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分析論文
心理健康分析論文
現(xiàn)代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決不能忽視家校合作的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分析論文,供大家參考。
心理健康分析論文范文一: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
【摘要】探討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問題,對促進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推進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為視角開展相關問題的研究。
【關鍵詞】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
一、家長的榜樣作用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國自古以來對于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問題就有許多相關方面的論述,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的觀點。[1:36]家長在家庭生活中的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青少年,家長的言行端正,所作的事情都能夠符合規(guī)范,對于青少年的影響是積極的,相反,如果對青少年只是進行一味的空洞說教,而自己的行為與教育青少年的道理卻背道而馳,這樣不僅不能夠讓孩子信服,相反,孩子會逐漸認為家長的教育是言行不一的,這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非常不好的。心理學家班杜拉也曾經(jīng)做過攻擊反應的實驗,實驗的結果證明,成人所作的行為,其內在的善惡傾向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只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去做,不會深入的判斷、研究所作行為的善惡。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家長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樹立怎樣的榜樣,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因此,在家庭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家長要有意識的給青少年樹立一個良好的行為榜樣,給青少年的心理以正向的積極影響,這種榜樣的作用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二、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一般包括四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嬌慣型,這種教養(yǎng)方式主要是指家長對于青少年過于溺愛,孩子是家庭生活中的核心,家庭生活都要圍繞著孩子的需要而進行,孩子成為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碰碰不得,說說不得,為我獨尊,任性而為,以自己為中心,對于家庭缺乏責任心,也不懂得感恩,這種嬌慣式的教養(yǎng)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使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難以適應,會不斷的碰壁,這對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第二種類型是獨斷專行型,這種類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其特點與嬌慣型的教養(yǎng)方式正好相反,此種教養(yǎng)方式實施中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是絕對的權威,在家庭教育的實施中,要讓孩子絕對的服從,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見解,管教的方式粗暴、簡單,并且過于苛刻和嚴格,要求每一件事都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完成,在這種教養(yǎng)方式教育下的孩子,自卑心理嚴重,膽小怯懦,冷漠而不善于與人溝通與交往,在學習與生活中缺乏自信,這種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是非常不利的;第三種類型是放任自流型,這種類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家長對于孩子的不管、不問,而任其發(fā)展。青少年正是思想道德素質與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管教,其思想和行為就很可能出現(xiàn)問題,很容易造成心理健康失衡的問題,而發(fā)生偏激的行為,這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極大的負面影響;第四,民主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此種家庭教養(yǎng)的方式對孩子的要求嚴格而不苛刻,關愛而不嬌慣,讓孩子充滿自信,懂得尊重,積極向上,而充滿正能量,培養(yǎng)孩子積極進取的精神,讓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善于理解他人,學會與人為善的交往,善于適應社會,這種民主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是非常有利的。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日常的家庭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要以民主的教養(yǎng)方式教育孩子,要理解、尊重孩子,善于鼓勵和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自律,學會友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更好的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與此同時,家長要改變固有的家庭教育觀念,不僅要在日常的生活中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的發(fā)育,重視孩子的智力發(fā)展,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情況,家長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教會孩子學會關心別人,教會孩子善于排遣自己不良的情緒,教會孩子處理好人際關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為孩子未來幸福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良好的家庭氛圍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氛圍是指家庭成員之間彼此之間所形成的關系狀態(tài),其中既包括妻子與丈夫的關系,也包括父母與孩子的關系,還包括一個家庭親屬之間的關系。[2:47]一個家庭的家庭氛圍是否和諧,對于孩子的心理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一個家庭成員之間的彼此關系融洽、和諧,家庭的氛圍就相對的和諧,相反,如果一個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較為緊張,家庭的氛圍也自然不會和諧。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同樣也是孩子快樂生活的基本條件。尤其是家庭成員中夫妻關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試想夫妻間不斷的爭吵,彼此的關系日趨緊張,孩子的內心是無法獲得快樂和安全的體驗的,而如果夫妻間和諧共處,彼此關愛,夫妻感情融洽,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也自然沐浴在愛的陽光中,孩子的心理也自然會比較健康,可以這么說,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四、結論
研究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問題對促進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家庭教育的開展情況并不盡人意,依然面臨許多急需改進的地方,因此,開展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余鳳紅.淺談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探索.2010(09):34-36.
[2]顧康樂,陳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J].農(nóng)家科技.2010(01):45-47.
