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一小時故事》中的反諷
時間:
劉秋月 嚴映雪1由 分享
[摘要]凱特•肖邦是19 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作家, 《一小時故事》是她短篇小說中的精品, 其中作者運用最多的寫作技巧就是反諷, 本文就從分析作品中反諷的運用入手, 解析作者是怎樣通過反諷等藝術(shù)手法, 表現(xiàn)那個時代對女性價值的漠視和自由的束縛的。
[關(guān)鍵詞]反諷凱特•肖邦 《一小時故事》 自我意識
凱特•肖邦(1851—1904)是19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 《一小時故事》是她短篇小說中的精品,在這篇小說中,肖邦成功地運用反諷手法來突現(xiàn)了主題?!兑恍r故事》記錄了路易斯一生最后一小時的生命歷程,情節(jié)極其簡單,主人公由樓下走到樓上,再由樓上回到樓下。而作者著力渲染的是路易斯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情感世界:由初聞?wù)煞蛩烙崟r真誠的悲傷到向喜微妙的變化,直至喜不自禁。最后,當丈夫出乎意料地站在她面前時,她因狂喜或因失望而突然死亡,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小說自始至終充滿著張力,而反諷是它的主要支撐點。反諷就是說的話與真實意圖間存在反差, 或預(yù)期的事情與真實發(fā)生的事實之間存在反差。反諷可以分為很多種,言語反諷、情境反諷、結(jié)構(gòu)反諷和戲劇反諷等等。通過反諷的絕妙運用來反映主題是《一小時故事》藝術(shù)上的一大亮點。作者言此意彼,采用暗含嘲諷性質(zhì)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對照性的描寫和敘述,及邏輯和常理的故意違反造成強烈的反諷效果,使讀者需要從反向上理解文本的主題意義。
本文主要探討情景反諷和戲劇反諷。情景反諷就是一個動作或情況的結(jié)果與人們預(yù)料的極其不同。首先,反諷出現(xiàn)在馬拉德夫人對待她丈夫死訊的態(tài)度上。丈夫的死亡對一個患有心臟病的妻子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大家都知道馬拉德夫人心臟有毛病, 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訊告訴她時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而她的反應(yīng)并沒有像當時的大多數(shù)婦女那樣“精神崩潰, 無法接受現(xiàn)實”。 在“她猛地撲在姐姐懷里突然嚎啕大哭起來”之后, 她平靜下來, 堅持一個人回到自己的房間。這里存在這大家的期待與馬拉德夫人的實際情況的對比, 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反諷效果。也為后來馬拉德夫人女性意識的覺醒埋下成功的伏筆。
隨后在馬拉德的房間里, 作者對馬拉德通過窗戶看到的自然景象的描寫具有很強的反諷性。“樹梢在新春的活力中顫抖”, “空氣中充滿春雨芬芳的氣息”, 隱隱約約的“歌聲”和無數(shù)麻雀的“鳴叫”。這一切都預(yù)示著“新的春天”來了, 新的人生就要開始了。作者在這里通過反諷及象征的運用, 向讀者揭示了女主人公此時的內(nèi)心世界, 對丈夫的死亡她不是悲痛欲絕的, 相反, 丈夫的死給她帶來自由的希望。自然界中新生命的復(fù)蘇暗示著她女性意識的覺醒, 對自由的渴望和憧憬。緊接著就是對馬拉德夫人走向追求自由過程的描寫: “什么東西正向她走來, 她等待著, 又有點害怕。那是什么呢? 她不知道, 太微妙難解了, 說不清、道不明…”,“她掙扎著決心把它打回去…”——一個人能主動地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美麗應(yīng)該是在心情愉悅的時候。這里馬拉德夫人的身體和心情又是一種對立。馬拉德夫人在她本該最悲痛之時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和自由,這無疑是強烈的諷刺。在這一段里, 作者對馬拉德夫人對自己丈夫的死的反應(yīng)作了充分的解釋, 同時也揭示出19 世紀社會中婚姻家庭, 傳統(tǒng)習(xí)俗和社會制度對女性的束縛, 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意識的壓迫。
在小說中構(gòu)成反諷或張力的因素還不止于此。路易斯丈夫的朋友理查茲最早將“死訊”傳給了路易斯。他自以為比其他朋友更“小心”、更“體貼”,因此他搶在別人之前“趕忙捎來這一不幸的消息。”在小說結(jié)尾處,當馬拉德突然出現(xiàn)在妻子面前時,理查茲試圖擋住路易斯的視線,然而這位行動在別人之前的朋友這時的動作卻“太晚了”,致使路易斯不治身亡。這位“小心”、“體貼”的朋友其實是個愛管閑事的人(busybody),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他是這出悲劇的“肇事者”,因為沒有他悲劇就不會發(fā)生,路易斯就不會死,至少暫時不會。這一“早”一“晚”、“體貼”與“多事”構(gòu)成了小說的另兩對反諷。
