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前幼兒心理學的論文
關于學前幼兒心理學的論文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幼兒時期心理狀況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他一生的健康成長。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幼兒心理學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幼兒心理學的論文范文篇一:《新時代幼兒心理健康論文》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
人的心理是在活動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活動也就是一個無形的心理宣泄室。在游戲中,可以鍛煉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展幼兒的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及交往能力,培養(yǎng)幼兒不怕挫折、勇于競爭、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品質。游戲活動主要可以采取角色游戲、體育游戲、語言游戲、音樂游戲等等。在活動中他們互相給對方搭建著“腳手架”,他們互相模仿著、比試著、商量著、沖突著,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交往能力與日俱增。
例如運用游戲表演,讓幼兒在扮演各種角色的同時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學會與同伴分享、合作、謙讓和互助,班上幼兒某某不會與同伴友好相處,活動中總是與同伴發(fā)生爭吵,攻擊行強,通過讓他與大家表演游戲《一起做事真快樂》,使他感受到了友好相處的重要性。游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因為只有在游戲中,幼兒所做的、所忙的才是他們自己的事,而感覺不到任何的壓力。游戲活動使幼兒有了自由活動的場所,讓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樂地活動,這對幼兒的心理教育無疑極為重要的。
二、營造健康的教育環(huán)境。
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育環(huán)境,了解幼兒的心理需要,讓幼兒的消極情緒得以發(fā)泄。例如可以在幼兒園創(chuàng)建心情墻,上面布置了不同的心情圖片,幼兒每天進幼兒園時根據自己的心情在心情墻上選擇相應的表情臉貼到自己照片下,如今天是開心的,就在自己照片旁貼一張開心臉;我們根據幼兒貼的表情臉了解幼兒當天的心情,如果發(fā)現(xiàn)某個幼兒連續(xù)幾天都貼的不開心的表情臉時,我們會及時關注這個幼兒,與家長聯(lián)系,設法改變幼兒情緒;還有心情樹語欄,孩子在心情樹旁講述自己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情。讓小伙伴分享快樂和不開心的事情。表情臉讓我們及時了解幼兒的情緒變化,心情樹語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幼兒的心理,及時排除幼兒不健康的心理。
三、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
家長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與老師度過的,幼兒教師不僅要培育好幼兒,還應該把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幼兒父母,因此,在幼兒園可以設一個家長園地,讓家長在專欄中了解孩子的心聲,與家長形成互動,孩子的每個舉動和異常表現(xiàn)都能被及時得到關注和調節(jié),這樣能夠避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生移位,家長也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例如某個小朋友在家長園地中的《爸爸媽媽聽我說》一欄中,這樣講到:“爸爸媽媽,你們能不能少玩會電腦,多陪陪我啊”?
以這種方式告訴家長,再忙也要關注幼兒,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存在心理問題時,更要采取得當的方法,例如有的孩子午睡時哭鬧,有可能是存在睡眠障礙,老是要與家長及時溝通找出孩子產生障礙原因,與家長共同制定了改變幼兒現(xiàn)狀的教育方案,如在睡前讓孩子聽舒緩的輕音樂,講溫馨的故事,給孩子信任的眼神,愛撫的動作,讓孩子身心得到放松,鼓勵孩子:“媽媽相信你這次肯定能自己按時入睡”,當孩子有了進步,能主動按時入睡,第二天要適當給以獎勵,再鼓勵孩子再接再厲,提出新的要求,逐漸讓幼兒克服入睡困難的問題,這樣,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升華。
四、在教育中灌輸幼兒勇于向困難挑戰(zhàn)、責任和競爭意識。
幼兒教師特別要對自信心較弱的孩子給予更多的愛和幫助,鍛煉他們勇于向困難挑戰(zhàn),可先讓他們作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讓孩子自己吃飯、穿衣、系鞋帶、收拾玩具和書包、整理自己的床鋪,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要求他完成好,不僅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使孩子從中獲得自信,使他們在獲得成功的體驗中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樹立自信心。同時幼兒自己做一些小事情的時候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和責任感。放手讓孩子進行各種活動,讓他們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在活動與競爭中,要引導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促進其自我肯定。
