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jié)構(gòu)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上由松入柔,剛?cè)嵯酀纬瑟毺氐娘L(fēng)格。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楊式太極拳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歡迎閱讀!
楊式太極拳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
楊澄甫先生給世人留下了許多的太極拳經(jīng)典成語,“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句。鄭曼青先生于1947年出版的《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一書中公開了楊澄甫先生的這一句話,使得這一句具有毋庸置疑真?zhèn)鳈?quán)威的成語能夠有據(jù)可查。
從這句成語中我們可以看到楊澄甫先生把是不是“動手”視作判斷是不是太極拳的一個標準。楊澄甫先生為什么這么認為呢?弄清楚這句成語的含義就可以大致明白了。然而這句成語與其它很多成語一樣,其含義不能從字面上直接理解清楚。那么,怎么理解這句成語呢?主要可以從以下十一個方面來理解:
一、“不動手”體現(xiàn)了“由腳而腿而腰”
《鄭子太極拳十三篇》的《視本末》這一節(jié)是這樣陳述“不動手”這句話的:“楊師澄甫之分釋太極拳諸要點如下:每于練功架或打手時之講解曰: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且戒之日:健侯老先生之教人。每引拳論日: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又曰:其根在腳,發(fā)乎腿,主宰于腰,行乎手指。謂手必要相隨,不可自動。”
這段話清楚地說明所謂“練太極拳者不動手”,換言之就是“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或者是“手必要相隨,不可自動”,古代太極拳經(jīng)典中“由腳而腿而腰”這段活指的是身上“如練一氣”的傳遞過程,這種“氣”,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多次提到,就是太極拳所有動作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實質(zhì)就是人體中傳遞性的力量,現(xiàn)代運動力學(xué)稱之為“動量傳遞”;在地球上,這種傳遞性的力量總是必須在腰脊等“ 相向運動”的作用下始發(fā)于人體的下支撐,對于站立的人而言,下支撐就是腳。
所以,古代太極拳經(jīng)稱這種“氣”是“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既然這種“氣”是這樣的發(fā)生與傳遞,太極拳的動作又是由這種“氣”所引起的,因而,太極拳的動作也是“由腳而腿而腰”如此發(fā)生與延伸的。這樣來理解“不動手”,就可以明白楊澄甫先生所說的“不動手”指的是在動態(tài)中所呈現(xiàn)的“不動手”,就是說這“手”既是在運動的,但又不是主動的,而是被帶動的,是腳之動所催動的,是腳之動的延伸。這“手”就有點像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所比喻的行駛中的火車中被火車頭帶動的最末節(jié)車廂,或者像裝載于行駛中的汽車上的貨物,末節(jié)車廂和貨物本身都沒有動,但又都是在運動的。
