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解析
太極拳是在我國廣為流傳的,適合不同年齡段和人群健身的優(yōu)秀拳種之一,也是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首選推廣運動項目之一。下面是學(xué)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太極拳的解析。
太極拳的解析
太極拳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武術(shù)之瑰寶,其歷史源遠流長,三豐祖師繼前人太極九天功法,太極之理,養(yǎng)生之道和文道武道,靈感鵲蛇相斗之悟,創(chuàng)始了內(nèi)外意形合一,以靜為動,以松入柔,運肌成剛,以意催形,剛?cè)嵯酀?,修煉人身精神意氣力,筋骨皮毛肌,陰陽?nèi)外合一的太極拳。太極拳以道家哲學(xué)思想為主,以道家理論指導(dǎo)修煉,其內(nèi)外動靜一致的變化,剛?cè)嵯酀木毞?,陰陽虛實的相互轉(zhuǎn)化,與現(xiàn)代唯物主義辯證法中矛盾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變化法則相吻合,對于祛病健身和延年益壽,提高技擊功夫具有特殊的功效。
太極拳作為道家人道之法門,從不輕易外傳示人,其有五不傳:一曰不是本門本道不傳;二曰骨軟鈍者心險者不傳;三曰不忠不孝好斗者不傳;四曰貪酒色財氣者不遵守道規(guī)者不傳;五曰不苦修煉輕露好奇者不傳,一代傳二不傳三,容當精心說之,不可輕傳他人,學(xué)者不可不真心省其道也。
太極拳就是道家理論為基礎(chǔ),調(diào)動人體206塊骨頭,500余塊肌肉,用意念和太極行功要訣,激發(fā)和鍛煉人體各部神經(jīng)、經(jīng)絡(luò)和功能的運動,它能激發(fā)出人體巨大的潛能,使丹體常靈常存,不失不滅。它是道家精神意氣力、筋骨皮毛肌十大修煉法。太極拳,外以形為主,內(nèi)以意為主。而有些練拳者,不知其內(nèi),只知其外,躥蹦跳躍,硬功猛烈,大動異常,這種練法只練皮毛,如若過度,則外傷筋骨,內(nèi)傷五臟,此不屬養(yǎng)生攻守克敵制服之法,其不為高奧也。如曇花一現(xiàn),猛雨一時,僅及地皮,乃為今日之練今日之功,明日不練就得空,可內(nèi)家真?zhèn)鲃t不然,其乃是以意為主,練就心精氣神力、筋骨皮毛肌之修煉法。本門太極拳有三部功法,一為脫胎法,二為換骨易筋,三為洗精髓法,三步練法,練己、練物、練他人。乃有十大練功法,精神意氣力,筋骨皮毛肌;五大法門,坐、臥、站、行、用。下面我將第一部功法,脫胎法中站與行的行功法介紹給大家。
太極拳的解析一、太極陰陽論解
道曰:“掌握陰陽,提挈天地。”又曰:“身具天地,心具太極。”太極者,陰陽也,乃是動靜開合,剛?cè)嶂?,混元之氣,意形之修煉法焉。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萬物之靈,天地之變化也。
太極者,合者為陰,開者為陽,虛者為陰,實者為陽,化者為陰,發(fā)者為陽,陰縮陽拔,陽縮陰長,人體背(督脈)為陽,人體胸腹(任脈)為陰,上肢掌背側(cè)為陽面,上肢掌心內(nèi)側(cè)為陰面,腿外側(cè)為陽面,腿內(nèi)側(cè)為陰面,指伸為陽,指屈為陰,脊椎伸為陽,脊椎縮為陰。
太極拳乃為天地、開合、虛實、剛?cè)帷㈥庩栔毞?。道曰?ldquo;天地大吾身,吾身小天地。”又曰:“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故三豐曰:“天地人三才,皆在自己一身。”何為“天地人”?
