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論文范文(2)
小學生心理論文范文
小學生心理論文范文篇二
《小學生攀比心理成因及引導策略》
摘要:近年來,不良攀比現象已悄悄走入小學校園,這對小學生的身心及學習都有很大的消極影響。筆者通過對影響小學生攀比心理形成的家庭、學校及社會三方面因素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家長做好表率、減輕孩子心理負擔、鼓勵學生自己與自己比、學校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競爭、轉移不合理興奮點、社會創(chuàng)造良好文化氛圍等策略。
關鍵詞:攀比心;成因;引導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再加上外來文化的沖擊,人們的消費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人普遍存在的崇尚物質消費、追求享樂主義的傾向,使人們容易形成一種普遍性攀比消費的心理傾向。攀比消費不僅影響了成年人的消費觀念、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同時也影響到年幼的小學生一代,使他們容易形成早期的攀比心理、攀比行為。
一、小學生攀比心理的成因
小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大多表現為比較在意別人的看法,在意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這樣往往容易產生虛榮心理。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尊重的需要是較高層次的需要,處于生理安全歸屬于愛的需要之上。很多小學生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于是便期望自己比其他學生在某一方面強,產生一種攀比心理。小學生的攀比行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筆者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庭方面
1.家庭教育的影響
一般可將我國家庭教育分為二種類型,第一種是“以家長為中心的家庭”,家長片面地認為“孩子的消費行為應嚴加管教”,學生正常的消費也得經過家長的再在三審問,這樣勢必造成子女覺得賺錢、花錢最重要,把能渲泄式的消費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第二種是“以子女為中心的家庭”,這些家長認為“我們這一代吃苦已經吃夠了,不能再讓孩子吃苦,自己賺的錢不就是讓孩子花的嗎?”于是家長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就許諾想要什么買什么。這兩種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消費負面影響較大,造成學生過度追求物質享受。
2.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
有的孩子雖然人還很小,但他們的高消費要求往往都能得到滿足,花錢如流水的習慣便漸漸養(yǎng)成;有的家長雖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不是一種好的現象,但是,在孩子提出過高要求的時候,卻又難以堅持自己的觀點,往往以“下不為例”來放縱孩子;有的家長雖然收入不高,但是自卑心作祟,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在跟同學的交往中丟面子,受人欺侮。于是在孩子提出的要求超出他們的經濟承受能力的時候,也會盡量滿足。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再所不惜。這也是導致學生產生攀比心理的重要因素。
(二)學校方面
1.同學間的相互影響
在學校里,學生之間在心理、生理發(fā)展情況相近,經歷想法比較一致,更容易相互認同,因而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更大,俗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更容易相互認同,因而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更大,俗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生開始并非想擁有名牌,擁有“個人銀行”,在攀比風盛行時,有的學生看見別的同學這么做,于是心理不平衡,認為“別人能擁有,我為什么不能?”于是這股攀比風便越吹越大。
2.成績及升學率的影響
教師自身教育觀念的偏差,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覺到有錢才是重要的有面子的。事實上,教師在無意識中,會對長相好,成績好或者家庭條件好的學生格外關注和照顧,這些學生容易引起老師的重視。這些不好的因素,都會讓學生逐漸產生攀比和炫耀心理。
(三)社會方面
社會文化的發(fā)展以及異地文化的侵蝕當前社會文化樣態(tài)呈現出由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轉型、亞文化迅速發(fā)展的趨勢。大眾文化是一種感性文化、消費文化、媒介文化,它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影響著廣大人們的價值取向、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面貌,這也影響到年幼的小學生。
二、小學生攀比心理的引導策略
1.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和表率
家長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鏡子,孩子的心靈受父母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當發(fā)現因自己的因素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時,家長要認真反思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樣,不超前消費,不違法亂紀,不奢侈腐化?以身作則,孩子的心態(tài)自然也會平和許多。
2.家長要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作為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要求。當孩子出現上述現象時應因勢利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孩子人和人生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從而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激發(fā)孩子的斗志,讓孩子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3.學校引向良性競爭
學校要引導小學生的攀比突破傳統攀比的內涵,強調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就是在比較的基礎上相互爭勝,超越自我,激發(fā)個人的學習熱情,從而推動個人的健康發(fā)展。由于競爭的排他性和嚴酷性等特點,良性競爭也是很有可能轉化為惡性競爭。因此,在把小學生攀比行為引向良性競爭的過程中學校更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心態(tài)和良好的品德,使小學生保持積極意義的良性競爭。
4.要轉移不合理的攀比興奮點
小學階段的孩子表現的欲望都很強,很多同學具有與別人“比”的欲望。然而許多小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比”的內涵,使得競爭比較的興奮點發(fā)生了傾斜,熱衷于物質的、金錢的、淺層的攀比。同時還應看到,小學生有攀比心理,說明他們的內心有競爭的傾向或意識,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者試圖超越別人。因此,學校要抓住小學生這種上進的心理,改變他們攀比吃穿、消費的傾向,引導孩子在學習、才能、品德、良好習慣等方面進行攀比。
5.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有的小學生會“變臉術”,在家像個乖孩子,走進了社會和進入學校時卻完全像變了個人似地;也有的學生在家不愿聽父母的言教,但在學校很積極。所以,家長和學校應該有經常的聯系,并和學校從不同的途徑了解學生在社會上的表現,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共同探討教育策略,關愛小學生們的心理健康,讓他們感覺自己生活在理解與攜持之中,信任與關懷之中。同時有關部門也要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扭轉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網吧等娛樂場所進行長期有效的管理,讓下一代生活在健康、昂揚向上的社會氛圍之中。
參考文獻:
[1]黃希庭,著.心理學導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05).
[2]鄭雪,著.人格心理學[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09).
[3]林崇德,著.發(fā)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何艷如,主編.心理衛(wèi)生與心理輔導[M].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10).
[5]魏惠忠.堅持獨立思考克服攀比心理[N].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03).
[6]關穎.使人沮喪的攀比要不得[J].中國健康月刊,1994(05).
小學生心理論文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