真正做到太極拳譜中所說的“由腳而腿而腰”了,就應(yīng)該體會到手的任何動作都是腳動作如“抽絲”一樣的延伸,有點像會踏自行車的人體會到手控制車把手,可其實是腳作用產(chǎn)生這樣的情況。手的動作只有這樣才是太極拳的動作。這就是說:“不動手”包含著“由腳而腿而腰”與“手必要相隨,不可自動”。然而,對于“由腳而腿而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僅僅是將“由腳而腿而腰”這句話理解為腳是人體的下支撐而已。就像不會騎自行車的人以為手控制車把手與腳是沒有關(guān)系的,根本沒有理會到手不能主動(即自動);雖然練太極拳的很多人都講“由腳而腿而腰”這句話,其實其中也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手不能主動。這樣的意識學(xué)練太極拳就等于是穿著防水服下水去達到洗澡的目的一樣,因而對于太極拳無論是學(xué)練還是研究都是錯誤的。
二、“不動手”包含著“雖動猶靜”
由上述分析可以體會到“不動手”還包含和體現(xiàn)了“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之意。這是因為太極拳的“氣”是在“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等的作用下,在腰的主宰下而由腳開始傳遞到手的,手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由腳開始傳遞上來的。這就像行駛中火車的末節(jié)車廂之動必然是末節(jié)之前所有車廂之動所傳遞過去引起的,而且行駛中火車的任何一節(jié)車廂之動也必然是整列火車之動的結(jié)果,所以火車是“一動無有不動”的;然而整列火車其實自己是不會動的,所以火車又是沒有一處不靜的,或者說是“一靜無有不靜”。而太極拳由于全身之動都是“氣”的作用所引起的,無論是手還是其它任何一處的一動,也必然是全身之動的結(jié)果,就空間位置而言,太極拳的練與用,全身各處任何時候都是沒有不動的,是拳經(jīng)所說的始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也”的;然而被“氣”所作用動的全身各部位本身又都是始終不主動的,是拳經(jīng)所說的始終“神舒體靜”的;所以太極拳也是“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
太極拳還有另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無論練或用,從俯視的角度看,大臂與胸部的夾角幾乎是不變的,肘部是始終不向后越過兩肩之連線的;而手往往反映為不是與身體的相對位置沒有改變,就是與原來的位置沒有改變;而手與人接觸則似乎是完全被動的,套路在任何時候也反映著這樣的情況,這是太極拳與其他武術(shù)相比較絕無儀有之沾粘連隨的特征,這也反映了太極拳的動中存在著不動,動中存在著靜,或者稱為“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十三勢歌》則稱其為“示神奇”的“動猶靜”,古代太極拳經(jīng)典又稱之為“靜如山岳,動若江河”。這種“動猶靜”可以說是太極拳最深邃、最精髓、最抽象的概括。
古代太極拳經(jīng)典中的許多闡述其實都包含著“動猶靜”,那些是“動猶靜”的具體化;而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其實就是這諸多“動猶靜”之意更直門的表述。太極拳界中有的人把“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理解為“一動俱動,一靜俱靜”,這是由于疏忽了辯證思維而拘泥于字面的錯誤理解。現(xiàn)代太極拳界又有人把“不動手”絕對地理解為是手的姿勢不變,這種理解顯然是與“手必要相隨”背道而馳的,且與人交手而手的姿勢不變是違反武術(shù)常識的,因而明顯是錯誤的。
