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日韩欧美色,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亚洲综合色网站,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色99在线,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哲學論文 > 中國哲學 >

關于東方智慧的魅力

時間: 樓宇烈1 分享

在當今歐風美雨盛行的時代,來談論東方文化、東方哲學,似乎有點悖時。但我想,作為一名當代中國大學生,如果對自身所在的東方世界,及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反而不甚了了,這不能不說是知識結(jié)構(gòu)中的一大欠缺。
東方原是一個相對的地理概念,泛指東半球(主要是亞洲),到了現(xiàn)代,則東方又有了政治及經(jīng)濟方面的含義,如稱資本主義社會、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為西方世界,稱社會主義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國家和不發(fā)達國家為東方世界等。我們從歷史文化傳統(tǒng)方面來講東方,則主要是就原地理概念上的東方而論的。目前,在文化分類學上有所謂歷史的和區(qū)域的文化圈的概念。學術界一般公認的看法是,在世界歷史上先后有五大文化圈。即:希臘(羅馬)文化圈,希伯來(____)文化圈,漢(儒家)文化圈,印度(佛教)文化圈,伊斯蘭(阿拉伯)文化圈。①其中,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化的融合,成為現(xiàn)代西方文化之根;而漢文化(除儒家外,至少還應當加上道家)和印度文化的融合,則成為現(xiàn)代東方文化之源。伊斯蘭文化有其獨特的某種介于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特性,至今牢固地根植于阿拉伯國家,并影響及廣大的伊斯蘭信仰地區(qū)。從大范圍來講,他也同屬于東方文化,但與上述漢、印文化相比,有著較明顯的差別。所以有時人們談化的所謂東方文化,實際上主要是指漢、印文化。當然,細分析起來,漢文化與印度文化之間也有很多的差異,甚至有極不相同之處。因不是本文主旨所在,這里就不多說了。本文所講的東方智慧,主要也是就漢、印文化來說的。
中國與印度是東方兩大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和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中國的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以及越南等地區(qū),對于這些地區(qū)的文化建構(gòu)有著深遠的影響。印度的佛教文化,分兩個系統(tǒng)分別傳入中國和東南亞地區(qū)。在東南亞,佛教至今仍是這一地區(qū)各國的主要文化形態(tài);而在中國,則經(jīng)過與本土文化的融合后,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然后又傳入朝鮮半島、日本以及越南等地區(qū),同樣對這些地區(qū)的文化發(fā)生了深刻的影響。由此可見,佛教和儒家、道家文化在其歷史進程中,早已超出了他原發(fā)生地的意義,而發(fā)展為構(gòu)成東亞、東北亞、南亞、東南亞這一廣大地區(qū)的文化的主體。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研究東方文化主要是研究儒、佛、道文化(然這絕不是說,諸如印度古代六派哲學、中國除儒道外的諸子百家、以及印度教、神道教、薩滿教等等東方文化不重要,不需要研究)。
由于篇幅的關系,下面我想僅就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作一些簡要的介紹,供同學們進一步學習和了解東方文化、哲學時參考。

儒學產(chǎn)生于中國,其創(chuàng)始人是春秋末年的孔丘。經(jīng)過孟軻、荀況等人的發(fā)展,在先秦諸子百家中成為最重要的顯學之一。到了西漢武帝時,由于董仲舒等人的建議,儒學被定于一尊,從此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理論基礎。
