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手十二論》之側踹腿
踹腿在徒手搏斗中,跟直拳有一樣的重要性,也是直線進攻型的技法。屬于腿法中的三大“母腿”(蹬、踹、鞭)之一;而且攻擊威力特別大,殺傷力最強,往往使對手采用了阻擋措施也不能避免被踹中或踹傷,若以較遠的地方沖過去,還可利用沖擊的慣性來增加腿擊力量,形成騰空踹腿,是腿法中追擊效果最好的腿法。 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散手十二論》之側踹腿。
《散手十二論》之側踹腿
踹腿之法,凡是用腳底的正、側面做側身動作而攻擊出的腿法,均可歸屬為踹腿之列。踹腿技法多樣,可以向四面八方進攻,而且攻出時平衡穩(wěn)固性好,攻擊點以腳底和腳掌側為主,在平時的行走中本就鍛煉得相當堅實有力,出擊時沒有會怕碰上硬物而傷腳的顧慮,因而在每次的出腿就會全力以赴,這就是攻擊力大的原因之一??梢赃@么說,踹腿技法是古今之武林人士倍受推崇和必練之技法。
若要想真正掌握和運用踹腿的實戰(zhàn)技術,沒有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案是不能達到的。在時下流行較為火爆的截拳道就多以腿法聞名,原因是其拳派的創(chuàng)始人李小龍?zhí)厣朴谕确?,特別是側踹腿。在他的一系列功夫影視片中,都將側踹的威力展現(xiàn)得精彩絕倫,被譽為“李三腳”。李小龍常用腳踹碎兩英寸厚的木板,而且經常是一口氣連踢幾十次,將一塊兩英寸厚的木板從肩膀的高度下落,然后在它下落到半空時一腳將其踹碎。如果他的踹擊只有力量而無猛烈的踹擊速度,這時木板只能被踹飛而不能被踹碎;如果他的踹擊僅有迅猛的速度而無力量,則木板也是不能被踹碎的。這一點,很顯然表明科學的訓練踹腿是很重要的。
《散手十二論》之側踹腿一、側踹腿的基本技術
踹腿的動作是多樣化的,而基本技術均以側踹為主,只要將側踹法練好之后,于步法、身法的配合中,便可隨勢變出任何一種踹腿。所以,我們在學習和訓練踹腿時,都應該著重于側踹腿。首先記住,側踹主要用于攻擊對手低段膝關節(jié)和支撐腳,也用來阻擊對方步法、腿法的進攻,此稱為低踹腿。攻擊對手中段腹部、胸部、腰部、肋部的側踹則稱為中位踹腿。攻擊對手上段的頸部、頭部者,稱為高位側踹腿。同時,側踹腿法在左右腳來分,乃以前后而定,左腳在前時,左腳踹出為前腳踹腿,右腳踹出稱為后腳踹腿;右腳在前作實戰(zhàn)式時,稱謂則反之,習者明白其意后,于下面的論解中就容易讀懂了。
(一)前腳側踹法
以左側實戰(zhàn)姿勢為例:右腳向前墊步的同時,左腿屈膝收提,膝蓋盡量向右收,使腳底朝左側方,重心落于支撐的右腿,目視左前方。接著,支撐腳跟向前旋轉,同時上體右轉微側傾,左腿伸直,猛力挺膝送胯,以腳掌或腳掌鋒為力點朝左側前下段位踹出,高與膝平。緊接著,左腳向前落地,腳剛踏穩(wěn)之瞬間,右腳即墊步,左腿將膝提起,然后向左側方中位踹出,方法要領與前低踹相同,左腳一踹直立即落步踏地,繼墊步收膝作高段位側踹,然后收落步還原成實戰(zhàn)姿勢。
前腳側踹與前手直拳有相同的重要性,由于攻擊時靠前腳實施打擊,大大縮短了攻擊距離,使側踹動作更快速、更突然,令對手防不勝防。其訓練時,關鍵在后腳前墊步替換前腳位置這一步上,而且必須是步落足出,支撐腳要十趾抓地保持平衡及力量。
(二)后腳側踹法
仍以左側實戰(zhàn)姿勢為例:左腳朝前進一步的同時,右腿向前屈膝提起,上體向左旋重心落于左腿支撐,緊接著,左腳跟向前旋轉,同時上體左轉,右膝關節(jié)稍內收,左腳繼續(xù)向前旋轉至180度,同時右腳用力向左側方下段位踹出,高與膝平。接著,右腳落步剛踏穩(wěn)之際,左腳立即朝右腳前方進一步,隨即右腳提膝左收,朝左側前方直線中位踹出,方法要領與前低位踹相同,右腳一踹直立即落步,繼上左步收右膝作高位側踹,然后收落右步上左腳還原成左側實戰(zhàn)姿勢。
上述的前后踹法要左右腳交替位置不斷地反復練習,也可分開左右單獨練習。練習時要求盡量多踹,以反復不間斷的交替、重復訓練,直至踹出有力的感覺為宜。
(三)怎樣使踹法正確
踹腿是以臀部發(fā)力,再加上重心向前的力量,腿借身力,身助腿威,以腳底外側、全腳掌攻擊對方。提膝、支撐腳旋擰、擰膝、送胯,整個動作要一氣呵成,快發(fā)快收,側踹時上體側傾,攻擊時送髖,以增加打擊距離及打擊強度。上體和雙腿在同一平面上,不能扭曲身體及四肢。
初學者往往由于身體放不開,腿發(fā)出時有僵滯的感覺,側踹腿不是由屈到伸直線踹,而是形成了抬腳弧線上擺,以及踹出同時收腹、屈髖、撅臀,上身與雙腿不在同一平面上,造成身體重心向后倒下,側踹軟弱無力的錯誤現(xiàn)象;對于其力度、速度、位置的準確性就根本談不上了。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在學習時必須由慢到快,由簡到繁,由分解動作到組合動作,而且在沒有掌握其動作要領前能以最精簡、最不費力的方式完成動作,而仍能達到動作所要求的標準。然后才是勁力與速度的練習。首先以低踹練起,反復達到精熟后再練中、高段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