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王維詩的“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
時間:
廖勝利1由 分享
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一直為后世之人所推崇。王維是詩人兼畫家于一身,他把詩畫藝術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詩中有畫,唐代著名詩選家殷璠是最早發(fā)現王維詩的這一特點。他在《河岳英靈集》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字一句,皆玉常景”,但在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倒是稍晚于他的文壇巨匠蘇軾,接過他的主張大旗,登高振臂一呼:“味摩潔之詩,詩中有畫,觀摩潔之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既成為王維詩的藝術特色,本文現就其形成原因和表現淺論一下。
一、形成原因
1.唐代繪畫成就的影響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空前繁榮、空前強盛的一個歷史時期,這時期社會相對穩(wěn)定,交通便利,經濟繁榮,國力強大,繪畫也得到很大發(fā)展,繪畫已把“韻”和“意”結合在一起。并影響到詩的創(chuàng)作,使得詩人的詩歌能夠因“意”而隨類賦彩,再現自然景物;使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一方面非常注重細膩,工致逼真地傳移與自然界的象內世界,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追求傳達事的內在生命特質和氣韻。
2.王維本人的藝術素養(yǎng)
盛唐特殊的文化背景,開闊了王維的審美視野,拓展了他的思維方式,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詩歌和繪畫審美追求一致性,在理論上位王維“融畫法入詩法”架起框架,但真正決定王維創(chuàng)作在寫景時融畫法入詩法的,還是在于他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
⑴王維認為最早把詩歌和繪畫并提是孔子,認為詩歌與繪畫都是跟音樂一樣,表現思想的手段,他把繪畫與《詩經》中雅頌結合起來,這種對詩歌與繪畫功能價值不厚此薄彼的等同觀念,直接為詩人掃清了融畫法入詩法的障礙。
⑵王維注重對中國古典藝術內在精神的修養(yǎng),王維的思想兼儒、佛、道三者的影響,并掌握了其內的精髓,并用入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這為其創(chuàng)作時“融畫注入詩法”提供理論依據。
⑶王維對詩歌、繪畫藝術規(guī)律的掌握、運用達到一定的高度。明代董其昌在《容臺別集》卷四《畫者》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當代臺灣著名學者徐復觀先生說:“王維在文人畫中當然有開宗作祖的資格”,可見王維的深韻繪畫的真諦。
二、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在詩中的表現
1.詩的結構
王維的詩善于吸取繪畫中把許多個別跡象通過經營位置組合成一個整體這一特色,運用詩中。例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二句是本詩的主旨,作者大力描繪了農村的閑逸,也就鮮明地表示了對官場奔競生活的厭惡。作者在前八句中列舉了農村生活的許多個別跡象,第九句只用“閑逸”二字一點,就把那些個別跡象貫穿起來了,組成一幅十分和諧而又具體、生動的完整畫面。這種經營位置的工夫,是融有繪畫的特色的。
2.詩的選材
王維的詩善于選擇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加以融煉組合,捕捉形象和創(chuàng)造形象,營造意境,從而加深主題的表達。如《使至塞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只十個字就抓住了塞外景色的特點,勾勒出一幅遼闊荒涼的畫面,對全詩的豪邁氣息,起了有力的襯映作用。其中“孤煙直”可見觀察之細,而“落日圓”更見體會之深。落日總是圓的,似乎是一般的常識,沒有什么值得寫的;然而在大漠、長河的環(huán)境中,什么景物也看不到,只有為旋風所卷、直上天空的黃沙,以及映在長河中的日影,“落日”在這里正是突出的景色,于是也就分外覺得“圓”了。這種觀察、體會的工夫,和深厚的繪畫修養(yǎng)是密切聯(lián)系著的。
3.王維善于把繪畫中聲、光、色、態(tài)等形態(tài)融合用于詩中
