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國遺址旅游攻略知識
古格王國遺址旅游攻略知識
古格王國于公元10世紀前半期開始建立,先后世襲了16個國王,古格王國王宮城堡是從10-16世紀不斷擴建,并達到全盛,于17世紀吐蕃王朝瓦解后結束。古格王國遺址占地約18萬平方米,從山麓到山頂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達600余座,形成一座龐大的古建筑群。
近年,在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fā)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畫是這個神秘的古格王國留給人們的寶貴財富。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概述
古格王國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代表其最高成就的就是被稱為古格王國銀眼的雕像;遺留最為完整、數(shù)量最多的是古格王國的壁畫,這里的壁畫風格獨特,能全面地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古格王國遺址的外圍建有城墻,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筑群和洞窟,幾間寺廟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墻。圍繞古格都城周圍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達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遺存。建筑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在其紅廟、白廟及輪回廟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也有不少精品。
古格王國遺址參觀路線:
從山腳的入口沿著小徑走,首先要經過4間古殿,即紅廟、白廟、度母殿和輪回廟。山頂有一座壇城殿,要參觀古寺需由工作人員打開門鎖。寺內保存有許多精美的壁畫,一些壁畫上的金漆依然閃亮發(fā)光、光彩奪目。幾間寺里以白廟規(guī)模最大,叫“拉康嘎波”。一些小洞窯內放著盤子大小的泥印佛像“擦擦”,是喇嘛到此修建時做的。據(jù)說除泥土之外,還混合了很多圣物。
白廟和紅廟的面積差不多大,約為300平方米,廟內墻上繪滿了各種不同題材的壁畫。白廟內有一幅吐蕃歷代贊普和古格國王世系的壁畫,非常珍貴。紅廟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阿里王意希沃迎請古印度佛學大師阿底峽的壁畫,畫中一隊舞女翩翩起舞,旁邊有人擊鼓吹號,形象生動,栩栩如生。這些壁畫雖時隔數(shù)百年,色澤仍很鮮艷。
山腰中有兩條隧道連接,直通山頂。北面懸崖邊上的通道,仍堆放著不少鵝卵石,殘留著當年抗敵的痕跡。走過崖邊通道,一再往北行,一個地面墊高,僅余四壁的院子,便是當年國王議事的宮殿。
山頂?shù)淖o法神殿壁畫主體部分大多為密宗男女雙修佛,畫風潑辣,用彩強烈。壁畫下方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地獄之苦,各式刑法慘不忍睹。邊飾則是一長排數(shù)十位裸空行母、嫵媚優(yōu)雅,儀態(tài)萬方,無一雷同。
在遺址的頂端,有一個不顯眼的小門,門口有小牌“冬宮”。沿臺階可深入山內。山內的通道很陡,只容一人上下。下行幾十米后山洞擴展開來,有大小幾十間房屋,多數(shù)只有1.8米左右高。最外層透氣、透光,類似陽臺,比較開闊。這里就是當年古格王冬天避寒之地,不過如今里面已經空無一物了。
折回山腰,三間寺廟的周圍,有十多個洞窯,其中還藏著古代武器諸如盾牌、盔甲和大刀長劍之類。干燥的天氣,令這些文物得以完整保存。從縣城到古格路上的山上,出現(xiàn)一座一座土墻,這也屬于古格的痕跡。
古格遺址旁邊就是看門人(可讓看門人帶路)的住所往,山腳下步行約20分鐘就到了干尸洞。干尸洞坐落于一巖壁之下,洞口離地2米左右,毫不起眼。洞內十分寬敞,深幾十米,堆滿無頭干尸。據(jù)傳洞的最盡頭是喇嘛,緊挨著的是兒童,其次是婦女和男人。由于氣候干燥,尸體沒有完全腐敗,散發(fā)著一種怪味。關于干尸洞的傳說有許多種,最可信的一種說法是:當年古格兵敗,拉達克人將寧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斬去頭顱,而尸骨則棄于洞中。
交通路線
古格王國遺址位于扎達以西18公里處,交通不便,位置偏僻。假如不是包車而來,可在扎達縣城內搭乘拖拉機或摩托車前往扎布讓村,或者在縣城南路口搭便車,車輛不多,偶爾會有軍車經過。如果車是去扎布讓村的,小村往西1公里就是遺址了。從扎達出來,順著主要道路一直走,只有一個岔路口,有古格的路標指著,不會走錯。走到一個村子,就是扎布讓村。要穿村而過,出來大概在3、4百米的時候看到一處由碎石做的看似短墻式的河堤,從這里從左轉(這里離古格只有幾百米了,但是偏偏看不見古格,所以很容易走過)沿著河床走,很快就可以看見古格王國遺址。從扎達到古格交通不便,包車價格卻要300元以上,路其實并不難走,18公里基本平路偶有緩坡,時間充裕也可考慮邊徒步邊找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