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絲拳的源流和現(xiàn)狀
纏絲拳的源流和現(xiàn)狀
中國傳統(tǒng)武術歷史悠久,到了清代,“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已有逾百個,纏絲拳即是其中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纏絲拳的源流和現(xiàn)狀。
纏絲拳的源流和現(xiàn)狀
纏絲拳也稱纏拳,在武術門派中有纏門、纏絲門、殘門等多種稱謂,有近300年的傳承歷史,文化底蘊亦較為豐厚。1989年,纏絲拳載人地方武術志《四川武術大全》;2009年,重慶市政府渝府發(fā)( 2009)94號文件《關于公布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把“榮昌纏絲拳”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纏絲拳的源流和現(xiàn)狀一、創(chuàng)拳概說
纏門始祖楊德三生于清康熙年間,幼讀詩書,嗜好少林武術,后聞武當拳法玄妙,于清雍正年間赴武當山,投師龍門高道,專攻太極拳多年,造詣頗深。其后,他投軍京城任朝廷禁軍教頭。
清雍正時期,朝廷為了鞏固統(tǒng)治,大肆捕殺反清志士,殘酷鎮(zhèn)壓民眾的反清活動。楊德三也因暗地參與反清活動而被人告密,遭朝廷緝捕。他憑著高超的武功擊退朝廷大內高手,逃出京城,漂泊于四川、江西等地。為了避開追殺,楊德三只好隱姓埋名遁人道門。在道觀,他潛心鉆研內外家拳法,感悟其中玄機奧妙。楊德三把所學功夫與道教文化中的易理相融,廣積太極拳理功法,兼容少林精華,以纏絲勁為本,研創(chuàng)開宗一門新武學——纏絲拳.纏絲拳內涵太極的陰柔,外顯少林的陽剛,剛柔相濟,內外家兼容。因祖師是朝廷緝拿的欽犯,他隱姓埋名,隱居道觀,身懷獨門絕技,只在暗處單線秘傳,纏絲拳在當時并不為外人所知。
“六路短打要有路,八步纏絲要有步”。祖師始創(chuàng)纏絲拳為八種步型,六個套路,就是門內常說的纏門“八步纏絲,六路短打”。第六代名師姚玉堂在總結纏絲拳拳路結構經驗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編了第七路平樁、第八路總樁。因此,纏門內有“軟八架”和“硬八架”之說。軟八架重于練形,硬八架重于練形與勁合一。
在當時的巴蜀武林界,姚玉堂一生鮮逢對手。然而,在與四川富順縣地蹚拳名家、又稱“地滾子”的劉青云切磋中,姚公拳腿爭鋒,劉師地滾蛟龍,最終,兩人打了個平局,互生敬佩之意。姚玉堂深知,各拳種都各有所長,纏絲拳要出類拔萃,那就必須走繼承和創(chuàng)新相結合之路,他完善了下盤地膛功夫,且以纏絲拳結合地膛拳創(chuàng)編出第九路滾龍樁。
纏絲拳把貓騰、狗閃、兔滾、猿跳、鷹翻、鶴啄、龍行、虎撲八種象形動作融人拳式,盡顯古意真功。纏絲拳套路、功法、器械主要有:
(一)姚玉堂支脈傳九個套路;周吉祥支脈傳殘字門六路短打套路;鄭山吉支脈傳龍門纏絲轉纏八個套路。
(二)功法:丁八步樁、含機步樁、獨立步樁、高馬步樁、九宮搬刀樁、穿樁功、混元樁功、螺旋步走轉功,巴拿勁、一指勁、捧水勁、龍門周天功、纏絲勁等。
(三)器械:纏絲七星劍、鴛鴦短劍、蛇形劍、子午單刀、子午棍、三欄棍、纏頭棍、纏絲鞭桿、回馬雙頭槍、雙锏、九節(jié)鞭、扁擔拳、板凳拳;暗器有:鏜心、統(tǒng)膝刀、飛標、飛石等。
據(jù)纏絲拳第七代名師唐新知說,纏門即“殘字門”(“纏”與“殘”諧音)。“殘”即作毀解,一是對敵意念要狠,二是進攻一擊必殺,三是纏門技法殺傷力強,諸如挑心肘、標手、兜肚掌等。近百年來,纏門中曾經有五人在打擂和切磋技藝時不慎失手而致人喪命。
纏絲拳歷經300余年的豐富完善,門人中多有仁人志士、軍旅將校、江湖豪杰、濟世良醫(yī),不斷追求提升拳藝,有研習者的琢磨感悟,擂臺搏擊的實戰(zhàn)檢驗,門派切磋的總結提升,纏門儒生的文化孕養(yǎng),十代傳人的心血和汗水,最終凝聚成纏門手法與正骨術兩大強項。纏絲拳的風格特點,突出表現(xiàn)在“走轉輕靈,落步擰身:內扣外擺,纏絲緊跟。旋化直發(fā),出鋒七星。冷彈脆殘,巧快制勝”。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幾百年來,纏絲拳的傳承因地域不同而流變,榮昌纏絲拳一脈三枝,門內稱姚玉堂傳承為“拗纏”,周吉祥傳承為“順纏”,鄭山吉傳承為“轉纏”。古昌州域內的榮昌縣、大足縣和永川縣的纏絲拳雖然各具特色,但都一脈相承。
