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古代中國的“世界觀”
四大文明古國——古代中國的“世界觀”
中國古人是怎樣看天下的呢?古人認為,所有的一切都在天的下面,所以叫天下。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就有了天圓地方的概念。為什么天是圓的?因為沒有人看到天中間有棱角。為什么地是方的?因為古人很早就有了方向感,知道東南西北。他們想象南和東之間一定有個角,所以地是方的。這個概念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地的周圍是什么?是海。由此引出一個“四海”的概念。既然周圍都是海,而且地有四個方向,那么周圍就有四個海。人住的地方又可稱為四海之內(nèi),天下和四海之內(nèi)的概念是差不多的。
“天下、四海、九州”反映了中國古人對外部環(huán)境的認識
但是四海之內(nèi)那么大怎么辦呢?戰(zhàn)國后期人們設(shè)想,這個世界太大了,應(yīng)該分開來管理,于是就出現(xiàn)“九州”的概念。中原人住在九州之中的赤縣神州。所以我們今天經(jīng)常用神州作為中國的代名詞。毛主席曾作詩:“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六億神州就是指當時有著六億人口的中國。戰(zhàn)國時候,有一個叫鄒衍的山東人突發(fā)奇想,他認為,天的下面有九個州,每個州之間都有海,一個州里面又有九個州。中國就是九九八十一個州的其中之一。中國不是全部,還有更大的世界。在兩千多年前,一個足跡沒有離開過山東的人,會提出這樣的學說,靠的是豐富的想象力和邏輯推理。很可惜,鄒衍的大九州學說,除了司馬遷把它記下來外,沒有繼續(xù)相傳。
真正在中國實施劃州而治的是漢武帝十三刺史部。漢武帝管轄的范圍北至大青山、陰山腳下,南至今天越南胡志明市,東至韓國首爾漢江一帶,西至敦煌。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要管理這么大的地方是不容易的。漢武帝就把除了首都以外的其他地方劃分為十三個州。每個州都派一個刺史,相當于今天的紀檢組組長,專門督察地方官。
地域經(jīng)過精細劃分后,中國人關(guān)于天下的觀念改變了嗎?沒有。儒家提出一個觀念,把天下分成一個個方塊。國君住的地方叫王畿,京城在中間,然后每隔五百里畫一個方塊,取一個名字。一共有五服,在每一服里又分成一個個城市。當時還是分封制,國君就把這一塊一塊的地方分封出去,給兒子、兄弟、功臣。大諸侯還可以把分到的地方分給小諸侯,小諸侯向上一級的諸侯或國君納貢。五服之地并非方方正正,只是說明古人想要以國君住的地方為中心,一層層向外,實行不同的政策。
“中國是天下中心”的觀念在古代從未轉(zhuǎn)變
中國人崇尚天圓地方,有沒有人對此提出懷疑呢?有的,曾經(jīng)發(fā)明地動儀的東漢天文學家張衡不僅關(guān)心地,還關(guān)心天,所以提出了渾天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于內(nèi)。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這個學說更加符合地球的實際情況,雖然還沒有解釋地球本身的構(gòu)造,沒有想到太陽系、銀河、宇宙,但已突破了原來天圓地方的理論??上Ш笕藳]再順著這個思路研究下去,仍然停留在“中國是天下中心”的概念。
在一件3000多年前的器物上,刻有“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廷告于上天曰:余自宅茲中或,自之辟民”、“惟王初,宅于成周,稟武王”??脊艑W家猜想“中或”也許就是中國的意思。那么,這兩個字的意思是不是和今天一樣呢?我們把繁體字的“國”(國)拆開來看,中間有一個小口,代表一個人的眼睛;下面一個斜杠,代表一片土地;手持一個戈,拿個武器包圍它。這樣還是不夠安全,外面還要用一圈圍墻包圍。所以“國”原來的意思是用圍墻圍起來,有人拿武器保衛(wèi)土地,也就是個居民點。
