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理想奮斗的故事6篇(2)
名人理想奮斗的故事6篇
名人理想奮斗的故事4:王寶強
一個從河北農村出來的憨厚小伙子,為了電影夢想,他在工地上搬磚;為了電影夢想,他在北影廠的門口等了3年;為了電影夢想,他8歲離開家,執(zhí)著地走在奮斗、成長的路上。憑著自己的毅力和堅持走到了現在,從最初的跑龍?zhí)椎降碾娪啊短煜聼o賊》、大片《集結號》、電視劇《士兵突擊》等等,他塑造的傻根、阿柄、許三多……
《向前進》是一本集回憶、日記與語錄為一體的自傳,講述一個農民的孩子,到少林寺學武,再到北影廠門口蹲候三年只為得到一個說臺詞的角色。這是王寶強的自傳,也是王寶強的真實寫照。
這本《向前進》的自傳沒想到竟然引來諸多人的爭議,對于那些不順耳的聲音,王寶強回應說:“我敢把我前20年走過的路寫出來,給你們看,更重要的是給自己看,不一定是因為我比任何人更有勇氣,而在于長大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堅持。我相信一個人的成長故事與青春故事的代名詞就是奮斗,就是前進……以后,到40歲、60歲,把每個20年都寫出來,看一看一個人能在20年里經歷多少事,發(fā)生多么大的變化。”
一個農村孩子兒時的夢想,在16年后變成了現實。這不是傳奇。為了這個夢想,王寶強在少林寺學藝了六年。他在北影廠的門口蹲守三年,只為有一個說臺詞的角色。為了這個夢想,他在工地上搬磚、運沙,揮汗如雨。為了這個夢想,他離開家鄉(xiāng),走在奮斗的路上……
學了6年功夫,14歲的王寶強去了北京。剛到北京,當了幾部戲的群眾演員,每天掙20元錢,慢慢地他就沒戲演了,但還是每天步行一個多小時到北影廠門口等戲,“我天天看著天花板,回去又能夠干什么?你在這兒待一天你就有一天的希望。這種信念一直在,所以我一直在堅持。”沒錢的時候,王寶強會去工地打工糊口。
在《天下無賊》中,傻根無疑是“幸運”的,因為迷途知返的賊公賊婆最終保護拯救了他,還了他一個“天下無賊”的理想烏托邦;在現實生活中,傻根的飾演者王寶強無疑更是“幸運”的,拍的第一部電影就一不小心拿了個金馬獎的最佳新人,緊接著第二部戲就被馮小剛導演納入了自己的賀歲片體系,并且配以眾星捧月的超強陣容,大有不捧出其來不罷休的架勢。結果當然是順風順水,王寶強隨著這部片的大賣之后名氣與身價一路看漲,演藝生涯的前面似如金光大道。
這種從“北漂”的最低層幾乎坐火箭般的迅速直升不要說當初懷揣80塊錢闖北京,最好也只是在各個劇組當武行做群眾演員的農村孩子王寶強沒有想到,就連那些從各大藝術院校畢業(yè)后至今還未著落,仍在埋怨命運不公的俊男靚女們也是根本無法理解想通的。的確,論相貌,論學歷,論能力基礎,王寶強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傻根”。但“幸運”的前面之所以需要加上引號,正是因為“成功不是靠傻福”“幸運永遠也不會砸向那些沒有努力準備而只會哀嘆不公之人”。
幾乎處在北漂最低層的王寶強當初懷揣著做武行的演藝夢想,無論寒暑冷熱擠在北影廠大門前眼巴巴等戲的諸多經歷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但可以說,每一個在北影廠大門前擠過、在地下過道的嚴酷環(huán)境內睡過的北漂都是自強不息的,他們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幸運女神的每一次眷顧就是發(fā)光的一次機會。而王寶強自己牢牢抓住了這個機會。本渴望做武打演員的他最終被導演李楊看中,在獨立藝術片《盲井》中近原生態(tài)的表演讓王寶強第一次真正認識到電影,同時也讓電影圈內的專業(yè)人士認識了他。
馮小剛可能從他不事雕琢,純真質樸的面孔中讀出了什么?!短煜聼o賊》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為王被寶強量身打造的電影,因為和《盲井》一樣,它的核心都是“一只羊在狼群中最后改變救贖了狼”的故事。所不同的是,被馮小剛認同往往直接意味著被商業(yè)市場和廣大老百姓觀眾所認同,在一眾華語影壇港臺大陸全腕兒級的庇護更是壓力掩蓋下,王寶強“這只羊”毫不遜色,用令人難忘的質樸表演圓滿了一個“天下無賊”的真實。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成名后的王寶強仍然保持了自己農村孩子的謙遜和樸實。
2006年,王寶強主演30集電視連續(xù)劇《士兵突擊》,成功地塑造了許三多這個角色,其自然的表演才能在這部劇集中得到充分的展現,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并贏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傻根、許三多……一連幾個本“土”變演征服了很多觀眾。除了本色表演,王寶強還有什么?王寶強未來將一直“土”下去么?王寶強說,其實如果有反差很大的人物角色和故事他也考慮轉型,“只是這個事情得慢慢來,公司希望我繼續(xù)走樸實路線。”
王寶強成名以后,成了家鄉(xiāng)河北省南和縣的寶貝,全縣人都以他為驕傲。家鄉(xiāng)領導對寶強寄予了厚望,還承諾幫助寶強解決他的婚姻問題。寶強也表示,只要家鄉(xiāng)需要,他隨時隨地到。 王寶強說,現在回村里他也光著膀子,拎著鋤頭下地。鄰居都說,誰能見到像他這樣的啊?
