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至是幾月幾日
2017年夏至是幾月幾日
夏至節(jié)氣是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是天文學中重要的節(jié)氣,2017年夏至是哪一天呢?為此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了一些2017年夏至是哪一天的具體時間,歡迎大家參閱。
2017年夏至是哪一天
2017年夏至日期為:2017年6月21日(星期三),農歷五月廿七。
夏至節(jié)氣是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90度。
夏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夏至點,目前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夏至日期計算公式
夏至日期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shù)后2位,D=0.2422,L=閏年數(shù),21世紀C=21.37,20世紀=22.20。
舉例說明:2088年夏至日期=[88×0.2422+21.37]-[88/4]=42-22=20,6月20日夏至。
例外:1928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夏至節(jié)氣的來歷和特點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谑羞@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同時,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qū)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區(qū),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夏至過后,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日減短。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夏至日過后,正午太陽高度也會逐日降低。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對流天氣: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
暴雨天氣:多數(shù)情況,“夏至”期間,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頻頻出現(xiàn)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甚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威脅,應注意加強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夏至時節(jié)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jié),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里交匯,并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
高溫桑拿:夏至過后,雖然太陽直射點開始由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逐日變短,黑夜逐日變長,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fā)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xù)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的傳統(tǒng)習俗
夏至習俗之食面
農歷五月間(陽歷6月22日)的夏至,是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周代已有祭神儀式,認為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癘、荒年與人民的饑餓。漢族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地區(qū)。指夏至節(ji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吃涼面(條)的習俗。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諺云:‘冬至餛飩夏至面’”
6月21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夏至,“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面。在民俗回歸的當下,凡是跟夏至節(jié)令沾邊兒的吃食都賣得不錯。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jié)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面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于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老北京夏至最愛炸醬面
6月21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夏至,“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面。在民俗回歸的當下,凡是跟夏至節(jié)令沾邊兒的吃食都賣得不錯。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jié)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面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于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面館人氣很旺。無論面館的四川涼面、擔擔面、紅燒肉面還是炸醬面等等,各種面條都很“暢銷”。
西北有些地區(qū)夏至吃粽子在西北地區(qū)如陜西,此日食粽,并取菊為灰用來防止小麥受蟲害。
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驗肥瘦。農家搟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祭祖后食用或贈送親友。
有些地區(qū),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飯,舅家必備莧菜和葫蘆做菜,俗說吃了莧菜,不會發(fā)痧,吃了葫蘆,腿就有力氣。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臘肉,說是吃了就不會疰夏。
夏至習俗之食狗祛邪補身
一些地方還流傳夏至食狗肉的習慣。吃狗肉能強壯身體,史記云“秦人以狗御蠱,俗謂夏至宜食狗肉”。意謂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適宜食狗肉,以增強抵抗力。故在夏至食狗肉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夏至狗,沒啶走(無處藏身)。”農歷夏至日,廣東陽江有襲數(shù)百年的夏至食狗祛邪補身這一民間風俗。
夏至這天,在陽江的一些鎮(zhèn)上的農貿市場,往日的豬肉攤檔,大部分掛起了狗肉,只有小部分攤檔豬肉狗肉一起賣。當?shù)厥袌龉芾砣藛T稱,平日里這個農貿市場能銷售四十頭以上的豬肉,而今天是夏至日,作為主要肉食的豬肉上攤只有十多頭,上午還沒看到牛肉上攤,原因是當?shù)厝罕娒磕晗闹脸怨啡庖殉上鄠鞒闪暋?ldquo;掛豬頭,賣狗肉”,成為夏至廣東陽江地區(qū)肉菜市場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陽江人對夏至吃狗何以如此熱衷?當?shù)亓鱾髦@樣一種說法,稱夏至這天吃狗肉能祛邪補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正是基于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獨特的民間飲食文化。
唯一與民間傳統(tǒng)不同的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家戶戶在夏至日殺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復存在。然而,家家戶戶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區(qū)別只在于買吃的比殺吃的多。當?shù)厝罕娬f,平日里生意再不好的狗肉店,夏至天也能賺個滿堂紅,狗肉的價格也跟著大幅上漲。
夏至習俗之祭神祭天
在古代,夏至節(jié)的隆重程度不亞于端午節(jié)。從周代開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神儀式,以祈求消災年豐。除了祭祀外,朝廷還用歌舞禮樂的方式,祈祝國泰民安。到了宋代,從夏至這天開始,朝中百官還要放假三天。而遼代時婦女則互贈粉脂囊,用來除去身上的汗?jié)n味。
朝廷對夏至如此重視,民間也不例外。每逢夏至日,各地農民則忙著祭祀神靈,名曰“祭天”,以祈求風調雨順。這祭天也南北有別,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jié)碁?。時至今日,許多地區(qū)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習俗。
夏至習俗之忌諱剃頭理發(fā)
這是在清朝時期的一項習俗禁忌。據《清嘉錄》記載,“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也就是是說,在夏至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要按時起居,不準口出誑語罵人,當然也不要剃頭理發(fā)。據說,夏至日剃頭理發(fā)會破運。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