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論文
地理教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論文
地理教育專業(yè)旨在培養(yǎng)掌握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能在中小學從事地理教學的教師和教育管理人才。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地理教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地理教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篇1
中學地理素質教育及其實現(xiàn)途徑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對學校的教育方式也日益關注。素質教育自然而然地被提上教育模式改革的議程并加以實施。要實施素質教育,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是基礎。這就需要教師首先加強學習,認識到位,明確責任。本文據(jù)此分析了中學地理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并提出素質教育的若干方法。
【關鍵詞】中學地理素質教育應試教育
一、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qū)別
目前中學地理教育還是實施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應試教育”是單純?yōu)閼犊荚?、高分和較高升學率的一種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數(shù)學生、忽略大多數(shù)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心理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試教育”使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大大影響學生全面素質的發(fā)展和提高。這種教育模式,不利于教育事業(yè)的良好發(fā)展,也不利于教育為社會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設的服務。
實施素質教育,正是彌補“應試教育”的不足。素質教育是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全面發(fā)展、開發(fā)學生的潛能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僅強調全體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而且還強調全面性。
二、 中學地理素質教育概述
從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向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地理學科也不例外。
中學地理學科的教學,要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學習和應用。在地理教學中,要培訓和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實事求是、勇于創(chuàng)新的思維,是素質教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
三、 中學地理素質教育實現(xiàn)途徑
1、思想轉變。
作為教育者――老師,首先要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師生觀、人才觀。這一改變需要老師勇于突破傳統(tǒng)觀念、敢于實踐。認識到學生地理考“高分”并不是最終目的,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掌握地理知識、技能、基本觀念和整體素質,使學生主動、活潑、和諧地發(fā)展,這才是我們最終教育的目的。如,提高老師的文化,豐厚的文化知識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不僅要求老師融會貫通中學地理教材、地理教學大綱的內容和要求,還要加強學習,擴展知識領域,充實內容,了解信息,適應對老師的要求。要加強老師的教學能力,在教研工作、教學常規(guī)中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多形式、多渠道的爭取繼續(xù)教育,提高教學水平和任務。提高教師的師德,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老師的形象對學生影響極其深遠。作為地理老師,要時刻提醒自己,要“講正氣、講學習、講政治”,要有強烈的敬業(yè)精神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教育好人。
2、培養(yǎng)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根據(jù)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知識,使“要我學”意識轉變?yōu)?ldquo;我要學”,讓學生擁有積極的學習氛圍。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是培養(yǎng)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如,讓學生跟老師通過互動方式進行學習,巧設疑問,借疑生趣。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跟老師一起找答案。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與參與的意識,使學生學習自主學習。
素質教育的重點之一是讓學生主動學習與參與,發(fā)揮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使教學更好的引導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如,采取聯(lián)想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先預習課文,從文章中找習題問題的答案,利用這種形式讓學生主動學習。
