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論文范文集錦
計算機網絡論文范文集錦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整合的關于計算機網絡的一些論文范文,歡迎閱讀瀏覽,希望你喜歡。
計算機網絡原理教改探索
已經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計算機網絡已經應用于各個領域[1]。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培養(yǎng)和知識結構的更新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計算機知識和應用能力成為高校各個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針對信息社會對高校學生的更高要求,多次調整了本科生培養(yǎng)的教學計劃,提出培養(yǎng)寬口徑、工程型專業(yè)技術人才的改革方案。為了適應高速發(fā)展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課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講授,課堂中引入研究性教學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使課程更符合當前高校要求,體現我校計算機專業(yè)的特點,使我校的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在基礎理論知識、新技術的掌握和實際動手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一、教改探討
信息社會的到來給全球帶來了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契機,信息技術的應用引起了人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變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信息系統(tǒng)的建立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為了適應這一要求,我們在本科生高年級階段開設了計算機網絡原理這一課程。這一課程面向計算機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以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為目的,同時具備一定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能夠開發(fā)設計、使用、維護網絡、能夠基于網絡開發(fā)應用程序,為學生成為網絡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奠定基礎。對于一所大學而言,培養(yǎng)學生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尖端知識,培養(yǎng)出在思想、知識、技能方面,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是重中之重。為此,我們這門課采取的具體措施是加強外語教學,課堂采用英語課件、中文講解的方式,在選擇的教材上直接引進國外原版教材進行教學。通過原版教材的學習,可以達到幾個目的:
1.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通過采用英語原版教材,使得學生在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加強了英語的學習。同時,我們在考試環(huán)節(jié),采用英語試卷的形式,在客觀上,督促學生平時著眼于原版教材的學習,掌握英語閱讀的同時,掌握大量的計算機網絡專業(yè)詞匯,從而達到專業(yè)知識和英語能力的同步提高。
2.使學生了解國際前沿技術。雖然我們國家近幾年隨著經濟上GDP的快速提升,科研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和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反映在知識體系上,就是教材的內容和更新不夠快,不能緊跟世界先進技術和科學研究方向的發(fā)展。而國外原版教材在這些方面要優(yōu)于國內教材。我們從幾年之前就開始一直選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語影印版教材,并且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講授的內容也和國外的大學同步,這樣使得我們的學生能以更快的速度接近計算機網絡技術發(fā)展的前沿,對學生將來工作以及進一步的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整合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在我校計算機專業(yè)本科生的低年級階段,已經選修過數據庫、操作系統(tǒng)、計算機組成原理等課程。計算機絡原理是計算機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必修課。在課堂教學方面,我們重點介紹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該課程基于Internet,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和工作原理。Internet是熟知的公用網絡,以此網絡的TCP/IP協議為模型,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習,使學生充分結合實際生活,了解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課堂教學中,將教師的科研內容融合到教學內容中,采用研究型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結合,教師教授與學生研究型探索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發(fā)散型、創(chuàng)新型能力發(fā)展提供了空間。在以Internet協議TCP/IP為基礎的內容中,通過學生設計web服務器、郵件服務器、根據各種路由算法親自動手編程、配置路由器和交換機,掌握協議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在課時分配上,采用48學時課內講授,16學時的實驗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其親自動手的實驗能力。