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家倫理思想與和諧社會構建
時間:
張艷玲1由 分享
論文摘要:儒家的倫理思想在處理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之問的關系上有其獨到之處,其中“仁”“禮”“和合”等思想不僅內涵豐富,而且對我們今天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借鑒意義。
論文關鍵詞:儒家;倫理;仁;禮;和合
1儒家倫理思想的內涵
1.1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就是愛人,是有關愛的道德,是心靈深處的德性,是人們內心深處的內在情感訴求。“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能行五者天下為仁矣”,“恭,寬,信,敏,惠。”《論語·陽貨》恭,即嚴肅;寬,即寬厚、忠恕;信,即誠實;敏,即善于思考、果斷行事;惠,善于布施一些恩惠。“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現為從“孝悌”到“泛愛”的人類之愛。“孝”是子女對父母的愛,它強調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尊敬和服從。“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孟懿子問孝。子日:‘無違。”’(《論語·為政》)“悌”指的是對兄長的敬重之情。儒家倫理思想認為,道德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社會成員的普遍素質,認為人本性相近,這一相近的本性便是同情心,盡管有君子小人之別,但趨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質卻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這樣,“仁”就超出了孝悌的范圍,“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面》)所以,做人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與人為善,團結友愛。儒家提倡的“仁”出于血親之愛的博愛思想。且儒家提倡的仁愛是有原則的愛,“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孔子討厭那種無原則的愛,稱左右逢源毫無原則的人為“鄉(xiāng)愿”。當然,這是儒家倫理思想情感具有階級性的體現。儒家的“仁”不僅體現在對人類的博愛上,而且還表現在對生物,甚至是整個自然界的愛護上。“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釣魚而不大肆捕魚,射鳥而不破壞鳥窩。“民吾同胞,地吾與也”。
也就是說,人們是我的同胞,天地問的萬物是我的朋友,人類應尊重自然,人與自然應和諧共處。儒家政治倫理中的“仁”,體現的是“為民以惠”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
(《論語·子張》)這里所謂的“立之斯立”強調的是從改造人的內心思想著手使人遵循道德原則,達到“立民”之目的;“道之斯行”指的是要用道德教育來教化百姓;“綏之斯來”指的是要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來安撫百姓,使其“近者悅,遠者來”;“動之斯和”指的是君王在治理國家時不能一味地依照在上者的個人意愿行事,一些必要的原則應當遵循。
1.2儒家倫理道德的外在要求是“禮”
“仁”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內在訴求,是為人之本。而“禮”則是“仁”的外在表現,是儒家主張的待人處事之道。“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論,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聦W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泡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不莊。”(《禮記·曲禮》)這說明,“禮”在儒家倫理思想中具有重要位置。這是因為,在封建宗法制社會中,由于儒家提倡和封建地主階級的強化而形成的一種在封建社會中必須遵循的無形法律。這種無形的法律得以貫徹執(zhí)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以宗教、氏族維代感為基礎的道德約束。簡單地說,“禮”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秩序:社會中的每個成員在倫理秩序中都有不同的關系定位,根據不同的關系定位而獲得身份的認同,履行此種身份所應履行的職分便是遵從了“禮”。
《禮記》規(guī)定:“禮”是決定親疏關系的人倫原則,是明辨是非的理性原則。它規(guī)范著社會等級秩序和人們的各種社會行為。“以禮敬賓”要求社會成員之問以禮相敬。在國際關系上,儒家主張先禮后兵。尤其是漢朝之后,強調用“禮”來教化異族,團結萬邦,與別國和睦相處。“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強調以德服人,以禮服人。政治倫理中的“正名”就是運用禮制來整頓社會上的各種等級名分,如君臣關系,家庭中的長幼尊卑等。在儒家看來,嚴格的等級制度可使社會秩序穩(wěn)定,而社會秩序穩(wěn)定君臣才能以禮相待,以仁相處,各安其業(yè),守其本分。整個社會才能井然有序。
1.3儒家倫理思想的目標是“和合”
總體而占,“和”是指異質因素的和諧共處,“合”是指異質因素的融匯貫通。“和合”蘊含著不同事物及其因素的相異相成和緊密凝聚,旨在承認“不同”事物的矛盾、差異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統(tǒng)一于一個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過程中吸取各個事物的優(yōu)點,使之達到最佳組合,從而促進新事物的產生,推動事物的發(fā)展??鬃永^承了商周以來的“中和”思想,對“和”特別重視,提出了“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主張以禮為本,對不同文化兼容并蓄,對他們的優(yōu)秀成份加以吸納、攝取、涵化。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他主張通過“究天人之際”去探求“天道”,把握自然規(guī)律,以期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道與天道的統(tǒng)一。在人與人的關系上,他主張人與人之間應團結友愛、和諧相處,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所謂“和而不同”就是以兼容彼此包含的合理因素而融匯貫通,“同而不和”則是否定差異,彼此無法兼容。強調“和”要講原則,不能不講標準無條件地迎合。
