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生感恩教育教學論文
教會學生感恩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學校應該要引起重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感恩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小學生感恩教育論文篇一:《小學生感恩教育實施方略探究》
摘要:感恩是一種文明,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也將變得更加有意義。然而學生的感恩心具備現狀并不樂觀甚至令人擔憂,尤其是對于小學生,小學階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階段,一些行為習慣就是這個階段養(yǎng)成的,這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因此,本文從學校教育入手,通過結合學科教學,與家長配合,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等三個方面來進行感恩教育。
關鍵詞:感恩教育 小學生 和諧
一、小學感恩教育的研究意義
通過對學生感恩教育與培養(yǎng)的研究,喚醒學生的感恩意識,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圖報。樹立感恩情懷,懷有感激之心去對待給予自己關懷和幫助過自己的人。學會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自然,愛社會,使學生的感恩情懷內化為良好的品德,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建設和諧社會同樣需要感恩教育。對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施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只有每個人從小就接受感恩教育,為感恩情感的養(yǎng)成、感恩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使個人成為和諧的個人,進而構建和諧家庭。須知,人與動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有一個內在的、具備豐富潛能的心靈世界,而感恩教育正是充實學生心靈世界、提升學生人格修養(yǎng)、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二、小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方面
小學生感恩情感比較豐富,覺得幫助別人與被別人幫助會有發(fā)自心底的感動與快樂。說明也平時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但感恩父母的行為較缺失也是由于大部分學生從小嬌生慣養(yǎng),受到過多的呵護和關愛,造成了孩子依賴心太強和寄生思想,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天經地義的,從不會萌生任何感激之情。因此,造成了許多青少年身上出現了教育問題和心理問題,如缺乏對他人的尊重與理解,缺乏對父母的孝順,對別人呈現得較為冷漠。反而認為所有的人對自已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
(二)學校方面
由表4可知,只有10%的學生經常隨手亂扔垃圾,大部分的學生會積極愛護校園一草一木。這說明目前學校在針對小學生在保護環(huán)境、感恩自然方面的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表3可知,學生自尊心理較強,這跟平時教師的課堂教育是分不開的。有些教師因為平時忽視了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學生的叛逆心理就會凸顯。長期以往學校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老師表現出不尊重的行為。學校應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道德品質培養(yǎng)的主要場所,一旦學校沒有給予學生感恩教育足夠的重視,過度關注個體智力發(fā)展,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生智力的發(fā)展中,道德教育缺乏時效性,那么,學生感恩意識將會嚴重缺失。
(三)社會方面
教育與社會是緊密相連的、相互影響的。道德品質的教育離不開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支持與協助。因此,小學生感恩意識的缺失,社會大環(huán)境也要負有一定的責任。
實際上,感恩教育是一個關系社會和諧的系統(tǒng)工程,家庭、學校、社會三大方面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各方應攜手全力支持構建德育環(huán)境,讓感恩教育走進每一個人的生活,走進學校生活,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坎里。
三、小學感恩教育的實施方略
(一)感恩教育活動活動主題分類
1.感恩大自然,樂于實踐
(1)組織學生觀看萬泉河,在河邊進行野炊活動,讓學生回歸大自然的懷抱。
(2)植樹節(jié)組織學生進行植樹活動。
(3)給野生動物小鳥做窩,買魚苗放魚苗活動。
(4)為西部治沙活動捐款等。
2.感恩社會,幫助他人
(1)結合“五一”、 “十一”長假,同學們紛紛走進了社區(qū)、幼兒園、敬老院和福利院,開展小隊活動,讓同學們從學校走入社會這所大課堂,并在其中學會求知、學會感恩、學會做人。
(2)結合“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學校舉行義賣舊書本、紅領巾活動,義賣所得全部納入學校愛心基金,用于幫助身邊困難的伙伴,使同學們在奉獻自我中學會感恩社會,幫助他人。
(3)每周一,利用升旗儀式作題為《學會感恩,做真正快樂的人》的國旗下講話。
(4)不亂闖紅綠燈,義務參加公路執(zhí)行員活動。
(5)自己繪畫宣傳參加公益活動,綠色出行,節(jié)約用水等。
(6)擬發(fā)給家長的一封信《學會感恩 從我做起》。
3.感恩父母,學會回報
(1)結合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少先隊向全體學生發(fā)出倡議,號召全體同學設計一份感恩活動方案,并付諸實踐。
(2)自己動手,給媽媽準備制作一件小禮物,送上對媽媽的祝福。
(3)了解父母的生日和愛好,問問父母有什么心愿,陪父母一起做一件家務。
(4)以“學會感恩”為主題開展征文和板報評比,在校園網上進行交流展示。
4.學習先烈,感恩生活
(1)每周四的紅領巾廣播臺播放革命烈士故事,緬懷革命烈士。
(2)少先隊大隊部在各中隊推薦的基礎上,舉行“珍愛生命——感恩幸福生活”的演講比賽。
(3)義務給烈士家屬打掃衛(wèi)生,定期訪問烈士家屬。
(4)給比自己小的孩子講授烈士故事,傳承烈士精神。
5.學會感恩,收獲快樂
(1)以中隊為主體,開展“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主題活動。
(2)各中隊出一期感恩教育專題板報,學校將組織進行評比。
(3)看一部感恩的電視片 。