計算機網絡需要較強的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課堂教學中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搭建了《計算機網絡原理》課程的實驗教學環(huán)境。該實驗環(huán)境提供了網絡實驗的平臺。該平臺可以達到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水平。在教學方法上,我們針對教學內容自行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原理和工作過程以動畫的形式演示出來,增強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是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我們自行設計了Internet協議各個層次協議工作過程的flash動畫演示,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使理論更加形象。如講授HTTP協議工作原理時,把從發(fā)出網頁瀏覽的請求到接收到所請求內容的過程,通過flash演示,將連接的建立、請求和響應的發(fā)送過程一一呈現,使得抽象的概念得以形象化,易于學生的記憶理解和掌握。把課堂講授和自學結合起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課堂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師生互動的過程,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知識接受的主體。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教師教授和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方法[1],針對難以理解的概念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在以后的設計中結合實際具體應用。同時我們自行設計編寫了相關實驗的教學指導書,加大了本科生網絡系列課程教學的實踐力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淺入深地安排了一系列實驗,提高了他們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計算機網絡實驗的對象和環(huán)境是一個模擬了計算機網絡的系統(tǒng),主要由硬件環(huán)境和運行在硬件上的軟件所構成。主要由組成計算機網絡的主機通過各種接入設備和網絡接入介質以及網絡互聯設備構成計算機網絡運行的硬件環(huán)境,然后由運行在主機以及終端設備上的網絡操作系統(tǒng)、網絡數據庫、用戶安裝的各種應用系統(tǒng)和網絡互連設備上的軟件構成的軟件環(huán)境的有機結合構成了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完成計算機網絡的各種功能和服務。我們設計的所有實驗都運行在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我們設計的實驗主要分為四大類:設計型實驗、驗證型實驗、綜合型實驗和創(chuàng)新型實驗。
三、精選國外優(yōu)秀教材,采用雙語教學
由于國外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比較迅速,在網絡技術方面也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優(yōu)秀教材的選擇是培育高質量高效人才的必要條件。而在國內采用的一些教材大多內容相對滯后,另外,現階段各個高校也都在大力提倡學生閱讀國外原版教材,特別是對于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通過閱讀原版教材能夠很快地跟蹤國外最新技術發(fā)展,同時提高了英語專業(yè)閱讀的能力。我校計算機網絡原理課程組通過多年的實踐以及搜集大量的國內外優(yōu)秀教學資料,選用了大學計算機教育國外著名教材教學用書的影印版作為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用書。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2],原版教材閱讀和中文課堂講解相結合,對學生閱讀原版教材中較難理解的部分重點講解,使學生充分領悟教材的內容,同時考試采用英文實體,中英文解答,考核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掌握程度。
四、實驗環(huán)節(jié)設計
實驗是計算機網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計算機網絡實驗不同于其他計算機課程的實驗,需要獨立的實驗環(huán)境。我校計算機學院配備有大型綜合實驗室,針對我院本科生各門課程開放實驗室,除了配置了上機的相應軟件環(huán)境之外,還在獨立的空間配置了計算機網絡實驗必備的硬件設備和環(huán)境,包括有線和無線的局域網,各種交換和路由設備,為實驗的開設提供了環(huán)境的支持。通過課程的學習,可以達到:認識并了解網絡理解網絡協議工作原理使用網絡維護管理網絡開發(fā)網絡應用的最終目的。
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的理論課程之后,可以通過實驗驗證、設計相關的實驗內容,提高實踐能力。我們自行編寫并設計了驗證型、設計型、創(chuàng)新型的各種實驗,鞏固教學中的相關內容,在教學中配以相應的課題,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能夠獨立完成網絡工程的設計和開發(fā)。
1.實驗預習。因為實驗中需要了解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多,所以預習工作非常重要,是整個實驗必不可少的步驟。在預習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學生明確試驗目的,通過閱讀相關資料理解并掌握實驗原理,熟悉實驗用到的硬件和軟件環(huán)境。我們要求學生提前閱讀實驗指導書中的實驗方法和操作步驟,并參閱相關理論和有關設備的說明書,寫出預習報告。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環(huán)境、實驗步驟和預期效果,并對可能出現的運行結果進行理論分析。
2.實驗操作。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前,應將預習報告提交實驗指導教師審查,獲得實驗指導教師許可后領取相應實驗設備進行登記后才可進行實驗操作。實驗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實驗結果,實驗結束后,交由實驗指導教師檢查合格后才能結束實驗。