2儒家倫理思想的啟示
2.1以“仁(人)”為本促進和諧
儒家倫理倡導“仁”的目的在于防止人的社會和生物異化,恢復人的本性,實現“仁者人也”的以人為本的理想社會,這與當今社會以人為本的社會價值觀是不謀而合的。孔子所謂之“仁”,為完美人格的價值德行,他從人性論的角度出發(fā),將仁作為人類本然、人的本性來對待,同時對如何行仁、踐仁、為仁的問題提供了人性淪意義上的理論支撐,即通過“親親之愛”達到“泛愛眾”的圣域,進而通達天地境界??鬃拥?ldquo;仁愛”倫理思想對于當代社會防止和糾正人的異化,提升個人價值理性,弘揚人文精神,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具有現實意義,孔子告誡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論是面對自己的親人還是面對陌生人,都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以“愛”來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當今社會之所以出現很多矛盾,人際關系不和諧,其重要原因在于,一些人肆意膨脹自己的物質欲望,自私自利,惟利是圖,甚至損人利己。如果我們能以孔子的“仁愛”原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尊重別人的意愿,樂于助人,那么人與人之問的關系定會和諧,整個社會將會出現一幅和諧的圖景。
2.2以“禮”相待調整人際關系
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儒家主張“以禮敬賓”,提倡追求人際問的和諧??鬃又鲝?ldquo;中庸”“仁愛”,提倡“和”與“禮”,強調通過禮度的教化使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友善對待。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禮教對家庭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尤其是儒家家訓強調的施禮于天下,為安邦固國和營造太平盛世提供了理論基礎。所以說,家訓是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掛礎,是我們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也是維護和諧社會秩序人倫關系的重要典籍。在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主張先禮后兵。在漢朝之后,特別主張以“禮”教化異族,提倡和睦共處。孟子提出的“仁者無敵”,主張“以德服人”,其中就包含著以禮服人,提倡王道,反對霸道的思想,即反對以武力作后盾處理國際關系;主張利用和平手段,通過在國際間建立相互信任關系而擴大自己的影響。
儒家的“禮”文化主張在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應該做到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境界,強調人類應當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以和善和友愛的態(tài)度對待自然萬物,反對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和過度開發(fā)。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除依靠經濟、法律手段外,還必須運用道德力量來維系。在市場經濟發(fā)育不完善、法制不完備的今天,我們需要弘揚儒家重禮重德的積極思想,強化經濟行為的道德意識,注重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的建立。
2.3“和合”共謀發(fā)展
首先,儒家的“和合”思想在思維方式上有助于我們糾正以往的“斗爭哲學”偏差,有利于推動和諧社會的形成。市場經濟是個充滿競爭的經濟,而有競爭就必然有矛盾沖突,就會帶來差異、矛盾和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對各種矛盾不能及時化解,必將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應在承認競爭是為了發(fā)展、為了繁榮的同時,需要協(xié)調好個人與社會、不同利益集團、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以共謀發(fā)展。這就需要運用和合思想,解決沖突,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其次,對外它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國際環(huán)境。當今一世界,和平、發(fā)展、合作成為時代潮流,但天下并不太平,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超級大國以文化作為“軟實力”,將其價值觀在全球兜售,拋出了“文明沖突論”,認為未來的國際政治斗爭主線,將由文明沖突取代意識形態(tài)及經濟沖突,強調西方文明應防范儒學與伊斯蘭兩大文明的聯合。這種理論實際上是“西方文化中心論”和“西方文化優(yōu)越論”在新形勢下的翻版,旨在以西方文明排斥其他文明,抹煞各種文化相互間的交流、吸取與融合,將文明的差異極端化,企圖以西方文化及其價值觀為標準來規(guī)范當今社會及特別未來發(fā)展。這與世界文化多元發(fā)展走向極不協(xié)調,因而遭到了許多國家和人民的反對。而儒家的和合思想不僅為國際間解決沖突、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謀求共同發(fā)展提供了思想基礎,而且也為我們反對霸權主義提供了價值評判標準,使人類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時代的挑戰(zhàn)中,相互借鑒,融匯貫通,共創(chuàng)21世紀的人類文明。
