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電鰻會有電原因是什么
電鰻,是電鰻科的鰻形南美魚類,以捕食小魚為主。人們哦對好奇為什么電鰻能放電。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給你做的電鰻有電的原因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電鰻的特征
電鰻行動遲緩,棲息於緩流的淡水水體中,并不時上浮水面,吞入空氣,進行呼吸。體長,圓柱形,無鱗,灰褐色,長可達2.75公尺(9尺),重可達20千克(49磅)。背鰭、尾鰭退化,但占體全長近4/5的尾,其下緣有一長形臀鰭,依靠臀鰭的撥動而游動。尾部具發(fā)電器,來源于肌肉組織,并受脊神經(jīng)支配。能隨意發(fā)出電壓高達650伏特的電壓。體表光滑無鱗,背部黑色,腹部橙黃色,沒有背鰭和腹鰭,臀鰭特別長,是主要的游泳器官。有兩對形狀為長梭形的發(fā)電器,位于尾部脊髓兩側。
電鰻尾部兩側的肌肉,是由有規(guī)則地排列著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組成,薄片之間有結締組織相隔,并有許多神經(jīng)直通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每枚肌肉薄片像一個小電池,只能產生150毫伏的電壓,但近萬個“小電池”串聯(lián)起來,就可以產生很高的電壓
電鰻能放電的原因
電鰻體內有一些細胞就像小型的疊層電池,當它被神經(jīng)信號所激勵時,能陡然使離子流通過它的細胞膜。電鰻體內從頭到尾都有這樣的細胞,就像許多疊在一起的疊層電池。當產生電流時,所有這些電池(每個電池電壓約15伏)都串聯(lián)起來,這樣在電鰻的頭和尾之間就產生了很高的電壓。許多這樣的電池組又并聯(lián)起來,這樣就能在體外產生足夠大的電流。用這些電流足以將它的獵物或天敵擊暈或擊斃。淡水里的電魚需要更多的電池串聯(lián)在一起,因為淡水的電阻較大,產生同樣的電流需要更高的的電壓。
放電特性:
放電的能力
電鰻發(fā)電是一種捕食和打擊敵害的手段,有時是一種生理需要。電鰻能隨意放電,自己掌握放電時間和強度,發(fā)電器最主要的樞紐,是器官的神經(jīng)部分。世界上有好多種電鰻,其發(fā)電能力各不相同。非洲電鰻一次發(fā)電的電壓在20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電鰻一次發(fā)電的電壓在70~80伏,像較小的南美電鰻一次只能發(fā)出37伏電壓。
電鰻輸出的電壓有300伏,平均電壓為350多伏,美洲電鰻的最大電壓達800伏,足以擊死一頭牛。放電時產生的電流是極微弱的,一般不到一安培;有時觀察到的電壓為500伏,電流為2安培,即功率為1000瓦的短時放電。雖然發(fā)出的是直流電,但放電頻率每秒可達300個脈沖。
放電的損傷力
放電的損傷力取決于鰻魚的大小和機體的狀況。當電鰻長不到1米時,電壓隨著電鰻的成長而增加。當長到1米后,只增加電流的強度。電鰻每秒鐘能放電50次,但連續(xù)放電后,電流逐漸減弱,10—15秒鐘后完全消失,休息一會后又能重新恢復放電能力。在水中3—6米范圍內,常有人觸及電鰻放出的電而被擊昏,甚至因此跌入水中而被淹死。電鰻可以放出50安培的電流,有海中“活電站”之稱,也被人們稱為活電池、電魚等。
依靠電來感知周圍環(huán)境
電鰻尾部發(fā)出的電流,流向頭部的感受器,因此在它身體周圍形成一個弱電場。電鰻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有專門的細胞來監(jiān)視電感受器的活動,并能根據(jù)監(jiān)視分析的結果指揮電鰻的行為,決定采取捕食行為或避讓行為或其它行為。有人曾經(jīng)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水池中放置兩根垂直的導線,放入電鰻,并將水池放在黑暗的環(huán)境里,結果發(fā)現(xiàn)電鰻總在導線中間穿梭,一點兒也不會碰導線;當導線通電后,電鰻迅速往后跑。這說明電鰻是靠“電感”來判斷周圍環(huán)境的。
電鰻的繁殖
雄電鰻通常就在江河口成長;而雌電鰻則逆水上溯進入江河的干、支流和與江河相通的湖泊,有的甚至跋涉幾千公里到達江河的上游。每年春季,大批幼電鰻成群自大海進入江河口。到達性成熟年齡的個體,在秋末(8-9月間)又大批降河,游至江河口與雄電鰻會合后,繼續(xù)游至海洋中進行繁殖。電鰻的性腺在淡水中不能很好地發(fā)育,更不能在淡水中繁殖,因此電鰻在淡水中長大后回到海中產卵,雌電鰻的性腺發(fā)育是在降河洄游入海之后才得以完成。
電鰻產卵場在北緯30度以南和中國臺灣的東南附近,水深400-500米,水溫16-17℃,含鹽量30‰以上的海水中,1次性產卵,1尾雌電鰻1次可產卵700-1000萬粒。卵小,直徑1毫米左右,浮性,10天內可孵化。孵化后仔魚逐漸上升到水表層,以后被海流漂向中國、朝鮮、日本沿岸,此時仔魚約為1齡,冬春在近岸處變?yōu)榘酌?,并隨著色素的增加而變?yōu)楹诿?。開始溯河時為白苗,到溯河后期則以黑苗為主,混雜少量白苗。
>>>下一頁更多精彩“電鰻的分布范圍”
為什么電鰻會有電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為什么迪拜那么富有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