如《輞川別業(yè)》: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這兩句的描繪部分是“綠堪然”和“紅欲然“六個字,描繪了色、態(tài)、光的融合。其中“色”最易見,體現在“綠”、“紅”兩字上;“態(tài)”也可以隱約看到,體現在“染”、“然”兩字上,“光”較難看出而最關緊要,它體現在這六個字和“雨中”、“水上”四個字的組合關系上。只有看出了“光”,才能顯出生趣盎然的“態(tài)”,而“色”也就更顯得鮮明了。“光”是畫家運用色彩的高度表現技巧,這兩句詩正是吸取了繪畫的特色的。
綜上所述。王維詩歌作品藝術特色的形成,是王維在大時代背景下,把畫與詩相互融會貫通,把相應的詩歌以文字為媒介,狀物表意,詩情與畫意有機結合,從而形成的。
一、形成原因
1.唐代繪畫成就的影響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空前繁榮、空前強盛的一個歷史時期,這時期社會相對穩(wěn)定,交通便利,經濟繁榮,國力強大,繪畫也得到很大發(fā)展,繪畫已把“韻”和“意”結合在一起。并影響到詩的創(chuàng)作,使得詩人的詩歌能夠因“意”而隨類賦彩,再現自然景物;使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一方面非常注重細膩,工致逼真地傳移與自然界的象內世界,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追求傳達事的內在生命特質和氣韻。
2.王維本人的藝術素養(yǎng)
盛唐特殊的文化背景,開闊了王維的審美視野,拓展了他的思維方式,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詩歌和繪畫審美追求一致性,在理論上位王維“融畫法入詩法”架起框架,但真正決定王維創(chuàng)作在寫景時融畫法入詩法的,還是在于他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
⑴王維認為最早把詩歌和繪畫并提是孔子,認為詩歌與繪畫都是跟音樂一樣,表現思想的手段,他把繪畫與《詩經》中雅頌結合起來,這種對詩歌與繪畫功能價值不厚此薄彼的等同觀念,直接為詩人掃清了融畫法入詩法的障礙。
⑵王維注重對中國古典藝術內在精神的修養(yǎng),王維的思想兼儒、佛、道三者的影響,并掌握了其內的精髓,并用入詩歌的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這為其創(chuàng)作時“融畫注入詩法”提供理論依據。
⑶王維對詩歌、繪畫藝術規(guī)律的掌握、運用達到一定的高度。明代董其昌在《容臺別集》卷四《畫者》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當代臺灣著名學者徐復觀先生說:“王維在文人畫中當然有開宗作祖的資格”,可見王維的深韻繪畫的真諦。
二、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在詩中的表現
1.詩的結構
王維的詩善于吸取繪畫中把許多個別跡象通過經營位置組合成一個整體這一特色,運用詩中。例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二句是本詩的主旨,作者大力描繪了農村的閑逸,也就鮮明地表示了對官場奔競生活的厭惡。作者在前八句中列舉了農村生活的許多個別跡象,第九句只用“閑逸”二字一點,就把那些個別跡象貫穿起來了,組成一幅十分和諧而又具體、生動的完整畫面。這種經營位置的工夫,是融有繪畫的特色的。
2.詩的選材
王維的詩善于選擇某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加以融煉組合,捕捉形象和創(chuàng)造形象,營造意境,從而加深主題的表達。如《使至塞上》: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只十個字就抓住了塞外景色的特點,勾勒出一幅遼闊荒涼的畫面,對全詩的豪邁氣息,起了有力的襯映作用。其中“孤煙直”可見觀察之細,而“落日圓”更見體會之深。落日總是圓的,似乎是一般的常識,沒有什么值得寫的;然而在大漠、長河的環(huán)境中,什么景物也看不到,只有為旋風所卷、直上天空的黃沙,以及映在長河中的日影,“落日”在這里正是突出的景色,于是也就分外覺得“圓”了。這種觀察、體會的工夫,和深厚的繪畫修養(yǎng)是密切聯(lián)系著的。
3.王維善于把繪畫中聲、光、色、態(tài)等形態(tài)融合用于詩中
如《輞川別業(yè)》: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這兩句的描繪部分是“綠堪然”和“紅欲然“六個字,描繪了色、態(tài)、光的融合。其中“色”最易見,體現在“綠”、“紅”兩字上;“態(tài)”也可以隱約看到,體現在“染”、“然”兩字上,“光”較難看出而最關緊要,它體現在這六個字和“雨中”、“水上”四個字的組合關系上。只有看出了“光”,才能顯出生趣盎然的“態(tài)”,而“色”也就更顯得鮮明了。“光”是畫家運用色彩的高度表現技巧,這兩句詩正是吸取了繪畫的特色的。
綜上所述。王維詩歌作品藝術特色的形成,是王維在大時代背景下,把畫與詩相互融會貫通,把相應的詩歌以文字為媒介,狀物表意,詩情與畫意有機結合,從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