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壓力與心理健康探究的論文
大學生群體,一個看似輕松,事實上卻承擔巨大壓力的群體,由于大學生承擔著各種各樣的壓力,這些壓力給大學生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小的困境。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大學生壓力與心理健康探究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壓力與心理健康探究的論文篇一
《大學生的壓力與心理健康研究》
【摘 要】大學生群體,一個看似輕松,事實上卻承擔巨大壓力的群體,學業(yè)、生活、情感、就業(yè)多重大山的壓迫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jīng)告急。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在不斷警示我們,要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文章結合筆者的工作就大學生的壓力與心理健康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給從事本行工作的同仁們一點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壓力;心理健康;就業(yè)
最近幾年,媒體不斷報導大學生群體中因存在著各種壓力,而引發(fā)出多種心理問題。調(diào)查表明,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異常者比例高達18.58%,明顯高于全國人均健康狀況異常水平。有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已將這樣的大學生群體稱為“心理弱勢群體”。對此,學校、家庭、社會都在尋找對策,以緩解大學生存在的壓力,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表明,大學生在面對壓力時自身采取的應對方法和策略十分關鍵,如方法得當將有效地舒緩壓力,而方法不得當則會起到反向的效果或是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
近年來,許多學者采取各種方法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不盡如人意,而且有相當數(shù)量的在校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有的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非常嚴重的心理障礙。大量的口頭調(diào)查結果表明,大學生面對巨大的心理壓力。多數(shù)同學希望能夠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教師及醫(yī)務工作者如果充分地利用好“聊天”這一方法,能使學生打開心靈的窗戶,使壓抑在內(nèi)心的諸多問題得以傾訴,及時得到有效的溝通解決。有利于心理問題的及時解決,促進健康人格的發(fā)展。另有還發(fā)生了多起在校大學生因心理問題而跳樓的事件,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不僅對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了嚴峻的考驗,而且對構建和諧社會也產(chǎn)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二、大學生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自身發(fā)展所處的階段容易引發(fā)心理問題。大學生正處在青年時期,這一時期心理發(fā)展主要存在以下矛盾:首先是充滿遠大抱負與現(xiàn)實經(jīng)驗不足的矛盾。當代大學生抱負遠大,憂國憂民,但是由于大學生還未真正走上社會,缺乏對實際的了解,因此大學生經(jīng)常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彷徨,久而久之導致心理問題。其次,要求他人尊重與自己尊重他人的矛盾。很多大學生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不喜歡別人干涉、指責,但對他人卻缺乏尊重,還有的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以致造成自命不凡、虛榮清高的個性缺陷。第三,思維獨立、批判性強與識別能力、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的矛盾。大學生思維獨立性、批判性進一步增強,但辯證思維還不深刻,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夠敏銳,自我控制能力有待發(fā)展,因而大學生在社會和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挫折和矛盾,處理不好就會導致心理問題。社會環(huán)境因素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社會思想多元化,競爭加劇、生活節(jié)奏加速,使人們產(chǎn)生緊迫感、壓力感以及心理上的距離感。很多學生在中學成績優(yōu)秀,受到學校“重點培養(yǎng)和保護”,進入大學后失去了這種優(yōu)勢和地位,產(chǎn)生心理失衡。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要求子女只顧學習,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有的學生生活懶散,缺乏紀律性,自理能力極差,抗壓能力不強。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對策分析
清華大學教授樊富珉的研究指出,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呈較高正相關,表明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的自我概念是增加大學生心理健康預防,減少心理疾病發(fā)生的有效途徑。樊富珉指出:從宏觀上看,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首先是理論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途徑模式等,其次是實證研究法,主要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大學生人格、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關系等實證研究。要有效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積極引導并采用正面的應對方式,避免采用負面應對方式。因為在面對壓力時,如何正確地認識和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如何正確地對待挫折和如何應對等,往往是學生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的關鍵因素。所以要幫助學生分析壓力原因,自我認識、自我教育,排除干擾,教育學生要“越是艱險越向前”,做生活的強者。如果缺少對壓力和困境的認識,便會不知所措,更為糟糕的是一些學生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所面臨的困難,最后往往會產(chǎn)生不良的后果。這也啟發(fā)我們思考日前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西南某大學設學生發(fā)泄室的做法是否得當,關鍵在于相關工作者是否對服務使用對象進行了先期或后期的必要導向。根據(jù)本研究結果,應當立體化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以滿足大學生的多樣需求。
(2)在不同的時期,比如進校期間、考試前、畢業(yè)前、實習或論文答辯等特殊階段,開展適合需求的工作是必要和有意義的。比如開展考前心理咨詢、主題辯論、特色班會、知識講座或體育競技等全面多樣的活動來疏導、克服焦慮情緒,這些措施或渠道無疑為學生如何排除壓力進行了訓練,也能有效地防止壓力可能帶來的更為嚴重的后果。
(3)對于學生群體,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jù)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類型、層次、學科的學生存在的壓力情況有明顯的差異;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其壓力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要關注男女生在壓力、健康、應對策略方面的差異。比如女生更易使用“情緒取向”的應對策略,而男生更易采取“問題解決”取向的應對策略等,以便對不同特征群體學生的壓力、心理健康和應對策略的實際情況作更為細致準確的掌握,并制訂更具有效性和針對性的教育方法。
四、結束語
總之,高校工作者要盡可能全面地研究和關注在校大學生的壓力狀況,引導大學生采取積極應對策略。高校要加快心理咨詢事業(yè)發(fā)展,“防重于治”;在心理教育中應根據(jù)“適應個別差異”原則,對面臨壓力調(diào)試能力較差的同學和群體要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鼓勵他們參加心理咨詢,使他們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和防衛(wèi)壓力過大的方法;同時應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體制,把課堂教學、課外指導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環(huán)節(jié),形成課內(nèi)與課外、教育與指導、咨詢與自助緊密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網(wǎng)絡和工作體系,增強有效性、針對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解亞寧.簡易應對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
[2]王建中.北京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