戲劇性反諷指讀者意識到了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物所不知道的事情。故事的結(jié)局才是這篇小說的最大反諷。丈夫竟平安歸來,瑪拉德夫人意外死亡, 醫(yī)生的診斷極具諷刺性,“他們說她是死于心臟病———說她是因為極度高興致死的”。我們知道其實她的死是因為脆弱的心臟承受不了從幸福的巔峰回到痛苦的深淵的巨大改變, 是因為自己剛剛獲得的自由又突然消失了, 還要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因此她的死是必然的, 不可避免的。在這里“高興”一詞具有很大的反諷意味。這說明除了女主人公, 故事中的其他人物無一例外地認為她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本已使她無法自拔, 而突然的死而復(fù)生使她受到強烈的刺激, 悲喜交加的情感變化變成了她脆弱生命的殺手。這里作者運用反諷絕妙地諷刺了社會現(xiàn)實的無情。可以想見,她對丈夫的重現(xiàn)會感到多么失望、多么痛苦。在無法面對這一突變的情況下,她寧愿選擇死亡。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死亡是她唯一的選擇。這一點可以在肖幫于1899年出版的代表作《覺醒》中找到注腳。該小說中的女主角艾德娜(Edna Pontellier) 在19 世紀末期是個離經(jīng)叛道的女子。她信奉愛情自由,堅持男女兩性關(guān)系上的單一標準,追求自由、獨立的價值取向,當她發(fā)現(xiàn)無法實現(xiàn)自我、無法擺脫社會約束的時候,她選擇自殺了其一生,寧死不愿放棄自我,以死來維護對自由的向往。路易斯的死雖沒有艾德娜的死那么悲壯,但我們已可以從她身上看到艾德娜的影子。據(jù)此,我們完全有理由斷定路易斯的死是由于過度悲傷而絕非興奮而死。通過故事中的這些矛盾和反諷,作者似乎告訴我們自由勝于愛情,甚至高于生命。
肖邦的這篇短篇小說正是通過這些巧妙的反諷,構(gòu)成了一個反映馬拉德夫人渴求自由卻又無力沖出婚姻樊籠的內(nèi)心世界。無疑,故事的結(jié)局是對傳統(tǒng)社會的婚姻觀念的無情批判,對新生命的渴望。而作者的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可以使讀者更好地了解小說的主題。
參考文獻:
[1]孫勝忠. 獨到的表現(xiàn)手法,超前的女性意識——解讀凱?特•肖?幫的短篇小說《暴風(fēng)》[J ] . 名作欣賞, 2002, (4) :35–38.
[2]孫勝忠. 反諷、象征與女性意識——評凱特•肖幫的短篇小說《一小時的故事》和《暴風(fēng)雨》[J ] . 山東外語教學(xué),2003,(5):95-98.
[3]金莉,張劍. 文學(xué)原理教程[ M]. 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2004.99-101.
[4]劉千鳳. 《一個小時的故事》中的敘事技巧[ J ].大眾文藝,2004,(1) : 75.
[關(guān)鍵詞]反諷凱特•肖邦 《一小時故事》 自我意識
凱特•肖邦(1851—1904)是19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 《一小時故事》是她短篇小說中的精品,在這篇小說中,肖邦成功地運用反諷手法來突現(xiàn)了主題?!兑恍r故事》記錄了路易斯一生最后一小時的生命歷程,情節(jié)極其簡單,主人公由樓下走到樓上,再由樓上回到樓下。而作者著力渲染的是路易斯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情感世界:由初聞?wù)煞蛩烙崟r真誠的悲傷到向喜微妙的變化,直至喜不自禁。最后,當丈夫出乎意料地站在她面前時,她因狂喜或因失望而突然死亡,故事至此戛然而止。
小說自始至終充滿著張力,而反諷是它的主要支撐點。反諷就是說的話與真實意圖間存在反差, 或預(yù)期的事情與真實發(fā)生的事實之間存在反差。反諷可以分為很多種,言語反諷、情境反諷、結(jié)構(gòu)反諷和戲劇反諷等等。通過反諷的絕妙運用來反映主題是《一小時故事》藝術(shù)上的一大亮點。作者言此意彼,采用暗含嘲諷性質(zhì)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對照性的描寫和敘述,及邏輯和常理的故意違反造成強烈的反諷效果,使讀者需要從反向上理解文本的主題意義。
本文主要探討情景反諷和戲劇反諷。情景反諷就是一個動作或情況的結(jié)果與人們預(yù)料的極其不同。首先,反諷出現(xiàn)在馬拉德夫人對待她丈夫死訊的態(tài)度上。丈夫的死亡對一個患有心臟病的妻子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大家都知道馬拉德夫人心臟有毛病, 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訊告訴她時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而她的反應(yīng)并沒有像當時的大多數(shù)婦女那樣“精神崩潰, 無法接受現(xiàn)實”。 在“她猛地撲在姐姐懷里突然嚎啕大哭起來”之后, 她平靜下來, 堅持一個人回到自己的房間。這里存在這大家的期待與馬拉德夫人的實際情況的對比, 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反諷效果。也為后來馬拉德夫人女性意識的覺醒埋下成功的伏筆。