總之,我認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怕做不好,只怕想不到,我們幼兒教師要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引導幼兒行為、疏導幼兒心理,讓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兒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根據多年的幼兒教育教學經驗和本人的思考,我認為幼兒教師更重要的是要用心來培育幼兒,播撒愛的種子,潛移默化影響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愛是心理健康的營養(yǎng)素,幼兒教師是孩子一生中的啟蒙老師,因此,教師對幼兒的愛是心理健康中最寶貴的營養(yǎng)素。幼兒只有沐浴在愛的陽光下才會有安全感,才能適應幼兒園的環(huán)境,才能勇敢的與同伴和教師交往,才會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所以,幼兒教師在平時幼兒的生活和學習中要走近幼兒,能夠耐心聆聽幼兒的心聲,教師說話要做到溫文爾雅,有禮貌,教師與幼兒之間要是用愛的語言。蒙臺梭利認為:教育幼兒就是要了解幼兒。人們常用“六月的天,娃娃的臉”來形容幼兒,因為幼兒的心地是十分純真的,他們從不掩飾自己的內心世界,喜怒哀樂都會寫在他們的小臉上。
幼兒教師仔細聆聽他們的聲音會讓幼兒對你產生信任和依賴,喜歡和你交往,愿意聽你的話。教師還要多對幼兒進行鼓勵和表揚,其實每一位幼兒都希望自己被關注、被欣賞,經常給幼兒輸入一些積極的語言,如:“沒關系,再試一試”“你的小手真靈巧,畫的畫真美”“你的回答真棒”……讓幼兒在教師的贊美中擁有自信的力量。幼兒教師還要尊重幼兒,對他們多些寬容。馬斯洛有一句著名論斷:“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重之上。”幼兒教師應該放棄長者的身份,改變幼兒聽命于教師的現(xiàn)象,尊重幼兒,對待幼兒犯得小錯誤和身上的小毛病小缺點,幼兒教師要以寬容之心對待,無時無刻地播撒愛的種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向正確的方向努力。
幼兒心理學的論文范文篇二:《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研究》
一、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為確保生命質量的核心前提,童年重要的一項生命指標即為快樂。然而,通過實踐調查我們卻發(fā)現(xiàn),生活在當前社會中的幼兒并非像我們想象的一樣快樂無憂地生活。這是由于家長們對幼兒寄予過高的希望,進而令幼兒面臨了來自各方的較大壓力。同時,伙伴之間較易引發(fā)矛盾糾紛,在集體教育背景下,滲透的隱性以及顯性規(guī)則也會令幼兒感到不快樂。另外,隨著幼兒的不斷成長,其形成的自我意識以及內心需求不斷增多,進而帶來了成長的煩惱。導致幼兒通常存在緊張、憂慮、憤怒、嫉妒、擔憂等負面心理情緒。該類問題的形成因素與體驗程度同年齡水平呈現(xiàn)出正比例關系。由此不難看出,提升幼兒成長質量需要教育者真正的關心幼兒呈現(xiàn)出的情緒、心態(tài)以及心理傾向,并快速地形成有效排解。開展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則可令教師不但注重幼兒心理發(fā)展以及情緒變化,還可盡早的引導啟發(fā)幼兒借助良好的自我調節(jié)形成合理排解,并構建初級心理自助管理意識,掌握必要的自助方式。心理自助屬于心理保健任務之中的基礎內容,幼兒應對壓力的能力、幽默、快樂的生活、自信、自強的心理保健策略則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執(zhí)行方能實現(xiàn)。幼兒是人生成長的基礎時期,其受到的教育培養(yǎng)將會對終身發(fā)展產生作用。因此,開展心理自助啟蒙教育,可為幼兒后續(xù)健康向上的生活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令其發(fā)展為可自覺維護健康心理、排解壓力、應對矛盾問題的過硬心理素質,進而真正提升生命質量水平。
二、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科學途徑
1.三位一體開展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
為優(yōu)化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效果,應基于三位一體的科學路徑,首先令幼兒形成良好的認知意識,而后通過親身經歷令其明確具體的自助過程,并進行自助嘗試。最終通過體驗令幼兒明確,不良心理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通過自助形成的積極效應。上述三位一體的教育路徑,可謂相輔相成、互為基礎,通過交融開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實踐階段中,教師應依據幼兒年齡特點、心理需求、生活現(xiàn)狀,應用生動直觀、易懂有效的手段令幼兒明確不良情緒帶來直接負面影響。應利用豐富的生活經驗令幼兒形象具體的了解,心情不佳、不積極向上,便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過于緊張便無法真正的表達內心想法、進而影響最終成績。應引導輔助幼兒在內心之中形成對不良情緒態(tài)度的初級否定,進而產生積極排解壓力的自助傾向。
2.引入有效自助啟蒙方式,開展專項輔導訓練