心理健康分析論文范文二: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正面作用分析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健康體育教育在高校課堂中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健康體育教育模式是在“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下提出來的一種新的體育教學模式。該文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法、訪談法、實驗教學法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健康教育模式能夠提高高校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促進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健康體育;教育模式;高校學生;心理健康
體育是高校公共基礎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其教學目標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由于近幾年來高校學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因此,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變得極為重要。健康體育教育模式符合體育教學的特點,有助于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1研究對象
選取該校2014級600名大學生,其中男300例,女300例,分為12個教學班,以教學班為單位作為研究對象。
2方法
2.1問卷調查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分別對600名大學生實施健康教育模式前后進行調查。該量表共有90項癥狀清單(SymptomChecklist),因此,也被稱為SCL—90量表。
2.2文獻法
參照該次研究目的,對國內外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心理健康的文獻進行查閱,做好研究的準備工作。
2.3訪談法
訪談一些體育和心理專家,咨詢其意見以及最近研究成果。為該次實驗的方法和手段提供有效依據(jù)。
2.4實驗教學法
兩個學期均進行健康體育教育模式,第一學期完成跆拳道教學和選項課教學,分別為男6個班和女6個班。每周進行一次教學,每節(jié)課45min,9~11周完成跆拳道教學。課堂前期進行跆拳道教學,其余時間作為學生足球、籃球、兵乓球、健美操和太極拳等選項課學習,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生可在7~9周內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完成選課,完成選課教學并對其進行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剩余時間讓學生完成心理健康學習。提高選項課教學設置在第二學期。依據(jù)學生自行興趣和愛好的選課結果,重新排班,每班人數(shù)為40~50人。排球、太極拳、籃球和乒乓球課程中乒乓球課程均男女各2個班,剩余課程均為男女各1個班,共計10個班。足球1個班均為男生,健美操1個班均為女生。技能教學時間為14周,心理健康理論教學2周,考試測評2周。實驗前要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根據(jù)實驗目的和要求完成教學,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能夠有自主選擇權進行體育項目課程選擇。每學期課堂評價結束后,要對學期的課堂評價和意見進行總結和反饋,并對教學方法及時修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2.5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
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計量資料用(x±s)進行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技術資料用%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結果分析
3.1高校學生心理狀況測評結果分析
根據(jù)癥狀自評量表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高校學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高校學生進入大學后,學習方式、心理狀況、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都發(fā)生改變。存在一些學生不能立即適應大學生活。高校學生社會閱歷和社會生活經(jīng)驗不足,使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障礙。高校學生的生理發(fā)育相對成熟,會產(chǎn)生性沖動和性欲望,但受到法律、自身理智、社會道德和紀律的制約,把沖動和欲望壓抑在心里。學生缺少正確的性心理健康知識,不能夠對性做出科學的評價及認識,造成學生出現(xiàn)心理不適和困惑。戀愛、經(jīng)濟情況、個性發(fā)展、生活習慣、個性發(fā)展和家庭關系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學生心理問題。
3.2高校學生第一學期教學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第一學期體育教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并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通過對第一學期教學完成后的結果分析,與學習前相比,學生學習跆拳道后心理健康水平顯著提升。跆拳道注重的精神和意志上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把存在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釋放出來,讓學生變得更加沉著冷靜,長時間學習,促進學生自我行為調控力和注意力的提升,還可改善學生軀體化癥狀。教學實驗結束后,采用SCL—90量表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10個因子值均有所改善。
3.3高校學生第二學期教學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分別對第二學期教學前后進行心理健康測試,測試結果表明,10個因子值都有所改變,一些因子間的改變具有顯著性差異。依據(jù)學生選項課內容,可分為技能主導同場類項目、技能主導表現(xiàn)難易類項目和技能主導隔網(wǎng)類項目。對三類不同項目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1。分析結果表明,技能主導同場類項目能夠降低學生的強迫、敵對、抑郁和焦慮等心理,與教學前相比,各項因子的總均分具有顯著性差異。技能主導難易類項目可改善學生的抑郁、焦慮、軀體化和人際關系等因子,具有顯著性差異。技能主導隔網(wǎng)類項目可調節(jié)學生的敵對、軀體化和人際關系因子,各類項目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思維靈敏性和文化素養(yǎng)等都有所提升。
4結語
將健康體育教育模式實際應用于教學中,對學生的自信心、交往能力、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意志等均有所提升,充分證明,健康教育體育模式能夠提高高校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儲建新.健康體育教育模式對促進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開封大學學報,2013,27(3):76-80.
[2]傅君芳,林建君.高校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協(xié)同模式探索[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34(2):91-94.
[3]李茂盛.淺談體育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16):148-149.
[4]貢晨.關于高校體育教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討[J].運動,2013,(19):68-69.
[5]陳垚,戴友軍.中學體育教育中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7):57.
心理健康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1.淺談心理健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