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高爾夫球容易犯的錯誤有哪些
高爾夫并不是一項簡單的運動,作為業(yè)余球友,難免會對它產(chǎn)生一些錯誤的理解,這很正常。
但是,如果不能及時地走出這些誤區(qū),形成正確地認知,會對技術(shù)水平的提高和打球的積極性造成很大的影響。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高爾夫誤區(qū),以及它的真相是什么。
誤區(qū)1:高爾夫可以自學,可以速成。
真相:高爾夫不是一項可以自學的運動,并且它也沒辦法速成。
教練是高爾夫運動中必不可缺的一環(huán),除了教會你揮桿打球,教練更大的作用是在于讓你具備獨立練習和分辨對錯的能力,以及如何更聰明地打球。
唯有通過時間的積累和教練的指導才能讓你入門高爾夫,不要抱著兩三個月內(nèi)就達到很高水平的想法,那不現(xiàn)實。
誤區(qū)2:高爾夫?qū)﹀憻捝眢w的作用不明顯,而且很枯燥、無聊。
真相:高爾夫揮桿需要全身各部位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可以有效鍛煉身體的多個部位,對頸椎和減掉小肚腩很有效果,而且它是一項非常有意思的運動,被稱作“綠色鴉片”。
有此誤解的人基本都是沒有打過高爾夫的,看似簡單的一揮桿實際上對揮桿者本身來說并不輕松,它需要身體各個肌肉群之間的緊密配合,更何況,打一場18洞基本上需要走10公里左右的路程。
而且,高爾夫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和未知性,這也是它讓人上癮的原因。
誤區(qū)3:只要打得足夠遠就夠了。
真相:準比遠更重要。
如果高爾夫是靠擊球距離取勝的,那未免就太簡單了點。打得遠確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準確度,以及心理因素和球場因素。
所以,不要把距離放在第一位,練習的重心也應當側(cè)重于擊球的精準。
誤區(qū)4:標準的揮桿動作才是最好的選擇。
真相:高爾夫揮桿沒有絕對意義上的“標準”,教科書式的揮桿也不適用于所有人。
揮桿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屬于適合自己的揮桿動作,世界上也不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揮桿。如果刻意追求標準,最終只會誤了自己。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只要能幫助你打出好球的揮桿,那就是好的揮桿。
誤區(qū)5:越用力打得越遠。
真相:揮桿越用力并不一定打得越遠,還有可能使距離變近。
在職業(yè)比賽中,很少會看到球員們盡全力揮桿擊球,因為那樣做會導致失誤率變高。實踐證明,80%的揮桿力度最為理想。
誤區(qū)6:上桿越大越好。
真相:每個人都有屬于適合自己的上桿幅度,并不是越大越好。
理論上來說,上桿幅度越大,所獲得的揮桿力量就越大,球就會越遠。但相應的,上桿幅度越大,也就意味著越難以控制揮桿。
所以,上桿幅度并不是越大越好,它應該是建立在可以控制揮桿的前提下。而且上桿幅度取決于自身的轉(zhuǎn)肩幅度,每個人身體條件不同,上桿幅度自然也就不同,不要為了追求大幅度上桿而采用手臂上舉的方式。
誤區(qū)7:死不抬頭,永不發(fā)力,左臂伸直。
真相:不抬頭脖子會受傷,不發(fā)力永遠打不遠,刻意伸直左臂會讓揮桿變得僵硬。
頭部應該在觸球結(jié)束后隨著肩膀的轉(zhuǎn)動逐漸抬起,而不會死盯著球;我們不提倡手臂發(fā)力,但并不代表身體不發(fā)力;左臂應當保持自然的狀態(tài),即使有一點點的彎曲也沒什么,不要刻意伸直。
誤區(qū)8:提升成績的最好方式是多下場。
真相:練習場與下場相結(jié)合才是最有效率的練習方式。
球場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地方,練習場則是解決問題的地方,兩者缺一不可,永遠不要忽略練習場的作用。
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績,那么就要在練習場去解決你在球場所發(fā)現(xiàn)的自己的短處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