng)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
二、美術作品保護策略
(一)加強美術作品和旅游發(fā)展的融合
我國疆土遼闊,地大物博,民族眾多,美術作品形式多種多樣。在傳統(tǒng)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美術作品主要形成與生長在單一、封閉的環(huán)境中,因為地域、民族、歷史、人文背景等方面的差異,致使美術作品的意識形態(tài)各不相同[4]。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旅游產業(yè)發(fā)展越來越快速,特別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點,受到了大家的廣泛喜愛,為民間美術推廣、傳承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時機。同時,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美術作品受到了人們的歡迎,逐漸成為了熱銷的旅游紀念品,如南陽玉雕、武強年畫、蘇州刺繡等。然而,其開發(fā)力度還比較有限,未能充分體現美術作品的價值。因此,應加大美術作品開發(fā)力度,有機地與旅游發(fā)展相結合,使其成為旅游發(fā)展的構成環(huán)節(jié),以此加大美術作品宣傳與推廣力度,促進民間美術的保護與傳承。
(二)注重政府宏觀調控
就民間美術保護量而言,形式多種多樣,其中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非常突出。無論是從國外形勢來看,還是從國內形勢來看,政府宏觀調控在民間美術保護中均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5]。在實際工作中,政府不僅可對相關規(guī)范制度予以制定,還可以充分協調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以此為工作的全面展開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在開展具體工作的時候,政府宏觀調控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一是政策支持。要想弘揚優(yōu)秀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就要加強扶持政策的制定,以此為民間美術生存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二是制度支持。各級政府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搶救保護方案,對民間美術予以系統(tǒng)的、針對性的保護,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從而抑制仿冒現象,以此有效保護民間美術。三是財政支持。各級政府應設立民間美術保護專項資金,并納入財政預算,為民間美術資源普查、保護、人才培養(yǎng)、申遺等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三)加強民間美術和教育體系的融合
現階段,多數地區(qū)依然采用以家庭為主的傳承方式進行民間美術傳承,其傳承方式非常單一,主要為父親傳承給兒子,師父傳承給徒弟。在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形勢下,如果不對此種單一的傳承方式予以改進,必然導致傳承難以進行,再加上現今年輕人缺少對民間美術的興趣,進一步加大了傳承難度,導致后繼無人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此形勢下,一定要加強民間美術和教育體系的融合。通常情況下,學生時代是個人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此時向學生展開民間美術教育非常必要。在鄉(xiāng)土教材中編入民間美術知識,可讓民間美術得到最大程度的傳承。例如,在美術課程中編入繪畫內容,在手工課程中編入剪紙內容等等,以此激發(fā)青少年對民間美術的興趣,樹立學習本土優(yōu)秀文化的自豪感,從而展開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重視搶救保護工作
現階段,應加強對現有民間美術的搶救與保護,保證那些瀕臨失傳的民間美術可以傳承下去,并鼓勵與組織民間老藝人加大挖掘、研究、整理工作力度,對有關民間美術的資料進行完善,以此保證民間美術得以有效保護與傳承[6]。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傳承人命名活動的開展,對中青年藝術骨干進行建檔,并予以鼓勵與跟蹤培養(yǎng),加強藝術作坊、培訓班等活動的落實,以此保證民間美術傳承完整,不至于失傳。
(五)加強民間美術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結合
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形勢下,加強對民間美術資源的挖掘,可實現對民間美術理性精神、造型手段等元素的巧妙運用,不僅可以便于人們理解民間美術意蘊,增大人們想象空間,還可以使本土文化產業(yè)獨特特色,增強市場競爭力,進而實現文化、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塑造本土民間美術藝術形象。
三、民間美術傳承方式
(一)言傳身教
原發(fā)性是民間美術的一大特點,其自產生以來,始終貫穿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我國傳統(tǒng)藝術傳承中,言傳身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方式[7]。對于從事民間美術的人員而言,多數為農民,其文化水平較低,無法對民間美術的有關知識與經驗進行良好記錄,只能通過親身操作與口頭講解的方式進行傳授。比如,針對皮影來說,其傳授口訣有“若要娃娃惡,鼻子挨眼窩”等。通常情況下,當傳授者因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或者無法準確表達時,總是通過親身操作進行示范,以此通過觀察,讓傳承人掌握相應的技藝。由此可以看出,在民間美術傳承中,言傳身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傳承方式。
(二)文字、圖譜記載
自殷商出現文字之后,就為民間美術傳承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也正是在文字出現的形勢下,進一步擴大了民間美術的傳播范圍,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有關民間美術技藝的藝譜、專著等[8]。首先,針對民間藝譜而言,主要包括年畫譜、畫譜、剪花樣譜等,這些藝譜都是集體創(chuàng)作成果,有的是借鑒其他藝術演變而來,有的是名人親自制作等等。然而,無論這些民間美術形式從何而來,制作民間美術摹本,促進了民間藝術家的廣泛交流,同時也為民間美術的廣泛傳播與普及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其次,針對民間專著而言,主要包括《天工開物》《工藝之法》等。
(三)工藝品傳播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民間美術傳播與傳承還要利用相應的“物”,“物”指的就是工藝品。通過銷售工藝品,將民間美術意蘊與技藝傳播至世界范圍。文字、語言均具有一定的空間限制,而作為物的工藝品則沒有此項限制,其意蘊是全世界各國人民均可琢磨的。通過工藝品交易,可擴大民間美術傳播范圍,進而增強民間美術的社會功能,實現民間美術的有效傳承。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發(fā)展中,美術作品與民間美術作品都是非常??秀而珍貴的文化遺產,都是源自于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源泉,為美術作品和民間藝術作品的生存與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民間美術作為民間藝術的最佳形象代表,必須加大保護與傳承力度,根據時代發(fā)展需求,弘揚民間美術文化,提出有效的保護策略與傳承方式,進而促進民間美術藝術形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隨著各地美術作品及油畫市場的發(fā)展,交易和交流活動會日益深入推進美術作品的保護和發(fā)展。
美術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