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日韩欧美色,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亚洲综合色网站,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色99在线,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經濟學論文 > 行業(yè)經濟 > 本科產業(yè)經濟論文

本科產業(yè)經濟論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本科產業(yè)經濟論文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廣與普及,更多的傳統(tǒng)產業(yè)開始與之相融合,產業(yè)經濟出現了新的活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產業(yè)經濟論文,供大家參考。

  產業(yè)經濟論文范文一:西方經濟學教學應用探索分析

  【摘要】深化經濟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是經濟學教學研究與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從課堂實驗與實驗經濟學的淵源出發(fā),從課堂實驗的設計、步驟、注意問題、應用價值等方面探討了課堂實驗在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實驗經濟學課堂實驗教學法

  教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一門學科的方式方法,它不僅反映了一個教師的教學功力與水平,也影響學生對該學科的理解、把握與興趣。由于《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在學術規(guī)范上又偏重于用大量的數學語言來表現經濟原理,歷來是學生感到頭疼的課程之一;加之目前我國仍是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知識結構建構,導致學生容易生產疲勞感。將經濟學實驗引入課堂,讓學生親身參與經濟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將會改變這種狀況,使經濟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一、經濟學課堂實驗與實驗經濟學

  傳統(tǒng)意義上的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不能像在自然科學那樣通過嚴格控制的實驗去解釋經濟現象和揭示經濟規(guī)律。薩繆爾森在他的《經濟學》中這樣寫道:“一種發(fā)現經濟法則的可能的方法就是通過可控制的實驗,但不幸的是,經濟學家不容易控制這些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無法進行類似化學家或生物學家所做的實驗。”這種思維慣性以及人的意識的復雜性,使經濟學演變?yōu)橐婚T實驗性的科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直到20世紀中葉,經濟學實驗才逐漸起步,通過半個多世紀的探索,經濟學家開創(chuàng)了實驗經濟學的新領域,將實驗方法系統(tǒng)地引入經濟學研究。特別是隨著2003年將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fā)給從事實驗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的兩位學者,實驗經濟學得到了迅速普及。

  實驗經濟學是在可控制的實驗環(huán)境下,針對某一經濟理論或者經濟現象,通過控制某些條件、觀測決策者行為和分析實驗結果,以檢驗、比較和完善經濟理論并為政策決策提供依據。實驗經濟學的作用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檢驗理論、發(fā)現新的理論、進行制度設計、提高經濟學教學的生動性。前三個方面在理論研究與經濟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而將經濟學實驗引入課堂,則成為提高學生對經濟學課程的興趣和掌握水平的有效的輔助工具。

  二、經濟學課堂實驗的應用價值

  課堂實驗是一種專門用來幫助學生理解經濟學原理的互動的簡短的游戲(不僅僅是游戲)。該方法通過精心設計的實驗模擬顯示經濟過程和經濟主體的行為,通過這種模擬來檢驗經濟學的相關假設與結論,引導學生自己總結規(guī)律,得出結論。通過參與游戲讓學生能夠對枯燥的經濟學理論有比較直觀、深刻的體會和了解;通過鼓勵學生自己解釋現象,總結規(guī)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信心,是一種符合我國素質教育觀的教學方法。

  實驗案例一:模擬一個完全競爭市場,通過學生參與到某個商品市場的買賣,來了解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供求雙方的自發(fā)作用是如何促使市場上出現合理的價格水平的。首先選擇18位同學分成買賣雙方,各9人,分別坐在教室前面。另外選出3位同學擔任市場工作人員,在實驗中核對和登記交易的進行。每位同學都將獲得一張撲克牌,上面的數字代表買賣雙方的底價,當然上面的數值不能告訴他人。每位同學將在課堂上自由討價還價達成交易,使他們利潤最大化。

  實驗案例二:模擬一個完全壟斷市場,市場上有一個生產者和眾多消費者(均由學生扮演),廠商公開報價、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意愿價格決定買與不買;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收益隨時調整價格,利用自己在市場上的地位制定一個最利于自己的價格,影響消費者購買。

  實驗結束后教師展示、公開相關的實驗數據與結果,(最好是圖形),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同學們自己總結課堂實驗中數據的特點,解釋這些規(guī)律,引導學生逐步得出有價值的結論。這種課堂實驗教學方法將經濟學原理深深地植根于學生的頭腦中,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該方法的應用至少有三方面的價值。

  1、加深學生對經濟學理論的理解,為后續(xù)學科學習提供保證。西方經濟學是經濟管理專業(yè)的核心專業(yè)基礎課,其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和學科建設的質量。經管類學生大多是文科生,人文知識比較豐富,習慣于感性思維,對定性分析感興趣;但數學知識相對薄弱,不習慣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對定量分析不感興趣甚至害怕和拒絕。而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所講授的西方經濟學內容主要涉及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屬于理論經濟學的范疇,是以純數理的假設與模型推導來構建學科體系,對于沒有相關的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說,難免感到枯燥、難懂。這也是眾多經濟學教師感到的引導學生“入門難”的原因之一。開展經濟學課堂實驗,讓學生親自參與其中,將干巴巴的“黑板經濟學”理論轉化成有血有肉的生動的“事實”,在加深學生對經濟學理論的理解的同時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經濟學的興趣,保證了經濟學教學質量。