隨后在馬拉德的房間里, 作者對馬拉德通過窗戶看到的自然景象的描寫具有很強的反諷性。“樹梢在新春的活力中顫抖”, “空氣中充滿春雨芬芳的氣息”, 隱隱約約的“歌聲”和無數(shù)麻雀的“鳴叫”。這一切都預(yù)示著“新的春天”來了, 新的人生就要開始了。作者在這里通過反諷及象征的運用, 向讀者揭示了女主人公此時的內(nèi)心世界, 對丈夫的死亡她不是悲痛欲絕的, 相反, 丈夫的死給她帶來自由的希望。自然界中新生命的復(fù)蘇暗示著她女性意識的覺醒, 對自由的渴望和憧憬。緊接著就是對馬拉德夫人走向追求自由過程的描寫: “什么東西正向她走來, 她等待著, 又有點害怕。那是什么呢? 她不知道, 太微妙難解了, 說不清、道不明…”,“她掙扎著決心把它打回去…”——一個人能主動地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美麗應(yīng)該是在心情愉悅的時候。這里馬拉德夫人的身體和心情又是一種對立。馬拉德夫人在她本該最悲痛之時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和自由,這無疑是強烈的諷刺。在這一段里, 作者對馬拉德夫人對自己丈夫的死的反應(yīng)作了充分的解釋, 同時也揭示出19 世紀社會中婚姻家庭, 傳統(tǒng)習(xí)俗和社會制度對女性的束縛, 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意識的壓迫。
在小說中構(gòu)成反諷或張力的因素還不止于此。路易斯丈夫的朋友理查茲最早將“死訊”傳給了路易斯。他自以為比其他朋友更“小心”、更“體貼”,因此他搶在別人之前“趕忙捎來這一不幸的消息。”在小說結(jié)尾處,當馬拉德突然出現(xiàn)在妻子面前時,理查茲試圖擋住路易斯的視線,然而這位行動在別人之前的朋友這時的動作卻“太晚了”,致使路易斯不治身亡。這位“小心”、“體貼”的朋友其實是個愛管閑事的人(busybody),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他是這出悲劇的“肇事者”,因為沒有他悲劇就不會發(fā)生,路易斯就不會死,至少暫時不會。這一“早”一“晚”、“體貼”與“多事”構(gòu)成了小說的另兩對反諷。
戲劇性反諷指讀者意識到了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物所不知道的事情。故事的結(jié)局才是這篇小說的最大反諷。丈夫竟平安歸來,瑪拉德夫人意外死亡, 醫(yī)生的診斷極具諷刺性,“他們說她是死于心臟病———說她是因為極度高興致死的”。我們知道其實她的死是因為脆弱的心臟承受不了從幸福的巔峰回到痛苦的深淵的巨大改變, 是因為自己剛剛獲得的自由又突然消失了, 還要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因此她的死是必然的, 不可避免的。在這里“高興”一詞具有很大的反諷意味。這說明除了女主人公, 故事中的其他人物無一例外地認為她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本已使她無法自拔, 而突然的死而復(fù)生使她受到強烈的刺激, 悲喜交加的情感變化變成了她脆弱生命的殺手。這里作者運用反諷絕妙地諷刺了社會現(xiàn)實的無情。可以想見,她對丈夫的重現(xiàn)會感到多么失望、多么痛苦。在無法面對這一突變的情況下,她寧愿選擇死亡。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死亡是她唯一的選擇。這一點可以在肖幫于1899年出版的代表作《覺醒》中找到注腳。該小說中的女主角艾德娜(Edna Pontellier) 在19 世紀末期是個離經(jīng)叛道的女子。她信奉愛情自由,堅持男女兩性關(guān)系上的單一標準,追求自由、獨立的價值取向,當她發(fā)現(xiàn)無法實現(xiàn)自我、無法擺脫社會約束的時候,她選擇自殺了其一生,寧死不愿放棄自我,以死來維護對自由的向往。路易斯的死雖沒有艾德娜的死那么悲壯,但我們已可以從她身上看到艾德娜的影子。據(jù)此,我們完全有理由斷定路易斯的死是由于過度悲傷而絕非興奮而死。通過故事中的這些矛盾和反諷,作者似乎告訴我們自由勝于愛情,甚至高于生命。
肖邦的這篇短篇小說正是通過這些巧妙的反諷,構(gòu)成了一個反映馬拉德夫人渴求自由卻又無力沖出婚姻樊籠的內(nèi)心世界。無疑,故事的結(jié)局是對傳統(tǒng)社會的婚姻觀念的無情批判,對新生命的渴望。而作者的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可以使讀者更好地了解小說的主題。
參考文獻:
[1]孫勝忠. 獨到的表現(xiàn)手法,超前的女性意識——解讀凱?特•肖?幫的短篇小說《暴風(fēng)》[J ] . 名作欣賞, 2002, (4) :35–38.
[2]孫勝忠. 反諷、象征與女性意識——評凱特•肖幫的短篇小說《一小時的故事》和《暴風(fēng)雨》[J ] . 山東外語教學(xué),2003,(5):95-98.
[3]金莉,張劍. 文學(xué)原理教程[ M]. 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2004.99-101.
[4]劉千鳳. 《一個小時的故事》中的敘事技巧[ J ].大眾文藝,2004,(1) :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