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名人追逐夢想的故事
關于名人追逐夢想的故事
從小到大,夢想不停變化。每當夢想改變時,就說明我們的知識增加了,思想進步了,對社會的理解也改變了。夢想的改變,這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中必須經(jīng)歷無數(shù)次。但記住,我們追尋夢想的腳步,永遠都不能停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追尋夢想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追尋夢想的名人故事篇1:布拉格
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小時侯家里很窮,憑借著自己對夢想的不懈追求,通過頑強的努力,終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經(jīng)歷的那段貧窮的歲月,成為了日后激勵他前進的動力。
他在學校讀書時,因為家里經(jīng)濟條件太差,父母無法給他買好看的衣服,舒適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襤褸,拖著一雙與他的腳很不相稱的破舊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從不曾因為貧窮而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沒有埋怨過家里人不能給他提供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那一雙過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腳上看起來十分可笑,但他卻并不因此自卑。相反,他無比珍視這雙鞋,因為它可以帶給他無限的動力。
原來這雙鞋是他父親寄給他的。家里窮,不能給他添置一雙舒服、結實的鞋子,即便這一雙舊皮鞋,還是父親的。盡管父親對此也充滿愧疚之情,但他仍給兒子以殷切的希望、無與倫比的鼓勵和強大的情感支持。父親在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兒呀,真抱歉,但愿再過一二年,我的那雙皮鞋,你穿在腳上不再大。……我抱著這樣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將引以為榮,因為我的兒子是穿著我的破皮鞋努力奮斗成功的。……”這封寓意深刻、充滿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布拉格在科學的崎嶇山路上,踏著荊棘前進。
追尋夢想的名人故事篇2:皮爾·卡丹
他出生在意大利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父親每天冒險騎馬登上高高的雪山,采下大塊冰,運到城里賣給富家大戶,掙得幾個小錢,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上小學,甚至是中學時,他常被同學惡意嘲謔為“窩囊廢”,這些中傷的話,嚴重地刺傷了一顆少年的心,所以,從小他就體會到貧窮帶來的艱難與屈辱。
在中學階段的后期,他曾參加過校內(nèi)戲劇演出,從那時起,他就對舞臺產(chǎn)生了興趣。他夢想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在舞臺上盡情展示舞姿。為此,16歲那年,他毅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退學,一個人獨自跑到當時的大都市巴黎,希望自己能在這個時尚大舞臺上用腳尖旋轉出精彩人生。
可是,這座高傲的城市根本不屑瞟這個窮小子一眼,別說學習舞蹈的高昂學費了,就連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成了問題。他沒有別的特長,只有從小跟著父母學到的一點裁縫技術。憑著這點手藝,他在一家裁縫店找到了一份每天要做十多個小時的工作。
就這樣做了幾個月,他的心情越來越低落、頹廢。他不知道自己在這個裁縫店要干多久,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登上夢中的舞臺。他苦悶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他認為與其這樣痛苦地活著,還不如早早結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他準備自殺的當晚,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從小就崇拜的有著“芭蕾音樂之父”美譽的布德里,他決定給布德里寫一封信,講述自己的夢想遭現(xiàn)實阻撓無法實現(xiàn)的困惑。在信的最后,他寫道,如果布德里不肯收他這個學生,他便只好為藝術獻身跳河自盡了。很快,他便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誰知,布德里并沒提收他做學生的事,而是講了他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布德里說他小時候很想當科學家,也想當飛行員,還想成為一名牧師,但因為家境貧窮父母無法送他上學,他只得跟一個街頭藝人過起了賣唱的生活……最后,他說,人生在世,現(xiàn)實與夢想總是有一定的距離,在夢想與現(xiàn)實生活中,人首先要選擇生存,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談藝術的……
布德里的回信讓他幡然省悟,后來,他努力學習縫紉技術,并應聘于一家名叫“帕坎”的時裝店。憑著勤奮和聰慧,他的服裝設計技術提高得很快。為了進一步開闊視野,他又投奔由著名時裝設計大師迪奧爾開設的“新貌”時裝店。在這里,他增長了見識,積累了領導時裝潮流的設計心得和體會,他的設計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這一年,著名藝術家讓·科托克拍攝先鋒影片《美女與野獸》,邀請他設計服裝。他為法國著名演員讓·馬雷設計了12套服裝,影片公映后,他設計的服裝驚動了巴黎,美譽如潮。
那年,他23歲,在巴黎開始了自己的時裝事業(yè),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裝品牌。他追求獨特的個性,大膽突破,設計了時代感非常強烈的“P”字牌服裝,贏得了挑剔的巴黎顧客的青睞。演藝界名流、社會上層人士、達官貴人等爭相慕名前來訂制服裝。
他就是皮爾·卡丹。
如今,皮爾·卡丹不但成了令人矚目的億萬富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產(chǎn)品也遍及世界,皮爾·卡丹成了服裝界成功的典范。
人的一生中可能有很多夢想,當一個夢想因現(xiàn)實的阻撓而無法實現(xiàn)時,就應該勇敢地調(diào)整夢想的方向。世界是一個大舞臺,生旦凈末丑都是重要的角色,只要你腳踏實地把握準夢想的方向,那么,總有一個夢想能在現(xiàn)實中開花,讓你獲得華美的人生!