論文關鍵詞:儒家;倫理;仁;禮;和合
1儒家倫理思想的內涵
1.1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就是愛人,是有關愛的道德,是心靈深處的德性,是人們內心深處的內在情感訴求。“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能行五者天下為仁矣”,“恭,寬,信,敏,惠。”《論語·陽貨》恭,即嚴肅;寬,即寬厚、忠恕;信,即誠實;敏,即善于思考、果斷行事;惠,善于布施一些恩惠。“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現為從“孝悌”到“泛愛”的人類之愛。“孝”是子女對父母的愛,它強調的是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尊敬和服從。“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孟懿子問孝。子日:‘無違。”’(《論語·為政》)“悌”指的是對兄長的敬重之情。儒家倫理思想認為,道德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社會成員的普遍素質,認為人本性相近,這一相近的本性便是同情心,盡管有君子小人之別,但趨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質卻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這樣,“仁”就超出了孝悌的范圍,“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面》)所以,做人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與人為善,團結友愛。儒家提倡的“仁”出于血親之愛的博愛思想。且儒家提倡的仁愛是有原則的愛,“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孔子討厭那種無原則的愛,稱左右逢源毫無原則的人為“鄉(xiāng)愿”。當然,這是儒家倫理思想情感具有階級性的體現。儒家的“仁”不僅體現在對人類的博愛上,而且還表現在對生物,甚至是整個自然界的愛護上。“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釣魚而不大肆捕魚,射鳥而不破壞鳥窩。“民吾同胞,地吾與也”。
也就是說,人們是我的同胞,天地問的萬物是我的朋友,人類應尊重自然,人與自然應和諧共處。儒家政治倫理中的“仁”,體現的是“為民以惠”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論語·為政》)“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
(《論語·子張》)這里所謂的“立之斯立”強調的是從改造人的內心思想著手使人遵循道德原則,達到“立民”之目的;“道之斯行”指的是要用道德教育來教化百姓;“綏之斯來”指的是要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來安撫百姓,使其“近者悅,遠者來”;“動之斯和”指的是君王在治理國家時不能一味地依照在上者的個人意愿行事,一些必要的原則應當遵循。
1.2儒家倫理道德的外在要求是“禮”
“仁”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內在訴求,是為人之本。而“禮”則是“仁”的外在表現,是儒家主張的待人處事之道。“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論,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聦W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泡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不莊。”(《禮記·曲禮》)這說明,“禮”在儒家倫理思想中具有重要位置。這是因為,在封建宗法制社會中,由于儒家提倡和封建地主階級的強化而形成的一種在封建社會中必須遵循的無形法律。這種無形的法律得以貫徹執(zhí)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以宗教、氏族維代感為基礎的道德約束。簡單地說,“禮”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秩序:社會中的每個成員在倫理秩序中都有不同的關系定位,根據不同的關系定位而獲得身份的認同,履行此種身份所應履行的職分便是遵從了“禮”。
《禮記》規(guī)定:“禮”是決定親疏關系的人倫原則,是明辨是非的理性原則。它規(guī)范著社會等級秩序和人們的各種社會行為。“以禮敬賓”要求社會成員之問以禮相敬。在國際關系上,儒家主張先禮后兵。尤其是漢朝之后,強調用“禮”來教化異族,團結萬邦,與別國和睦相處。“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強調以德服人,以禮服人。政治倫理中的“正名”就是運用禮制來整頓社會上的各種等級名分,如君臣關系,家庭中的長幼尊卑等。在儒家看來,嚴格的等級制度可使社會秩序穩(wěn)定,而社會秩序穩(wěn)定君臣才能以禮相待,以仁相處,各安其業(yè),守其本分。整個社會才能井然有序。
1.3儒家倫理思想的目標是“和合”
總體而占,“和”是指異質因素的和諧共處,“合”是指異質因素的融匯貫通。“和合”蘊含著不同事物及其因素的相異相成和緊密凝聚,旨在承認“不同”事物的矛盾、差異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統(tǒng)一于一個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過程中吸取各個事物的優(yōu)點,使之達到最佳組合,從而促進新事物的產生,推動事物的發(fā)展??鬃永^承了商周以來的“中和”思想,對“和”特別重視,提出了“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主張以禮為本,對不同文化兼容并蓄,對他們的優(yōu)秀成份加以吸納、攝取、涵化。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他主張通過“究天人之際”去探求“天道”,把握自然規(guī)律,以期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道與天道的統(tǒng)一。在人與人的關系上,他主張人與人之間應團結友愛、和諧相處,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所謂“和而不同”就是以兼容彼此包含的合理因素而融匯貫通,“同而不和”則是否定差異,彼此無法兼容。強調“和”要講原則,不能不講標準無條件地迎合。