4、進行學法指導。
好的學習方法如同一把開鎖的鑰匙,對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心理素質的一種表現(xiàn)。地理科目的學習方法:其一是預習方法;其二是讀圖的方法和技巧;其三是探究問題和總結歸納的方法。如,預習課文,討論學習目標;交流學生自我認識和觀點;歸納總結;進行測試補充。
5、加強對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知識和智力是相互依存、互相促進發(fā)展的密切關系。進行素質教育就是為學生個體的潛在能力和智慧進行有利的發(fā)揮和挖掘。如,通過地理觀察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興趣和科學的觀察方法;運用心理原理,指導記憶的最佳方法,增強記憶力;提高直覺思維和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6、開展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最符合中學生們的身心特點和年齡特征,特別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如,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野外觀察、氣象觀察、播放地理錄像、地理圖片展覽、地理知識競賽等課外活動。有利于擴大學生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鞏固學生地理知識,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途徑之一。
7、教師主導,抓好能力練習。
中學地理學科的教學,要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閱讀和運用常見的地圖、地理圖標的技能,培養(yǎng)對地理事物的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能力,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如,讀圖訓練,其一是注意讀圖技能要一步一步的學習,先看圖例,認識地理事物的符號,學會思考,以尋求規(guī)律方便記憶。其二,通過讀圖,把地理知識空間化、系統(tǒng)化,把所讀到的圖與所學習的地理知識相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其三,通過讀圖,聯(lián)想舊知識,引導學生聯(lián)想和思考,回憶舊知識,啟發(fā)新的知識,并注意知識點的相互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聚合思維。
8、增強學生國防意識。
在講授中國地理時,指導學生認識我國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物質及有利的自然條件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愛國精神。在講授世界地理時,引領學生認識和熟悉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了解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滲透環(huán)保意識。教育學生保護環(huán)境,愛護森林資源,認識生態(tài)作用及意義。同時要在世界地理教學中滲透熱愛地球,友愛世界人民,維護和平,反戰(zhàn)爭和侵略,加強世界人民的友好往來的意識。
結論
教育的一個關鍵作用是幫助學生樹立更高境界的信念、理想和社會責任感,要幫助他們學會合作、學會共處、學會同情。因此實施素質教育是主動與國際教育接軌,是對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需求而改革的。
地理是中學基礎教育學科之一,它擁有完善知識體系以及價值培養(yǎng)目標的是其他學科所無法代替的。
參考文獻
[1]岳有平;淺談地理教學中的素質教育,新課程,2007年09期
[2]蘇東;中學地理教學的認識,吉林教育,2010年26期
[3]李健;吳秀秋;王玲;中學地理教學與提高中學生素質教育培養(yǎng)研究,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年02期
[4]趙燕;開放地理課堂,讓每個學生都是主角,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年02期
地理教育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篇2
中學地理教育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在基礎教育學科課程教學中具有的統(tǒng)攝作用正日益引起教育界的關注[1]。2011年,我國修訂了義務教育階段多門學科的課程標準,指出要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及學科基本思想,并且部分學科已圍繞核心概念開展了課堂教學實踐。
目前國內外文獻中有關核心概念定義的表述眾多,地理學相關文獻中有“Key concepts”、“Central concepts”、“關鍵概念”、“主要概念”等[2][3][4][5],雖然表述存在一定的差別,但其代表的意義相近。本文認為核心概念是指位于學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識,包括重要概念、原理、理論等基本理解和解釋。核心概念構成學科的骨架,呈現(xiàn)學科發(fā)展的圖景,對學科核心內容具有統(tǒng)攝作用[6]。因此,凡具有此種功能的概念性知識,無論其表述為關鍵概念或主要概念等,皆等同于本文所探討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對于地理教育的意義,早在《地理教育國際憲章》中就被提及過。《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是指引全球地理教育工作者開展工作的重要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了地理學習的核心概念(Central concepts),為地理教育的實施指明了方向。本文收集了有關地理學核心概念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國內外地理教育界有關核心概念的教育教學狀況,為探討我國中學地理教學中建立圍繞核心概念的地理課程提供了相關的參考。