如今,王寶強的片約不斷,在選擇劇本方面他已經有了很大的空間。他身上已不再是剛出道的青澀。出道以來一直以淳樸形象示人的王寶強,會不會像很多明星一樣慢慢偏離自己原來的軌道?王寶強清楚,他身上的本色本質,也是大多數導演看重的,“如果保持不住,他就不稀罕了。”
名人理想奮斗的故事5:周恩來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范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fā)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么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臺,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么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柜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哄堂大笑。
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么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guī)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后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名人理想奮斗的故事6:艾默里奇
2010年的地球剛跑上新的征程,就在電影《2012》里毀滅了。影片的導演說,我要把地球毀滅給人類看,讓人們警醒。于是斥資兩億美元,掀起了好萊塢的最高浪潮。三天以后,世界影迷無人不知他的名字——羅蘭·艾默里奇。
1955年,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襲擊了黑格爾的故鄉(xiāng),德國古城斯圖加特。莊稼受害,房屋坍塌,小羅蘭在這樣的災難里降生,注定了他對災難片的情有獨鐘。那個年代德國很不太平,柏林墻還橫亙在東德和西德之間。十來歲的羅蘭在西德接受教育,學習雕塑和建筑。
但羅蘭并不喜歡這門枯燥的藝術。每天跟死氣沉沉的石膏打交道,他覺得了然無趣,只好海闊天空地幻想世界與未來。出于厭惡,他總希望那些雕像和建筑都統統碎掉,然后自己幸災樂禍地踩上去“撿落兒”。如果當年羅蘭只是在幻想里過一把癮,那也就不了了之了。但20年后,羅蘭的這一理想真的徹底實現了。自由女神像、白宮、埃菲爾鐵塔在他的科幻巨制里一次又一次地倒掉,而這些作品所帶來的利潤,足夠羅蘭蓋一座貨真價實的白宮。因為他的票房,比埃菲爾鐵塔還要高。
那時候羅蘭成績很差,還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會和斯皮爾伯格齊頭并進。他放棄了雕塑,到廣告公司做策劃。這樣的日子并不長。一天,公司老板把一摞文件狠狠地摔在羅蘭的面前。這就是你愚不可及的構思?老板把腿搭在羅蘭的辦公桌上,怒氣沖沖。羅蘭看著老板骯臟的鞋底,無言以對。
羅蘭離開了公司。天大地大,難道就沒有我容身之處?第二天,羅蘭又回到了學校。知識就是力量,總有一天我會把羞辱還給你的!羅蘭心想。
那時已是1977年,22歲的羅蘭在慕尼黑電影學院里“閉關修煉”,學習制片和導演。和其他求學度日的小伙子一樣,青年羅蘭在校的幾年沒有榮譽,也沒有女友。他獨自一人在寂寞里打發(fā)時光,“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也許是量的積累催生了質的突變吧,在畢業(yè)之際,羅蘭的畢業(yè)作品《諾亞方舟法則》一鳴驚人,竟然博得柏林電影節(jié)的頭魁。
不幸的是,年輕的羅蘭雖然天縱英才,口袋里卻沒幾個鋼镚。他在德國大手一揮,豪情萬丈地建立了自己的電影制作公司,本打算大干一場,卻被狹窄的市場和捉襟見肘的資金卡住了前進的齒輪。倔犟的羅蘭不相信這是“天亡我也”,硬是咬著牙,扛住了自己的夢想。
苦心人,天不負。一年后,好萊塢向羅蘭拋出了橄欖枝,在他最艱難的時候。此時的羅蘭已經筋疲力盡,捉住這根救命稻草后,羅蘭迅速恢復了元氣,并在好萊塢登陸。1996年6月25號,羅蘭的《獨立日》破幕而出。從此,雄雞一唱天下白。
他付出的太多,無論何時你都會看到他的汗水。2009年11月,羅蘭的曠世巨著《2012》在三天內席卷全球,震驚世界。而真正所向披靡的,不是炫人的影片,而是他扛住苦難的肩膀,扛住夢想的奮斗。現在,他終于可以自信地指著自己的作品回答當年老板的嘲諷:是的,這就是我愚不可及的構思。
看過"名人理想奮斗的故事"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