原始儒學可說是一種人學,其主要內(nèi)容是講為人之道,包括探討人的本性、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人生的價值、知識的結(jié)構(gòu)、為學的方法、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從政治國的道理等等。以后,儒學吸收了陰陽五行和道家的理論,豐富了他關于宇宙論方面的內(nèi)容。唐宋時期,在佛學的刺激和影響下,儒學進一步吸收佛、道的理論,積極發(fā)掘傳統(tǒng)典籍中的微言奧義,構(gòu)筑了一套融人學與宇宙學于一爐,內(nèi)容豐富,論理精細,體系龐大的宋明理學,達到了儒學發(fā)展的一個新階段。
從哲學理論特征上說,儒學主要是一種以實踐理性為主的哲學。因此,儒學在完善自我的道德實踐方面的理論特別豐富。例如,關于人的本性問題,是探討道德實踐的理論前題,儒學在這方面就有廣泛而深入的討論,豐富的理論??鬃訉Υ苏f得比較簡單,只說了"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孟子主張"性善"論,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孟子·告子上》)荀子則主張"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荀子·性惡》)在東漢著名哲學家王充的《論衡·本性篇》中,他列出了以下各種人性論的理論加以評論:人性有善有不善(世碩、公孫尼子等),人性皆善(孟子),性無善惡之分(告子),人之性惡(荀子),人性善惡混(揚雄),以及董仲舒的性三品說,等等。到了宋明理學,則對性理、心性、性情、性習、才性等問題有了更加深入細致的分析。
又如,由于儒家注重于理想道德的培養(yǎng)和理想人格的實現(xiàn),因此有極豐富的關于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理論和具體踐履的方法。他們提出的各種關于圣人、君子、賢者、儒者的道德標準,在封建社會中曾起過相當大的社會影響。這些理想圣人的道德標準,從今天社會的眼光看,絕大部分是過時了,但也并非一無可取之處。而當我們評論古人時,則更不能脫離這些道德標準去苛求古人了。在道德修養(yǎng)上,儒學特別強調(diào)自覺的原則。如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里仁》)孟子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離婁下》)"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離婁上》)對于道德行為上的自愿原則,儒家則很少闡發(fā),他們強調(diào)的是服從天理性分的原則,也就是服從社會整體的原則。在儒家看來,道德的自覺性是不可能自發(fā)產(chǎn)生的,而必需通過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來。因此,儒家十分重視教育,大儒學家一般也是一位大教育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儒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其中有些在今天也還是很有價值的。
再如,儒家對社會中的人際關系是十分關注的,很早就提出了"五倫"的概念,即所謂:君臣(今天可作為一般的上下關系來解釋)、父子(母女)、夫婦、長幼(兄弟姐妹)、朋友,這五種人際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孟子說,處理這五種人際關系的倫理原則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對此,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思想家譚嗣同曾批判說,五倫中只有朋友一倫"于人生最無弊而有益",因為他"不失自主之權(quán)",至于其他"四倫可廢也"。(《仁學·三十八》)譚嗣同這里是就反對這些關系中倫理原則的不平等而言的,是近代資產(chǎn)階級平等、自由意識的表現(xiàn),有其積極進步的意義。但他并不能否定這些關系的實際存在,所以他又說,在理想的民主國中,君臣、父子、夫婦、兄弟的關系都應當象朋友的關系那樣,是平等、自主的。由此可見,儒家為五倫所確立的倫理原則應當廢除或改造,而其揭示的五倫關系,則也還是今天社會人際關系中的幾種最基本的關系。
