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5到7歲孩子的簡單繞口令
適合5到7歲孩子的簡單繞口令
5到7歲的兒童正是最好動最活潑的階段。他們每天都用奶聲奶氣的話語表達著自己。這時候的語言能力是很強的。你們知道哪些5到7歲兒童的繞口令呢?接下來就請跟隨學習啦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5到7歲兒童繞口令精選
王婆夸瓜又夸花
王婆賣瓜又賣花,一邊賣來一邊夸,又夸花,又夸瓜,夸瓜大,大夸花, 瓜大,花好,笑哈哈。
小華和胖娃
小華和胖娃,兩人種花又種瓜,小華會種花不會種瓜,胖娃會種瓜不會種花,小華教胖娃種花,胖娃教小華種瓜。
錫匠和漆匠
東邊來了個錫匠賣錫,西邊來了個漆匠賣漆。錫匠拿錫換漆匠的漆,漆匠拿漆換錫匠的錫。錫匠換了六斤六兩漆,漆匠換了九斤九兩錫。錫匠漆匠笑嘻嘻,錫匠漆匠都有了漆和錫。
胡蘇夫和吳夫蘇
胡莊有個胡蘇夫,吳莊有個吳夫蘇。胡莊的胡蘇夫愛讀詩書,吳莊的吳夫蘇愛讀古書,胡蘇夫的書屋擺滿了詩書,吳夫蘇的書屋放滿了古書。
拔蘿卜
出八十八二十八,八個小孩兒把蘿卜拔,你也拔,我也拔,看誰拔得多,看誰拔得大。你拔得不多個兒不小,我拔得不少個兒不大。一個蘿卜一個坑兒,算算多少用車拉,一個加倆,倆加仨,七十二個加十八,拿個算盤打一打,一百差倆九十八。
白老八
白老八門前栽了八顆白果樹,從北邊飛來了八個白八哥兒不知在哪住。白老八拿了八個巴達棍兒要打八個白八哥兒,八個八哥兒飛上了八顆白果樹,不知道白老八拿這八個巴達棍兒打著了八個白八哥兒,還是打著了八顆白果樹。 老六放牛
柳林鎮(zhèn)有個六號樓,劉老六住在六號樓。有一天,來了牛老六,牽了六只猴; 來了侯老六,拉了六頭牛;來了仇老六,提了六簍油;來了尤老六,背了六匹綢。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住上劉老六的六號樓,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撞倒了仇老六的油,油壞了尤老六的綢。牛老六幫仇老六收起油,侯老六幫尤老六洗掉綢上油,拴好牛,看好猴,一同上樓去喝酒。
九個酒迷喝醉酒
九月九,九個酒迷喝醉酒。九個酒杯九杯酒,九個酒迷喝九口。喝罷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個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罷九個酒迷醉了酒。
5到7歲兒童繞口令拓展
鵝和鴿
天上一群大白鴿,河里一群大白鵝。白鴿尖尖紅嘴殼,白鵝曲項向天歌。白鴿剪開云朵朵,白鵝撥開浪波波。鴿樂呵呵,鵝活潑波,白鵝白鴿碧波藍天真快樂。
小魚大雁
小與入魚網(wǎng)魚網(wǎng)捕魚魚難逃,大雁過雁塔雁塔留雁雁不留。
霧
早晨下大霧,山里看不見路,急壞了小豬、小兔和小鹿。小兔領小豬,小豬拉小鹿,拉著藤,扶著樹,一步一步走山路。秋風婆婆來幫助,呼——呼——呼—— 一下吹散滿天霧。 貓吃桃
河邊有座窯,窯上有個槽,槽里放件袍,袍包個桃。對岸有只貓,想吃窯上槽里袍包桃,可惜岸上沒有橋。過不了河,上不了窯,夠不找槽,咬不住袍,吃不了桃。
白廟、白貓、白帽
山頂有座白廟,白廟里有只白貓。白廟外有頂白帽,白貓看見了白帽,叨著白帽跑進了白廟。
牛和油
買來一桶油,跑來一頭牛,踢翻桶里油,牛角都是油。
鼠吃豆和油
鼠咬豆囤囤漏豆,鼠啃油簍簍漏油簍油,豆囤漏豆鼠啃豆,油簍漏油鼠吸油。
蠶和蟬
爬來爬去是蠶,飛來飛去是蟬。蠶常在桑葉里藏,蟬藏在樹林里唱。
老鼠嗅著油豆香
油一缸,豆一筐,老鼠嗅著油豆香。爬上缸,跳進筐,偷油偷豆兩頭忙。又高興,又慌張,腳一滑,身一晃,“撲通”一聲跌進缸。
白鵝下河
東邊一條河,西邊一群鵝,鵝兒鵝兒唱著歌,一只狐貍來追鵝,鵝飛鵝跑跳下河。
撈蝦
小溪流水嘩啦啦,小華手拿簸萁去小溪里撈河蝦,一撈撈起一只大河蝦和半簸萁爛泥沙。蝦兒跳水響嘩嘩,小花簸萁里只剩泥沙沒有蝦。
老姥姥
老姥姥惱姥姥姥姥老惱老姥姥,麻媽媽問媽媽媽媽老問麻媽媽。
白伯伯和白婆婆
白須白伯伯,白發(fā)白婆婆。雞叫三更喔喔喔,白伯伯白婆婆一齊上北坡。白伯伯攙著白婆婆,白婆婆扶著白伯伯,白伯伯白婆婆把蘿卜種子種在北山坡。
白鴿和白鵝
