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教育論文(2)
中國綠色教育論文
中國綠色教育論文篇二
《綠色教育,和諧教育》
摘要:文章主要從政治課教學需要教師科學滲透地“教”和學生生動活潑地“學”兩個方面,說明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大膽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唯有此,才能實現綠色教育,營造和諧教育,而這樣的教育也才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和對學生負責的教育。
關鍵詞:綠色;和諧;樂學;可持續(xù)
黨的十七大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基礎教育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新時期基礎教育的核心任務。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全面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素質教育強調學生主動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學生興趣,減輕他們的課業(yè)負擔。所以,在新時期、新階段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形成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課程實施與管理制度,滿足學生質量不斷提高的評價與指導制度。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減負工作很不容易,但再難也要設法逐步推進。筆者試圖從提高教學質量角度出發(fā),探討在推進高中政治課新課程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注重在教學中實現科學滲透地“教”
從政治課教學角度看,面對新的課程改革,相當數量教師對新教材不熟,不能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核心思想,對新課改理念理解不深,不能以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切實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
1.教學中要注意把握知識邏輯——“內容生活化”?!督洕睢啡珪幕具壿嬳樞驗椋荷钆c消費—生產、勞動與經營——收入與分配——面對市場經濟。全書的基本邏輯順序是從生活中的消費、交換出發(fā),依次分析生產、分配,最后介紹我國從事這些經濟活動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開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政治生活》全書的基本邏輯順序為:公民的政治生活—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當代國際社會。從公民的政治生活出發(fā),以學生能夠感受到的、并能夠參與進去的政治生活為起點,著眼于現實生活中公民與政府的關系,強調我國的政治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也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征,進而了解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作用、影響和主張,認識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和中國的發(fā)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
《文化生活》全書的基本邏輯順序為:“文化與生活”、“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發(fā)展先進文化”,分別對應了課程標準的四個主題,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為什么:文化的發(fā)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辦:文化建設”的邏輯順序來展開。
《生活與哲學》全書的基本邏輯順序為: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為統(tǒng)領,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講述融入到社會生活實踐中。從生活、實踐出發(fā),把哲學模塊的核心問題確定為:如何看待自然、社會(人生)和思維;如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教學中要注意貫穿生活邏輯——“活動內容化”。政治理論較為抽象、枯燥。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每一位優(yōu)秀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的備課形式可以多元化,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從教學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心中可儲備幾個教案,教案問題的設計思路:第一,應當有思維價值;第二,要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第三,要展現教學個性。對不同的班級采用不用教案,并能將不同的教案整合起來,靈活運用,實現形散而神不散,創(chuàng)造出富有個性的教學風格和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又都必須是基于案例、基于問題、基于情境的備課,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實現生動活潑地“學”
溫家寶說,解放學生,不是讓他們光去學,而是給他們留下鍛煉身體的時間、思考的時間、動手的時間、了解社會的時間。我們在教學中要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生存,學會和別人共同生活,這是整個教育改革的內容。溫為新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們的國家需要的是綠色教育、和諧教育,我們倡導的是綠色升學率、可持續(xù)的升學率。所以,學生在學習中要實現生動活潑地“學”,必須注意讓學生“樂學”。
1.倡導“快樂”學習,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曾說過:“要讓大多數學生對每一門學科中都有少量的高峰體驗,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都尋求對自己價值的積極認可。”這就是說,只有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快樂,才能把學習中的被動變?yōu)橹鲃?。例如,我們可以改變思路,把在傳統(tǒng)教學中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交給學生,讓他們提前花上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去準備,這樣做是不是會讓學生很反感?通過多次教學實踐證明,主動權的變更不僅不會使學生反感,反而會令學生樂此不疲。那種登上講臺或者組織辯論,參與討論的新鮮感,運籌帷幄的自豪感,同學之間合作的愉悅感,使得學生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體驗到了一種全新的感覺,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當然,在放權給學生的同時,由于學生的知識和學識的局限,可能會出現種種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文科班的學生在政治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成績與學習原理等方面略高于理科班的學生,所以,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生,為了防止出現教學的無序,教師可以提前預設教學的情境和控制教學的氛圍。又如,在時事政治學習方面,男生比女生興趣更濃、更主動,所以,針對性別的不同,教師可以在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上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分工,投其所好,以提高其學習效率。總而言之,如果教師能夠以寬容之心,對每位學生能多一份肯定,多一些鼓勵,這難道不是向著新課改的思路邁進了一大步了嗎?所以,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擁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這樣不但不會束縛其思維,還能夠使其自由地思考,享受快樂地學習。
2.倡導“實用”教學,讓生活實際融入課堂。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許多學生不喜歡政治課,其原因是認為該課程較為枯燥、空洞、脫離現實,實用性差,從而表現出一定的抵觸情緒。學生的認識并不正確,其實,政治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要使政治課變得讓學生樂學,必須遵循“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也就是要符合三貼近原則: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在課堂中,我們可以與學生一起分析身邊的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分析國內外近期發(fā)生的重大時政熱點,通過案例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來,進行討論和辯論,這樣,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完成了知識點的講解和消化,寓教于樂,教學如此這般,何樂而不為呢?
綜上所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不斷推進,但教學方式、教師水平、評價制度還有諸多不適應。素質教育穩(wěn)步的推進取得了重要進展,但現實社會中升學競爭卻愈演愈烈,我們的有關部門仍然需要不斷加強和促進學校辦學行為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在新課程改革推進的過程中,機遇和挑戰(zhàn)都是前所未有的,這就需要我們大膽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的教育理念應該定位為“綠色教育”,這種教育是一種符合教育規(guī)律、不以損害師生身心健康為代價的教育。這種辦學理念,就是“既要為學生的現在負責,又要為學生的將來負責。”這種理想教育的前提是按照教育規(guī)律挖掘學生潛力,實施中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不加重課業(yè)負擔的基礎上提高績效,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一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中國綠色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2.綠色教育淺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