儒學大約在當漢武帝定儒家于一尊時就傳入朝鮮半島了,同樣是朝鮮半島古代文化的核心。公元十一世紀,高麗朝的崔沖振興儒學有功,被時人尊稱為"海東孔子"。公元十三世紀末,程朱理學傳入高麗,忠宣王時,國子學改稱成均館,其名乃出自《周禮·春官·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相傳"成均"乃周朝之學宮)成均館學官鄭夢周在明倫堂講程朱理學,影響極大,被推為"東方理學之祖"。繼高麗朝而起的李朝(1392-1910),史稱"儒教王朝",是朝鮮理學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十六世紀,理學大師輩出,其中如李滉(號退溪,1501-1570),畢生研究朱子學,著作甚富,在一些方面發(fā)展了程朱的思想,世人譽為"海東朱子"。他的學說,對于日本的朱子學也有一定的影響。
儒學最初是通過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相傳,約公元四世紀后葉,朝鮮半島百濟的王仁攜《論語》東渡日本,公元六世紀時,百濟又多次派五經(jīng)博士至日本講經(jīng)。從此,儒家經(jīng)傳在日本廣為流傳,對日本的文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圣德太子是日本古代文化的奠基者,公元七世紀初,在他制訂的十七條憲法中,除第二條講"篤敬三寶"為推崇佛教外,其余各條都貫穿了儒家的精神,如第一條講"以和為貴","上下和睦",第七條講"克念作圣",第十六條講"使民以時"等等。從公元八世紀初至十世紀(奈良朝與平安朝前期),儒學十分興盛。之后曾一度低落,然至江戶時代(1603-1868),儒學復興,以至在明治維新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儒學在日本有許多發(fā)展,特別是在江戶時代,學者們致力于儒學的日本化,涌現(xiàn)出一批著名的學者。如藤原惺窩(1561-1619),林羅山(1583-1657),中江藤樹(1608-1648),山崎闇齋(1618-1682),山鹿素行(1622-1685),貝源益軒(1630-1714),荻生徂徠(1666-1728)等。如果說,在朝鮮李朝的五百年間,完全是朱子學獨霸的話,那末,在日本江戶時代的二百六十余年間,則呈現(xiàn)出百花競放的景象。特別是陽明學,由于其理論中包含著某些自尊自心、身體力行等思想,日本幕末一批思想家,如佐藤一齋(1772-1859),佐久間象山(1811-1864),吉田松蔭(1830-1859)等,即利用他來鼓吹解放思想,力行務實,吸收洋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明治維新做了思想理論上的準備。
在越南,儒學傳入也極早(約漢武帝時),三國兩晉時期,由于中原地區(qū)動亂不寧,一批士人避居越南,同時也就進一步傳播了儒學。陳王朝時(1226-1400)理學傳入,朱子學流行于士大夫之間。繼起的后黎王朝(1428-1789)和阮王朝(1802-1883)更是獨尊儒學,并效法中國科舉取士以四書五經(jīng)命題,使儒學更加深入民間。

佛教產(chǎn)生于印度,其創(chuàng)始人是釋迦牟尼(約公元前565-485左右)。在印度,佛教經(jīng)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這幾個階段的發(fā)展。至十三世紀初,由于中亞信仰伊斯蘭教的一些民族入侵,致使佛教在印度完全消失。近代印度開展了復興佛教的運動,于十九世紀從斯里蘭卡反傳回來。
佛教,特別是在大乘佛教,是一種蘊含著豐富哲理的宗教,其內(nèi)容之廣博深奧,其典籍之浩翰,是世界歷史上任何一種宗教都無法與之相比的。佛教教義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靜,即所謂"四法印"。這是佛教教義確立時,與當時印度其他宗教或?qū)W派相區(qū)別的標志,是為釋迦牟尼所認可的。在原始佛教時期,佛教徒們即以是否合于此"四法印",來判別佛法與非佛法的。這四句話里,可以說包括了佛教對于客觀世界、社會人生、理想境界的全部基本觀點。一切皆苦,是佛教對世界、人生的根本看法,是全部佛教哲學理論的出發(fā)點。釋加牟尼成道時所總結(jié)的" 四諦"(四條真理),就都是圍繞著一切皆苦來論說的。"四諦",即所謂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嘀B是說現(xiàn)實世界和人生的種種痛苦(即一切皆苦),集諦是說造成痛苦的各種原因和理由,滅諦是說消除痛苦達到理想的境界(涅槃),道諦則是說實現(xiàn)理想境界的方法。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事物或現(xiàn)象都是遷流變動的、剎那生滅的,沒有常住不變的事物或現(xiàn)象。佛教把那種主張有常住不變的事物或現(xiàn)象的看法叫作"常見",認為是一種錯誤的看法。