(4)音樂課上學唱一首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父親》《母親》、《燭光里的媽媽》、《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朋友》、《懂你》等。
(5)美術課上畫一幅感恩的畫——心中最想感恩的人或物。
(6)利用社會課了解西方的感恩節(jié)、并知道我國“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的由來。
(7)語文課圍繞“感恩教育” 進行課前三分鐘演講。
(8)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當天,組織學生參與“學會感恩,祝福父母”活動,讓孩子的感恩祝福感動每一個家長讓每個孩子在學會感恩中成長。
參考文獻:
[1]于新建.素質教育探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2]劉建嶺.感戴: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D].河南大學,2005.
[3]莊端.感恩教育對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探討[N].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12).
小學生感恩教育論文篇二:《小學生感恩教育之我見》
摘要:感恩教育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引起廣泛關注,它與和諧校園建設有緊密的聯系,沒有良好的感恩教育,就沒有持久和諧的校園。以感恩教育為切入點,讓學生學會知恩圖報,感謝父母生養(yǎng)之恩,感謝師長教導之恩,感謝他人幫助之恩,感謝祖國養(yǎng)育之恩,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良好校風,是推進和諧校園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感恩;教育
感恩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小學德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如今的小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被家庭視為掌上明珠,許多家長對孩子的物質要求"有求必應",導致很多孩子認為長輩的付出理所當然,感恩意識淡薄。因此重視感恩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感恩意識和良好習慣,重樹傳統(tǒng)美德,對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實現育人目標尤為重要,也很有必要。
1.目前學校感恩教育的現狀
1.1由于當前升學的激烈競爭和家長認識上的偏差,造成學校和家長重"智"輕"德"。目前,一些學校和家長認為感恩教育是小事,以學習成績和學習分數來代替感恩教育,致使很多學生連最起碼的感恩都不懂。
1.2重知輕行。在具體的德育實施的過程中,往往是在理想性的道德發(fā)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行為養(yǎng)成強調得少;空泛的大道理講得多,而操作的技能、技巧講得少;道德知識傳授多,行為訓練少。
1.3重內輕外。一些學校只重視學校范圍內的感恩教育,而忽視家庭和社會的感恩教育,沒有將感恩教育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中去,使得一些學生在家庭、社會中的感恩行為表現欠佳,校內校外判若兩人。
2.開展感恩教育的前提:定性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感恩是一種道德良性互動的潤滑劑,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道德。我們說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對于個體,不僅是道德教育,也是人生觀、世界觀、理想的教育。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通過強有力的措施對學生進行識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學生知恩于心,報恩于行。感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講,就是知恩教育,就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構建和諧社會需要感恩教育,構建和諧校園更需要感恩教育。
3.感恩教育從小事做起
學生的品德往往是通過言行加以體現。感恩教育,要回歸現實生活,首先要讓小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愛護身邊的人做起,在生活的實踐中感恩。為此,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勇于實踐,真誠地去報答身邊的人。
3.1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夠勞",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要教育小學生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因為父母不僅賜予我們生命,更把我們養(yǎng)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碼的要求,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怎么可能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教育小學生報答父母之恩,可從下面小事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yǎng)成獨立自理的好習慣,讓父母省心;在雙休日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掃地、疊被、洗碗、拖地板、燒飯、做菜等;自覺完成作業(yè),努力學習,不讓父母操心;適逢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給父母過節(jié),向父母說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了,或為父母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小禮物,讓父母享受一份感動。
3.2感謝教師的培育之恩。教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是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正是教師們春風化雨式的教育解開了小學生成長路上的心結。因此,學生要學會對自己的老師感恩,因為老師教給了我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是我們人生路上的領路人。
3.3感謝他人的幫助之恩。同學是孩子們心中最純也是最真的朋友,這是因為同學不僅在每一個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著自己度過了十多個春夏秋冬,更是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相互安慰的好伙伴。朝夕相處,心有感激,通過活動,使學生學會感謝同學,學會表達對同學的感謝之情。
