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毛澤東書法作品圖片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書法作品圖片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1925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有獨特的文學地位,受到許多人的喜愛。現(xiàn)如今,這首詩被人們創(chuàng)作成書法作品,有非常高的藝術特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沁園春長沙毛澤東書法作品圖片。
沁園春長沙獨特的書法圖片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詩詞,作于1925年。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是用馬列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作此詞時作者時年32歲。當時,革命形勢高漲,群眾運動風起云涌。上闕寫景,下闕抒情,“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正是作者當時要大展抱負,對未來充滿信心的真實寫照。這首詞最早發(fā)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一號。同時刊載的還有《七律·長征》《沁園春·雪》等17首。
沁園春長沙精美的書法作品欣賞
時間是1925年,這一年毛澤東正值32歲,剛過而立之年,就在這一年深秋,他在湘江之畔寫了這首洋溢著青春、理想和大無畏的詩篇。作者一面感懷了他于1911年至1923年在長沙求學的生活及各種熱情澎湃的經歷,一面激勵自己對改造未來祖國的雄心壯志,要么獨善其身,要么兼及天下,但更重要的卻是后者。他在江畔徘徊,佇立,沉思,面對壯麗秋光慷慨發(fā)問:誰是這片大地的主人?情懷溶于青天,一個年輕的導師,一代青年的精神之父,他從風景中走來了,他在回憶長沙,或者在回憶1911年,要么是1920的,新世紀帶著它的激動,曙光與意志在鍛煉和抒發(fā)一群年輕書生的抱負,他們在湘江之畔、橘子洲頭、岳麓山巔熱情地長談著各自的理想及祖國的未來,他就是他們之中年輕而激烈的核心。他知道他應該為自己的一生的斗爭貫注長生不老的青春熱血,那時是1925年,但還有多少歲月在等待著他,他需要的正是他所實行著的“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他沒有通常詩人們的傷春、悲秋,也沒有感嘆年華流逝,人生短促,他內在的精神力太強大了,他要沖出束縛,“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不是嗎,他游泳的身體在涼快激越的水流中,阻擋了飛舟;不是嗎,他于1966年在武漢暢游長江,仍以他年輕時代獨立寒秋、中流擊水的書生意氣再顯他青春的激情。
沁園春長沙的詩詞特色
毛澤東創(chuàng)作的秋景詞《沁園春·長沙》,歷來備受世人推崇,這是一首別具特色的秋之歌。該詞脫盡了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掃衰頹蕭瑟之氣,以其絢麗多彩的湘江秋景、壯闊高遠的深秋境界,引領讀者去感受詞人毛澤東的博大情懷和革命的豪情壯志,從而獨步詩壇。
《沁園春·長沙》是一首長調,他以傳統(tǒng)的形式反映現(xiàn)代的生活內容,頗有創(chuàng)意,可見詞人的匠心獨運。詞中描繪的“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拼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生動活潑的全景式寫意風景畫。全詞共分上、下兩片,上片主要寫寒秋景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湘江寒秋圖畫,并即景抒情,大膽發(fā)問,“誰主沉浮”。詞的開篇“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既點明了時令和地點,又為讀者勾勒出了特定的環(huán)境。“獨立”二字,進一步突現(xiàn)了詞人雄立橘子洲頭、凝望湘江奔流的英姿,一代偉人的青年風采由此躍然紙上,橫空而出。接下來的七句由一個“看”字總領,通過“萬山”、“漫江”、“霜天”、“飛鷹”、“游魚”等一系列意象,不斷地變換“看”的視角,將“遠眺”、“近觀”、“仰視”、“俯瞰”四個角度所見景物有機地揉合起來,形成了遠近相間,動靜結合,色彩鮮明的藝術張力,寒秋景物因此而生動、活潑、壯麗起來了。上片的后三句,通過一“悵”一“問”,則更道出了詞人的雄心壯志,表現(xiàn)了他的博大胸懷。
秋天,是萬物凋零的季節(jié),是蕭殺、感傷的季節(jié),是文人騷客容易產生“悲秋”情調的季節(jié)。“自古文人多悲秋”,“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而毛澤東同志面對“寒秋”,他欣然命筆的《沁園春·長沙》一詞,則一反傳統(tǒng)手法,描繪的是色彩斑斕的秋之壯景,展示出他闊大的胸襟和卓爾不群的抱負。正如王國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這一句開啟下片,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不平凡的歲月,化為座座有形的崢嶸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一個“憶”字,使詞人從上片的獨往舊地重游,自然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那時候,同學們正當青春年少,意氣風發(fā),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敢說敢干,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指點評論,激揚文字,視軍閥統(tǒng)治者如糞土。一個:“記”字,詞人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中流擊水圖”,手法極為夸張,壯志豪情萬丈,一代敢于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形象,橫空出世:他們有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他們有理想、有抱負,“以天下為己任”;他們有膽識、有志氣,“糞土當年萬戶侯”,———他們就是主宰中國命運和前途的“同學少年”。
清代的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夫詩以情為主,景為賓...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景是客觀存在的,情則是主觀的,因事而生的。情和景不是平行的,更不是對立的。作者在描寫客觀景物的時候,都是帶著自己的主觀情感去觀察、描繪的,作者情感的哀樂則直接籠罩在他所描寫的客觀景物上,或哀或樂,或喜或悲。大多數(shù)人,尤其是古代作家,寫寒秋常常離不開“其意蕭條,山川寂寥”的蕭殺之氣,而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中展示在讀者眼前的是一片色彩鮮明、生機勃勃的壯麗秋景,一派“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活潑場面。在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詞人在以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面對這大好的自然,有一種勇敢地投身于革命的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大任的大無畏精神。整首詞的情調是慷慨激昂的,風格是豪爽奔放的。至此詞中豪情的抒發(fā)與壯景的描寫是和諧統(tǒng)一的,正所謂“情樂則景樂”。
“獨立寒秋”,毛澤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活潑、壯麗的湘江秋景圖;“浪遏飛舟”,毛澤東同志以天下為己任,于改造舊世界的壯志豪情,力透紙背,今天,我們誦讀、鑒賞、品味《沁園春. 長沙》一詞,面對祖國如此多嬌的江山,我們仍能為一代偉人的才情所嘆服。
猜你感興趣:
4.沁園春雪行草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