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出現(xiàn)財政赤字
財政赤字即預算赤字,指一國政府在每一財政年度開始之初,在編制預算時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為什么會財政赤字,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財政赤字的原因
有的是為了刺激 經濟發(fā)展而降低稅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則因為政府管理不當,引起大量的逃稅或過分浪費。當一個國家財政赤字累積過高時,就好像一間公司背負的債務過多一樣,對國家的長期經濟發(fā)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對于該國貨幣亦屬長期的利空,且日后為了要解決財政赤字只有靠減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稅收,這兩項措施,對于經濟或社會的穩(wěn)定都有不良的影響。一國財政赤字若加大,該國貨幣會下跌,反之,若財政赤字縮小,表示該國經濟良好,該國貨幣會上揚。
財政赤字的影響
通貨膨脹
當研究財政赤字對經濟的影響時,最重要的理論問題是通貨膨脹起什么作用。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應該按實際值而不是名義值衡量財政赤字和公債,所衡量的赤字應該等于公債實際值的變動,而不是公債名義值的變動。
將公債的名義值調整為實際值公式:
如果D是公債余額的名義值,P代表價格水平,那么實際公債余額就是D/P。將財政赤字的名名義值調整為實際值相對復雜。因為實際的財政赤字(RDEF)等于實際公債余額每年的變化值,因此,
RDEF=D(D/P)/Dt=(DD/Dt)/P-[(DP/Dt)/P](D/P)
由上述數學表達式可見,實際赤字就是經過價格調整的名義赤字減去通貨膨脹率乘實際公債余額。等式右邊的第二項[(DP/Dt)/P](D/P)代表了以前國家債務的貶值額,通貨膨脹使政府(債務人)需要償還的債務減輕了。這種沒有在政府支出或稅收的官方報告中反應的貶值,實質上是對政府債券持有者征收的通貨膨脹稅。由于通貨膨脹因素,公債持有者的實際財富減少了。因此,通過通貨膨脹政府不但能對貨幣持有者征收通貨膨脹稅,對國債持有者同樣也征收了通貨膨脹稅。顯而易見,國債規(guī)模越大、通貨膨脹率越高,政府對國債持有者征收的通貨膨脹稅就越多。通貨膨脹是政府減少自身債務的一種隱蔽方式,像巴西或墨西哥這類具有高通貨膨脹率和巨額國債的國家,甚至可以通過這種公債貶值的方法來支付大部分政府支出。
相關利率
與通貨膨脹對實際財政赤字的影響相類似,利率的變化對財政赤字也會產生影響。根據投資學原理,在未來產生收益(支出)流的資產(負債)的市場價值取決于未來的收益(支出)流和利率水平。因此,當利率升高時,現(xiàn)存的公債余額的市場價值會降低,低于其面值,這將增加財政收入,降低財政赤字;當利率降低時,則發(fā)生相反的過程。利率的變化對期限較長的公債的影響要超過期限較短的國債。需要說明的是,根據著名的費雪方程式,名義利率等于預期的通貨膨脹率加上實際利率,因此預期到的通貨膨脹本身就會提高名義利率。通貨膨脹除了對前期公債余額產生貶值影響外,還通過名義利率的上漲使非指數化的公債的市場價值降低,進一步減少(增加)了財政赤字(盈余)。
經濟周期
財政政策(至少在短期內)既改變結構性赤字又改變周期性赤字,財政措施在增加(減少)結構性赤字的同時可能減少(增加)周期性赤字。絕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改變結構性赤字的凈作用是按同一方向改變現(xiàn)實的財政赤字(薩繆爾森,1992)。在經濟衰退期,擴張性財政政策在增加結構性赤字的同時減少了周期性赤字,但結構性赤字的增加額將超過周期性赤字的增加額,凈效果是增加了現(xiàn)實的赤字。因此,即使在經濟衰退時期,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結構性赤字、減少周期性赤字)也會增加現(xiàn)實的赤字,這也就進一步增加了國債余額的絕對規(guī)模。
政府負債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通常意義上的財政赤字具有誤導作用,因為它沒有包括一些重要的政府負債。公眾持有的公債是政府債務中最大的一部分,也是最明確的部分,但公債并不代表政府全部的債務。美國西北大學的教授Eisner(1986)就因為不遺余力地提倡如下觀點而聞名:要想全面地考察政府的財務狀況變化以及由此導致的財政赤字變化,必須全面地考察政府所有的資產和負債。
但是如何準確衡量政府的負債卻是一個技術上很棘手的問題。例如,政府擁有大量的隱性負債,如政府為私人企業(yè)貸款提供的擔保、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以及地方政府的借款等,其準確價值很難衡量。政府擁有的大量資產也因為沒有交易市場而無法衡量其市場價值。