3.4感謝社會的關愛之恩。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學生,不斷地接受著祖國、社會、個人的關心和幫助,為此,我們不僅要把學生培養(yǎng)為有個性的人,還要把學生培養(yǎng)為社會人、為他人有貢獻的人,教育學生愛社會、愛祖國、愛人類,培養(yǎng)學生博大的胸懷。
4.注意教育策略,提升教育效果
4.1充分挖掘感恩教育資源。①利用有特殊意義的重大節(jié)日,集中開展感恩教育,如三八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清明節(jié)等。②用先進典型和身邊可親可學的楷模,廣泛深入開展活動。③發(fā)揮教師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讓教師以身作則成為學生感恩的榜樣。④重視學校與家庭的統(tǒng)一協調,及時與家長溝通和交流,從而形成教育合力。
4.2以少隊部為龍頭,以課堂、校園為主陣地,以班主任、家長為主力軍,以科任老師為同盟軍,以上題班隊會等為主要形式,開展系列教育活動。
4.3抓感恩教育一要有針對性,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逐步展開;二要注意持久性,堅持長期抓、抓長期,并與學校禮儀教育等結合起來,使感恩教育成為學校的常規(guī)教育。
4.4感恩教育的方法要結合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力爭行之有效并有活力。
感恩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聯動。感恩教育成效如何,一方面有賴于良好的社會風氣,另一方面更需要學校通過相關課程,借助豐富的社會生活案例辨析以及社會生活的實踐體驗,引導學生感受、體驗,學會發(fā)現人間真情,知恩、報恩。通過感恩活動,培養(yǎng)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從而喚醒學生對他人的愛心,學會重視、尊重和感激別人對自己的付出。參考文獻:
[1]于新建.素質教育探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2]剖建嶺感戴: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D].河南大學,2005.
小學生感恩教育論文篇三:《孝文化影響下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
【摘 要】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要立足于社會首先要學會孝順,學會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近些年來,素質教育成為新課程實施的重要目標,而學會感恩是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針對目前中小學生缺乏感恩的現狀,提出用傳統(tǒng)孝文化培養(yǎng)中小學生感恩情懷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孝文化 感恩教育 中小學生 方法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源遠流長,對中華兒女的品格塑造具有重要的意義。經過不斷的提煉,孝文化中的糟粕不斷被剔除,留下來的文化精華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塑造高尚的品格,更有利于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目前,中小學教育工作人員充分意識到了孝文化對于塑造學生品質,培養(yǎng)其正確價值觀念的重要意義,利用孝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情懷,已經成為相關教育者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 孝文化的基本內涵
孝文化自古有之,作為一種積極的意識形態(tài),孝文化在中國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孝文化涉及社會的所有階層,為人子女最重要的就是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家人。尊敬老人、孝敬長輩、承智耀親都是傳統(tǒng)孝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也就是說,子女不僅要在生活上給予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還要在立業(yè)等方面多遵從父母的意見,襲承祖志,光宗耀祖。
自近代以來,中國孝文化經過了不斷的揚棄,不斷剔除其中的文化糟粕,使子女在尊敬孝順父母的同時,養(yǎng)成了自身的獨立品格,對事物形成了自身的獨立的判斷。當今社會,孝文化已經成為評價一個人道德素養(yǎng)的重要標準。孝文化講究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形成一種和諧平等的關系,父母應該身體力行為兒女做出表率,兒女必須要孝順父母,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與心理情感。
二 中小學感恩教育的發(fā)展現狀
所謂感恩,就是要感激別人給予自己的恩德,孝文化體系下的感恩是指為人子女一定要感激父母對自己的養(yǎng)育和教化之恩。中小學生對社會的認知有限,他們的思想觀念尚不成熟,在這一階段對其進行品德培養(yǎng)與教化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中小學生的感恩教育并不成功,其中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很多學校雖然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長期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常會忽略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更不用談教會學生感恩父母、感恩生活。教師對于感恩教育的理解不夠深入既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也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方法不足有關。很多中小學校的教師在進行感恩教育的過程中都是通過解讀書本故事這一形式,感恩教育的形式比較單一,這種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很多學生只是將這些課本內容當作一種硬性的學習任務,很難真正了解并學會感恩。感恩教育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書本中,更應該將其轉化為一種實際行動,使感恩這種心理情懷變得更加真實。