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事物或現(xiàn)象中沒有常住的自我(相當于靈魂)或自性。人們?nèi)绻荒苷J識"無常""無我"的道理,而是執(zhí)著于"有常""有我",那就是自尋煩惱,亦即是痛苦的原因。涅槃寂靜則是佛教追求的最高解脫,是一種根本消滅了苦果苦因,擺脫了生死輪迴的不可思議的境界。佛教的全部理論和方法,可以說都是從這些基本觀點出發(fā)而鋪展開去的,都是為這些基本觀點作論證的。如,以緣起理論說明"諸法因緣生",離開各種"緣"(關系或條件)也就不能生起諸法(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從而證明"無常""無我"的道理;以"十二因緣"理論說明人生的生、老、病、死的過程和原因,三世輪迴的兩重因果等。
在原始佛教那里,主張通過苦行來達到解脫,強調(diào)嚴格的戒律和遠離塵世的出世主義。在現(xiàn)存原始佛典中,除了大量記述佛陀(釋迦牟尼)生平和成道、傳道事跡者外,主要內(nèi)容是講戒律的,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宗教道德規(guī)范和理論。到大乘佛教出現(xiàn)后,佛教的宗教哲學理論有了極大的發(fā)展,涌現(xiàn)出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理論家。如,馬鳴(Asvaghosa ,約公元一或二世紀)、龍樹(Nagarjuna ,約公元二至三世紀)、提婆(Aryadeva ,約公元二至三世紀)、彌勒(Maitreya ,約公元四至五世紀)、無著(Asanga ,約公元四至五世紀)、世親(Vasubandhu ,約公元五世紀)等,都是其中最著名者,是大乘佛教兩大派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

前期大乘佛教是由馬鳴、龍樹、提婆創(chuàng)立的"中觀"派(或稱"空宗")。這一派的主要理論,可以用龍樹《中論·觀四諦品》中的一首偈來概括:"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為什么?龍樹解釋說:"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這是說,一切事物以及人們的認識(甚至包括佛陀、涅槃等)都是一種相對的、相互依存的關系,是沒有獨立自性的(即沒有實在的實體性)。因此,無論是說有還是說無,都只是為了引導眾生而假設的名相(概念)。正確的途徑是,既不落于有也不落于無,這就是中道的理論。"中觀"派為了不落于斷滅空,又提出了"二諦"說。對無明凡夫說俗諦,即說有;對上根菩薩則說真諦,即說空。他們?yōu)榱藦氐追穸?,給生滅、常斷、一異、來去這四對范疇都加上了否定辭,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他們的論證是十分抽象和煩瑣的,他們的前題是否認客觀世界的真實性,但在這中間也表露出了不少的辯證法思想。
接著而起的,是由彌勒、無著、世親創(chuàng)立的"瑜伽行"派(或稱"有宗")。這一派對"中觀"派一切都是假名、"空亦復空"、否定一切的理論,持反對的意見。他們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xiàn)象,都是由人類的精神本體所變現(xiàn)出來的。他們稱這一人類的精神本體為"識",聲稱"萬法唯識",肯定"識"的實存性。在分析"識"如何變現(xiàn)為諸法,以及如何"轉(zhuǎn)識成智",證得圓成實的"真如佛性"等過程中,"瑜伽行"派深入地分析了人的心理活動,并對各種認識活動和心理活動進行了十分細致地分類,歸納為"五位百法"。其中有些是根據(jù)宗教的要求主觀構(gòu)想出來的,也有十分煩瑣之處,但對于人們研究認識活動或心理活動也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又,為了深入分析名相的需要,這一派專門研究了分析的方法,極大地發(fā)展了佛教邏輯-----"因明"。
"中觀"派和"瑜伽行"派在爭論中不斷互相吸收,大乘佛教后期發(fā)展的趨勢,就是融合匯通這兩派的觀點。
密教是佛教與印度古代民間信仰,特別是婆羅門教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至公元七世紀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經(jīng)教軌儀,真正的密教才出現(xiàn)。而至八世紀初,密教則已在印度佛教中占據(jù)了主要的地位。密教以大乘佛教哲學為基礎,配以系統(tǒng)的咒語(真言)、陀羅尼(總持)、儀禮、俗信,以及強調(diào)法身佛說法、秘密傳法、即身(現(xiàn)身、肉身)成佛等,構(gòu)成了他與顯教相區(qū)別的特征。密教在八世紀傳入我國西藏地區(qū),發(fā)展為今天的喇嘛教,然在中原地區(qū)的影響則不是很大。