3.實驗總結。根據實驗情況寫出實驗報告。在實驗報告中,應對實驗記錄進行整理,對實驗結果從理論加以分析歸納,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進行分析和討論,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我們設計的實驗包括:實現實際應用中經常用到的各種服務器,如WEB服務器和E-MAIL服務的客戶端,通過編程實現網絡傳輸過程中實現可靠數據傳輸的協議,實現網絡傳輸設備(如路由器的路由)中運行的算法,計算機網絡中實際使用的交換機和路由器在網絡平臺下的工作過程和交換表的配置等。
計算機網絡原理的教改過程已經在我院持續(xù)數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中得到廣泛的好評。
淺談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的網絡教學
[摘 要] 網絡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網絡文化。不少學校順應時代需要建設了校園網,并連入了互聯網,開始了網絡教學的嘗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網絡教學不同的教學模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這就要了解網上教學的教學模式、特點、問題以及應對辦法,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與創(chuàng)新。
[關鍵字] 計算機網絡;網絡教學;問題與對策
1、引言
網絡的發(fā)展,尤其是Internet的發(fā)展將信息時代的社會細胞(多媒體計算機和掌握了計算機技術的人)連成了一體,實現了人類智慧的連網,并由此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網絡文化。不少學校順應時代需要建設了校園網,并連入了互聯網,開始了網絡教學的嘗試。
所謂網絡教學是指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或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獲取知識。由于網絡教學具有時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個別化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網絡教學不同的教學模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這就要了解網上教學的教學模式、特點、問題以及應對辦法,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與創(chuàng)新。
2、網絡教學的特點。
網絡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建構學習,是基于多媒體技術的網絡技術下的新的學習理論。這種理論是將學生看成是知識學習的主動建構者,外界信息環(huán)境經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轉變成為自身的知識。這種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的網絡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網絡教學過程的交互性。網絡教學最大特點是它的實時交互性。實時交互性是指在網絡上的各個終端可以即時實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之間。通過課件還可以有效地獲得圖、文、聲、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師生之間的交互可以獲得教師的指導,學生之間的交互可以進行協作學習。這種雙向交互活動不僅使學生通過視、聽手段獲取教學信息,而且它還代表著一種學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興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交互學生能及時地了解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并按要求調整學習,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2)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共享資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軟件的共享,核心是軟件的共享。網上資源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形聲兼?zhèn)?,學習者在鏈接或教師指導下,可輕松自如地在知識海洋中沖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神奇的網絡環(huán)境,對教育個性化的形成,對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對實現教學過程要素關系的轉變,對促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3)多媒體信息的綜合性。多媒體網絡融超媒體和超文本于一體,集圖形、圖像、圖表、聲音、文字于一體,有利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
(4)教學方式的先進性。傳統(tǒng)教學的中心是教師的教,網絡教學的中心是學生的學。在網絡教學中,教學不再是滿堂灌,學生的學習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教師的作用主要是組織、調控,并以作業(yè)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至于學生的步調、方式、進度、內容的數量和難易程度等則由學生本人決定。
(5)教學目標的多樣性。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風格、學習的起點等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多樣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流水線”上難以實現因材施教,網絡教學克服了這些弊端。多媒體網絡教學,帶來了許多真實的情境,將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現象帶進了課堂,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得到提高,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網上的教學內容不僅有本校學科教師編制的CA I課件,而且有來自于不同類型、不同地區(qū)學校的課件內容。學生通過比較借鑒,選取那些內容結構組織嚴密的優(yōu)秀網站或課件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
