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術論文的認識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chuàng)新見解.你又對學術論文了解多少呢?想深入認識學術論文的網(wǎng)友,可以看下面的文章!
對學術論文的認識
1、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chuàng)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討論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2、學術論文的寫作是非常重要的,是衡量一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標志。在學術論文撰寫中,選題與選材是頭等重要的問題。一篇學術論文的價值關鍵并不只在寫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作者選擇了什么課題,并在這個特定主題下選擇了什么典型材料來表述研究成果。科學研究的實踐證明,只有選擇了有意義的課題,才有可能收到較好的研究成果,寫出較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所以學術論文的選題和選材,是研究工作開展前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
3、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tǒng)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學理性。
4、其分類如下:(1)按研究的學科,可將學術論文分為自然科學論文和社會科學論文。每類又可按各自的門類分下去。如社會科學論文,又可細分為文學、歷史、哲學、教育、政治等學科論文。(2)按研究的內容,可將學術論文分為理論研究論文和應用研究論文。理論研究,重在對各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應用研究,側重于如何將各學科的知識轉化為專業(yè)技術和生產(chǎn)技術,直接服務于社會。(3)按寫作目的,可將學術論文分為交流性論文和考核性論文。交流性論文,目的只在于專業(yè)工作者進行學術探討,發(fā)表各家之言,以顯示各門學科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考核性論文,目的在于檢驗學術水平,成為有關專業(yè)人員升遷晉級的重要依據(jù)。
多媒體學術論文范文
巧用多媒體技術
摘 要:隨著信息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也獲得了空前的飛速發(fā)展。在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當中,越來越多地使用著多媒體技術,巧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當中的應用,使傳統(tǒng)的枯燥的沉悶的課堂變得異彩紛呈,從而加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反之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濫用泛用多媒體技術,會導致更差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教學、巧用、激發(fā)興趣、誤區(qū)
一、語文教學的傳統(tǒng)現(xiàn)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諸多弊端也日益顯現(xiàn):一是課堂教學容量小,授課效率低,這一點因貧困地區(qū)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和學習品質不高而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二是缺少生動的直觀性,課堂教學千篇一律,學生感到單調枯燥,不感興趣,收效不佳。三是語文知識的生成途徑單一,往往是“滿堂灌”、“一言堂”,缺少互動,無法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素質教育更是紙上談兵。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新的教育形勢下,若能根據(jù)素質教育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實際出發(fā),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定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育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yǎng)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充分發(fā)揮以多媒體技術為主體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獨特優(yōu)勢,是順應了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要求。
二、如何活用巧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我們廣大教師注重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能夠進一步開闊學習視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如何活用巧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語文課堂教學實效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粗談幾點體會,分享于同行: 1,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想象,激發(fā)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使學生成為學習的“樂之者”,使學生從心理上想學、愛學,學得投入,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視頻、動畫、課件等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使課文內容形象化,就會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起來,誘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突出重點、消化難點、提升效果。
語文課堂教學要緊扣教材重點和難點進行,遠程教育資源給我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媒體展示中課件的應用能充公發(fā)揮多種媒體的集成功能,增強教學活動的交互功能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聲音、圖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氣氛,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給學生展現(xiàn)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空間,給課堂注入活力。如古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字用得絕妙,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體會。而錄像地恰當運用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先提問:“生”字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采用此字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畫面上:草木蔥籠,危峰兀立,山巒疊翠,香爐峰此時正被煙霧籠罩,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錄像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動態(tài)畫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學生學習興趣極為濃厚,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香爐峰的云霧源源不斷地升騰的動態(tài)畫面中領悟到“生”字的妙用。這樣就將抽象概括轉化為形象具體,使課文內容與客觀事物之間建立聯(lián)系,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化難為易,逐步解決問題。
3,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現(xiàn)主體
陶行知說過:“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遠程教學資源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理念:探究性,綜合性學習是實現(xiàn)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如教古詩《望廬山瀑布》,教學第一句時,我播放配有優(yōu)美音樂的錄像。學生邊聽、邊看、邊想。教師問:“如果你也來到這般景象中會有怎樣的感受?”學生們紛紛舉手,有的說:“香爐峰上團團霧氣,在陽光中,變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煙霧燎繞的仙境之中。”又如在讓學生領會三、四兩行詩境時,我關掉錄像聲音,讓學生邊看壯闊的瀑布,邊展開豐富的想象,我提問:“你覺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說:“這長長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揮舞的銀紗,美極了。”有的說:“瀑布從高高的山上奔騰而下,仿佛一條白色巨龍從天而降,”……這樣利用電教手段在教學中展示美的對象,學生從中體驗美,并積極地發(fā)現(xiàn)美,表達美。這樣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獲取所需知識的能力,并促使他們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
三、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使用的誤區(qū)
活用巧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給我們小學語文教學,帶來很多的優(yōu)勢,但是當前也有存在一部分的使用誤區(qū),不僅沒有優(yōu)化教學,反而給學生帶來額外的負擔。導致更壞的結果?,F(xiàn)結合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匯總,希望我們都能都加思考自己的方式方法,避免此類情況,用好用活多媒體技術。
(1)簡單地把多媒體作為黑板的替代品。上課時老師忙于播放、展示幻燈片等資料,既不深講,也突出不了重難點的板書。語文課近似于美術、音樂的欣賞課。使學生“只見機器不見師”,“只見畫面不見文”,所獲得的只是“轉瞬即逝”的影音雜燴,學生的語文素質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2)課件制作過于花哨,雜而不精。只重視課件的觀賞性,導致課件顏色眾多,背景過于復雜,極易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在對畫面的欣賞上去,而忽視了對知識和能力的接收和培養(yǎng)。
(3)幻燈片顯示答案單一,課堂簡單化一。學生往往只盯著屏幕看問題,等待下面的答案顯示,因此影響、束縛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甚至根本不去動腦筋。
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關系越來越密切,很大程度上改變著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給語文教學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也使語文課堂顯得異彩紛呈,充滿了勃勃生機。但是,我們也應該理性地認識到,只有正確地認識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并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xiàn)以媒傳知,以媒傳景,以媒傳情,才能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服務,并為其感官提供愉悅的刺激,才能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 王梅菊.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要求.文教資料,2006年9月中旬刊.
[2] 郭寧寧編著.多媒體實用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3] 張軍 多媒體教學的回顧與思考 電化教育研究 2004 10
[4] 李冰等. 多媒體教學應用與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J].電化教育研究,2000,(7):89.
看了“對學術論文的認識”的人還看:
4.大學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