傳入東南亞地區(qū)(包括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的佛教是部派佛教中的上座部佛教(也稱為南傳佛教)南傳佛教注重實踐,強調(diào)戒律,因此南傳佛教大藏經(jīng)(巴利[Pali]文大藏經(jīng))也以律藏為主,其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至今。
佛教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左右(兩漢之際)傳入我國,其中主要是大乘佛教。佛教傳入我國后,經(jīng)過與我國傳統(tǒng)思想和宗教的沖突和融合,以及理論上形式上的自我調(diào)整,自四世紀起(東晉南北朝),即在中國社會中,特別是思想文化方面,發(fā)生了廣泛的影響。同時,也就開始了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佛教理論,探索建立適合于在中國土壤上扎根、生長、光大的佛教。到了隋唐時期,形成了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和理論。此時,佛教已在中華大地上生了根、開了花、結(jié)了果,已與中華本土傳統(tǒng)文化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了。其中如,天臺宗、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密宗等,在我國文化史上、哲學思想史上、文化藝術史上,都曾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佛教在我國發(fā)展過程中,同樣也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理論家。近代著名史學家梁啟超曾說:"六朝至唐數(shù)百年中,志高行潔、學淵識拔之士,悉相率而入于佛教之范圍。"(《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其間如,道安、鳩摩羅什、慧遠、僧肇、道生、智顗、吉藏、法藏、玄奘、澄觀、慧能、宗密等,他們的成就,比起創(chuàng)立佛教的印度高僧來,一點也不遜色。沒有隋唐時期佛學的理論成就,也就不會有宋明理學在理論上的成就??梢院敛豢鋸埖卣f,自東晉南北朝以后離開佛教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中華歷史、文化的精神的。即使在近代,佛教哲學對一大批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也仍有極深的影響。而時至今日,中華大地上也還有舉不勝數(shù)的名山大川、文物古跡和民俗風尚等,是與佛教文化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相比較,有許多不同的特點,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佛教不斷地向簡易方向發(fā)展?!吨芤?amp;middot;系辭》說:"易簡之善配至德","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崇尚簡易,這大概是中國人理論思惟上的一大特點。因此,煩瑣的佛教理論如果不進行一番簡化的話,是不易為中國人所接受的。唐玄奘企圖盡量恢復和保存印度佛教的原貌,他的佛經(jīng)翻譯忠實于原著,他所創(chuàng)立的法相宗,也力求保持大乘瑜伽行派的特色。但結(jié)果是,同一原典的漢譯本,他的譯本不如鳩摩羅什的譯本流行,他所創(chuàng)立的法相宗兩傳以后就式微了。天臺宗和華嚴宗在理論上都是融合了大乘空有二宗,通過綜合簡化,發(fā)展了大乘的哲學思想。但總的講來,其理論體系也還是相當龐大和煩瑣的,不易為一般信仰者所把握。所以,唐以后這二宗的傳承也僅能不絕如縷而已。相反,以簡易著稱的禪宗和凈土宗,則在我國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唐五代以后的佛教,主要是禪宗,或禪凈合一者。由是,宋以后,禪學與佛教(學)成了同一含意的概念,談禪也就是談佛。