現(xiàn)代太極拳界又有人把“不動手”理解為“外不動內(nèi)動”,然而,“內(nèi)外相合”是楊澄甫先生所指出的太極拳的根本要領(lǐng)之一,“外不動內(nèi)動”顯然是違背“內(nèi)外相合”的;而從“內(nèi)外相合”來看,?外不動內(nèi)動”不是違背了“手必要相隨”,就是違背了“手不可自動”,所以,這種理解也是錯誤的。太極拳鍛煉隨著功夫的提高,轉(zhuǎn)胯、含胸、拔背等軀體動作會越來越小,別人很難觀察清楚;葉大密先生也指出太極拳存在著“腳動身不動”與“身動手不動”,但這“動”與“不動”都是相對地辯證而言的。比如雖然外觀上必須“腳動身不動”,如此才能“ 邁步如貓行”,然而,這“動”之腳又必須是外觀上似乎“不動”之腰胯主宰下另一“不動”之腳的“動”的延伸和所催動的;所以,這“身”實際上還是在“動” 的,這“動”之腳絕不是自動的。太極拳中動態(tài)最明顯之“手”卻“不動手”正體現(xiàn)了“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動猶靜”。
三、“不動手”體現(xiàn)了“上下相隨”的方向
太極拳以“舍己從人”之“沾粘連隨”為根本,而自身也存在著“上下相隨”。但現(xiàn)代太極拳界對“上下相隨”有兩個嚴重的誤解,一個誤解是根據(jù)“一動無有不動”斷章取義地將“上下相隨”理解為上的主動與下的主動相配合,而主動的上也動下也動,將南下而上有序而動的“由腳而腿而腰”拋棄了。如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所說這是太極拳的大忌,對太極拳而言是屬于“亂動、妄動”。太極拳由下而上的“上下相隨”而動最終是必須沒有時間差的,但是到了此層次仍然是 “由腳而腿而腰”的,否則,根據(jù)拳經(jīng)就不可能是太極拳。
另一個誤解是所謂“以手帶身”或“以梢?guī)Ц?rdquo;。太極拳存在“以手領(lǐng)勁”的現(xiàn)象,但“以手領(lǐng)勁”仍然是“由腳而腿而腰”的結(jié)果。這就像鞭子的揮動往往會出現(xiàn)鞭梢領(lǐng)先的現(xiàn)象,然鞭梢的領(lǐng)先仍然是鞭把之動所引起的、是鞭把領(lǐng)先而動的結(jié)果,這兩者的道理是一樣的。辯證法揭示現(xiàn)象必然是實質(zhì)的反映,但現(xiàn)象有時也會虛假地反映實質(zhì),太極拳的“以手帶身”就是現(xiàn)象對實質(zhì)虛假的反映。從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惟內(nèi)之是求” 來講述,太極拳的“手”任何時候都是“不可自動”的,其它部位也都是如此。如果實質(zhì)上發(fā)生了“以手帶身”或“以梢?guī)Ц?rdquo;,也就是“由腳而腿而腰”、“手必要相隨,不可自動”不存在了、“手”發(fā)生自動了,那么,可以肯定,這樣的動作不可能屬于太極拳,對于太極拳而言,肯定是錯誤的。
四、“不動手”體現(xiàn)了被動和主動的統(tǒng)一
近代太極拳家除了楊澄甫、李雅軒、鄭曼青等先生明白地說明了太極拳必須“手不能自動”(也就是“不動手”)之外,郝少如先生也有多次這樣意思的教誡,不過他用“太極拳要被動”來表述,葉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也很強調(diào)“太極拳是被動的拳,一定不能主動”。太極拳的手臂乃至全身對于“動量傳遞”而言,主觀體會上,必須無論何時都是“被動”的,否則就必定不是太極拳。太極拳家與前輩所謂的“被動”正是楊澄甫先生“不動手”的意思。
但是,從一般客觀而言,太極拳的任何“被動”又都是有主動的,因為只有存在一定的主動成分,在與別人的接觸中才能出現(xiàn)別人難以控制的“不先不后”的“隨人而動”。古代太極拳經(jīng)典《打手歌》所說的“牽動四兩撥千斤”中的實質(zhì)就是“動量傳遞”的“四兩”,就是這“被動”中的主動成分。李雅軒先生在他的《隨筆》中也指出太極拳的動作是 “有系統(tǒng)、有主動、有被動的一個整體的”。
所以,太極拳家所謂的“被動”不是一般概念的純?nèi)坏谋粍?。一般概念的被動,是完全受人控制的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隨動,就像大海中失去船舵的帆船,只能完全聽風(fēng)南命、隨風(fēng)而漂,那就成為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太極拳之大忌,即“若如肉架上掛肉,便是死肉,又何有靈氣可言 ”,有人將身體比喻為掛在衣架上的衣服,就是屬于這種純?nèi)坏谋粍樱@種“被動”與人交手那只有挨打的份,根本不能認為是太極拳。