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意義及方法
多讀書、多學習、多求經(jīng)驗,就是前途的保障。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讀書的意義及方法,歡迎閱讀!
讀書的意義:
就像旅行者樂于談論他們在旅途中的奇遇,讀書人也很愿意書寫他們在讀書過程中的體驗。
在18歲以前,并沒有機會讀到很多的好書。2007年,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北京。偌大的校園中,唯一摯愛的是那時還略顯簡陋的圖書館。在隨后的六年中,我讀遍了這里我偶遇到的好書,并在近乎癡迷的閱讀中發(fā)現(xiàn)并重塑了自我。
至今記得第一次走進圖書館的情景:緊湊排列的書架上密密麻麻地擺放著書籍,過道兩側的書桌上坐滿了開卷閱讀的年輕人。安安靜靜地徜徉在書架之間,視線掃過書脊上的書名,然后憑感覺拿起一本就站在那里閱讀。那些文字將外在的世界全部取消、抹除,只留下我在作者建構的世界中,品味狂喜與孤獨。
那個時候,只是癡迷讀書,卻從未想過讀書的意義。后來,偶然間讀到林語堂先生《讀書的藝術》一文,其中的不少觀點讀來頗似知音:
那個沒有養(yǎng)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 可是當他拿起一本書的時候,他立刻走進一個不同的世界...... 一個人在十二小時之中,能夠在一個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時,完全忘懷眼前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 這么一種環(huán)境的改變,由心理上的影響說來,是和旅行一樣的。
讀者往往被書籍帶進一個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 最好的讀物是那種能夠帶我們到這種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讀物,而不是那種僅在報告事情的始末的讀物。
所謂美麗的臉孔,不是脂粉裝扮起來的臉孔, 而是純然由思想的力量創(chuàng)造起來的臉孔。
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環(huán)境,和生命中的某個時期必讀的書...... 當一個人的思想和經(jīng)驗還沒有達到閱讀一本杰作的程度時,那本杰作只會留下不好的滋味。
一切好書重讀起來都可以獲得益處和新樂趣。
我認為一個人發(fā)現(xiàn)他最愛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識發(fā)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間確有一些人的心靈是類似的,一個人必須在古今的作家中,尋找一個心靈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讀書的真益處...... 于是讀者開始把這個作家所寫的東西全都拿來讀了,因為他們之間有一種心靈上的聯(lián)系,所以他把什么東西都吸收進去,毫不費力地消化了。
有價值的學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練”,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學”。他們只是愛好書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讀下去。
然而,“只是愛好書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讀下去”卻未必就是很好的讀書理念。好像是尼采的一段話,大意是:讀書容易陷入一種困境,你越是沉迷于讀書,就越減少了自己的思考空間因為你的思路都被作者牽引著;即使有時有一些思考,不過也是對于既有文本的一種簡單回應罷了。所以,尼采主張多去書本外的世界游歷,并由此形成自己的思想。我想,對于那些并不僅僅想成為一個知識分子的人來說,尼采似乎說得更為有理。
總之,以上就是我對于讀書意義的理解。轉眼已經(jīng)走入職場,猛然發(fā)現(xiàn)并沒有那么多時間可以用來隨心所欲讀書了。但是只要有可能,還是會放下繁雜的事務,進入文字堆砌的美妙世界中堅持讀書本身,就是一種意義。
讀書的方法:
閱讀不是‘看到’,而是思索、啟示和理解,他不決定于我們眼睛的速度,而是我們心智的速度、深度和延伸的廣度。
作筆記法
梁啟超認為學習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作筆記。他在《讀書分月課程》中講:“讀書莫要于筆記。柱子謂當如老吏斷獄,一字不放過。學者凡讀書,必每句深求其故,以自出議論為主,久之觸發(fā)自多,見地自進,使能貫串聯(lián)書,自成條理。經(jīng)學、子學尤要。無筆記則必不經(jīng)心,不經(jīng)心則雖讀猶不讀而已。”
徐復觀先生在讀書方法上有一個訣竅,那就是做摘抄。徐復觀說:“一部重要的書,常是一面讀,一面做記號。記號做完了便摘抄。我不慣于做卡片??ㄆ蛇m用于搜集一般的材料,但用到應該精讀的古典上便沒有意思。書上許多地方,看的時候以為已經(jīng)懂得;但一經(jīng)摘抄,才知道先前并沒有懂清楚。所以摘抄工作,實際是讀書的水磨功夫。再者隨著記憶力日減,全書的內容一下子也抓不住,摘抄一遍,可以幫助記憶,并便于提挈全書的內容,匯成幾個重要的觀點。這是最笨的功夫,但我讀一生的書,只有在這幾年的笨工作中,才得到一點受用。”
由淺入深法
葉圣陶先生主張閱讀必須認真,先求認真,次求迅速。每讀一本書時,首先“就其中的一篇或一章一節(jié),逐句循誦,摘出不了解的處所;然后用平時閱讀的經(jīng)驗,試把那些不了解的處所自求解答;得到了解答,再看注釋或參考書”。這第一步只要求讀懂原文,掃清閱讀障礙,并且在掃除障礙中,訓練自己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再“復讀一遍,明了全篇或全章全節(jié)的大意”。這樣要求就深入了一層,要吃透本篇或本章節(jié)的內容,并且能夠概括出大意。僅僅到此為止還不夠,還必須更深入一層,“最后細讀一遍,把應當記憶的記憶起來,應當體會的體會出來,應當研究的研究出來。”至此,不僅書的內容消化吸收了,而且培養(yǎng)了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消化、反芻法
徐復觀先生特別重視讀書之后的消化、反芻。他說,讀書如同吃東西。“正吃東西時,所吃的東西并未發(fā)生營養(yǎng)。營養(yǎng)作用是發(fā)生在吃完后的休息或休閑的時間里面。書的消化,也常在讀完后短暫的休閑時間;讀過的書,在短暫的休閑時間中或以新問題的方式,或以反芻動物樣的反芻的方式,若有意若無意的在腦筋里轉來轉去,這便是所讀的書開始在消化了。并且許多疑難問題,常常是在這一剎那之間得到解決的曙光。”所以一個人讀了書后腦筋里應該有幾個問題。若是腦筋里沒有問題,這說明書還是沒有讀進去,須得再仔細得讀。
重復法
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讀書采用重復法,每讀完一個章節(jié)總要復習一遍,讀到第三個章節(jié),還要把前面兩個部分再復習一遍,就這樣反復地讀,反復地溫習,不厭其煩,一絲不茍。為了促使自己多次復習已讀過的書:他讀書時,在書的背后寫“讀”字,每復習一遍就寫一筆。他生活的年代使用繁體字,一個“讀”有23畫,因此,他要復習22遍才能把“讀”字寫完。試想,一本書重復讀了20多遍,豈有不爛熟于心之理?