3、網絡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與方式。
學校中心工作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學校要真正為培養(yǎng)一代新人發(fā)揮效能就必須從課堂主陣地著手。現代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中,課堂教學中心從教師轉向學習者,核心在于學習者主動將新的信息和經驗與其原有的知識基礎相融合的過程,因此網絡教學正是適應了建構主義理論的需要。
網絡教學模式大體可以分為:
(1)集體教學模式。教師先用常規(guī)教學中的講授法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將概念、原理等講述清楚、提供途徑,讓學生在計算機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組討論、協作交流,同時交待任務情景。利用計算機迅速和反饋及時的特點,提供化難釋疑。放手讓學生自行練習,學生出現疑難問題,可用電子舉手。教師通過監(jiān)視管理功能,選定有疑難問題的部份學生,組成一個特定的學習小組。學生可以利用語音對話、BBS論壇、留言簿、公告欄等展開討論、進行經驗交流。教師同時也可接受學生的咨詢,指導學生解疑,提供幫助。利用廣播功能,可以對典型錯誤在小組或全班進行廣播,迅速進行糾正,以引起學生注意。對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在小組或全班廣播后進行表揚或肯定,以供同學學習和借鑒。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可以在輕松環(huán)境中學習新知識,促進了學生共同合作的意識。對教師來說,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實際的教學內容的變更和教學方案的調節(jié)。
(2)自主學習模式。該模式是利用服務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資源,使有限設備發(fā)揮最大的效率。學生利用服務器站點,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難易、進度并隨時與教師、同學進行交互。一個服務器站點相當于一個小型圖書館,學生可以共享服務器站點上的大量信息,在網絡環(huán)境中進行個別學習,使課堂教學逐步擺脫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模式,學生由傳統(tǒng)的被迫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論文網 Www.LunWenData.Com]
目前網絡教學的八種方式:
(1)視頻廣播:由網絡管理中心通過播放視頻(實時視頻或錄像) 。這種形式與電視或播放錄像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學生無法控制,實際上是一種直播課堂式的教學。它的好處是學習者不受地域和人數的限制,且占用帶寬小(只需1. 37M) 。多用于名師授課、學術報告、重要會議的直播等。
(2)視頻點播:學習者可以根據需要對服務器中的視頻進行點播。內容可以是電視教學片,也可以是課堂實況錄像。由于是非實時的點播,所以我們可以對其精心設計(插入圖文、視頻、動畫等) 。
(3)視頻會議: 視音頻多向實時傳輸的形式。
由于設備昂貴,應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師答疑。
(4)WEB 教材: 把教學內容作成網頁的形式。
其好處是編制難度不大,運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5)多媒體課件:運用多媒體語言或課件開發(fā)工具開發(fā)的教材,一般通過下載到本機運行。
(6)BBS論壇:師生間、學習者間以電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協作。
(7)聊天室(教學討論區(qū)) :師生間、學習者間通過文字、語音等形式異地實時交流。
(8) e - mail:師生間、學習者間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4、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
(1)課堂容量問題———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
為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有關人員在網絡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資源,但是卻產生了一個嚴重的后果,那就是:豐富的資料讓學生眼花繚亂,又是背景資料、又是電子板書、又是圖片、又是相關鏈接資料。 . . . . . 。
學生連瀏覽一遍都來不及,更別提做筆記、分析、思考、判斷、吸收、綜合、消化了,結果出現了學生無從下手、漫無目的、閱讀隨意的現象。這實際上是使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處于一種嚴重失控狀態(tài)。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我們對課堂教學容量的認識走進了誤區(qū)。我們知道課堂上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容量是不可能無限制擴張的。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應該作為網絡教學的目標,提高教學效率才是目標。作為教師,要處理好網絡與教材之間的關系。
網絡知識如果局限于現有教材,它就變成了電子課本;網絡知識如果完全脫離了教材,它又變成了無源之水。網絡只是教學的工具和手段,在運用其進行教學時,一定要仔細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突出主題、重點、難點,不能為了學生的興趣而隨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掌握好課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2)自主學習問題———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