2儒家倫理思想的啟示
2.1以“仁(人)”為本促進和諧
儒家倫理倡導“仁”的目的在于防止人的社會和生物異化,恢復人的本性,實現“仁者人也”的以人為本的理想社會,這與當今社會以人為本的社會價值觀是不謀而合的。孔子所謂之“仁”,為完美人格的價值德行,他從人性論的角度出發(fā),將仁作為人類本然、人的本性來對待,同時對如何行仁、踐仁、為仁的問題提供了人性淪意義上的理論支撐,即通過“親親之愛”達到“泛愛眾”的圣域,進而通達天地境界??鬃拥?ldquo;仁愛”倫理思想對于當代社會防止和糾正人的異化,提升個人價值理性,弘揚人文精神,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具有現實意義,孔子告誡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論是面對自己的親人還是面對陌生人,都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以“愛”來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當今社會之所以出現很多矛盾,人際關系不和諧,其重要原因在于,一些人肆意膨脹自己的物質欲望,自私自利,惟利是圖,甚至損人利己。如果我們能以孔子的“仁愛”原則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尊重別人的意愿,樂于助人,那么人與人之問的關系定會和諧,整個社會將會出現一幅和諧的圖景。
2.2以“禮”相待調整人際關系
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儒家主張“以禮敬賓”,提倡追求人際問的和諧??鬃又鲝?ldquo;中庸”“仁愛”,提倡“和”與“禮”,強調通過禮度的教化使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友善對待。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禮教對家庭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尤其是儒家家訓強調的施禮于天下,為安邦固國和營造太平盛世提供了理論基礎。所以說,家訓是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掛礎,是我們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也是維護和諧社會秩序人倫關系的重要典籍。在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主張先禮后兵。在漢朝之后,特別主張以“禮”教化異族,提倡和睦共處。孟子提出的“仁者無敵”,主張“以德服人”,其中就包含著以禮服人,提倡王道,反對霸道的思想,即反對以武力作后盾處理國際關系;主張利用和平手段,通過在國際間建立相互信任關系而擴大自己的影響。
儒家的“禮”文化主張在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應該做到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境界,強調人類應當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以和善和友愛的態(tài)度對待自然萬物,反對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和過度開發(fā)。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除依靠經濟、法律手段外,還必須運用道德力量來維系。在市場經濟發(fā)育不完善、法制不完備的今天,我們需要弘揚儒家重禮重德的積極思想,強化經濟行為的道德意識,注重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的建立。
2.3“和合”共謀發(fā)展
首先,儒家的“和合”思想在思維方式上有助于我們糾正以往的“斗爭哲學”偏差,有利于推動和諧社會的形成。市場經濟是個充滿競爭的經濟,而有競爭就必然有矛盾沖突,就會帶來差異、矛盾和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對各種矛盾不能及時化解,必將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應在承認競爭是為了發(fā)展、為了繁榮的同時,需要協(xié)調好個人與社會、不同利益集團、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以共謀發(fā)展。這就需要運用和合思想,解決沖突,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其次,對外它有利于營造和諧的國際環(huán)境。當今一世界,和平、發(fā)展、合作成為時代潮流,但天下并不太平,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超級大國以文化作為“軟實力”,將其價值觀在全球兜售,拋出了“文明沖突論”,認為未來的國際政治斗爭主線,將由文明沖突取代意識形態(tài)及經濟沖突,強調西方文明應防范儒學與伊斯蘭兩大文明的聯合。這種理論實際上是“西方文化中心論”和“西方文化優(yōu)越論”在新形勢下的翻版,旨在以西方文明排斥其他文明,抹煞各種文化相互間的交流、吸取與融合,將文明的差異極端化,企圖以西方文化及其價值觀為標準來規(guī)范當今社會及特別未來發(fā)展。這與世界文化多元發(fā)展走向極不協(xié)調,因而遭到了許多國家和人民的反對。而儒家的和合思想不僅為國際間解決沖突、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謀求共同發(fā)展提供了思想基礎,而且也為我們反對霸權主義提供了價值評判標準,使人類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時代的挑戰(zhàn)中,相互借鑒,融匯貫通,共創(chuàng)21世紀的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