另外,衡量政府負債價值更多地牽涉到一些概念性的問題。例如,法律規(guī)定的社會保障體系未來的支付算不算政府債務?在社會保障體系的養(yǎng)老保險中,公眾在年輕時把他們的部分收入交給這個體系,并期望在年老時得到養(yǎng)老金。這些由法律規(guī)定的未來支付的養(yǎng)老金應該包括在政府的負債中。未來的這些負債的現(xiàn)值與社會保障稅的差額應該包括在財政赤字當中。
資本預算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準確地衡量財政赤字需要考慮到政府的資產和負債兩個方面。特別是,應該用債務的變動減去資產的變動來衡量財政赤字。
一種既衡量資產又衡量負債的預算做法被稱為資本預算化(Capital Budgeting)。因為這種方法考慮到了資本的變動。整個政府預算實行復式預算,其中經常預算包括經常性支出和政府資產的折舊,而資本性預算則只包括資本性支出。例如,假設政府出售國有股并用其收入償還公債利息。按照當前的預算方法,財政赤字將會減少。按資本預算化的方法,出售政府資產得到的收入并沒有減少赤字,因為政府債務的減少被資產的減少抵消了。根據同樣的邏輯,政府通過發(fā)行公債為購買資本品籌資也不會增加財政赤字。
按照資本化預算的原則,經常性支出和資本的折舊都包括在經常性預算帳戶中,資本性支出則進入資本性帳戶。資本預算化看起來合理,但最主要的困難是難以確定哪一項政府支出應該作為資本支出。
代際核算
代際核算(Generational Accounting) ,美國經濟學家Kotilikoff對衡量的財政赤字提出了嚴厲的批評。他認為,財政赤字像童話中沒有穿衣服的皇帝一樣:每個人都清楚地看到了問題,但沒有一個人愿意承認問題。他甚至認為“就概念層次而言,財政赤字在概念上已經破產了。但在實用層次上,仍然有許多已失去‘預算平衡’真實含義的官方赤字。”他呼吁“迫切需要的是把過時的、具有誤導作用的,而且基本是非經濟的財政政策衡量指標,即財政赤字,變?yōu)榇H核算。”
Kotilikoff說明代際核算是以如下觀點為其理論根據:一個人的經濟福利取決于他整個一生的收入。因此,當評價財政政策時,不應該只關注某一年的稅收和支出,而應該考察人們在一生中所交納的稅收和得到的轉移支付。代際核算計算出各代人一生的凈稅收,即每代人一生要交納的稅收的現(xiàn)值減去其一生能享受的政府支出的現(xiàn)值。由此可見,代際核算衡量財政政策對各代人一生的影響。代際核算對于財政政策如何在各代人之間分配資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財政赤字怎么辦?
增加稅收
增加稅收包括開增新稅﹑擴大稅基和提高稅率。但它具有相當的局限性,并不是彌補財政赤字穩(wěn)定可靠的方法:
首先,由于稅收法律的規(guī)定性,決定了不管采用哪一種方法增加稅收,都必須經過一系列的法律程序,這使增加稅收的時間成本增大,難解政府的燃眉之急。
其次,由于增加稅收必定加重負擔,減少納稅人的經濟利益。所以,納稅人對稅收的增減變化是極為敏感的,這就使得政府依靠增稅來彌補財政赤字的試圖往往受到很大的阻力,從而使增稅可能議而不決。
最后,拉弗曲線標示增稅是受到限制的,不可能無限的增加,否則,必將給國民經濟造成嚴重的惡果。
增發(fā)貨幣
增發(fā)貨幣是彌補財政赤字的一個方法,至今許多發(fā)展中國家仍采用這種方法。但是從長期來看,通貨膨脹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貨幣的增長速度,過量的貨幣發(fā)行必定會引起通貨膨脹,將帶來惡性后果。因此,用增發(fā)貨幣來彌補財政赤字只是一個權宜之計。
發(fā)行公債
通過發(fā)行公債來彌補財政赤字是世界各國通行的作法。這是因為從債務人的角度來看,公債具有自愿性﹑有償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從債權人的角度來看,公債具有安全性﹑收益性和和流動性的特點。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發(fā)行公債無論是對政府還是對認購者都有好處,通過發(fā)行公債來彌補財政赤字也最易于為社會公眾所接受。
但是政府發(fā)行公債對經濟并不是沒有影響的,首先,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在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公債發(fā)行會對私人部門投資產生“擠出效應”*;其次當中央銀行和商業(yè)銀行持有公債時,通過貨幣乘數會產生通貨膨脹效應。因此,政府以發(fā)行公債來彌補財政赤字并不意味著一國經濟由此而避免了通貨膨脹壓力。
擠出效應:發(fā)行國債,貨幣資金將被回收,市場流通的貨幣量下降,貨幣供求關系導致利息率上升,借貸數額下降,投資下降
財政赤字原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