這樣的國很多,中國人就夸張了一下,把中國叫萬國。這個萬國的概念,原來是指本國里的,后來又引申到國外。春秋時期有1000多個國家,后為100多個。戰(zhàn)國時期有20多個國家,后來就變成7個。因為兼并,大國把小國滅掉,一個大國就相當于原來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小國。國越來越少、越來越大,到后來秦國把其他國家都滅掉了,就改稱天下了。
那么什么是“中”呢?中是以前商代的旗幟,用來召集部眾集合。這個旗幟就是中心,代表了中央。“中”也是象形文字,如果把中的一豎放在邊上,就是一面旗幟。那么什么叫中國呢?就是最中心、最重要的地方,是大家都要爭的地方。周朝還實行分封制,把一些很了不得的人都分封出去了。比如周武王把魯國分給自己的兄弟,所以魯國也是中國。到后來,一些大的諸侯都說自己的地方是中國,別人是蠻夷。到秦朝統(tǒng)一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己的地盤是中國。中國這個概念雖然逐步擴大,但處在中原的地方畢竟比較重要,而且這個概念也在不斷變化。漢族建立的中央王朝才叫中國,其他就變成民族的概念。南方就稱為南蠻,東面就稱為東夷,西面稱為西戎,北面稱為北狄。這些都是蠻夷,都不算中國。
隨著疆域的擴大,中國的范圍一直在變化。盡管這樣,人們還是集中居住在幾個傳統(tǒng)的地方。有個政治家叫賈誼,皇帝把他貶到現(xiàn)在的湖南長沙去做官,為此他非常傷心。他說江南地方又潮又濕,男人去了活不長的。果然,他過去不久就死了,更不要說是去西域了。盡管西漢時這些地方已經(jīng)納入了版圖,但在中原人看來還是太偏僻。到了唐朝,版圖擴展到了今天的阿富汗。但唐朝人對于天下的概念并沒有因此擴展,即使擴展了也始終是臨時的觀念。波斯國的一個王子投降了唐朝,唐朝把他的地方占領(lǐng)了。后來波斯王子被別人殺掉了,地方也被搶走了,唐朝也不當回事。
蒙古人非常厲害。元朝的時候,中國的疆域比今天的國土還大,但為什么中國人的思想還是沒有傳播出去呢?因為蒙古人進了中原后,發(fā)現(xiàn)種糧食的日子比放牛羊要過得好,所以就不想走了。元朝的統(tǒng)治者換成了蒙古人,但制度還是用宋朝留下來的。蒙古人是軍事上的征服者,文化上的被征服者。明朝時候,中國人關(guān)于天下的觀念不是擴大了,而是縮小了。到了清朝,滿族人和蒙古人一樣,除了皇帝換了以外,其他的制度都沿用明朝的。所以中國人認為自己是天下中心的觀念一直沒有改變過。
我們現(xiàn)在說的中國文化,是持續(xù)發(fā)展的。不要忘記一個特殊的情況,朝鮮以前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到了近代才脫離;日本則一直以中國為榜樣,到了近代才學習西方。中國北面是游牧民族,雖然他們軍事上強大,但文化上還是相當落后的,所以外面的文化從來沒有機會正面進入中國。歷史上,幾次中外交流的機會都只差臨門一腳。東漢時候,和帝永元五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赍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shù)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已經(jīng)到了波斯灣,再過去可能就到達羅馬帝國,而甘英被別人一嚇就回來了。當時也沒有人追究他,可見漢朝并沒有迫切想要開展對外聯(lián)系的愿望。為什么中國人缺少對外聯(lián)系的動力?如果你拿著一張地中海的地圖,會發(fā)現(xiàn)周圍“群星燦爛”,下面是埃及文明,過來是希臘、羅馬、小亞細亞。而且地中海是內(nèi)海,航行很容易,不會像太平洋上老有臺風,可以做買賣,可以攻城,還可以當海盜,而且這些國家往往資源非常有限,要依靠外國。像北非盛產(chǎn)橄欖油,羅馬帝國就擴展到北非,把橄欖油運回自己的地方。我們對比一下中國的條件,中國往外能到哪里去?到朝鮮?到日本?這些地方都比中國落后,他們還要到中國來,中國人怎么可能產(chǎn)生要航海尋求財富的想法呢?為什么波斯人要恐嚇甘英呢?波斯人在做絲綢買賣,中國人把絲綢賣給波斯人,波斯人再賣給羅馬人。他們怕中國人到了羅馬后,就把絲綢直接賣給羅馬人,所以就嚇唬甘英,不讓他過去。