  2、培養(yǎng)學生的經濟學感覺,提高其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溝通能力。經濟學課堂實驗是一種互動性很強的教學手段,改變了過去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的單向信息流的局面,而是形成師生互動,老師引導、學生參與其中的信息雙向交流過程。由于很多課堂實驗是在講授相關原理之前做的,學生通過親身參與課堂實驗,并在課堂討論中自己發(fā)現所要學的經濟學原理,可以改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被動狀態(tài),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與研究潛能,在提高經濟學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種智力上的沖擊與享受是其他教學法所不能比擬的。

  3、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與教學能力。與自然科學實驗精確的“可控制性”與“可重復性”不同,經濟學實驗的實驗對象是學生,學生是人,是有限理性的,當學生非理性出牌時必然造成實驗結果與經濟理論的預測值有很大差異,從而導致實驗失敗。因此與物理實驗、化學實驗等自然科學實驗相比,經濟學實驗對教師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求教師按照實驗科學的要求模擬實驗環(huán)境、確定實驗步驟,嚴格實驗監(jiān)控、防止學生行為異化;一旦學生行為異化導致實驗數據與預測值有較大差異時,教師也能作出合理的分析與解釋,最終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因而開展經濟學實驗對教師來講,是比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更大的挑戰(zhàn),能夠加深教師本身對經濟學理論實質的理解并接觸到國外經濟學科研的前沿,是個科研和教學雙贏的策略。

  三、經濟學課堂實驗的實施步驟

  實施課堂實驗之前,應該澄清兩個認識誤區(qū)。第一,不是所有的經濟問題都是可以做實驗的。目前,實驗經濟學主要應用于市場實驗、個人選擇實驗和博弈論實驗三個領域。第二,實驗經濟學是對傳統(tǒng)經濟學研究方法的補充而非替代,課堂實驗的主要職能是一種教學工具,與課堂教學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系。經濟學的課堂實驗步驟包括以下五點。

  1、根據課程內容選擇進行的實驗。實驗要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每學期做2—3個重要實驗。注意:限于課時,課堂實驗不能太多,應簡單明了,爭取控制在1課時以內。

  2、設計實驗步驟、規(guī)定實驗條件、準備相關道具與材料。根據實驗目的與要求,設計實驗步驟、規(guī)定實驗條件,制定實驗說明讓學生了解整個實驗過程。經濟學課堂實驗不存在人力和物質技術方面的限制,材料和道具不很復雜,通常是卡片、信封、圖表以及表格,也可以是撲克牌,作為參加實驗者的收益與成本。條件成熟的話,也可以在配有多臺計算機終端的經濟學實驗室進行。

  3、在課堂上實施實驗。首先,教師站在課堂上宣布這節(jié)課將進行一個課堂實驗,注意一般不告訴學生實驗的主題,以保證學生的行為本能;其次,確定參加實驗的同學;然后將課堂實驗說明發(fā)給同學,大聲向全班同學朗讀,回答同學提問、確保所有同學了解實驗細節(jié);最后,進行并密切關注實驗。

  4、展示相關的實驗數據,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努力去解釋這些規(guī)律,引導學生逐步到達結論。借此機會可以向同學傳遞如何得出科學結論的方法和步驟,對同學的思維能力是很好的訓練。最后,向學生公布每一個參加實驗的同學的收益,隨機抽取一位同學。支付其所獲收益的一個百分比以示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整理實驗結果。記錄實驗數據,作好相關資料的保存工作;讓學生撰寫實驗報告,或設計課后作業(yè),幫助消化相關內容;總結實驗經驗或新的設計和改進,推動教學的發(fā)展。

  四、經濟學課堂實驗應注意問題

  為了使課堂實驗達到預期的效果,應注意以下三點。

  1、有明確的實驗指導書或實驗手冊。經濟學課堂實驗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決策環(huán)境做極大的簡化和對實驗條件加以控制,才能在課堂上再現一個可操作的環(huán)境,進而促使實驗結果更好的與我們設定的預期效果一致。因此,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必須在參考國內外相應實驗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經濟學經濟學教學實際,制定出明確清晰的實驗手冊。內容包括實驗環(huán)境、被試對象的選擇與分組、實驗流程、數據處理與收益計算等內容。在這里實驗環(huán)境的確定、實驗步驟的設計、原始數據的選擇是實驗成功的重要制度保證。

  2、清晰的實驗講解和嚴格的實驗監(jiān)控。實驗開始前,教師可將實驗說明書發(fā)給學生,告之每個參與者(學生)游戲的規(guī)則以及游戲的情景,確保每個參與者能夠明白自身在游戲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作為主持人,教師應密切關注實驗的進行,及時糾正部分學生的違規(guī)行為,必要時,聘請其它教師或學生充當實驗助手,保證實驗沿著正確的路徑進行。

  3、必要的激勵。課堂實驗使用激勵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被測試個體更努力的思考和學習,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選擇兩種激勵方式。一是計算參加實驗的同學的收益,隨機抽取一位同學,支付其所獲收益的一個百分比以示獎勵,這是經濟激勵。二是可以給予其期末考試成績加分獎勵,即分數獎勵。經驗表明,獎勵時分是學生最興奮的時刻,課堂氣氛也空前活躍,畢竟掙老師錢的機會不是很多的。

  五、尚需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在近一年的經濟學實驗教學模式探索中,我們進行了五次三個經濟學課堂實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后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這種教學方法持肯定與支持態(tài)度。但也有相當學生反映,由于實驗參與人數較少,大多數人被排斥在實驗外,僅作為觀察者參與實驗,影響其積極性。但如果實行全員實驗,既增加實驗的控制難度,又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有待我們在今后的經濟學課堂實驗中進行新的探索。

  【參考文獻】

  [1]保羅.A.薩繆爾森等,高鴻業(yè)等譯: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1992.