伯伯養(yǎng)了一群大白鵝,哥哥喂了三只小白鴿,伯伯教哥哥訓鴿,哥哥幫伯伯放鵝。白鵝白鴿長得好,樂壞了伯伯和哥哥。
落果坡
歌樂山上落果坡,落果坡下歌樂河。河邊兩個小朋友,名叫羅樂和賀河。賀河上午約羅樂,落果坡上去放鹿;羅樂下午約賀河,歌樂河邊來牧鵝。鹿上坡,鵝下河,羅樂、賀河歌對歌。歌對歌,真快活,歌樂山上歌滿坡。
磨麥面
馬媽媽磨麥面,磨了麥面蒸麥面饃。馬媽媽忙了磨麥面,又去忙蒸麥面饃。
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濕了三件衫。小三山上大聲喊:“離天只有三尺三!”
酸棗子
山上住著三老子,山上住著三小子,山腰住著三哥三嫂子。山下三小子,找山當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酸棗子,山當腰三哥三嫂子,借給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酸棗子。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老子,借三斗三升酸棗子,山上三老子,還沒有三斗三升酸棗子,只好到山當腰找三哥三嫂子,給山下三小子借了三斗三升酸棗子。過年山下三小子打下酸棗子,還了山當腰三哥三嫂子,兩個三斗三升酸棗子。
十和四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莫把四字說成十,休將十字說成四。若要分清四十和十四,經(jīng)常練說十和四。
司小四和史小世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時四十上集市,司小四買了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史小世買了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換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不換司小四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司小四說我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可以增加營養(yǎng)防近視,史小世說我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可以織綢織緞又抽絲。
四個數(shù)字
四和十、十和四,四十和四十,十四和十四。說好四個數(shù)字,全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誰說十四是“實世”,他的舌頭沒伸直。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十四、四十、四十四。
石小四和史肖石
石小四,史肖石,一同來到閱覽室。石小四年十四,史肖石年四十。年十四的石小四愛看詩詞,年四十的史肖石愛看報紙。年四十的史肖石發(fā)現(xiàn)了好詩詞,忙遞給年十四的石小四,年十四的石小四見了好報紙,忙遞給年四十的史肖石。
繞口令產(chǎn)生發(fā)展
關于繞口令的產(chǎn)生,可以追尋到5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古籍中僥幸保存下來的《彈歌》“晰竹,續(xù)竹,飛土”,相傳為黃帝時所作。據(jù)考證,這是比較接近于原始形態(tài)的 歌謠,其中,已經(jīng)有了繞口令的基本成分—— 雙聲疊韻詞。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現(xiàn)以前,繞口令就已經(jīng)萌動于漢族勞動人民的口頭語言之中了。