太極拳的“被動”必須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如水上的“葫蘆”,別人一踩踏它,它就既是如楊振基先生所說的“我不動,跟你走”地被動,又由于浮力而有主動,不僅使得對其踩踏者感到“終不得力”,而且如李雅軒先生所說的“跟之隨之,在幾跟幾隨之中,我的身勢早已吃進彼身”了。所以,太極拳的所謂“被動”是與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被動 ”,而太極拳的所謂“主動”顯然也是與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主動”。
因為這種“主動”必須不是別人尚未動而先動,而是必須“被動”地、借用別人之力卻不受人控制的“隨人而動”,這樣才能保證能夠由“人剛我柔”到“人背我順”。這樣,兼有這種“主動”和“被動”的人,就像大海中有舵手操縱駕馭的帆船,既利用風(fēng)作為動力,又不為風(fēng)的方向所控制,不僅可以借東風(fēng)、東南風(fēng)向西行駛,而且可以借南風(fēng)、西南風(fēng)向西行駛。正由于太極拳的“被動”不能被人控制,所以這種 “被動”就具有了表象上“舍己從人”,而實質(zhì)上造成“人背我順”攻擊別人的作用了。
比如推手中,在對方的突然攻擊之際,往往由于自己的一側(cè)胯與手臂完全放松,也就是完全不動、完全被動,這樣會使對方根本用不上力,會由于對方的作用而十分干脆地化解掉對方的攻擊。并且立即使對方形成背勢;但是,這完全放松、完全不動的手臂其實是既被對方推動著,又是被自己的另一側(cè)腰胯以很小的力量所操縱、牽動著,這局部的“完全被動”之中其實是包含著腰主宰、起于腳之“主動 ”的,只有這樣,這種反應(yīng)才能使得對方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最終“如捕風(fēng)捉影,處處落空”。所以,這“渭手必要相隨”的“不動手”是對太極拳的所謂“被動”和“主動”最好的說明。
五、“不動手”體現(xiàn)了“不用力”
楊澄甫先生所說的“用意不用力”,對于真正的太極拳傳承者而言可說是太極拳生命象征的要領(lǐng)。楊澄甫先生所說的這種“力”,用現(xiàn)代運動解剖學(xué)的語言說,就是運動肢體局部肌肉緊張收縮所引起的一種生理反應(yīng),是骨杠桿性質(zhì)的力。而太極拳所追求的則是人體中由腳而始傳遞性的力量,用現(xiàn)代運動力學(xué)的語言說。就是 “動量傳遞”,近代太極拳家則將其稱為“氣”,這“氣”也包括了“勁”,當然這“勁”是與外家拳所說的“勁”不完全相同的特殊的“勁”。
運動力學(xué)與太極拳實踐證明,《楊氏老譜》與鄭曼青等先生的著作也指出:這種特殊的“勁”不僅與“力”是“大異”的,而且是與“力”不能共存的;要得到這種“勁”,必須“不用力”,也就是要消除局部骨杠桿性質(zhì)的力。這樣的“不用力”才能如楊澄甫先生所說能夠“則得真正內(nèi)勁”。而有了“內(nèi)勁”的這種“不用力”之動就不同于與撥浪鼓轉(zhuǎn)動帶動鼓繩之動相似的甩手了,這種手之甩動的動力是身體的旋轉(zhuǎn)慣性力量,手臂之內(nèi)是沒有力量的,而有了太極拳之“氣”和“內(nèi)勁”的“不動手”、“不用力”的運動中的手臂,是可以感覺到手臂之內(nèi)傳遞著力量,也就是起于腳的“氣”或“勁”的,會感覺到手臂是被這“氣”或“勁”所作用動的,不是慣性所作用動的。這就是說,太極拳所追求的“不動手”、“不用力”是與“由腳而腿而腰”不可分離的。
但是,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不知道太極拳的“不用力”是這樣的意思,有很多人分辨不清怎樣才是太極拳的“不用力”。很多人明明用了力,手臂明明是由骨杠桿性質(zhì)的力所作用動的,卻以為自己是“不用力”的,或者強詞奪理地說自己是“用勁”,甚至說是“用意”。其實,因為用力必然表現(xiàn)為沒有由腳而起的勁力、可以使外力有一定著落的肢體的僵硬和自動的“動手”,而“不用力” 則必然反映為手的勁力由腳而起、手不是身體的旋轉(zhuǎn)慣性所帶動、外力不能著落、沒有主動的“不動手”。可見這樣的“不動手”就是“不用力”最好的體現(xiàn)和鑒別標準。
