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類畢業(yè)論文參考(2)
家庭教育類畢業(yè)論文參考篇2
論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應有的地位
在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步顯現(xiàn)的過程中,我國改變教育模式,提倡素質教育,然而這些年來我國的素質教育并未取得很大的成效。問題兒童的出現(xiàn)讓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但據(jù)眾多資料顯示,絕大部分問題兒童是家庭教育出現(xiàn)問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學校。在這所學校里,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孩子一生的老師。母親的職責至關重要,然而當今社會下對母親工作并沒有真正認同。
一、“母職”工作的神圣使命
母親,對于每個人都有特殊的情感。這種情感是從母親十月懷胎就開始建立,這是母親與子女之間的一種天然感應,這種感應是父親及其他家庭成員所不能具備的,是大自然賦予女性的特質,因此,“母職”是女性的天職。當代中國家庭教育的領軍人物、母親教育運動的發(fā)起人與倡導者王東華先生在他的著作《發(fā)現(xiàn)母親》中這樣闡述:女性和男性的區(qū)別在于,女性的特點是適合于人口再生產,而男性的特點則是適合于物質再生產,人口再生產的重要性要遠遠高于物質再生產。女性的主要職責應該是服從自身特點從事人口再生產。女性放棄育兒去從事她們不擅長的物質再生產是一個大錯誤。在孩子的成長上,母親起到主要作用,吳東華先生認為母親的作用要在90%以上。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影響要遠遠勝過學校教育中的特級教師。母親對于社會的長遠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在她手里撫育的是影響未來的年輕一代,母親的手是搖搖籃的手,然而推動世界的手正是這只搖搖籃的手。
母親的工作是神圣的,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工作。母親的工作是造人的工作,是第一生產力,她站在整個民族的最前頭,決定著國家的未來和命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對孩子性格、品德的養(yǎng)成方面起到難以估量的作用。母親言傳身教,對子女一生的成長都起到重要作用。在母親的懷抱下成長的孩子,擁有更多健康和快樂的音符,他們最終會擁有自己幸福的人生。
二、當今社會母親失衡心理對母職工作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婦女解放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女性的社會地位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給女性提供了眾多的就業(yè)崗位,性別的歧視逐步淡化。在這種狀況下,越來越多的女性認識到要在社會再生產中實現(xiàn)個人價值。這種價值的體現(xiàn)是社會的進步。但對于母親這個角色來說,除了在社會再生產中體現(xiàn)個人價值,更重要的是她的母職工作是否得到的認可與尊重。
在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競爭機制體現(xiàn)在各行各業(yè),這也給我們的母職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絕大部分女性在成為母親這一角色后,她面臨的壓力是空前的。我國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是承擔相夫教子的重任。而當今社會的母親一邊是家庭,一邊則是競爭激烈的工作。全職太太在這個社會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一方面是由于生計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來自于女性自身認識的誤區(qū)。受歷史及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現(xiàn)實社會沒有給母親相應的地位與權力。眾多的女性認為要在家庭中享有與丈夫平等的地位,就必須擺脫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舊觀念,就必須走出家門擁有足以養(yǎng)活自己的職位。在參與到激烈的社會競爭的過程中,她們也失去了自身在家庭中的職責。正是由于這種觀念的存在,留守兒童問題、青少年犯罪問題等社會現(xiàn)象頻發(fā),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是學校教育的問題,還是應該歸咎于家庭教育的惡果。母親在心里上已經(jīng)進入了誤區(qū),只養(yǎng)不教,把教的責任全部交給學校,完全忽視了自身作為母親應有的教養(yǎng)責任。七?后、八?后、九?后的母親們,生完寶寶一年的時間基本上都回到了工作的崗位。孩子更多是由他人照顧,在孩子性格養(yǎng)成的最關鍵時段,母親卻不能履行她的教育職責。
眾多母親拋家離子投入到激烈的社會競爭的過程中,在物質在生產中尋找到自身的地位和價值。然而,她們卻違背了自身的生理特征,用做母親的權利換來虛無的短暫的成功,對家庭和社會所帶來的卻是長遠的弊病。
三、社會對“母職”的尊重與支持
以上提到眾多的女性放棄“母職”工作投入到社會工作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來自于生計的壓力。 生計的壓力一方面是來自于家庭,一方面則來自于社會。生養(yǎng)孩子對于家庭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而社會對于養(yǎng)孩子更多的看成是個人的事,所以投入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然而事實上,孩子并不是某個人的私有財產,孩子最終要成為社會的公民,成為社會的財富,因此,關心孩子和母親就是關心國家的長遠發(fā)展,就是關心我們自己。北歐等一些社會福利國家成為婦女照顧家庭的支持者,他們通過為婦女兒童和家庭提供資金保障和社會化服務,促進了“公共母親”的形成。這對于國家人口素質的提高以及國家的長遠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目前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來看,要實現(xiàn)“公共母親”這一認同,還需要漫長的時段。在這漫長的時段中,需要社會逐步改變對“母職”的認識,規(guī)劃出一套科學的母親價值認定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經(jīng)濟的支持是最為重要的。母親與孩子得到相應的物質保障,這個社會對于“母職”的認識會自然發(fā)生轉變。家庭教育有了根本保障以后,孩子生有所養(yǎng),生有所教,整個社會才能呈現(xiàn)和諧的局面。
家庭教育類畢業(yè)論文參考(2)
下一篇:家庭教育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