追尋夢想的名人故事篇3:菲利帕奇
菲利帕奇小時候生活在前南斯拉夫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因為貧困,酷愛讀書的菲利帕奇只能早早地退學在家,幫著父母打理農(nóng)活,盡管如此,他依舊沒有放棄學習。
18歲的時候,菲利帕奇報名參加了貝爾格萊德法學院的自修班,這個自修班不要求進學校聽課,只需要考試到場就行。菲利帕奇就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每次考試,他都要坐8個小時的火車前往應考,然后返回家當幫手。盡管菲利帕奇學習很用功,但那些年里,前南斯拉夫的戰(zhàn)火實在太頻繁了,再加上農(nóng)村的工作繁忙,菲利帕奇總是無法完成學業(yè)。
為了追求夢想,1992年,菲利帕奇拿出所有的積蓄,辭別父母和兄弟,離開被戰(zhàn)爭蹂躪的家園來到美國。剛到美國時,菲利帕奇幾乎不懂英語,就在一個小學里找了一份相對不太需要語言的掃地工作。有一次,一位老師建議他到哥倫比亞大學找工作,這樣就可以免費選修課程,因為哥倫比亞大學雖然是一所僅次于哈佛、普林斯頓和耶魯?shù)某G嗵俅髮W,學費昂貴,但它卻有一項政策非常好,就是允許學校所有員工免費聽課。
菲利帕奇聽到這個消息后,興奮地跑到哥倫比亞大學想找一份工作,可當時大學里并沒有任何工作崗位空缺,為了給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菲利帕奇就去買了一把掃帚,天天在學校門外打掃衛(wèi)生,這樣一來,他很快就給大家留下了印象。一個月之后,菲利帕奇居然真的得到了大學人事部的約談,從而被正式聘請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全職清潔工。
要聽課就要先學會英語,菲利帕奇用自己的薪水購買了大量書籍和影音材料,利用閑暇時間開始自學英語,通過7年的努力學習,菲利帕奇終于打下了不錯的英語基礎。2000年,菲利帕奇又入讀了美國通識教育學院鞏固基礎知識,并在3年后順利畢業(yè),至此,菲利帕奇的英語已經(jīng)相當熟練,于是便開始了長期的“蹭課”生活。
在課程上,菲利帕奇選擇了幾乎算得上是最難的“古典文學專業(yè)”。要選修這個課程,還必須先完成一些核心課程的學習,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菲利帕奇與年輕同學們的差距都相當明顯。每天,菲利帕奇上午上課,下午2時30分到晚上11時負責打掃衛(wèi)生并傾倒垃圾,下班后返回住所繼續(xù)溫習,時間非常緊張。菲利帕奇不急于求成,而是每個學期只修一兩門課程,勤勤懇懇地修完所有學分。
清潔工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隨著在美國的時日增多,菲利帕奇也曾遇到過好幾次薪水較高的工作機會,但因為不想放棄免費學習的機會,他一直沒有考慮另外找工作。菲利帕奇覺得,雖然自己在哥倫比亞大學只是一個天天拿著掃帚的清潔工,然而同時擁有的這個學習機會卻彌足珍貴。正因為如此,菲利帕奇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不錯。雖然所有教授和同學都知道他是學校的清潔工,但看見他拿著掃帚的時候,同學們還是會感到很驚訝。然而菲利帕奇自己卻總是毫不在意地呵呵一笑,完全不會因為手中的這把掃帚而感到自卑。
就這樣,經(jīng)過19年的努力,菲利帕奇終于在2012年5月13日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考試。為了參加學校的畢業(yè)典禮,菲利帕奇還特意請了兩天假,畢業(yè)典禮結束后便又接著回去工作。哥倫比亞大學也因為有這樣一名學生而覺得自豪,所以把菲利帕奇作為一個正面典型鼓舞別人,但菲利帕奇卻說自己的夢想只實現(xiàn)了一半,因為接下來他還要繼續(xù)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畢業(yè)典禮結束后,有美國媒體問菲利帕奇今后會不會另外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時,他回答說:“如果能有更好的工作,當然不錯,但我不會刻意去找,因為對于一個心懷夢想的人來說,一把掃帚也足以舞動出精彩的人生!”
追尋夢想的名人故事篇4:牛頓
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chuàng)者牛頓,在科學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學,對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牛頓為什么能在科學上獲得巨大成就?他怎樣由一個平常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禁要聯(lián)想到他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的幾個故事。
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
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并不聰明。在家鄉(xiāng)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學習成績屬于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制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鐘,計時較準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fā)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xiàn)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jīng)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并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
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jīng)過刻苦鉆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看過"追尋夢想的名人故事"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