  [2]高鴻楨:實驗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

  [3]梁靜溪: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2(6).

  產業(yè)經濟論文范文二:中國宏觀經濟發(fā)展探討論文

  在穩(wěn)健型宏觀調控政策作用下,2004年中國經濟實現了穩(wěn)定快速增長的目標,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增長9.1%,投資過快增長的趨勢得到了較明顯的遏制,通貨膨脹明顯上升但仍處于可調控、可承受的范圍,消費增長穩(wěn)中趨升,外貿出口大幅增長??偟目磥?,2004年宏觀經濟運行是“有驚無險”,經濟避免了一次因投資過熱及經濟變量間存在嚴重的不均衡增長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展望2005年,在“雙穩(wěn)健”的政策作用下,經濟增長將繼續(xù)有所回落,達到8-8.5%,投資和出口雙雙將出現明顯回落,但仍然保持較快增長水平,消費增長將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快速增長態(tài)勢。

  一、2004年宏觀經濟回顧

  (一)2004年宏觀經濟面臨兩大不穩(wěn)定、不健康問題

  一是重化工業(yè)繼續(xù)加速增長且出現明顯的過熱現象,影響經濟的平穩(wěn)協(xié)調增長。2002年中期以來,工業(yè)增長明顯提速,進入到一個新的加速增長軌道,其主要推動力是重化工業(yè)的加速增長,中國工業(yè)發(fā)展進入到“內生性”的重化工業(yè)化新階段(這明顯區(qū)別于改革前以國家主導的重工業(yè)優(yōu)先戰(zhàn)略時的重工業(yè)增長)。重工業(yè)增加值增長率由前期的10-13%上升到最近兩年多來的18%左右的高水平(見圖1)。一批像汽車、電力、鋼鐵、化工等重化工業(yè)進入高增長階段,成為推動產業(yè)升級的主要力量。2004年上半年,重工業(yè)增長連創(chuàng)新高,重工業(yè)增加值月度增長率在2-4月份連續(xù)3個月超過20%,1-6月累計增長達19.7%;且上半年重工業(yè)對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76.1%,比上年的75.3%又提高了0.6個百分點。重工業(yè)快速擴張導致相關的能源供給和運輸均出現了高度緊張,說明重工業(yè)開始出現過熱現象,特別是鋼鐵、有色金屬和建材等與房地產相關性強的重型工業(yè)投資增長過猛、產出增長過快。一些重化工業(yè)產能的過度擴張(其中不少產品技術含量低、生產的能耗高、污染大),對資源供給和環(huán)境保護及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產生巨大的壓力。

  二是內需的兩個方面即消費與投資增長呈現嚴重的不平衡增長態(tài)勢,而且投資結構和需求結構也存在相當大的扭曲問題?,F階段,過度依賴于投資的經濟增長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投資高增長如果得不到最終需求的積極配合,將容易產生下階段的產能過剩及投資的低效率;二是重化工業(yè)低水平投資擴張將帶來嚴重的資源瓶頸問題,并對下游企業(yè)形成巨大的成本壓力;三是投資的低效率擴張不僅將造成新的不良資產大量增加,加大金融風險,而且因為無法持續(xù)而造成經濟增長的大起大落,降低經濟增長的宏觀效益。

  因此,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遏制經濟增長中的這些不健康、不穩(wěn)定性因素,成為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宏觀調控也由此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二)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回顧2004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1.投資增速逐季放慢,顯現宏觀調控的階段成效。2004年1-11月份,城鎮(zhèn)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額為49274.32億元,同比增長28.9%,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落18.9個和2.1個百分點。從近幾個月的投資運行來看,投資增長的降溫有所反復,但總體上逐步回落的趨勢已經形成,根據月度增長趨勢圖分析,投資增長的調整至少將呈現“兩波”調整,第一波調整出現在3-5月,5月投資增幅為2004年以來的最低點,隨后經過兩個月的反彈,8月份又進入第二波調整,9月份的再反彈,原因是前兩年基數偏低的作用,剔除基數的影響實際也是回落的,10月份和11月投資增長(分別為26.8%和24.6%)再次回落說明第二波調整將會繼續(xù)。初步預計,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400億元左右,增長23%左右,低于去年26.7%的增長水平。

  2.工業(yè)增長前高后低,降溫效果明顯。在重化工業(yè)化過程顯著提速的作用下,上半年工業(yè)增長創(chuàng)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的新高,增長17.7%,其中有3個月增幅接近20%。下半年以后,隨著以控制一些重化工業(yè)過熱和房地產過熱為重點的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工業(yè)產出和投資增長均出現了較明顯的回落走勢。1-11月份,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48911.08億元,同比增長16.8%,比上半年回落0.9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持平。我們認為,目前工業(yè)增長調整基本到位,從增加值增長來講,主要是重工業(yè)降溫明顯,6月份以后,重工業(yè)已持續(xù)5個月回落到18%以下,降到16-17%的正??焖僭鲩L水平,相比而言,輕工業(yè)增長則一直保持15-16%的增幅,從而導致輕重工業(yè)增長差距縮小、結構趨于協(xié)調。而從工業(yè)行業(yè)的投資增長來講,一些過熱的重化工業(yè)投資增長逐季顯著回落,初步實現了“軟著陸”。初步預計,2004年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6.7%,比去年低0.3個百分點。