一、地理學核心概念
地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性質和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地理學并沒有發(fā)展出一個位居專業(yè)核心、可鑒定的清晰概念,而是出現(xiàn)了多個概念,其中最為核心的有空間、地方、景觀、環(huán)境、系統(tǒng)、尺度和時間等,這些核心概念凸顯了地理學的學科性質,有助于認識地球表層及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7][8]。我國許多學者也針對某一核心概念進行了有關研究,并通過核心概念內涵的演化過程闡明了核心概念是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的,這也與地理學的發(fā)展圖景一致[9][10]。地理學核心概念的內涵表達了地理學最重要的思想,在認識地理學思想傳統(tǒng)和基本問題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1]。
在地理教育中,《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最先提出了地理學核心概念,指出地理教育共存在5個核心概念,即“位置與分布”、“地方”、“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空間相互作用”及“區(qū)域”。對于為什么提出地理教育的核心概念,《地理教育國際憲章》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認為地理學的學習范圍廣闊,研究方法多樣,有著自然和人文各學科內容的高度綜合性,并十分重視處理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地理學的六大問題是“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樣子的?它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時候發(fā)生的?它產生了什么作用?怎樣使它有利于人類和自然環(huán)境?”要想較好地回答這些問題,人們就需要認識地球的位置、空間分布、空間相互作用和人地關系等內容,這本身就構成了地理學核心概念的基本內涵。因此,從核心概念出發(fā)進行地理教學,人們能夠從整體層面把握地理學的核心知識與學科特點[12]。
二、圍繞核心概念的國際基礎教育地理課程體系
自1992年國際地理聯(lián)合會地理教育委員會組織起草并通過了《地理教育國際憲章》以來,許多國家圍繞地理學核心概念進行了基礎教育地理課程體系的建設,說明了地理教育工作者逐漸加大對地理學核心概念的重視力度。
表1列舉了一些圍繞核心概念而形成的國家(地方)地理課程標準。盡管許多國家地理課程標準中將核心概念表述為“主題”、“基本因素”等,但其實質都是地理學核心概念的其他表述方式。從各國的國家地理課程標準中可以看出,盡管他們對地理學核心概念的理解有所差別,但都是圍繞核心概念來建立國家地理課程體系,這也表明核心概念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各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中均提及用空間(包括空間分布與空間相互作用)來顯示地理學的學科特性,這也源自地理學的空間傳統(tǒng)。多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中提及地方(地區(qū))和區(qū)域,這說明了地理學具有區(qū)域性特點。此外,人地關系(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也出現(xiàn)在多個課程標準當中。因此,從各個國家課程標準中提及的核心概念來看,盡管核心概念的選擇并不一致,但對地理學最核心內容的認識卻是趨同的。
總體來說,《地理教育國際憲章》中提出的地理教育核心概念,被納入國家地理課程體系中,成為國際地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通過核心概念來統(tǒng)攝地理學科內容,人們可以明確清晰地把握地理學的主要問題。
三、滲透地理學核心概念的中學地理教育
地理學核心概念對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已經逐漸地被地理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由于地理學核心概念涵蓋了中學地理教學的觀念和思想方法[18],其被滲透在諸多地理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中。
1.地理學核心概念與地理學思想方法
中學地理教育界已經開始重視思想方法的教育教學研究。有學者明確地提出中學地理課程與教學需要基于地理思想方法來實施,其提及的如空間尺度、空間定位、將世界組織定為區(qū)域加以認識、時空關聯(lián)、空間相互作用思想等[19],均是對“空間”這一核心概念內涵的表述。“人地關系”這一核心概念,體現(xiàn)了人地關系思想,貫穿于地理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中。一些學者提到自然地理教學的重要思想是“系統(tǒng)的思想”[20],這與“系統(tǒng)”這個核心概念及現(xiàn)代地理學的發(fā)展有直接的關聯(lián)。由此,核心概念與地理思想方法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要求是一致的。
2.地理學核心概念與地理素養(yǎng)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及地理課程要培養(yǎng)具有地理素養(yǎng)的公民[21],這是中學地理教育的核心。地理素養(yǎng)具有綜合性、空間性、終身性、動態(tài)性和實踐性等特征,其中最為重要的綜合性、空間性與地理學核心概念中的系統(tǒng)、空間等核心概念的內涵相吻合。地理學核心概念對培養(yǎng)學生地理素養(yǎng)具有積極的作用。地理素養(yǎng)中有地理思維的成分,地理思維具有綜合、區(qū)域、空間、聯(lián)系、批判、追求新結論等基本品質[22],這也直接體現(xiàn)了系統(tǒng)、區(qū)域、空間等地理學的核心概念。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讓學生認清人地關系,具備空間思維與綜合思維,這些也體現(xiàn)在核心概念方面。 3.地理教育界對核心概念內容的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