任何外面來的都叫朝貢,但肯定不跟外國做買賣
再說說中國的對外貿(mào)易。開辟了絲綢之路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外貿(mào)發(fā)達,恰恰相反,中國是不承認需要外貿(mào)的。天朝無所不有,誰稀罕你的東西?所以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幾乎沒有中國人,以西亞人為主。為什么要賣絲綢?因為路那么遠,東西一定要既輕又貴重。中國人認為自己不需要外貿(mào)。我們有糧食,我們地大物博,我們什么都有。中國是天朝大國,那些小國家的人是野蠻人,讓他們來朝貢就好了。所以中國對外貿(mào)易的實質(zhì)是朝貢。那為什么外國人這么蠢,非要來進貢呢?因為我們歷來的皇帝只算政治賬,不算經(jīng)濟賬。我是大國,你是小國,我是文明的,你是野蠻的,所以我們實行的方針叫薄來厚往,你給我1個,我給你10個,不會讓你吃虧。這么一來,小國的積極性就很高。比如日本很多博物館里都有中國皇帝給的詔書,最早的一顆金印是東漢皇帝賜予的,上面刻著“漢倭奴王”。我們稱日本為倭奴,人家還放在那里當國寶。日本人是講實際的,知道到中國朝貢有很多好處。明朝初年我們曾經(jīng)不允許日本來朝貢,但他們非要來。來了以后,中國和日本定條件,要求他們3年來一次,他們堅持每年來1次;要求他們來300人,他們就來500人。根據(jù)當時的規(guī)定,凡是來朝貢的,中國都要包吃包住,而且回賜的東西肯定要超過貢品很多倍。他們還可以免稅買東西,來一次絕不會吃虧。
任何外面來的都叫朝貢,但肯定不跟外國做買賣,后來就是有貿(mào)易也是民間貿(mào)易。這種情況下,老百姓怎么可能有外貿(mào)的概念呢?唐朝時,阿拉伯商人到廣州來,人數(shù)眾多,甚至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社區(qū)”。“社區(qū)”的居委會主任還是阿拉伯人,叫番長。但是幾乎沒有中國人跑到外面去做買賣。宋朝時,泉州也是阿拉伯人的天下,現(xiàn)在還能看到阿拉伯人的墓地、建筑遺址。
那么中國人是不是沒人想做生意?有,福建人就想做生意。福建山多地少,完全靠農(nóng)業(yè)過不了好日子。另一方面,福建有很多優(yōu)良港灣,附近就是東南亞,但是朝廷禁止他們開展貿(mào)易。到了清朝,就更有誘惑了,因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已經(jīng)到了臺灣島和東南亞,他們帶來了中國最缺少的白銀。如果把茶葉、絲綢賣到國外,比內(nèi)地的價格高好幾倍。在這種情況下,福建人開始鋌而走險,以走私的形式買賣,并產(chǎn)生了所謂的海盜。其實這些人是得到福建地方官支持的,因為地方官知道福建的情況,而且這些人還給福建的官員好處。但是朝廷鎮(zhèn)壓,地方就沒辦法了,走私商人就出錢雇傭日本武士對抗自己的政府。照理說,這些人是想創(chuàng)造財富,但是他們沒得到政府的鼓勵。
到了乾隆的時候,英國為了和中國建立貿(mào)易關(guān)系,專門派人去北京談判。以前,清朝規(guī)定所有外貿(mào)只能集中在廣州這一帶,中國人于是不同意和英國人談判。英國人想了一個主意,說這次不是來談判的,是為皇上80大壽賀壽的。乾隆很高興,但是官員說皇上的壽辰已經(jīng)過了,你們怎么才來?英國人說,我們路途遙遠,不知道,補賀壽也可以。這樣才讓他們進京。英國人沿海一路過去,摸清了中國的海域情況。