纏絲拳的源流和現(xiàn)狀二、傳承寫真
清代中后期,多種拳術門派(如纏門、僧門、岳門、洪門、字門等等)傳人四川,是巴蜀武術發(fā)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纏絲拳第二代代表傳承人姓王名一川,道號川一,江西人氏,,武林中有人稱呼他“黃益川”或“黃一川”。這似乎是因四川方言諧音所致。王一川于清嘉慶年間入川,途中傳湖北漢口長春觀肖如玉,川中傳瀘城靈官祠廖福圣,又傳楊為善,得真口訣。從此,纏絲拳開始傳人巴蜀。王一川的主要傳人有楊為善(大足縣、榮昌縣、永川縣支脈),魏山峰(合川縣支脈),白一龍(墊江縣支脈),杜占鰲(廣安市支脈),鐘文任傳唐圖之,唐傳重慶的伍珍如,三代后不詳。
周岳高傳夏五之,兩代后傳承不詳。纏絲拳名家、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楊為善,號本原,生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庚辰正月初一子時,四川下南道納溪縣(今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qū))面山人氏,因兩眉皆白,人稱“楊白毛”。原師從揚州名家鄭二胖。后來,敬仰王一川的拳功武德,改換門庭,追隨王師左右多年。功成之后,攜纏絲技獨闖江湖,先下河南,后行廣東佛山鎮(zhèn),再去江西景德鎮(zhèn)、南諸仙鎮(zhèn)等地,訪名師高友,印證所學,功臻化境。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楊為善已91歲高齡,動身回歸故里,取道轉回四川川東道,途中病臥大足縣龍水鎮(zhèn)古呂客棧。
古昌客棧掌柜梅師亦尚武,因與楊為善言語沖突,在客棧后院要與楊為善較技,楊為善一招制梅師落敗,梅師及眾徒弟方知這位病弱老者是武林高人。此后,何五堂、尹師兵給楊為善奉湯送藥,照料無微不至。楊為善康復后定居大足縣龍水鎮(zhèn),收何五堂、游學忠(號三益)、尹師兵、鄭格亭、龍嗣順(號麟洲)等人為徒,僅大足縣、榮昌縣等地門生有名號者三十多人。
清同治年間,纏絲拳名家、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何五堂,傳子何峻山及三個外侄,老大陳世興(字香國)、老二陳世福(字習之)、老三陳世倫(字少之)。其中,陳世福人稱“陳毛兒”,性剛直,拳腳快,在陳氏三兄弟中授徒最多,當?shù)鼗蛲鈦砣瓗熍c其較技莫不拜服,有“神打陳毛兒”之美譽。陳世興、陳世福、陳世倫是纏絲拳第五代代表性傳承人。
纏絲拳名家、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姚玉堂,少年時起,先后師從纏絲拳名家陳世福、何峻山、龍嗣順等諸位師尊。纏絲拳名家、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周吉祥師從纏絲拳名家陳世福、陳世興。
纏絲拳名家、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鄭山吉師從纏絲拳名家鄭紹九、陳世倫。
姚玉堂、周吉祥、鄭山吉承接纏門法脈,“人行三師武藝高”,功成之后,主要在榮昌縣、大足縣傳拳授徒,耕耘拳壇數(shù)十載,廣植桃李,正脈承傳,治學嚴謹。三位先賢是眾所公認的清末民初期間,纏絲拳承前啟后的中興人物,纏門的一代宗師,為纏絲拳學的傳承和發(fā)展建立了豐功偉績。
長期以來,有的人不清楚纏絲拳究竟是武當派還是峨眉派,這就要了解纏絲拳的根源。纏絲拳孕育于武當山,誕生于道門,于清嘉慶年間從汀西傳人巴蜀,是外來拳種,關鍵是其根不在四川。因此,纏絲拳承襲龍門,宗歸武當。峨眉派是指四川土生土長,沒有受到外來武術文化的影響,保持本土特色的拳種。
峨眉派是指:
(一)四川川西黃林派(火龍拳)。
(二)資中、內江的盤破門。
(三)峨眉山本地的四平拳、等樁拳、六乘拳、子午拳、虎爪拳等等。其中,黃林派是公認的峨眉武術代表。
纏絲拳傳承脈絡清楚,向上溯源,承載全真道(龍門派)列祖列宗,向下查閱,列入門墻的傳人共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