圍繞核心概念的具體內容,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展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例如,一些學者對“空間”這一核心概念進行了教育教學研究。中學地理教學中有關空間的教學內容包括空間位置、空間分布、空間組合、空間聯(lián)系等,這些都可整合為空間要素,促進學生形成空間思維,這是對“空間”這一核心概念在地理教學運用中的具體闡釋。
對于“人地關系”這一核心概念,許多教育工作者也進行了實踐研究。人地關系思想是地理學的一個核心思想,也是地理教育重要的核心概念,貫穿于整個中學地理教學活動中。因此,無論是自然地理模塊,還是人文地理、區(qū)域地理模塊,都會涉及人地關系思想。
“區(qū)域”是在中學地理教育教學實踐中有諸多研究成果的一個核心概念,這也與地理學的學科特性有關系。由于地理學科的特性,“區(qū)域”作為地理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產生了眾多研究成果。從區(qū)域特征的分析、區(qū)域地理學習思路的歸納到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學,都是“區(qū)域”這一核心概念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此外,北京教育學院地理學科團隊也提出了以《地理教育國際憲章》所給出的核心概念為基礎的初中地理教學核心概念,分別是“位置與分布”、“地理環(huán)境”、“人地關系”、“空間差異與空間聯(lián)系”及“區(qū)域”。以這5個核心概念統(tǒng)攝初中地理教學內容,賦予了核心概念更多的地理教育教學實踐的應用價值。
四、地理學核心概念對我國中學地理教育的啟示
自《地理教育國際憲章》中提出地理核心概念以來,大部分地理教育工作者已經圍繞核心概念來實施地理教學,這在許多國家的地理課程標準中均有所體現(xiàn),反映出地理教育的國際發(fā)展趨勢。然而,我國地理教育主要是以內容主題的形式來表現(xiàn)的,主題眾多,不利于學生掌握地理學的核心內容,所以我國地理教育應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fā),提煉出適當?shù)暮诵母拍?,圍繞這些核心概念開展地理教學,提高地理學科內容的概括性。
地理教學要體現(xiàn)地理學科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這已經獲得許多學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教學中進行實踐仍處于探討階段。核心概念對地理學科教學具有很好的統(tǒng)攝性,地理教學核心概念是貫徹地理學科思想方法的重要載體,符合培養(yǎng)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要求。因此,地理教育要加強基于核心概念的地理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促進地理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此外,從各國的國家地理課程標準來看,由于地理學科性質的緣故,各國對地理學核心概念的界定不盡相同。因此,我國的地理教育要針對我國的國情,結合我國地理學發(fā)展狀況,提煉出適合我國地理教育的核心概念,建立基于核心概念的國家地理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3][6]張穎之,劉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記憶事實向理解概念的轉變[J].教育學報,2010(1):57-61.
[2][7]薩拉·L.霍洛韋,斯蒂芬·P.賴斯,吉爾·瓦倫丁.當代地理學要義:概念、思維與方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4][12][13]馮以浤.地理教育國際憲章[J].地理學報,1993(4):289-296.
[5][8]蔡運龍.高校地理教育的國際態(tài)勢[J].中國大學教育,2010(7):6-12.
[9]石崧,寧越敏.人文地理學“空間”內涵的演進[J].地理科學,2005(3):340-345.
[10]周尚意,唐順英,戴俊騁.“地方”概念對人文地理學各分支意義的辨識[J].人文地理,2011(6):10-13.
[11]蘇珊·漢森.改變世界的10大地理思想[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14]畢超.美國《國家地理標準》[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0(3):64-67.
[15]曾瑋.英國KS3國家新地理課程標準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11):92-96.
[16]張家輝,徐志梅.芬蘭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評介[J].地理教學,2011(24):6-8.
[17]張勝前,李家清.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地理分支標準的特點及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0(4):107-112.
[18]張素娟.什么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基于核心概念的地理知識解析及案例分析[J].中國教師,2012(7):66-68.
[19]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課程與教學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0(7):82-87.
[20]龐艷輝,徐寶芳.中學地理教學中地理思想與方法研究綜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8):117-120.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2]張亞南.高考地理學科思維能力價值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10(4):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