乾隆時候也有一些人比較開放,像林則徐就讓人收集國外地圖,編制《四國志》。他們的目的是“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師夷長技以制夷”。雖然叫別人“夷”,但是要學別人的長處。但林則徐也沒能徹底做到這點,鴉片戰(zhàn)爭時,他向手下的人問戰(zhàn)術(shù),手下人說,我們觀察下來,英國人的關(guān)節(jié)都是直的,所以我們打仗時只要準備長竹竿,把他們撥翻在地,他們就爬不起來了。接著還把這個方案上報給了皇上。
后來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國門洞開,清朝人接觸到了聲、光、電,所以提出一個口號叫“堅船利炮”。但是大多數(shù)人還是覺得這些沒什么了不起,中國古已有之。國內(nèi)還有人說,華盛頓辭掉一個總統(tǒng)有什么了不起,我們古代的堯舜都是讓位的,我們多少年前就有了,我們中國比他們強。英國采取國會制,很民主,而我們戰(zhàn)國時候就有了,比英國還先進。外國的大學很好,學生都訓練有素,規(guī)模很大,但我們孔子弟子有三千,外國才多少人?后來清朝的大臣到國外考察,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理解并不正確,便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承認西方學說是有用的,但中國的文化才是體制,西方的只是工具。正因為如此,清朝是被迫開放的,后來經(jīng)常發(fā)生糾紛。當時和外國人打交道是被人瞧不起的,因為他們是“夷”。所以英國人、法國人來中國,都讓他們到專管少數(shù)民族的理番院去辦事,英國就不肯。后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簽訂的條約,有一條就是,今后不能以夷人相稱。清朝才成立了各國、通暢事物的衙門,把外交、外貿(mào)統(tǒng)統(tǒng)包含在內(nèi)。
告別“主子和奴才”,學會平等地做朋友
在中國古代,人們很難了解世界,也不想了解。中國是世界的一員,而不是世界的主宰,更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所以我們必須走向世界,向世界開放。清朝最傳統(tǒng)的人跑到國外也不得不承認,國外是比中國先進。電報一傳入中國,慈禧太后馬上下令讓全國采用,這樣可以立即知道地方上的事。慈禧太后一開始不同意使用火車,因為火車聲音太響,影響了皇帝的陵墓。但是有一次她祭祖的時候坐了頭等艙,這下就允許使用火車了。所以走向世界、對外開放是一個過程。
舉辦大型的國際性活動是對外開放很重要的方式??上е袊鴼v來缺少這樣的機會,因為條件不夠。中國人第一次去聯(lián)合國,把所有美金湊在一起,也只有2000美元。后來又要面對內(nèi)戰(zhàn)不斷、西方人的封鎖。第一次參與國際事務(wù)“亞洲太平洋區(qū)域保衛(wèi)世界和平大會”,來的都是社會主義陣營。1964年,中國首次在北京舉辦了科學討論會,為此還專門布置了友誼賓館和人民大會堂。但說實話,來的只是一些普通科學家。2008年的奧運會,是在和平條件下第一次有那么多有代表性的國家、地區(qū)聚集在中國,但主要是運動員和運動官員。
今年的世博會才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走向世界、認識世界的機會。第一,世博會范圍廣、時間長。第二,世博會不是政治會議而是展覽,我們不出國門就能感受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展示的文化、經(jīng)濟、社會等豐富的內(nèi)涵。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我們怎么擺脫歷史上這種自以為是天下中心的觀念,把自己放在世界一員的位置上。魯迅講過:中國人習慣于要么做主子,要么是奴才,但是不會做朋友,不能平等地對待別人和自己。如果我們真正完成這種轉(zhuǎn)變,魯迅的話將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