首:頭,百會穴為六陽之首,為天為陽,下頦為地為陰,鼻為中為人。
四肢:手掌為天為陽,肩為地為陰,肘為中為人。腳為天為陽,胯為地為陰,膝為中為人。
掌指:指為天為陽,掌根為地為陰,掌中(勞宮穴)為中為人。
足:足趾為天為陽,足跟為地為陰,足心(涌泉)為中為人。
身:大椎為天為陽,海底為地為陰,命門為中為人。
道曰:“天地人,三才也。”中乃人體之支點,故習太極者必先懂陰陽,知天地,方可修煉太極也。
太極拳的解析二、太極拳脫胎法
世人皆有先后天不足,先者生而不足,后者由于服食五谷雜糧,后天身心勞作,精氣神受外邪之侵,后天傷身等,使身體衰弱,肢體笨拙僵硬,精氣神不足,內(nèi)外不隨合等,脫胎法就是把人體先后天的內(nèi)外僵硬笨拙之力,內(nèi)外不隨合,心意雜亂肢體不整這些先天本能,用太極脫胎之法取而代之,脫開練無,乃修煉太極之身。如何修煉此法?以太極九天功法樁功為基礎(chǔ)。乃調(diào)整內(nèi)外形體意,精神意氣力,筋骨皮毛肌。第一部脫胎法練到松靜自然,虛實陰陽分明,上下相隨,左右相顧,內(nèi)外一致,周身一體,動一牽百,意形相合,身意一動足太極。至此,太極脫胎之法修煉成,為下步修煉打好基礎(chǔ)。
太極拳的解析三、太極樁功論解
三豐曰:“樁功,以樁為基也。練拳先站基,站基得練氣,練氣要得意,陰陽合一乃太極。”又曰:“太極不站基,一生枉費力。”
經(jīng)云:“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獨立守神,肌肉若一”。以天地之象幫助修煉太極陰陽。獨,一個;立,站立;守神,思不外散,集中存思,內(nèi)視練意之法。樁功,自無極而始,以靜而練,靜練乃為拳之功,功乃為拳之用,靜乃神氣集中,縱橫交貫,圓融一致,靜中求動,動中求靜,修養(yǎng)身心,調(diào)納呼吸,貫通氣血,調(diào)動筋骨,疏通經(jīng)絡(luò),溫和肌膚,精神意氣力修煉法,外則而靜,內(nèi)則真動,陰陽合一,松靜自然,樁功乃增意蓄勁。調(diào)整爆炸彈抖勁和擁纏柔化勁。把握陰陽者,呼與吸,意與形,開與合,松與緊,虛與實,化與發(fā),伸與屈,進與退,剛與柔的陰陽修煉也。
久煉樁功,可以氣意養(yǎng)身,增強功力,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加強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挖掘人身潛能。太極樁功可以達到“神形并練”,“內(nèi)外兼修”和“內(nèi)動外靜”的目的,從而達到養(yǎng)生與技擊的功效。
站樁功的基本要領(lǐng)為松靜自然,它包括三個內(nèi)容:第一是放松。練功時不僅全身要放松,精神也要放松,因為只有精神不緊張了,全身才能放松。第二是寧靜。練功時要排除雜念,使精神活動進入到相對安靜的狀態(tài)。對于松靜要有正確的理解,松與靜是相輔相成的,松可以幫助入靜,人靜可以幫助放松。因此,松與靜是相互促進的。第三是自然。是指練功的許多方面,如姿勢、呼吸和意念活動,在鍛煉時都要力求自然,不可過于勉強。所謂練功之道,法于自然,即為此理。練樁前,先要排凈大小便,身正自然,靜如泰山,提挈天地,透空無物,先站無極。
(1)無極樁
站勢:身體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去除雜念,兩眼微閉,目光內(nèi)斂,做到凝神定意,清靜無為,虛無影痕,兩肩下松,手指放松,舒適自然,松腰松衣,端正自立,混混沌沌,不想別意,達到全身內(nèi)外皆松的境界。
(2)培元樁
站勢:兩足與肩同寬,舌微卷,目微閉內(nèi)視,周身自然放松,左手掌心微放在右手掌上,左手掌心微按丹田之穴,鼻呼吸微微深長,呼吸聲自耳不嗅,意想內(nèi)視丹田,代鼻呼吸,存思呼吸在丹田。道曰:“開爐煉丹,周身放松要自然,海底燒火煉金丹,練就七七四十九,開爐金丹隨身轉(zhuǎn)。”站至小腹丹田處似有火團之感,即可練太極混元樁。
(3)太極混元樁
三豐曰:“太極混元胸前抱,吸氣歸丹呼皮毛。練就一身混元氣,天地相應(yīng)最為妙。”
站勢:在完成培元樁的基礎(chǔ)上練習此樁,兩腳間距與肩同寬,兩膝微屈略有前頂上提之意,兩手十指微張開,兩手托抱如抱球狀,高低要與丹田平,胸微內(nèi)含,沉肩垂肘,小腹放松自然,意頂頭,蹬腳,兩目自然平視前方,微閉或半閉亦可,口似張非張,舌上卷,呼吸深細長,周身放松,存意抱球,松而不掉,緊而不破,兩手掌意想麻熱脹,感覺四肢周身麻熱脹,內(nèi)氣充實,使意念逐漸加大,此乃用混元運氣法。何為混元運氣法?即毛發(fā)呼吸法。周身毛孔呼吸與鼻肺呼吸為應(yīng)合。中醫(yī)有“肺主皮毛”之說,故毛發(fā)呼吸法乃本門真功呼吸法。用身體毛孔隨著呼吸開合鼓蕩,吸氣時意從外界之氣從主孔進入歸于丹田為合,虛中取氣。道曰:“收斂入骨”。呼氣時意從命門發(fā)出,毛孔為開,毛發(fā)為開,毛發(fā)直豎如戟,氣達梢端方為氣足,氣歸丹田,尾骨后張,但用神力意,勿用拙力也。開者,筋骨皮毛肌皆開;合者,筋骨皮毛肌皆合。道曰:“一開一合,如六月荷花,心為蓮心。”始終心精神意貫注,乃得此道真主宰,混元奧妙極矣。此樁站之越久越好。
三豐曰:金丹燒開要混元,托抱太極走玄關(guān)。吸氣歸爐放金丹,呼拿金丹毛孔展。
又曰: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jié)節(jié)貫串,虛靈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