開展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應科學應用思維專項方式、替代活動手段、自我暗示、呼喚角色、設想以及傾訴方式等,通過通俗化、簡單易學的培養(yǎng)教育引導幼兒開展主動的自助嘗試。例如,引導幼兒通過做游戲、想歡樂的事情、告訴自己、與老師交談,想想如果我是他會怎么做等方式,形成心理自助良好意識,并掌握常用實踐方式。實踐教學階段中,教師應通過隨機引導,體現(xiàn)真實性、可操作性,營造貼近自然的狀態(tài)。就幼兒心理狀況、存在的情緒問題展開啟蒙教育。應聯(lián)系實際,利用幼兒形成的生活經驗,贏得其內心感受體驗,并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幼兒真實經歷,方能努力的進行自助,產生良好效應,形成真正的領悟。另外,教師應開展專項輔導訓練,有意識設計體現(xiàn)普遍教育意義的環(huán)節(jié)內容,映射共性問題。應開展體現(xiàn)生活情境的教育活動,通過心理自助意識以及實踐技能的集中強化練習,實現(xiàn)既定目標。例如,針對小班幼兒自制力不強的特征,可在班級組織開展集體過生日的溫馨活動,并創(chuàng)設等待的有關情境,令幼兒在等一等的嘗試努力之中明確抵御誘惑力自身所需作出的嘗試。
3.做好家長培訓,實施互動教育
幼兒對家長較為依戀,為此教師應基于父母對幼兒情緒狀況可快速了解的特點,掌握親子聚合性優(yōu)勢,對家長進行良好培訓,發(fā)揮家長在自助啟蒙培養(yǎng)中的綜合作用優(yōu)勢。應與家長保持持久的溝通,實現(xiàn)積極互動交流,明確幼兒存在的負面情緒以及展現(xiàn)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全面配合研究形成的成因,令自助啟蒙教育體現(xiàn)良好的時效性以及針對性。再者,可利用口頭交流、組織講座、宣傳、舉辦沙龍等模式對家長形成合理的引導,令其掌握心理自助啟蒙教育的基礎技巧方式,給予教師全面配合以及支持,進而通過互動教育,優(yōu)化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綜合效果。
三、結語
總之,為激發(fā)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綜合優(yōu)勢,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們只有針對幼兒心理自助啟蒙教育內涵、重要意義作用,制定科學有效的實踐工作策略,方能真正鍛煉提升幼兒心理自助意識以及實踐技能,令其以一顆陽光向上的心態(tài)學習發(fā)展,提升生命質量,獲取全面提升。
幼兒心理學的論文范文篇三:《幼兒心理學》行動導向教學的實踐
《幼兒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專業(yè)課。其學習內容包括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如基本現(xiàn)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幼兒的心理年齡特點以及在此基礎上如何對幼兒進行教育。這門課的特點是心理學名詞術語多,理論內容概括性強,比較抽象,中職學生普遍未修《普通心理學》這門課程,對于《幼兒心理學》里涉及的基本術語、理論、概念普遍難以理解,同時,《幼兒心理學》開課時間一般在中職一年級,學生普遍在沒有接觸幼兒、沒有在幼兒園進行教育見習的情況下接觸課程,書中關于幼兒心理年齡特點的闡述以及具體的教育措施對學生來說顯得遙遠而空洞。因此,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感覺理論難、空洞,與幼兒園實際聯(lián)系較少,學習起來興趣不大,學習態(tài)度上比較被動,學習效果不顯著,經常是背了就忘了。怎樣讓學生對這么重要的基礎理論課感興趣,學習態(tài)度積極,學習效果顯著呢?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理念能為我們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理論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一、行動導向理念下《幼兒心理學》教學目標的重新定位
結合行動導向的教學理念,我們需要重新對《幼兒心理學》的教學目標進行思考,并重新定位。教育部2012年頒布了《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標準》的基本理念為“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特別把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以及具備終身學習與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和技能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來,《專業(yè)標準》提示我們把握幼兒園教師培養(yǎng)培訓的著眼點―注重學生職業(yè)行動能力的培養(yǎng)。簡而言之,職業(yè)行動能力由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及專業(yè)能力構成。這三種能力的獲得,是不能通過以教師傳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的,唯有通過“做”,在“做”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操作進而逐步自我構建的。
在行動導向理念下,我們嘗試將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地位,賦予學生工作者的角色,這種地位的變化和角色意識有利于兼顧認知目標、情感目標、行為能力目標的共同實現(xiàn),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幼兒心理學》這門課程中,教師以“能遵循幼兒心理特點進行幼兒園教育與教學工作”的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幼兒園工作過程緊密結合起來,在具體章節(jié)里,我們可以設置一些與幼兒園工作情境相關的核心的實操任務,如“感知覺”這一章里,設置“設計符合幼兒感知覺特點的背景畫”或“以幼兒感知覺特點為基礎,設計一組以故事背景為題材的教具”等這樣實操的作務,在“幼兒的情緒情感”這一章里,設計“根據幼兒情緒調控的特點,在區(qū)域環(huán)境里創(chuàng)設幼兒可適當宣泄和表達情緒的環(huán)境”這樣的實操任務,用這樣的實操任務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任務、項目結合起來,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幼兒園具體工作過程相結合,將其具體化,形象化,實踐化,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實操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獲得對幼兒心理活動特點的認知,掌握分析幼兒心理特點的方法,并依此解決實際問題。