  3.消費需求穩(wěn)中趨升。2004年消費品市場出現了穩(wěn)步小幅回升趨勢,1~11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8387.60億元,同比增長13.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2%。2004年消費增長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實際消費增長比去年同期明顯加快。1-11月實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2個百分點。二是城鄉(xiāng)消費差距有所縮小。下半年后農村消費增長出現了明顯的上升態(tài)勢,這主要是因為2004年以來受糧食豐收和糧價大幅上升的影響,農民收入大幅增長,從而明顯刺激了農村市場的活躍。三是住房、汽車和電子通信三大消費熱點繼續(xù)保持快速增長。初步預計,全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3.3%左右,實際增長10%左右。

  4.外貿進出口繼續(xù)保持高增長態(tài)勢,全年貿易略有盈余。2004年我國外貿增長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超出年初的預計,貿易進出口出現連續(xù)第3年超高增長。即入世以來的貿易爆發(fā)性增長的格局繼續(xù)保持,對宏觀經濟的快速穩(wěn)定增長起著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1-11月份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0383.78億美元,同比增長36.5%。其中出口5296.06億美元,進口5087.7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5.7%和37.3%。二是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外貿進口在下半年明顯回落,由此使上半年貿易逆差的形勢得以扭轉。1-11月累計貿易順差208.35億美元。三是外資企業(yè)主導出口的局面進一步強化,1-11月份,外資企業(yè)實現出口額3021.32億美元,同比增長41.5%,占全部出口總額的比重高達57.05%,比2003年全年提高2.4個百分點。四是糧食類、原油及成品油、鐵礦石等初級產品進口繼續(xù)保持超高速增長,對國際的依存度繼續(xù)明顯提高。我們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將達到1.1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4%,其中出口和進口分別為5830億美元和560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3%和36%,貿易順差230億美元。

  5.收入增長中城鎮(zhèn)有所放慢,農村明顯加快。城鎮(zhèn)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但相對于前幾年有所放慢,前3季度全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072元,同比增長11.4%,扣物價因素,實際增長7.0%。而一季度實際增長9.8%,上半年實際增長8.7%,呈逐季下降的態(tài)勢。與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放慢相反,農村居民現金收入大幅增長,創(chuàng)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好水平,根據對全國31個省(區(qū)、市)6.8萬個農村住戶的抽樣調查,前3季度農民現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比上年同期實際增長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6個百分點。農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兩個原因:一是得益于糧食等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1-9月份,農民出售農產品的現金收入人均958元,增長24.9%。二是得益于稅費負擔的明顯下降,前3季度農民的稅費負擔人均22.5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1元,下降33%。

  6.物價明顯上升但仍處于可承受、可調控的范圍內。在我們看來,2004年以來的CPI明顯上升,并不表明通貨膨脹的壓力非常大,主要的問題是投資品的大幅上升(局部行業(yè)過度的非均衡擴張所致)對企業(yè)生產成本上升所造成的顯著壓力。物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于兩方面,一是糧食價格上漲,二是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最終消費品價格繼續(xù)下降,只是降幅有所縮小。1-11月份累計CPI同比增長4%中,食品類的貢獻率超過了80%,扣除糧食合理上漲因素的CPI增長不到1%。

  糧食價格以及食品價格的明顯上漲不僅是合理的,而且是社會可以承受的。合理性在于,前期糧食下跌過多,前幾年糧食減產的主要原因是價格的過度下跌以及調整農產品生產結構而主動地減少播種面積,并不是糧食短期或中長期生產能力不足。糧食的上漲不僅符合預期,而且有利于農民增收,有利于改善日益失衡的城鄉(xiāng)收入差距。說糧食上漲及食品價格上漲是社會可承受的,主要理由是:(1)居民食品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比上世紀90年代初期和中期明顯下降,從而使得城鄉(xiāng)居民對糧食價格上升可承受力增強。(2)多年來城鎮(zhèn)居民收入和工資水平的持續(xù)快速增長與糧食價格的持續(xù)下降形成巨大反差,顯示糧食價格的適度上漲并不會惡化居民的支出預期。

  7.企業(yè)效益繼續(xù)快速增長,但庫存增長有明顯加快。2004年中國經濟增長還有一個特征是,企業(yè)效益保持快速增長,即使在宏觀調控力度加大后的半年中,企業(yè)效益仍然增長較快。這一方面我們要看到此輪以重化工業(yè)為主導的經濟增長具有較強的規(guī)模效應和較高的資產收益率,另一方面也應看到有一些壟斷因素或短期暴利因素在起作用,如石油行業(yè)利潤增長具有投機和壟斷兩方面的原因,鋼鐵行業(yè)是房地產暴利的延伸,這些因素具有不可持續(xù)性。與之相對應的一個問題是,企業(yè)的庫存正逐步加快增長。1-10月份,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產成品資金占用10061.7億元,同比增長22.2%,增幅比上午同期和1季度分別上升10.7個和4.4個百分點,同期應收賬款凈額為21968.9億元,同比增長18.2%,比上年同期和1季度分別上升4.4個和0.9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產成品增長最多的是鋼鐵行業(yè)、有色金屬行業(yè)、石油加工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yè),這些都是重化工業(yè)部門,1-10月份這幾大行業(yè)的產成品分別為654.29億元、286.40億元、273.28億元和803.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52%、32.88%、67.07%和29.43%。這些行業(yè)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效益增長將面臨較大壓力,這在2004年的汽車工業(yè)中已有明顯表現。

