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語文《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組第16課。對于這一課的教學,往往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呢?下面不妨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青山不老》教案,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青山不老》教案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蕩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重點難點:
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課件。
2、了解我國晉西北地區(qū)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1、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qū)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談話: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在晉西北這塊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拍x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的?
⑵聯系課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2、小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了解課文大意。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指導閱讀,感受“奇跡”
1、自由讀課文,根據提示思考問題,勾畫答案,批注感受。
2、學生交流:老人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奇跡?
?、?ldquo;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寫了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林間松濤陣陣、葉間微泛綠波的畫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ldquo;15年啊,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yè)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
引導學生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跡?
?、壅n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些到了這一奇跡?學生自讀課文一至五自然段。
3、討論:老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奇跡的?
?、?ldquo;大環(huán)境”──險惡。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話。
(如有條件可用課件補充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沙塵暴等資料。)
?、?ldquo;小環(huán)境”──艱苦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艱苦?
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3、交流: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僖龑В簭呢汃さ纳綔系饺缃袷[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出來,這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因此,當告別老人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讀“作為一個山野老農……與日月同輝了”,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引讀并出示“青山是不會老的”。
?、谥笇В?ldquo;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
老農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樣永放光輝嗎?聯系上下文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小結:是啊,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huán)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huán)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帶著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
?、?a href='http://www.zbfsgm.com/zjzongjie/' target='_blank'>總結: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chuàng)造了這片綠洲,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四、再讀全文,積累拓展
1、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閱讀,勾畫。
?、?同桌交流。
?、?大聲誦讀。
2、交流讀后感受。
引導:你想對老農說什么?還想對別的什么人說點什么嗎?
板書設計:
青山不老
大環(huán)境──險惡
創(chuàng)造奇跡
小環(huán)境──艱苦
看了六年級上冊語文《青山不老》教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