隨著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發(fā)展,我們的祖先越來越注意漢字字音前后各部分的異同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 雙聲疊韻詞。這些雙聲疊韻的關系,處理不好,很容易纏繞混淆;處理好了,又可以產(chǎn)生不同凡響的音韻美。這使得一些人想到尋找規(guī)律,練習發(fā)音,訓練口頭表達。于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把一些聲韻相同的字組合在一起,故意兜圈子,繞彎子,連續(xù)成句子,教兒童念、誦。其中一些音韻響亮而又拗口、詼諧風趣的句子,不僅兒童喜歡,不少青年人也很喜歡。這樣,一個人唱出或幾個人唱和,就在人民群眾中耳口相傳,流傳開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又不斷修改、加工、充實、完善,使它更近似于一首首幽默詼諧的 歌謠,更加妙趣橫生。至于誰是繞口令的具體作者和修改者,人們根本沒有留意。因此,也就無所謂哪首繞口令是哪個人的作品了。
由于繞口令的逐步完善,在人民群眾中日漸流傳,一些接近下層人民的文人也開始注意這一通俗的文藝形式。稍后于 屈原的 楚國作家 宋玉,就曾經(jīng)把 雙聲疊韻的詞匯引進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殿堂。長篇政治抒情詩《九辯》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大量采用了聲韻相通的詞,使得語句音節(jié) 錯綜變化,讀來音韻諧美,情味悠長。這無疑大大擴展了它的地位和影響。不少文人還在喝茶飲酒的時候,即興編上幾句,當作酒令,或者教給兒童念誦。保留至今的古代繞口令,差不多都是文人模擬漢族民間繞口令作的。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到唐代詩人 溫庭筠在1000多年前的《李先生別墅望僧舍寶剎作雙聲詩》:“犧息消心象;檐楹溢艷陽,簾櫳 蘭露落,鄰里 柳林涼,高閣過空谷,孤竿隔古崗,潭庭月淡蕩,仿佛復芬芳。”宋代大文學家 蘇軾 作過《吃語詩》(“散居劍閣隔 錦官”),明代文學家 高啟作過《吳宮詞》(“筵前憐 嬋娟”)。從內容上看,這些繞口令大都是酒足飯飽之余的乘興消遣之作,沒有多少價值,從、形式上看,幾乎都是咬文—嚼字的文字游戲,書卷氣濃重, 晦澀難懂,最廣大的下層民眾和少年兒童只有敬而遠之。這大大影響了繞口令的語言價值和 文學價值,影響了繞口令的普及和提高。關于古代的繞口令,明代文學家 謝肇涮所撰的《文海披沙》卷五,曾 作過一些記載。
另一方面,漢族民間流傳的繞口令保持和發(fā)揚了它的通俗淺顯的特點,越來越完善,并且被搜集整理出來。清朝末年,意大利駐 中國的官員韋大利搜集的《北京 兒歌》(1896年出版,英漢對照本)中,就有繞口令《 玲瓏塔》。何德蘭搜集的《孺子歌圖》中,也有繞口《禿丫頭》。
“五四” 新文化運動以后,我國現(xiàn)代文學越來越接近下層人民,隨之而起的 兒童文學也逐漸成為文藝大軍的一個支隊,這為繞口令的發(fā)展又開辟了一條道路。但是;由于社會意識和創(chuàng)作者思想的局限,不少繞口令的基調還是很低的。例如《螺螄和騾子》:“胡子擔了一擔螺螄,駝子騎了一匹騾子。胡子的螺螄撞了駝子的騾子,駝子的騾子踩了胡子的騾螄。胡子要駝子賠胡子的螺螄,駝子要胡子賠駝子的騾子。胡子罵駝子,駝子打胡子,螺螄也爬到騾子頭上去啃鼻子。”這反映了舊社會“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社會意識,反映了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系。新 中國建立后,繞口令的 思想內容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例如20世紀60年代流傳的繞口令《賠缽缽》:“你婆婆借給我婆婆一個缽缽,我婆婆打爛了你婆婆的缽缽。我 婆婆買來一個缽缽,還給你婆婆。你婆婆說什么也不要我婆婆賠缽缽,我婆婆硬要把買來的缽缽還給你婆婆。”這就反映了60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滿了新的時代氣息。
猜你喜歡:
2.5歲小孩繞口令
3.4歲寶寶繞口令
4.六歲兒童繞口令
5.5到6歲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