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層次的閱讀
現代速讀訓練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軍方為加強其航空及地面觀察員的辨認能力,特別是在能見度差的氣侯下,能對快速行進的飛機,做正確的辨識,將各種飛機的模型以極快的速度掠過屏幕,而接受過此種閃示訓練者,意外發(fā)現,在其閱讀速度上及記憶力上均有顯著的進步,戰(zhàn)后美國芝加哥的西北大學視聽教育中心承此基礎,繼續(xù)研究,得出速讀之雛形。
傳統(tǒng)上,美國的高中教育只為學生提供一點點的指導,至于大學,更是一無所有。最近幾年來,情況已經有點改變了。大約兩個世代以前,高中登記人學的人數在短期內大量增加,教育者也開始覺察到,不能再假設所有的學生都能做到有效的。矯正閱讀的指導教育因此出現,不時有高達75%以上的學生需要矯正。在最近的十年當中,大學又發(fā)生同樣的狀況。譬如在1971年秋季,大約四萬名新人進人紐約市立大學,卻有高達一半,也就是超過二萬名年輕人需要接受某種閱讀訓練的矯正課程。
無論如何,這并不表示這些年來,許多美國大學都提供了基礎閱讀以上的教育指導課程。事實上,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在更高層次的閱讀中,矯正閱讀的指導并不算指導。矯正閱讀指導,只是要把學生帶到一個他在小學畢業(yè)的時候所該具備的閱讀能力程度。直到今天,大多數高等教育的指導者不是仍然不知道要如何指導學生超越基礎閱讀的層次,就是缺乏設備與人才來做這樣的事。
盡管最近一些四年大學或技術學院設立了速讀,或“有效閱讀法”,或“競讀”之類的課程,我們還是可以如此主張的。大體來說(雖然也有些例外),這些都是矯正閱讀的課程。但這些課程都是為了克服初級教育的失敗而設計的。這些課程不是為了要學生超越第一層次的閱讀而設計的。也并不是在指導他們進人本書所主要強調的閱讀層次與領域。
當然,正常情況應該不是這樣的。一個人文素養(yǎng)優(yōu)良的高中,就算什么也沒做,也該培養(yǎng)出能達到分析閱讀的讀者。一個優(yōu)秀的大學,就算什么也沒貢獻,也該培育出能進行主題閱讀的讀者。大學的文憑應該代表著一般大學畢業(yè)生的閱讀水平,不但能夠閱讀任何一種普通的資料,還能針對任何一種主題做個人的研究(這就是在所有閱讀中,主題閱讀能讓你做到的事)。然而,通常大學生要在畢業(yè)以后,再讀三四年的時間才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并且還不見得一定達到。
一個人不應該花四年的時間留在研究所中只是為了學習如何閱讀。四年研究所時間,再加上十二年的中、小學教育,四年的大學教育,總共加起來是整整二十年的學校教育。其實不該花這么長的時間來學習如何閱讀。如果真是如此,這中間必然出了大問題。
事情錯了,可以改正。許多高中與大學可以依照本書所提供的方法來安排課程。我們所提供的方法并不神秘,甚至也并非新創(chuàng)。大多數只是普通常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