為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減少了講授時間,增加學生自主閱讀時間,在閱讀過程中不加干涉。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充當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 學生隨意閱讀該不該干涉呢? 這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嗎? 這是網絡教學實踐中感到困惑的又一個問題。經過理論研究和實踐論證,網絡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頭腦里自行完成意義建構的過程。教師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應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成為學生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幫助者和資源組織者的角色。網絡教學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動,教師的作用非但不會削弱,反而會增強。
比如在閱讀、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個別同學調節(jié)閱讀進度、對討論過程中的錯誤概念及時糾正,發(fā)現討論過程中學生高質量的論證分析可以提醒大家關注,在線指導解決同學的疑問等等。所以網絡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3)情感互動問題———傳統(tǒng)手段的必要補充。
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又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是如何在網絡教學中解決情感互動問題。思想教育功能在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體現呢? 通過探討,筆者認為先進的網絡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沒我的關系。把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華就會在有聲與無聲之間潛滋暗漲。比如課始播放一段音像資料、課中穿插一段生動的講述、課尾同學之間通過語言展開激烈的思想交鋒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動的作用。因此解決網絡環(huán)境下的情感互動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可做必要的補充。
(4)課件通用問題———課件模板的優(yōu)化設計。
一般情況下課件制作基本上是為了某一節(jié)特定的課例而設計的,因此通用性很差。通用性是考察課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標準。如果一個課件通用性很強,不僅制作它的老師用,全校都能用、全國都能用。
提高通用性最好的辦法是設計一些內容簡潔、重點突出的網絡課件制作模板。教師可以根據課型的不同需要,或嵌入討論系統(tǒng)或嵌入留言系統(tǒng)等,發(fā)揮計算機的交互功能。另外,制作課件也可以發(fā)動學生,上網搜索資料等事情可以教給學生去做。學生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就已經在學習,并且是對主動性要求更高的學習。
(5)網絡教學對設備、對技術的要求很高,難以推廣的問題———循序漸進、明確分工。網絡教學對設備有一定的要求,學校沒有一定數量的計算機、沒有互聯網接入就無法開展網絡教學活動。然而,我們對網絡教學認識的發(fā)展必然經歷一個過程,新的學習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變革的,這種變化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設一個小型的實踐環(huán)境開始網絡教學的探索。當然,隨著我們實踐的深入、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網絡教學的物理條件會得到改善的。即便囿于經濟因素,無法大規(guī)模開展網絡教學,只要我們在小規(guī)模網絡教學的實踐探索過程中轉變了教育觀念、提升了教學水平,這同樣可以視為網絡教學實踐探索的有益效果。與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應用相比,從學校層面來看,網絡教學對技術的依賴不高。
真正的多媒體制作,涉及教學方案設計、文字腳本撰寫、平面設計(美工)創(chuàng)意、2D3D動畫制作、視音頻素材采集和編輯、編程等等方面,對人力資源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對制作平臺的硬件要求很高,對客戶端設備有一定要求。而網絡教學呢? 如果我們充分運用已有的公網資源,充分運用已有的權威機構專業(yè)網站、個人特色網站,充分運用通用軟件,技術復雜的事情交給個別專業(yè)人員去做,只需要教師運用Word來寫作一個學習活動方案。教師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探究學習活動方案的設計上、更多地集中在學習者學習活動的輔導上。
5、結束語。
網絡龐大的信息資源、優(yōu)越的多媒體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為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網絡服務日臻完善的時代,面臨的是一個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時代,開展網絡教學是時代的需要,是學校教學的必然選擇。我們要依托校園網,營造數字化的校園環(huán)境,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網絡教學的優(yōu)勢,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 1 ]戟峰。 教育技術進入信息化發(fā)展新階段[M]. 中國電化教育。 2000. 3[ 2 ]張秀英。 世紀回眸- - 從媒體的演變看電教的發(fā)展[M ]. 中國電化教育。 1999. 10[ 3 ]田屹。 論信息時代的學校網絡教學[ J ]. 教育技術中心2004 - 10 - 24[ 4 ]任長松。 探究式學習: 18 條原則[M ].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2 年第1、2期[ 5 ]祝 智庭。 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育[M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6 ]柳棟。 網絡教學的定義[ S]. 惟存教育實驗室。 2002. 4
計算機網絡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