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號(hào)潁濱遺老。卒,謚文定。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jìn)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duì)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奶K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蘇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篇1)
朝代:宋朝|作者:蘇轍
三峽波濤飽溯沿,過橋雷電記當(dāng)年。
江聲仿佛瞿唐口,石角參差滟滪前。
應(yīng)有夜猿啼古木,已將秋葉作歸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蘇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篇2)
朝代:宋朝|作者:蘇轍
來聽歸宗早晚鐘,疲勞懶上紫霄峰。
墨池漫疊溪中石,白塔微分嶺上松。
佛宇爭(zhēng)推一山甲,僧廚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東西寺,巖谷相連更幾重。
〈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p>
蘇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篇3)
朝代:宋朝|作者:蘇轍
山回不見落銀潢,余溜喧豗響石塘。
目亂珠璣濺空谷,足寒雷電繞飛梁。
入瓶銅鼎春茶白,接竹齋廚午飯香。
従此出山都不棄,滿田粳稻插新秧。
蘇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篇4)
朝代:宋朝|作者:蘇轍
元豐三年,余得罪遷高安。夏六月,過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陽(yáng),入棲(ㄒ|)賢谷。谷中多大石,岌嶪(ㄐ|ˊ |ㄝˋ;危急的樣子)相倚。水行石間,其聲如雷霆,如千乘車行者,震掉不能自持,雖三峽之險(xiǎn)不過也。故其橋曰三峽。渡橋而東,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練,橫觸巨石,匯為大車輪,流轉(zhuǎn)洶涌,窮水之變。院據(jù)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橫生倒植,蔥蒨(ㄘㄨㄥ ㄑ|ㄢˋ;形容草木青翠茂盛)相糾。每大風(fēng)雨至,堂中之人,疑將壓焉。問之習(xí)廬山者,曰:“雖玆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shù)矣?!泵髂?,長(zhǎng)老智遷使其徒惠遷謁余于高安,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敗木朽,無以待四方之客,惠遷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壯邃密,非復(fù)其舊,愿為文以志之?!庇嗦勚蟮勒叻怯酗嬍?、衣服、居處之求,然使其飲食得充,衣服得完,居處得安,于以求道而無外擾,則其為道也輕。此古之達(dá)者所以必因山林筑室廬,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遷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于塵垢之中,紛紜之變,日進(jìn)于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況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ㄣˊ;河岸、水邊),有堂以居,有食以飽,是非榮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苯穹蝌G鶩(ㄨˋ;形容前往趨附)乎俗學(xué)而不聞大道,雖勤勞沒齒,余知其無以死也。茍一日聞道,雖即死無余事矣。故余因二遷之意,而以告其來者,夫豈無人乎哉!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陽(yáng)蘇轍記。(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辭典》)
蘇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篇5)
朝代:宋朝|作者:蘇轍
萬木青杉一手栽,滿堂白佛九天來。
〈仁宗初年,有僧手種萬杉,特為建此寺,仍以禁中佛賜之。〉
涓涓石溜供廚足,矗矗山屏繞寺開。
半榻松陰秋簟冷,一杯香飯午鐘催。
安眠飽食平生事,不待山僧喚始回。
蘇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篇6)
朝代:宋朝|作者:蘇轍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瀉虹霓。
定知云外波瀾闊,飛到峰前本末齊。
入海明河驚照曜,倚天長(zhǎng)劍失提攜。
誰(shuí)來臥枕莓苔石,一洗塵心萬斛泥。
蘇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篇7)
朝代:宋朝|作者:蘇轍
三峽波濤飽泝沿,過橋雷電記當(dāng)年。
江聲仿佛瞿唐口,石角參差灩?jié)饲啊?/p>
應(yīng)有夜猿啼古木,已將秋葉作歸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蘇轍寫廬山的古詩(shī)(篇8)
朝代:宋朝|作者:蘇轍
五老相攜欲上天,玄猿白鶴盡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頂,流水無聲入稻田。
古木微風(fēng)時(shí)起籟,諸峰落日盡生煙。
歸鞍草草還城市,慚愧幽人正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