六、“不動手”體現(xiàn)了“松凈”
太極拳所有的功效,無論是健身還是技擊,根本都是放松;越放松各種效果必然越好。所以,太極拳要求“徹底的放松”,稱為“松凈”,李雅軒先生稱其為“大松大軟”。當然這是一種模糊概念的近似表述,因為一般概念的“肌肉放松”,其解剖學(xué)實質(zhì)就是肌纖維松弛,也就是肌纖維不收縮緊張;而肌纖維不收縮緊張只能是不用力,肌肉越放松也必然是肌肉越不用力。借助精密科學(xué)儀器的測試精確而言,人要達到徹底的放松也就是徹底的不用力,那就只有處于躺下的狀態(tài)才有可能實現(xiàn)。
可見所有運動所謂的“放松”與精密科學(xué)儀器測試的“放松”是不同的,都是相對的“放松 ”。太極拳的“放松”又是與非太極拳的武術(shù)所謂的“放松”不同的。太極拳的“徹底放松”首先是指在維持雙臂懸置的某靜態(tài)姿勢前提下肌纖維最大限度的松弛,然后是指追求不使用骨杠桿性質(zhì)的力而使用傳遞性的力形成動態(tài)姿勢,從而仍然盡量保持這種最大限度的松弛。太極拳這種最大限度的松弛同所有武術(shù)相比較最接近一般概念的最大肌肉放松,按照數(shù)學(xué)近似計算將其稱為“徹底的放松”、“大松大軟”是完全符合科學(xué)和客觀事實的。
太極拳界中幾乎沒有人不主張“放松”,有很多人自稱“放松”,有很多人反復(fù)地論述“放松”。但是,很多人發(fā)現(xiàn)許多所自稱的“放松”和所認為的“放松”,其實并沒有放松,有很多人所論述的“放松”并不是太極拳的“放松”,有的人把氣功靜態(tài)的“放松”與太極拳動態(tài)的“放松”混為一談,而又有的人畫蛇添足地神化太極拳的“放松”。
那么,如何做到和正確鑒別太極拳的放松呢?從生理、解剖學(xué)上可以知道,放松是與用力成反比的,用力又必然是肌肉的拉長與縮短收縮或等長收縮所引起的,必然反映為“動手”與僵硬。因而,“動手”和僵硬越少也就是“放松”越多,而既柔軟又“不動手”就必然是太極拳所謂的“徹底的放松”,也就是“松凈”了。所以。“不動手”就是一個做到和鑒別“松凈”的很客觀、直觀、準確、最具說服力的標準。
七、“不動手”體現(xiàn)了“柔軟沉重”
“不動手”體現(xiàn)了“松”,正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的“如能松透即是沉”。所以,楊澄甫、李雅軒、陳微明、鄭曼青先生等太極拳家在他們的著作中以及有關(guān)近代太極拳家的軼聞中都反映了太極拳技高者的手臂給人的感覺是“如綿裹鐵”般的“柔軟沉重”,甚至鄭曼青先生說:“吾師澄甫之臂,其重過于常人不啻十倍。”
推手真正遵循了太極拳的法則,做到了“不動手”,別人就會既“終不得力”又有“柔軟沉重”的感覺;如果別人主動用力越大,由于“不動手”中的“四兩”之力作用相對越微小,被動成分相對越大,“沉”也就越明顯,這手臂就越會使別人感到就像是斷臂那樣重甸甸的,尤其往上抬就像是抬浮在水中的一條圓木似的更加沉重?,F(xiàn)代太極拳界有的人畫蛇添足地神化太極拳,奢談手與別人接觸使別人什么也感覺不到的所謂“松空”,這種所謂的“松空”就是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使用法》中批評的“毫不著力,浮如鵝毛”的“雙浮”,是“連十歲頑童也打不倒”的拳病。“不動手”明白地反映了“被動”,“被動”顯然是不可能表現(xiàn)為這種什么也感覺不到的所謂“松空”的。
所以,“不動手”明白地暴露了這種所謂“松空”是根本不符合太極拳理的偽說,反映了“柔軟沉重”才是太極拳的真功夫,才是太極拳“ 松凈”的特征性表現(xiàn)。“不動手”的“柔軟沉重”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使人感到其全身動作不論是十分緩慢的還是非常疾快的都有一種由腳至手抽絲樣的整體性,反映出一種似乎勻速的渾厚穩(wěn)重;初步達到了“不動手”,手臂還會尤其自覺明顯的沉重,手臂的活動會有如在水中游泳似的有阻力感。而手臂主動動作,手臂則始終不會有自覺沉重與移動遇到阻力的感覺,而主動動作用很大的力會給人快慢飄忽的感覺,用小力飄忽輕浮更加明顯,正如楊澄甫先生所說:“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所以,“不動手”與“柔軟沉重”是可以相互反映的。