  二、2005年宏觀經濟形勢預測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2005年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展望2005年,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效應進一步釋放,經濟運行中不穩(wěn)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宏觀經濟發(fā)展的國內外環(huán)境總體繼續(xù)趨好,但仍面臨一些長期結構性矛盾和一些短期問題的約束。面臨的主要短期問題有:農民收入增長難免會再次出現回落,就業(yè)壓力依然較大,消費增長小幅放慢,出口增長明顯回落等。因此,我們預計2005年經濟增長將繼續(xù)有所降溫,GDP增長回落到8-8.5%,主要是因為投資增長將會繼續(xù)放慢以及出口增長將顯著降溫。預計全社會投資增長1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9.5%左右,出口增長15%左右,CPI增長3%左右,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長16%左右。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趨勢如下:

  1.投資增長:繼續(xù)向下調整但仍然處于較高增長水平。在穩(wěn)健的宏觀調控政策下投資增長有望實現“軟著陸”,初步預計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左右。加強投資需求調控仍是2005年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投資增長趨勢如何,關鍵在于宏觀調控力度的準確把握。首先,加快投資體制改革,大幅度減少行政審批,給企業(yè)更多的投資自主決策權,使2005年投資增長的總體環(huán)境趨于寬松。其次,2005年投資調控總體上仍將繼續(xù)按照“有保有壓、區(qū)別對待”的原則進行,這將保證投資增長在繼續(xù)降溫過程中實現平穩(wěn)著陸。一是針對當前投資調控任務依然十分艱巨的情況,2005年政府仍將會繼續(xù)把緊土地和信貸兩大閘門,從源頭上控制固定資產投資擴張。二是過熱行業(yè)投資將繼續(xù)大幅回落。受信貸緊縮政策、實施和完善土地宏觀調控政策及自發(fā)性需求增長將放慢等因素的影響,房地產投資將會繼續(xù)明顯放慢,并帶動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相關行業(yè)投資繼續(xù)回落。在新的汽車產業(yè)政策的逐步實施及需求顯著降溫的作用下,汽車投資將會明顯降溫。三是由于國家在加強對過熱行業(yè)投資的宏觀調控的同時,對農業(yè)、煤電油運等薄弱和瓶頸部門則采取了各種“保”的措施,因此,這些部門2005年投資將會繼續(xù)快速增長。

  總之,2005年投資增長率有望回歸到適度增長區(qū)間,但同時也要注意,近幾個月貨幣信貸投放急劇減少,其對投資增長的滯后影響有可能在2005年上半年顯現。

  2.消費需求穩(wěn)定增長,但其增幅估計會比2004年略有回落。預計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9.5%左右(名義增長率在12%左右)。在各項刺激消費增長的政策作用下,隨著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及消費結構升級的拉動,我國整體消費穩(wěn)定增長的局面正在形成,這將使2005年消費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增長。但是,需要引起關注的是,在深層次問題對消費增長的制約還沒有根本緩解的情況下,宏觀調控中出現的新問題有可能對2005年消費需求進一步回升產生不利影響。一是居民消費預期和消費信心呈明顯下降趨勢。受經濟景氣回落和通貨膨脹壓力增大的影響,居民消費預期和消費信心受到明顯影響,消費者預期指數和信心指數一路下滑,從2003年12月份到2004年7月份兩指數已分別下降了4.8個和4.2個百分點。居民消費預期和信心是影響未來消費增長的關鍵性因素,這兩項指數持續(xù)下降預示著2005年消費持續(xù)回升的難度較大。二是就業(yè)形勢盡管有所好轉,但就業(yè)壓力依然較大,這對消

  費需求增長仍有較大壓力。四是2004年農民增收十分明顯,但2005年要保持這一態(tài)勢將十分困難,這將制約農村消費增長。

  3.外貿出口增幅將會明顯放慢,但仍會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初步預計2005年外貿出口增長15%左右。在我們看來,9月份開始的外貿出口和進口增長的顯著回落可能預示著連續(xù)3年的外貿超高增長將結束,進入到平穩(wěn)增長期。其理由有三:一是連續(xù)3年外貿的超高增長已經形成了很高的增長基數,在這種情況下繼續(xù)高增長有相當大的難度。二是2005年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比2004年將有較大幅度的放慢,從而對中國產品的出口增長形成較強的壓力。根據IMF的預測,2005年世界經濟將由2004年的5%回落到4.3%,其中美國經濟增長率將由2004年的4.3%降到2005年的3.5%,日本則由2004年的4.4%回落到2005年的2.3%,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油價對經濟增長的抑制作用顯現。與此同時,世界貿易增長也會有較大幅度的放慢,預計發(fā)達國家進口貿易2004年的增長率為7.6%,2005年將降到5.6%,回落高達2個百分點,這對我國出口需求增長將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出口大幅放慢在所難免。三是入世效應將明顯遞減。出口增長的降溫符合預期,但要防止其降幅過快過猛,我們認為仍然有較多對2005年出口起積極影響的因素存在:(1)由于美國、歐盟、日本經濟繼續(xù)處于新一輪上升期,2005年經濟增長的回落幅度不會太大,對我國產品的進口需求仍然較大。(2)高油價盡管對全球經濟的穩(wěn)定性形成了一定的壓力,但我們預計2005年這一影響會有所減弱,一是全球經濟對高油價的承受力有明顯提高,二是預計伊拉克政治局面逐步會有所緩解,俄羅斯石油供應也會有所好轉,再加上沙特原油仍有一定的增產潛力,這可能引起2004年終至2005年油價出現階段性回落,這對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會起積極作用。(3)隨著入世過渡期后對我國紡織品配額的取消,會促進我國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紡織品出口繼續(xù)保持較快增長水平。