按心理學的觀點說,信息經(jīng)常重復刺激大腦,能增強記憶。實際上,重復不僅能使記憶加強,而且還能加深理解。重復閱讀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結合學習、工作需要隨時翻閱,也可以根據(jù)記憶學原理提供的最佳復習時機,在第一次讀書后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和半個月時,分次進行復習。
楊絳曾談錢鐘書怎樣做讀書筆記“許多人說,錢鐘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卻并不以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很多,也不易遺忘。
提要鉤玄法
韓愈曾說過一句名言:“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后人將他的話概括為“提要鉤玄”讀書法。按照韓愈的這個方法,讀書首先要將書分門別類,然后按其性質類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讀書法。對于那些記事性質的歷史書籍,閱讀時必須提出綱要,也就是提綱摯領地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抽出來;對于那些理論方面的書籍,閱讀時則要注意探取其深奧的觀點,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讀書若能做到提要鉤玄,效果必定會好。因為“提其要”,能使自己對書中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一目了然,對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清清楚楚,從而可以進一步了解事件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鉤其玄”,便于把握重點,吃透精神實質,對某些重要觀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開拓視野,活躍思維,增長知識,提高水平,將書中的營養(yǎng),化為自己的血肉。
《如何閱讀一本書》具體講解了閱讀的四種層次,其中分析閱讀中有具體的關于提要鉤玄法的方法解讀。
高誦恬吟法
毛澤東早在學生時期就”頗有踔厲風發(fā)之概,從早至晚,讀書不休。讀書時往往“采取‘高聲朗誦’和‘密詠恬吟’相結合的方法。每讀一文,總是反復誦讀、吟詠,用心領會它的意義、氣勢、節(jié)奏和神味”。
高聲朗誦,就是要大聲地朗讀;密詠恬吟,就是要靜靜地吟詠品讀。將高誦與恬吟結合起來,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高誦便于記憶和提高演說能力,恬吟便于思索,細細地品味一篇文章,不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而且能夠更深刻地領會氣勢、節(jié)奏、神味。
蔓延法
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作家夏丐尊先生的讀書方法是以精讀的文章〔或書籍〕為出發(fā)點,然后向四面八方蔓延,由精讀一篇文章帶讀許多書,有效地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
例如:夏先生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樣蔓延發(fā)展:《桃花源記》是晉朝人寫的,要想知道這篇文章在晉朝文學中的地位以及晉朝文學的概況,就可以去翻一翻中國文學史;文中的“桃花源”實際上表現(xiàn)了作者的一種烏托邦思想,這又可以找莫爾寫的《烏托邦》來對照著讀;這篇文章屬于記敘文一類,如若想弄清楚記敘文的格式,就可以去翻看有關記敘文寫法的書;此外,如果想了解作者陶淵明其人其事,還可以去翻《晉書·陶潛傳》。
這樣一來,讀一篇文章就引出了一大串的書,將內容相關的書聯(lián)系起來讀,既便于加深理解,又可以拓寬知識面,因此,蔓延法是一種科學的讀書方法。
結合法
老舍說:“讀了一本文藝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幾本作品,最好找些有關這些作品的研究、評論等著述來讀,也應讀一讀這個作家的傳記。”把作品與作家傳記以及文藝評論結合起來讀,我們將這種讀書方法稱之為“結合法”。用“結合法”讀書,能夠“使我們對那些作品與那個作家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吸取更多的營養(yǎng)”。
如果孤立地讀一本作品,我們多半是憑個人的好惡去評斷,自己所好則捧入云霄,自己所惡則棄如糞土。事實上,這未必正確。及至讀了有關評價這本作品的一些著述,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這并不是說我們應該采取人云亦云的態(tài)度,而是通過看了別人的意見,應重新去想一想自己的判斷。這么多去想一想,至少它會使我們不完全憑感情去判斷,去掉偏見,我們才能夠吸取營養(yǎng),扔掉糟粕。
如果說為什么搜集資料、編輯出這篇關于“讀書意義與方法”的老生常談的東西,或許是因為這句話的關系吧。“人生最大的捷徑是用時間和生命閱讀一流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