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為什么貼窗花
春節(jié)為什么貼窗花
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窗花多以當年生肖為主,也剪梅蘭竹菊貼在明亮的窗子上,讓廳堂、臥室增添幾分新春喜慶的色彩。春節(jié)貼窗花的原因你知道嗎,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什么是窗花:
窗花,是民間剪紙的組成部分。是民間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奇葩,也是春節(jié)最盛行的活動。每年一進入臘月,農(nóng)村巧婦,便以彩紙(手工紙或寫春聯(lián)的紅紙)剪制自己心愛的窗花,有的贈送鄰舍親友,有的本家貼用。城鄉(xiāng)集市,賣窗花者,架窗于街頭,男女老幼,熙熙攘攘,爭相選購。新年前夕,撣塵掃房,家家清潔,窗明幾凈,均在雪白的窗紙上貼滿紅紅綠綠的窗花,與鮮紅的對聯(lián)相映襯托,別有一番風韻。
春節(jié)貼窗戶的傳說:
我國民間有春節(jié)貼窗花的習俗,此俗始于遠古,是由一個古代傳說演變而成的。
相傳,堯在位7年,有一種屬于鳳凰一類的吉祥而后罕見之鳥叫鸞鶻鳥,年年飛到都邑棲息生活。由于鸞鶻的到來,嚇得麒麟跑到大澤的草叢里,不敢出來;鴟梟逃到了荒無人煙的森林中,瑟瑟發(fā)抖。從此,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太平日子。后來,不知為什么,鸞鶻不再飛來了,為害黎民百姓的兇禽猛獸重又出現(xiàn)在都邑,到處橫行無忌了。人民感到很失望。
當時有個折支國,聽了堯民十分崇敬鸞鶻鳥,鸞鶻鳥又不知飛往哪里去了,就主動獻來一種“重明”鸞鳥。因為這種鳥每一只眼內(nèi)都有兩個瞳孔,所以又叫“重睛”。“重明”的形體很像公雞,鳴叫的聲音又十分像鳳凰,人們都認為它是一種吉祥的神鳥。剛獻來的時候,羽毛已經(jīng)全部脫掉,但它用肉翮照樣飛翔。“重明”十分兇猛,能夠追趕猛虎,并勇敢的進行搏斗,老虎也常常成為“重明”的美味佳肴。自從有了“重明”,兇禽猛獸和妖魔鬼怪都不敢危害百姓了。
因而百姓十分崇敬“重明”,對它愛護有加,每天都用美玉磨成細粉,做成流質(zhì)飼料喂它。“重明”有時一年幾次飛臨,有時幾年也不飛來。為吸引“重明”能經(jīng)常飛來為民除害辟邪,廣大的黎民百姓都把門戶打掃得干干凈凈,為它準備停落棲息的場所。
但是,月月等,年年盼,“重明”一次也不飛來了,老百姓為此十分憂慮,怕那些兇禽猛獸邪魔外祟重新為害,各家各戶都在動腦筋想辦法,有的鑄金鳥,有的刻木雞,都放到窗戶上。說來也真靈驗,兇禽猛獸和妖魔鬼怪見了這些木雞金鳥,以為是“重明”又飛回來了,因而都嚇得魂飛魄散,飛快地逃往遠方,躲藏起來了。于是,黎民百姓都在妖魔鬼怪集中出來作惡的新年期間,在窗戶上普遍懸掛著栩栩如生的金鳥木雞。
時間一長,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的正月初一,家家戶戶都或刻或畫金鳥木雞,貼掛在窗上。至隋唐時代,剪紙雄雞取代了古代的金鳥木雞,貼在窗上,就是后來的窗花了。
春節(jié)貼窗花還有一個傳說,姜太公封神時,最后已經(jīng)沒有地方可封,只能將自己封為窗神。有的人家過年時在窗戶上貼上“姜太公在此諸神回避”的紅紙條,以圖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