  4.就業(yè)形勢仍然嚴峻。雖然2004年我國新增城鎮(zhèn)就業(yè)900萬人的目標有望實現,但2005年就業(yè)矛盾有可能更加嚴峻,就業(yè)形勢不容樂觀。目前我國仍處于勞動力資源增長的高峰期,在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群體、累積的下崗失業(yè)人員和農民進城務工人員等形成的巨大就業(yè)壓力根本無法緩解的情況下,一些新的就業(yè)問題還將突顯出來。一是宏觀調控對就業(yè)的影響在2005年將會有所顯現。據有關專家測算,經濟增長放慢使2004年減少115萬個潛在就業(yè)崗位,全年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預計為4.5%。2005年隨著投資大幅回落,經濟增長速度繼續(xù)放慢,就業(yè)矛盾將會更加突出,尤其是農民工就業(yè)將會更加困難。二是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的問題將繼續(xù)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還有,初、高中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壓力也明顯增大。從這些方面來看,累積的就業(yè)矛盾仍在增大。

  5.通貨膨脹壓力將逐步緩解。我們預計,2005年通脹率將會比2004年有所回落,CPI增長3%左右,比2004年降低1個百分點。主要理由有:(1)投資和出口增長率均將明顯回落,使GDP增長繼續(xù)調整,將使價格上漲在需求方面的動力有所減弱。經濟增長率的繼續(xù)回落特別是投資的回落將減輕中間需求的壓力,從而使2005年物價上漲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2)物價上漲將面臨供給方面的下調壓力。這種下調壓力兩大方面,一方面,隨著GDP增長的適度放慢和2004年國家加大了對瓶頸部門的投資,2005年煤電油運緊張的形勢將會得到改善,特別是電力供應的改善將較為明顯。另一方面,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yè)產能將在明后年集中釋放,這些大宗產品的市場可能出現明顯的“供大于求”格局。這兩方面都會使物價上漲的動力減弱。(3)從物價上漲因素的構成分析,物價上漲的空間將縮小。其中糧食對CPI的推動力將明顯減弱,非食品類價格上漲對CPI的貢獻率將繼續(xù)上升,預計2005年CPI漲幅在3%左右。非食品類價格上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2004年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傳導效應(有半年至一年的時滯),另一個是服務類產品的新漲價。我們預計,只要不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2005年糧食價格上漲不會高于10%,對CPI的貢獻將不足1%(糧食價格上漲與食品類價格上漲的關系大概是:糧價上漲1%,食品價格上漲0.3-0.4%),而根據1年多來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對CPI的傳導效應,2003年生產資料價格上漲8.1%,導致2004年除食品價格外的CPI上漲不足1%,那么,2004年接近14%的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對2005年CPI的傳導效應大致在1.5%左右(即所謂成本推動型的價格上漲將強于2004年,但上漲力度不會很強)。另外,服務類項目的上漲對CPI的貢獻在0.5個百分點左右。三項合計,2005年CPI增長預計在3%左右。

  (二)兩大問題值得高度重視

  影響2005年經濟增長率高低的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房地產的增長,二是出口增長。這兩方面都存在較大的隱憂。2005年的具體宏觀經濟政策操作要注意“兩防”,即防止房地產繼續(xù)向過熱方向發(fā)展,防止出口增長下降過快過猛對宏觀經濟產生沖擊。

  房地產的問題對中長期中國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影響重大。如果近階段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主要是對土地和地方政府的約束),房地產有可能繼續(xù)向“泡沫化”方向發(fā)展。最近關于房地產是否存在泡沫再起激烈爭論,這種爭論的結果將影響宏觀經濟決策及其效果,如果“不存在泡沫”論占上風,后果則意味著已經呈泡沫化傾向的房地產將會繼續(xù)加速發(fā)展,使“泡沫化”升級,甚至有演化為“泡沫經濟”的危險。這是我們最擔心的,特別是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的過度偏愛和保護如果與正在對人民幣升值進行豪賭的大量國際游資結合,“泡沫經濟”的風險將迅速增大。相反,如果“泡沫”論占上風,將有利于房地產“軟著陸”,中國經濟不僅2005年會較為平穩(wěn),未來較長時間也會保持平穩(wěn)健康的快速增長態(tài)勢,這將是中國經濟穩(wěn)定增長的幸事。因此,控制好房地產,投資過熱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另外,2005年要高度警惕出口增長可能出現的大幅回落對經濟增長產生的負面影響。我們估計,出口增長的顯著回落將對2005年中國經濟產生如下不利影響:一是使高度依賴于出口增長的沿海地區(qū)經濟增長明顯放慢。2004年前3季度,珠三角和長三角出口分別增長25.3%和47.6%,且對出口的依存度極高。出口增長的明顯放慢將會對經濟增長產生相當大的壓力。二是出口增長的顯著放慢,將對國內市場產生較大的壓力,市場競爭由此再次加劇,價格逐步走低,從而導致企業(yè)利潤再次大幅縮水,如果這一形勢與最近幾年高投資形成的產能集中釋放相結合,有可能使經濟再次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三是影響就業(yè)增長和民工增收。對出口增長可能出現的大幅回落的不利影響要高度重視,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予以抵消。