二、行動導向理念下《幼兒心理學》教學內容的重組
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幼兒心理學》的教學內容上,是按“概念、規(guī)律、運用”這樣的主線進行展開,這種內容結構注重知識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主要告訴學生“是什么”“為什么”這樣的問題,而在“做什么”“怎樣做”這樣的與實際應用能力相關的回答較少。而行動導向教學法強調知識的應用,而非理論的分析與概括。因為,我們的教學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實際應用,在教學內容的重組上,突出教、學、做一體的特點。
其一,在整體教材內容的編排上,減少純理論環(huán)節(jié),增強與實際應用相關的章節(jié),如減少幼兒心理研究方法、兒童心理發(fā)展主要理論等內容,強化兒童認知發(fā)展、兒童情緒情感能力發(fā)展、學前兒童個性等與幼兒園實際應用更相關的內容;其二,在每個章節(jié)具體內容的編排上,改變“概念、規(guī)律、應用”這樣的以知識體系統(tǒng)領的編排方法,而是將每節(jié)內容轉化為一個一個的項目,項目下設置相應的任務,學生在完成大的項目、任務的基礎上既能獲得幼兒心理學基礎知識的認知,又能讓學生體驗完整的工作過程,逐步實現(xiàn)從學習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轉換。
三、行動導向理念下《幼兒心理學》教學與學習的變革
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強調讓學生所有感官都參加學習活動,學生學習的內容,以“任務”形式呈現(xiàn),“任務”是根據“職業(yè)活動”的相關內容制定,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做中教,在學習方法上注重做中學,教師在考慮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或可能自主獲得新知的基礎上,整合知識,設計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獲得知識,也獲得一種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這對學生終身學習、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有著很大的作用。
同時,行動導向理念下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形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或團隊的形式進行學習,教師可以以“抽簽定組”“分任務定組”“隨機分組”等形式幫助學生形成小組,并在過程中不斷促進小組的成熟與成長,讓學生根據下發(fā)的“任務”進行任務書的解讀、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分工,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與信息,獨立進行工作。這種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以及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形式,能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索的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團隊合作中的協(xié)調、溝通、矛盾的解決等,這與《專業(yè)標準》里強調的幼兒教師工作強調的合作精神與技能相吻合。
比如,在《幼兒心理學》中“幼兒注意的發(fā)展”這一節(jié)內容里,針對“幼兒注意的特點”進行任務教學。首先,學生自行進行分組,教師下發(fā)任務書,布置任務“設計一組符合幼兒注意特點的教具”;其次,小組自己搜索相關的教具制作的信息,準備制作的材料,并設計相應的教具,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只起巡回指導的作用,具體的決定由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具體做出;接下來,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各組進行任務成果的展示,并接受檢驗;最后在360度的完整評價下,對教具進行重新的檢驗與改進,在提升的基礎上既掌握理論知識,又再次進行實踐檢驗。
總之,以行動導向理念指導《幼兒心理學》教學,讓任務貫穿始終,讓學生在討論任務、分析任務、操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順利建構起知識結構,同時,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積累與實際工作過程相關的學習體驗,學生學習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習熱情不斷高漲,并對團隊合作的精神和技能的培養(yǎng),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