禪宗是中國佛教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從理論上講,中國禪宗的產(chǎn)生,就是為了反對佛教的煩瑣哲學的。他們提倡以實修為主,不落言詮,不立文字。相傳為中國禪宗創(chuàng)始人六祖慧能說法的記錄,以后為禪宗奉作經(jīng)典的《壇經(jīng)》,就是綜合了大乘空有二宗最基本的觀點,以極其簡煉的語言(全文僅一萬余字)表達出來的,唯一被稱為"經(jīng)"的中國著作。而在實修上,中國禪宗也改變了那種脫離現(xiàn)實世界,尤其是脫離現(xiàn)實自我的靜坐求凈的方法。他們認為,人人具有的佛性本來清凈無為,沒有煩惱纏縛(即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此,人們一旦覺悟到自己的本性本來清凈無為,也就得到了徹底的解脫。禪宗在開導人時,特別強調(diào)個人的主動性,他們認為,自性只能自覺,他人的覺悟不能替代自己的覺悟,別人至多只能引導一下。因此,禪宗大師從不告訴弟子們現(xiàn)成的結(jié)論,而總是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去啟發(fā)弟子們自己進行思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這些方法和手段中,就有人們熟知的"棒喝"、"參公案"、"看話頭"等等。這里面雖有不少神秘主義的色彩,但也有一定的啟發(fā)智力的作用。另外,禪宗要求人們做自家主人,不迷信權(quán)威(包括佛陀、祖師和佛典),這對解放思想也是有積極意義的。至今,禪宗思想在東西方社會中,還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不少學者對之有濃厚的興趣。
佛教大約于公元四世紀時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其時,朝鮮半島三國(高句麗、百濟、新羅)不斷從中國輸入佛經(jīng)和派遣高僧來中國求法,中國的各宗派亦先后傳入,并由此建立起自己的佛教宗派。先是有五教的成立(涅槃、戒律、法性、華嚴、法相),八世紀后禪宗傳入,也有了教宗之分。朝鮮半島的佛教,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也產(chǎn)生了不少的高僧和名著。如,高麗僧義淵,新羅僧圓光、慈藏、義湘、元曉、圓測、道義等是為最著名者。義湘、元曉都深通華嚴,前者被尊為朝鮮華嚴初祖,后者被尊為"海東師",其所著之《華嚴經(jīng)疏》、《大乘起信論疏》等,世稱為"海東疏",對華嚴思想甚有發(fā)明。今天,佛教在南朝鮮仍然十分盛行。
佛教大約于公元六世紀時首先由百濟傳入日本。經(jīng)圣德太子大興佛法,佛教在日本扎下了根。公元七世紀初,日本遣小野妹子使隋,并派留學僧數(shù)十名隨行求法,開始由中國傳入佛教。奈良朝時期,是由唐朝輸入的佛教,當時有六個主要宗派,史稱"南都六宗"(三論、法相、華嚴、律宗、俱舍、成實)。平安朝時期,留唐高僧最澄和空海,回國后分別創(chuàng)立了天臺宗和真言宗。此時,日本佛教開始謀求與本土傳統(tǒng)文化(神道)的調(diào)和,出現(xiàn)了所謂的本地垂跡說,即宣稱佛為神之本體,神是佛的化身。這種情況,在佛教初傳入中國時也發(fā)生過。當時也有所謂老子西去化為佛,佛遣三大弟子來中華傳教,分別化為孔子(儒童菩薩)、顏回(月光菩薩)、老子(摩訶迦葉)等。至鐮倉時代,又增加了凈土宗、真宗、日蓮宗、禪宗四宗。真宗、日蓮宗是日本獨有的宗派,真宗本是凈土宗的支派,為親鸞所開創(chuàng),此派因承認和尚可以吃葷、可以娶妻受到歡迎,以后并為日本各宗派所接受。日蓮宗以標榜恢復天臺教義而創(chuàng)此新宗,鼓吹"唱題成佛論",提倡念"南無妙法蓮華經(jīng)"的修行方法。禪宗是這一時期佛教的主流,得到幕府武士們的特別青睞,是武士的精神支柱,因此十分興盛。留宋高僧榮西為日本禪宗之始祖,開創(chuàng)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臨濟宗,其再傳弟子道元留宋回國后則開創(chuàng)了曹洞宗。禪宗在日本獲得新的發(fā)展,把參透"無"字放到最突出的地位,形成其自己的特征。本世紀初,日本禪宗經(jīng)過鈴木大拙等人傳播到歐美,在西方引起了一股禪宗熱。此熱不僅至今不衰,且呈日趨高漲之勢。
越南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通途之一,早期受印度佛教的影響比較大,八世紀以后則主要受中國佛教的影響。李朝是越南佛教的黃金時代,傳播的主要是禪宗。后黎王朝時,大力推行崇儒抑佛的政策,佛教遂日趨衰微,此后亦未能再興。

