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書法作品
福書法作品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和視覺藝術,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福書法作品,希望你們喜歡。
福書法作品欣賞
福書法作品1
福書法作品2
福書法作品3
福書法作品4
福書法作品5
修養(yǎng)與字通行
字,人人寫,人人一生都離不開字,但未必都能將字寫的正確、清楚、整潔、美觀,使人感到舒服,而不使人眼花繚亂,望而生厭,或因字筆畫不清而不知其所云。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別急躁,踏踏實實寫字,用心把字寫好了,修養(yǎng)自然來了。
字寫的如何,他是人內在修養(yǎng)的一種外在表達。在我國傳統(tǒng)的書法理論中,習慣把寫字與做人,完美地結合起來。早在西漢晚期揚雄在《揚子法言》中就說過:“書,心畫也。”至東漢晚期,趙壹在《非草書》中說:“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心與手”的觀點。
所以,慢慢的,把字寫好了,修養(yǎng)自然而然。
明代傅山說:“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未習魯公書,先觀魯公詁,平原氣在中,毛穎足吞虜。”清代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寫道:“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又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人常說“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無法”。
在我國封建時代,歷代都把書品作為考核人品的一項非常重要條件。以書取士,要想作官,必須寫一手好字。寫不好字,別說作官甚至找個文差也很難。
自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躊躇滿志到處巡狩,巡狩到那里,就要在那里立石記功,這些記功石碑上的字都由他的丞相李斯來寫,這也說明書法藝術在秦代已明確受到重視。
我們知道,魏晉時代特別是晉,是歷史上書法造詣最高的時代,并設置書學博士。魏武帝曹操書法水平就很高,他對善于書法的人特別器重。據(jù)記載曹操曾派專人訪求得罪過他的梁鵠,就是由于他的字寫的非常好,而不記前嫌,加以重用。
大唐年代,官方全面采取了以書取人的措施,又設立了專門培養(yǎng)書法人才的“書學”。在選拔人才的四個方面(一曰“身”,二曰“言”,三曰“書”,四曰“判”),第三就是書。
之后,到宋、元、明、清歷代科舉考試中都將書法的優(yōu)劣放到舉足輕重的位置,從秀才到舉人,再高一層當進士,都要考試。中進士后:一類為翰林,另一類分到各部、各縣去當官。這種科舉制度,除看應試人的政治見解如何外,還要要看他的字是否寫的工整。所以科舉的卷面要求四個字:“黑、大、光、圓”。墨色要黑,字要飽滿,要撐滿了格,筆畫要光溜圓滿,這個圓又講筆畫的效果。這樣,在選才標準上,又將書法條件提高了一步。
我們今天字寫的好壞,與升學、就業(yè)、評職稱、當官等,選材的關系并不那么舉足輕重,但每個人所寫的字確實反映這個人的內在素質。
現(xiàn)代有一門學科叫做筆跡學,他是通過對個體筆跡不同書寫規(guī)律的研究,反映書寫者個性,心理和行為特征的一門交叉學科。它是一門以研究人類文字筆跡特點和人的內在素質之間聯(lián)系及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與心理學、行為學、人才學等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也說:“筆跡學是一門被高度使用的科學,因為它不必見面就可以了解一個人”。看來,我國古人所說的“書如其人”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jù)。
要寫好字并達到書法的高度,就必須老老實實學習前人的寶貴經(jīng)驗,認認真真的臨摹前人碑、帖。一絲不夠的按前人筆法、點畫、墨韻、結體、章法、氣韻等,不斷修正自己隨意的書寫習慣。博采眾長,鍥而不舍,在不斷提高文化素養(yǎng)的基礎上,才能使自己所寫的字達到書法的更高境界。
當我們面對書法家的碑帖,而心慕手追時,往往會被古代書法家的人品與作品所傾心佩服,那種浮躁、虛榮、驕傲之心也隨之油然而止。
書法寫的是字,字和字連成文,不管文義只考慮字,等于一個人沒有靈魂。在閱讀、書寫書法作品時,我們就要學習古文、詩詞、名言、警句、論述、了解歷史、了解書法家的歷史背景、經(jīng)歷、人品等等,在此同時,不但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而且也受到傳統(tǒng)文化和書法家人品的熏陶。對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內涵有了更深刻、更具體的理解,發(fā)至內心的愛國之情也會由然而生。
所以,學習、臨摹、創(chuàng)作書法的過程也是修心養(yǎng)性,磨練意志、提高自己修養(yǎng)的過程。
字寫好了,修養(yǎng)自然來了。
看過“福書法作品”的人還看了:
1.福字草書書法
2.福字行書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