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小論文格式范文(2)
初一歷史小論文格式范文篇二
對初一歷史學法指導的探索
【摘 要】大部分初一學生對歷史課都沒有準備,不會太在意,由于知識儲備有限,所以很難達到分析知識的要求。本文結合初一歷史,對初一歷史教學指導進行了簡單的探索。
【關鍵字】初一歷史;教學;指導
歷史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課程,一直都處在被冷落的狀態(tài),得不到學生與家長重視,被列為副科。外加傳統(tǒng)教學中,以老師為主的講授過程,布置的很多題目都很枯燥,讓學生背誦、回答與思考。在這期間,學生只得被動接受,用旁觀的形態(tài)學習歷史,而不是身臨其境接近歷史。這種學習不僅很難提高學習興趣,對歷史課堂的鮮活性也會造成很大影響。對此,在初一歷史教學中,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提高學習興趣與效率等方面著手,讓學生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做好學法指導,是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作為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伴隨著知識更新,人類對知識有了更多的需求,知識老化速度加快,上學所得的知識很難達到終身受用的目的。對此,學生必須掌握獲取知識的渠道與方法。中學生作為中學歷史教學對象,大部分學生將來從事的事業(yè)不是歷史研究與教學,所以很多學生認為將大量時間花在歷史學習上是浪費。因此,在現(xiàn)代教學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掌握史實。
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位初中生都必須面對的事情,而初一作為整個中學歷史學習的關鍵,影響著整個中學歷史教學成果。與小學相比,初中科目增多,從歷史學習來看:怎樣才能掌握復雜的地點、事件、人物與時間,挖掘歷史演變經驗,及時總結教訓,指導學習與日后工作,是師生需要面對的問題。因此,在歷史教學中,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輕松的氛圍,利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從而樹立起全面終身發(fā)展與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初一學生對歷史知識陌生的特征,樹立教育目標,做好學習指導,從怎樣參與課堂教學、怎樣高效的完成作業(yè)、規(guī)范行為等方面幫助學生打下基礎。綜上,在初一歷史教學中,我們必須不斷增強學法指導,將學會變成會學。
二、做好初一學法指導的途徑與方法
(一)開設學習方法指導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所以老師要從課堂、課前學習與社會實踐、作業(yè)處理等方面做好專題講述,這些方法是通用的學習方式,需要專業(yè)的學習方法,利用學法指導,讓學生對學習方法、目的有深入的掌握與理解。在操作中,學法指導無需太多課時,一兩節(jié)課足矣,主要看教學中,學習方法的摸索,通過積累,促使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做好預習
啟發(fā),即對教學重點、目的、難點有明確的要求,通過將科學的思路給予學生,讓預習方向更清晰。課前預習事實上是學生自學的過程。為了達到預習目的,在學習中應該要求學生在書本上做好批注,同時結合問題序號,梳理知識,讓學生對老師講到的內容有良好的認知,從而避免課堂上一片空白。通過翻閱字典,解決課本中的生詞,掌握教材提到的事件、人物,然后才能對問題有較好的解答。通過歸納不理解的事件、不確定或者難以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提高預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并且結合學生不甘落后、爭強好勝等特征,對預習進行記錄。
(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
要真正掌握學習方法需要一定的時間,課堂教學作為核心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必須從教學策略著手,讓學生自覺行動。為了解決知識重難點,老師可以利用圖片、實物、模型等各種直觀教具與多媒體,突破時間局限,進入自然的思維狀態(tài)。為了打開思維,充分利用類比、對比、比較等教學方法,讓已有的知識與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對比,然后再激發(fā)思考。在此期間,老師不能急于將答案告訴給學生,而是留有一定的空白,讓學生思索。
三、增強初一歷史學法指導的途徑
(一)講述過程通俗化、具體化
具體作為學生形成知識框架的條件,對初一學生尤為重要。為了讓初一歷史教學具象化,老師必須想方設法調動學習興趣,充分利用錄像、幻燈片、講故事等方式,讓教材知識形象化、具體化,達到傳遞知識,生成概念的目標。如:講到《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時,如果僅僅憑借文字很難達到理解,對此可以利用光盤播放的方式完成。從光盤中為學生講述十萬多年前,北京周口店與周邊地區(qū)的人文景觀與地理環(huán)境。
形象化則是對知識進行形象的闡述,它是增強感染力、提高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如:在講整合下西洋這件歷史壯舉時,為了讓這句空洞的話更加形象具體,可以利用《鄭和與哥倫布遠洋航行對照表》,從數(shù)據(jù)中講述整個事件,表中列出了出海時間與所作的事情。從這些數(shù)據(jù)中,學生就能明白為何說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壯舉,和歐洲相比,要早50多年。
通俗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將教材中難懂的專業(yè)術語與深奧的地方通俗的解釋給學生,讓其真正領會教材內容編排。
(二)活用啟發(fā)式教學
因為初一學生基礎不多,僅限于小學六年學到的知識,和高年級學生相比,初一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都較差,為了提高與培養(yǎng)注意力,就必須活用啟發(fā)式教學,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其主動開動思維。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啟發(fā)不是滿堂啟發(fā),必須放在恰當?shù)沫h(huán)節(jié)。啟發(fā)題目要難易恰當,不能太簡單,也不能過難。如:在講到《秦帝國的興亡》與《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兩課中,可以借助最近火熱播放的電視連續(xù)劇《羋月傳》向學生提問:你認為秦始皇是個怎樣的人?有的學生會說秦始皇是個偉人,也是個好人,有的學生則說他統(tǒng)一了中國,建立了郡縣制與貨幣。通過啟發(fā)式教學,不僅拉近了師生距離,讓學生初步了解到歷史人物,同時這也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應用。從多項實踐結果來看:啟發(fā)式教學對提高學生智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與發(fā)散思維具有重要作用,只要啟發(fā)得當,對幫助學生增長知識具有重要作用。
(三)化整為零
化整為零,即將教材談到的內容細分成很多具體的問題,結合學生的記憶、分析能力,將需要掌握的內容寫到黑板上,然后再幫助學生找準知識點。如:《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可以從(1)我國最早的人類叫什么?(2)北京人距今約多少年?(3)北京人有那些特征?(4)北京人使用什么工具?(5)北京人使用的是什么樣的火?(6)人類最初的社會組織形式是?通過這些題目既闡述了整堂課內容,同時也突出了重難點,明確了具體內容,如果學生能回答這些問題,這節(jié)課也就順利完成。這樣既能便于學生聽懂,同時還能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束語
從教育分析來看:初一學生的思維還處在事物表層,更喜歡聽故事。從學生的思維與心理狀態(tài)來看:老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從怎樣提高學習興趣與效率出發(fā),教會學生分析、思考、處理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更加聰明。
參考文獻:
[1]何雪靜.上海市東升中學歷史教學中史政地學科整合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周雷.淺談初一歷史教學方法[J].教育藝術,2012,04:28-29.
[3]宋立榮.初一歷史課本素材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地理教學,2013,19:39-41.
[4]姜艷菊.初一歷史教學與復習中的有關問題探析[J].考試周刊,2011,19:167-168.
看了“初一歷史小論文格式范文”的人還看:
5.歷史學術論文格式
初一歷史小論文格式范文(2)
上一篇:初級黨課結業(yè)論文格式范文
下一篇:初一社會論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