東西文化的交流,可以說自古有之。中國古代絲綢之路,遠達希臘、羅馬?!稘h書》中所記之"大夏"系指希臘人所建之國,"大秦"則指羅馬帝國。古印度與希臘、羅馬也早有交流,現(xiàn)存漢譯佛典中,有一部名叫《那先比丘經(jīng)》的經(jīng)(巴利文佛典中也有,名叫《彌蘭陀王問經(jīng)》[Milindapanha]),講的是彌蘭陀王(公元前二世紀左右支配西北印度的希臘人國王)在與那先比丘的問答后,皈依佛教的故事,記述了古印度與古希臘之間的文化交流。十六世紀起,歐洲資本主義向亞洲開拓殖民地,進行掠奪。同時,羅馬教廷也派遣天主教耶蘇會士來亞洲傳教,東西開始了一種新的交流。至十九世紀,東南亞大部分國家淪地殖民地,中國和日本的閉關鎖國政策也被徹底打破,從此是東西文化的開放的、全方位的交流。
由于歷史的原因,又因我們身處東方,人們往往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西方文化、哲學對東方和中國的影響,而對交流中東方文化、哲學在西方引起的反響則反而疏于考察。因此,在本文結(jié)束之前,我想就后者做一極其簡要的介紹,或許能觸發(fā)起人們對東方人的智慧,東方文化、哲學價值的重新思索。
中國"四大發(fā)明"(造紙、指南針、印刷術、火藥,加上"中醫(yī)"是五大發(fā)明)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是小學課本上就有的?,F(xiàn)在,人們談論的則是李約瑟的《中國科技史》和坦普爾的《中國的一百個世界第一》。從這兩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的智慧是如何令西方吃驚、敬佩和著迷的。談論這些,當然不是為了叫青年人在光榮的歷史中自我陶醉,相反是要把他當作一付清醒劑,使我們得以全面地認識一下自我,激勵我們?nèi)?chuàng)造一個無愧于民族歷史的新時代的自我。
對于儒家文化,人們議論紛紛,捧之者捧殺,罵之者罵殺,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然而誰也駁不倒誰,誰也說服不了誰。這就說明,捧殺也不行,罵殺也不行。與其在捧殺與罵殺的唇槍舌戰(zhàn)中打轉(zhuǎn)轉(zhuǎn),不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擇善而從,為我所用,察其實際之功效而取舍之。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哲學理論,曾對歐洲十七、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時期的許多思想家和政治家發(fā)生過巨大的影響。如法國的伏爾泰、狄德羅、盧梭、霍爾巴赫等,都對中國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伏爾泰對孔子儒家思想推崇倍至。他在《哲學辭典》"中國"條中寫道:"我讀孔子的許多書籍,并作筆記,我覺著他所說的只是極純粹的道德,既不談奇跡,也不涉及虛玄。"(轉(zhuǎn)引自朱謙之著《中國哲學對于歐洲的影響》)李約瑟在《中國文明》的講演中說:"當余發(fā)現(xiàn)十八世紀西洋思潮多系溯源于中國之事實,余極感欣忭。......吾人皆知彼啟蒙時期之哲學家,為法國大革命及其后諸種進步運動導其先河者,固皆有感于孔子之學說,而曾三復致意焉。"(同上)至于德國的萊布尼茨對于《周易》和宋明理學的特殊興趣,已為人們所熟知,就不必詳說了。今天,亞洲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和"四小龍"在經(jīng)濟上的成功,儒家與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問題,正在引起世界性的關注與研究。
當今,歐美國家的許多科學家(包括自然學家和哲學人文科學家),運用東方哲學研究現(xiàn)代科學問題,已作出了許多成績。八十年代初風行美國的《物理學之道》(走向未來叢書曾編譯出版題名《現(xiàn)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用道家和禪宗思想來探討現(xiàn)代物理學上的各種問題。而用儒家、道家、佛教(主要是禪宗)理論來研究人的問題,心理學問題,認識論問題,則更是不勝枚舉。即以大家所熟知的存在主義來說,如果你對中國道家老莊思想一無了解的話,是無法把握其真諦的。這一切證明,古老的東方智慧不僅魅力猶存,而且自我調(diào)節(jié)以適應時代的生存能力。
關于"二十一世紀是亞洲的世紀"的議論多起來了,在日本也有人認為現(xiàn)在是提出"脫歐入亞"(日本明治維新時著名教育家福澤諭吉曾提出"脫亞入歐")的時候了。對此,我們應當作何思考?自大是愚昧的,自尊是不可無的。


① 學術界對世界五大文化圈也有這樣分類和稱呼的:中國文化圈,西方文化圈,東方正教文化圈,回教文化圈,印度文化圈。

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