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引導不愛做家務的孩子做家務
怎么引導不愛做家務的孩子做家務
孩子不做家務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因為孩子的惰性越來越強了,那么作為父母們應該怎么阻止呢,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如何引導不愛做家務的孩子做家務,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引導不愛做家務的孩子做家務
別阻止孩子“幫倒忙”
當孩子想要幫大人的忙時,千萬別阻止孩子。因為孩子剛開始學做家務并不是為了減輕家長的勞動量,而是出于好奇,孩子對所有沒使用過的東西都極其敏感,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利用這一點,把家里的打掃工具如抹布、吸塵器、掃把等等逐一介紹給孩子,并耐心演示如何利用它們進行掃除。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肯定會有模有樣地干起家務來,爸爸媽媽再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既滿足了好奇心又很有成就感的小家伙以后再干起家務來相信沒有問題。
家長學會主動退后,勿責怪孩子
只要孩子愿意做家務,父母就該給他們正面的回應,鼓勵他們。父母學會退后、放手很重要。比如大人生病的時候,讓孩子端水拿藥,其實幫助了別人,孩子心里也是很自豪的。
進行明確分工
當孩子養(yǎng)成做家務的習慣后,要將家務進行具體分工,明確爸爸、媽媽、孩子各自的任務有哪些,什么時候做,怎么做最好,將家務變成常規(guī)活動。比如周末,不少家庭就會利用這難得的空閑進行大掃除,這個時候把要做的事情請孩子記錄下來,然后討論任務的分配和工具的使用。
記得有首歌里有這么幾句:“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幸福不會從天降,社會主義等不來。莫說我們的家鄉(xiāng)苦,夜明寶珠土里埋,只要汗水勤灌溉,幸福的花兒遍地開。”家長應該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意識到,幸福的生活離不開自己的辛勤勞動,現(xiàn)在多吃點苦就是為了以后能夠生活的更好。
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
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臟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歲: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到大門口取回地上的報紙;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后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里;幫助媽媽把疊好的干凈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臟衣服放到裝臟衣服的籃子里。
4-5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獨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鋪床;準備餐桌(從幫家長拿刀叉開始,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后把臟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柜(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臟床單拿走,并拿來干凈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并放回原處)。
6-7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洗碗盤,能獨立打掃自己的房間。
7-12歲: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間、廁所;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和烘干機;把垃圾箱搬到門口街上(有垃圾車來收)。
13歲以上: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換燈泡;換吸塵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兩面);清理冰箱;清理爐臺和烤箱;做飯;列出要買的東西的清單;洗衣服(全過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疊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從小就好吃懶做、不愛勞動的人,長大了多不能吃苦,獨立自謀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龍的父母從孩提起就應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和條件,對孩子進行早期勞動訓練,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生成一雙勤勞的手,使其終身受益。
孩子做家務的益處
發(fā)展動作技能
對初學做事的孩子來說,家務勞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以掃地為例,要搬開或移動桌椅,要握好掃帚均勻地掃,整個過程能很好地發(fā)展孩子的動作技能。同時,不同的家務活還能鍛煉孩子的不同身體部位,如疊衣服可以鍛煉小肌肉,擦地板則鍛煉大肌肉。
養(yǎng)成分類歸納的習慣
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放在一起,不同的衣物要放進不同的抽屜,做家務能夠幫助孩子養(yǎng)成分類和歸納的習慣。生活物品需要分類歸納才能理清,學習知識也要分類歸納才能融會貫通。讓孩子從小學會分類和歸納,無論是對生活、學習,還是工作都受益無窮。
強化責任感
讓孩子參與做家務,體驗到家人的不易,學會珍惜家人的勞動成果。孩子會逐漸意識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自己的工作給家人帶來幫助,這份滿足能激發(fā)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增強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孩子會發(fā)現(xiàn)自己通過雙手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情,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需要的,自信感也就油然而生。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