  三、2005年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和調控方向

  為了鞏固宏觀調控成果,促進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及針對此輪經濟過熱的特殊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05年宏觀經濟政策采取“雙穩(wěn)健”的取向,即由前期實施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轉變?yōu)?ldquo;穩(wěn)健的財政貨幣政策”,在具體的政策操作中重點體現結構調整導向,因此,又可以說今后一段時間內的宏觀經濟政策將是“結構導向的宏觀調控政策”。最近,社會上對“雙穩(wěn)健政策”有些誤讀,不少專家認為2005年宏觀經濟政策將比2004年更緊,最近央行提出貨幣供應量(M2)增長的調控目標為15%,比2004年17%低2個百分點,有人就認為這是貨幣政策更緊的信號,實際不然,2003年實際運行的貨幣供應量(M2)增長明顯低于調控目標,11月末M2同比增長14%,很顯然,2005年調控目標比其加快1個百分點,應該說貨幣政策是有所放松的。我們認為,2004年我國采取的就是“雙穩(wěn)健”的宏觀經濟政策,不久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雙穩(wěn)健政策”是對2004年4月份以來實施的穩(wěn)健型政策的確認,并不表示2005年宏觀經濟政策將比2004年更緊。2005年的宏觀經濟政策將繼續(xù)體現“有保有壓”的原則,有緊有松,在方式上仍然是采取靈活“微調”的方式,在手段上將更加注重運用法律和市場手段。

  (一)投資政策取向

  2005年國家對投資的控制仍然較嚴格,主要是因為當前投資規(guī)模仍然偏大、投資增長仍然偏快,投資增長的“軟著陸”目標還未達到,這部分是由于時滯因素的作用未充分顯現,另外,就是房地產和城建投資增長仍然存在相當的盲目性和嚴重的結構性投資失衡問題。因此,要繼續(xù)采取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和完善對投資增長的宏觀調控。如果2005年中期房地產及城建投資真正實現了“軟著陸”的目標,那么投資增長可能會明顯下降,此時,要防止投資下滑過度的問題,因為房地產和城建投資對整個社會的投資貢獻及其帶動作用都非常大,它們的過度降溫可能使投資增長下滑過度。

  因此,2005年的投資調控政策不僅要在“兩個層面”做到“有保有壓”,更要采取靈活的措施。一方面要抑制和防止房地產和城市建設投資繼續(xù)過快增長,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投資增長下滑過多,主要是為民營投資創(chuàng)造更為寬松的環(huán)境,推進投資的市場化。特別是后者,無論是投資繼續(xù)過熱,還是投資增長過度下滑,都要在進一步加快投資體制改革上采取更加積極措施,使投資體制或結構盡快實現“兩大轉變”,第一個轉變是使投資增長真正由政府主導型轉變?yōu)槠髽I(yè)主導型;第二個轉變是政府對投資的監(jiān)管方式由“硬干預”轉變?yōu)?ldquo;軟干預”。第一個轉變主要體現企業(yè)在政策、法規(guī)約束下的投資自由化。政府需加快從私人物品供給上(投資和生產經營)退出,而公共物品供給在加強監(jiān)管的條件下,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第二個轉變是2004年頒布實施《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重點。所謂“硬干預”就是主要采取行政的手段,主要是通過政府的審批制和政府直接參與投資來實現對投資的管理,“軟干預”則指主要依靠采取法律法規(guī)、技術和環(huán)保標準、市場化的手段如利率和稅率杠桿來調控投資的增長。從此輪宏觀調控中顯露的問題看,由“硬干預”向“軟干預”轉變迫在眉睫。2005年以后,要細化《決定》,制定更為周全、詳細的投資體制改革方案,重點是明確公共投資和私人投資的權限及規(guī)范各自的投資行為,促進社會投資結構優(yōu)化和效率改善。

  2005年長期建設國債發(fā)行規(guī)模將減少至800億元,比上年減小300億元。政府投資將嚴格控制用國債資金和預算內資金上新項目,而把重點放在支持在建項目盡快建成,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衛(wèi)生建設、大型生態(tài)工程和大型公共設施工程及西部開發(fā)、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等方面。其中對農村公共方面的投資、鐵路及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資力度將會明顯加大。

  (二)金融和土地調控政策取向

  國家將繼續(xù)加強和完善土地調控和信貸調控的杠桿作用。繼續(xù)從嚴控制非農業(yè)用地的供給,抑制房地產和城市建設過度擴張,從源頭上繼續(xù)遏制投資過快增長。繼續(xù)凍結豪宅和高檔娛樂設施、形象工程建設和鋼鐵等過熱行業(yè)的土地供應;通過清理整頓、合理規(guī)劃等調整存量的辦法增加必須的土地供應量。今天中國房地產過熱及整個經濟的投資過熱,明顯與前期土地政策過松有直接關系,中國經濟仍然處于粗放式經營的原因,除了資本效率低、技術進步不快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土地的供給過松、土地市場發(fā)展的不完善,造成普遍性的土地粗放利用。我們認為,當前實行的嚴格的土地調控政策至少要堅持兩三年,而嚴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護制度必須長期堅持,因為只有有了嚴格的土地供給約束,才能促使土地利用效率不斷提高,盤活存量地產和房產,城市的住房和道路優(yōu)化才可能最終實現。信貸供給要體現結構優(yōu)化導向,從兩個層面做到“有保有壓”,一是對過熱行業(yè)如房地產、鋼鐵等行業(yè)繼續(xù)保持現有的緊縮措施,房地產過熱如果繼續(xù)發(fā)展,可采取結構性升息措施,即提高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房地產企業(yè)貸款利率,而對非過熱行業(yè)特別是弱勢產業(yè)和中小企業(yè)要采取較為寬松的信貸政策;二是對宏觀調控的重點行業(yè)要區(qū)別對待,也要體現“有保有壓”,對過熱行業(yè)中有利于內部結構優(yōu)化的土地和信貸供給均要適當放松,如對中低檔住房建設的土地供給和資金需求要盡可能滿足。