除上述原因之外,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付出,以及家庭感恩氛圍的缺失也是造成部分孩子缺少感恩情懷的主要原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當今社會的物質生活越加豐富,父母竭盡所能地為孩子提供一切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家中的長輩更是對孩子無微不至地照料。對于感恩父母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多家長雖然贊同,但是認為孩子還沒有長大,他們照顧子女是理所應當的。久而久之,部分孩子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必須的,他們只懂得享受父母為其帶來的便利條件和物質,對父母的辛苦付出卻一無所知,失去了對父母的感恩之心,也不懂得如何奉獻和分享。雖然近年來,學校和家庭越發(fā)重視中小學生的感恩教育,但仍有部分中小學生對父母缺乏感恩。
很多學校非常注重創(chuàng)新感恩教育的具體形式,通過為學生和家長布置交流溝通任務、舉辦演講比賽、召開班會等形式進行感恩教育。但是由于并未構建起一個充滿感恩氛圍的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缺乏潛移默化的教育,導致這些感恩活動只能在短時間內發(fā)揮效果。而且學會感恩,對父母有感恩意識并不是學校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的一項硬性標準,雖然在進行考試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問題涉及對父母的感恩問題,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學校并未設立起一種關于感恩父母的具體要求。因此,很多學生只懂得理論,但是卻不具備將感恩落實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
三 孝文化影響下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每個人一生都應掌握的生活哲學,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值得人們欣賞和感激,只有心懷感恩,才能做一個善良、快樂的人。感恩的對象具有明顯的多樣性,作為子女最應該注重的就是對父母的感恩,只有學會感恩父母,才能塑造更加高尚的品格。為了實現對中小學生的感恩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學校必須充分利用孝文化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首先,學校應該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感恩環(huán)境,創(chuàng)建一種充滿孝文化的校園環(huán)境,比如張貼宣傳畫報、出黑板報,組織學生進行孝文化故事比賽或者是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等。這樣一來,在學校就會形成一種濃厚的孝文化氛圍,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孝順父母、感恩生活的重要意義,并充分學習通過哪些方式可以實現對父母的感恩。
其次,學校教師的個人素質應該進一步提升。教師是學生最主要的模仿對象,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學生學習并模仿。因此,讓教師擔當起感恩父母的表率是非常必要的。相關教育研究者曾提出,“教師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內化為自己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樹立感恩的道德榜樣。”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要在言語中滲透關于孝文化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意識到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偉大,讓他們學會感恩。同時,教師應該整合與孝文化和感恩教育相關的教育資源,在進行相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其中蘊含的孝文化知識進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感恩觀念。
為了強化對學生的感恩教育,很多學校都在不斷嘗試與努力,對相關的教學方式進行了不斷的創(chuàng)新。比如,某中小學開展的情景體驗教學,讓學生組織班會或是進行話劇表演,通過角色的表演,讓學生對父母的良苦用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學校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相關活動,比如“給媽媽洗腳”,在活動后讓學生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不僅加深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也使子女對父母的辛勞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
同時,對中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也要注重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品質的影響。中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尚不成熟,他們對于世界的觀點大部分來自于家庭。因此,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于學生的感恩情懷的塑造是非常必要的。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應該注重對子女進行教化,要讓他們了解到自己所享受的優(yōu)越物質條件并非憑空而來,要讓他們對父母的辛苦付出有深入的了解,讓他們對父母的養(yǎng)育恩情充滿感激。家長應該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形成一種親密無間并且知心交心的平等關系。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用中國傳統(tǒng)孝文化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幫助學生塑造良好品格的重要方式。只有懂得孝順、懂得感恩,學生才有立足于社會的根基,才能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郝振君、蘇亮亮.小學生感恩教育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15(8)
[2]邵珠玲.感恩教育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1(1)
[3]馬祥甸.美韓感恩文化特征及其對我國感恩教育的啟示[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6)
[4]王永強.中小學生孝德教育重建策略[J].教育評論,2011(6)
[5]李文萍.小學生感恩行為現狀與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以廣州市越秀區(qū)海珠中路小學為例[J].教育導刊,2012(10)
2.感恩教育德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