  對于利率政策,社會有許多預期,多數人傾向認為,隨著2004年10月央行8年多來第一次升息政策的出臺,預示中國利率將進入“上升周期”,2004年底及2005年和2006年利息水平將緩慢、頻繁上升。對此,我們有不同看法,我們認為未來幾年的利率走勢將是逐步上升的,但2004年的加息并不意味著“加息周期”已經到來,“加息周期”的到來估計要到2006年以后,2005年不一定會升息,我們傾向于認為2005年不必升息。理由如下:(1)此次升息,在表面上是央行防止通脹進一步發(fā)展所采取的一項必要舉措,實際上帶有相當強的各方利益權衡的意味。不升息面臨各種壓力,有外部的和內部的,但此輪投資過熱是體制性和結構性的,升息這種所謂市場的辦法難以起到理想的效果,投資熱主要是“政府熱”和房地產在暴利機制下過快增長,在這種條件下升息的作用將較為有限。(2)2004年實際通脹率并不高,2005年也不會很高,特別是2005年投資和經濟增長繼續(xù)降溫,那么,通脹方面的需求壓力將會減輕,而外需增長可能明顯放慢也會使需求對通脹的壓力再次減輕,而成本推動型的通脹在供大于求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中難以明顯加速。因此,2005年升息無論是從經濟增長率方面,還是從價格增長上均缺乏足夠的依據。(3)2003年以來的投資過熱是結構性的、局部性過熱,并不是正常的經濟周期性過熱,而加息周期來臨與周期性過熱直接相關。我們預計,在經過2005年新一輪長期加速增長周期的第一次調整鞏固期后,在2006-2007年可能出現真正的全面性的周期性過熱,升息周期由此相應到來。

  這里對通脹和利率的中長期走勢也做一個初步的預測。我們認為,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的15-20年間,世界經濟開始進入低通脹時代,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的加快和全球投資和貿易的自由化發(fā)展,市場調節(jié)機制在全球范圍內更為靈活和有效地發(fā)揮作用。由于中國經濟自身也存在這一類同的通脹趨勢,而且在加入WTO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關聯(lián)性增強,因此,我們大膽地預測今后10年左右,除去可能出現的短期的糧食和石油供給沖擊外,大部分時期,通脹率將不會超過5%,均衡通貨膨脹率水平為3-4%。與之相關的利率水平則為4%左右,即未來的10年內利率水平將顯低于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的水平。也因為如此,經濟增長面臨需求方面的約束加大,有效需求不足問題可能經常出現,解決好了這一問題,經濟將能實現“高增長低通脹”的較佳目標。與此同時,相對于最近幾年世界性的低利率水平,未來5-10年的利率水平將趨于上升,這也是一種內在的趨勢。

  (三)稅收政策的取向

  2005年將會加快醞釀稅收體制改革的方案,并出臺一些稅改措施。一是增值稅轉型2005年將在東北地區(qū)全面實行,也有可能在全國普遍推廣,如果投資增長過度滑落,將可能加快這一稅改政策的實施。二是燃油稅政策2005年有可能出臺,我們考慮,現在油價上漲基本都轉為三大石油公司的利潤,國家從油價上漲中得到的稅收較小,因此,有必要把油品提價和養(yǎng)路費改革一起考慮,改征燃油稅。三是農業(yè)稅將繼續(xù)減免,這對糧食主產區(qū)農民增收將會起到長期積極的作用。四是醞釀征收房地產稅和遺產稅方案,促進收入的有效再分配。

  (四)就業(yè)、消費政策取向

  國家在增加就業(yè)和擴大消費上將會繼續(xù)采取積極的促進措施。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消費的快速增長需要穩(wěn)定快速的就業(yè)增長作為條件,國家宏觀調控目標正在由過去的過度偏重CDP增長而轉向追求就業(yè)增長和社會福利的改善。積極的促進就業(yè)政策可以考慮以下內容:擴大投資要與擴大就業(yè)相結合,對就業(yè)促進很小的投資項目需嚴格控制土地、稅收、金融等優(yōu)惠政策,相反,對就業(yè)促進大的投資項目采取更加優(yōu)惠的政策;進一步降低農民進城務工的門檻,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抑制大城市住房價格的上漲,同時改善其他條件,促進服務業(yè)的發(fā)展;鼓勵東部地區(qū)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向中部地區(qū)轉移。促進消費增長則可考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促進消費結構升級,使新的消費熱點以大眾需求為目標逐步擴散。嚴格抑制房地產的投機“炒作”的同時,支持和滿足住宅大眾消費增長;采取降低汽車消費稅費率、規(guī)范和促進汽車消費信貸發(fā)展、鼓勵經濟型轎車消費等措施,促進汽車大眾消費快速穩(wěn)定增長。二是為減輕三大“黃金周”旅游的運輸及其他服務的負荷,可考慮取消“五一”、“十一”黃金周,并將每周休息兩天改為休息一天,剩余一天一起移至月末,一次休息四天或五天,變成月月“小黃金周”,并適當延長春節(jié)休假時間,這樣既減少旅游服務設施的投入,又提高了消費效率。三是繼續(xù)加大整治食品、建筑和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為消費增長創(chuàng)造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

88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