八、“不動手”不是單單指手
有很多人把“不動手”僅僅理解為是指手,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其實自古以來漢語中大量出現(xiàn)的“動手”都不是僅僅指手的動,而是指全身肢體的動作。李雅軒先生和鄭曼青先生在他們的著作中都有“手足不要自動”的論述。如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就明白地指出:“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二句要論……所謂練太極拳不動手,即是謂手足不能自動。”這段話對于現(xiàn)代太極拳界有些人尤其具有振聾發(fā)聵的作用,這段話一是明確說明了楊澄甫先生秉承代代的傳授認為“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與“練太極拳不動手”是同一個意義,二是明確說明了這“不動手”中的“手”并不是單單指手。必須明白:太極拳的“ 動猶靜”是包括全身各部位的,所以這“手”是借代指全身肢體。
如以腳為例,符合太極拳的法則要領(lǐng),腳的前邁必須是全身由于虛領(lǐng)頂勁引起之沉、腰的作用、著地腳所傳遞來的勁力帶動同側(cè)胯內(nèi)縮等等所引起的;其它腹、胸、背、肩等等之動都是無不由根于腳、主宰于腰的胯之動所引起的,只不過“手”的“動猶靜”尤其明顯和突出罷了。所以,結(jié)合“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不動手”的“手”是必須理解為手足和其它全身各部位的。
九、只有“不動手”才能使人“終不得力”
太極拳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一大因素就是以能夠使別人的攻擊“終不得力”的沾粘連隨為根本。而沾粘連隨之所以能夠使人“終不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 不動手”。
因為“不動手”,全身能夠始終保持“開展緊湊”而臂胸始終保持著不同的懷抱姿勢,同時手臂中因為沒有局部主動用力因而不會發(fā)生肌肉緊張僵硬,這手臂就成了鄭曼青先生所說的懸浮在空氣中的“斷臂”了;而由腳傳遞而來的、由腰所主宰的“四兩”又使得這手臂具有十分的靈敏感覺和能夠靈活隨動,這樣的手臂就既能使人感到柔軟沉重而又不硬挺,既牽制了別人又與身體似乎是沒有牢固的連接而無法控制,就像楊澄甫先生所說的成為浮在水面上的“葫蘆”了,別人就無法將力量落實到這手臂中而作用到其身體了;如果別人突然攻擊,就會感到如作用在一個沒有固定的球體上而突然失去了方向和作用點,從而“捕風(fēng)捉影,處處落空 ”。
可見太極拳的“聽勁”和“沾粘連隨”是離不開這“不動手”的,“不動手”是沾粘連隨使人“終不得力”的重大因素。
十、只有“不動手”才能“發(fā)勁如放箭”
太極拳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的另一大因素則是能夠?qū)⑷淼膭帕σ詣恿總鬟f的形式暢透無阻地傳遞到向外攻擊的肢體。太極拳高手的手臂能夠發(fā)出比手臂本身的力量和全身體重遠大得多的力量;這手臂能夠在與別人的身體沒有接觸的發(fā)勁之前如海綿樣的毫無力量,而在接觸的剎那間又能爆發(fā)由腳而起的強勁的力量,然而瞬間又變得如海綿般的毫無力量,發(fā)勁毫無先兆,就像矩形脈沖,“不動手”就是一個重大的因素。
有真正太極拳發(fā)勁經(jīng)驗的人很清楚,只有越“不動手”,也就是手臂越不用力,由腳而始之力量的傳遞才能越暢透,手臂發(fā)出的力量才能越強勁,發(fā)勁的速度也才能越快。所以,“不動手”又是太極拳“發(fā)勁如放箭”、“何堅不摧” 的重要條件。
十一、“不動手”體現(xiàn)了太極拳的所有法則要領(lǐng)
太極拳的“不動手”是與完成太極拳特有的沾粘連隨與發(fā)勁等效果相聯(lián)系的相對的“動猶靜”的辯證說法,而這些效果的實現(xiàn)是與太極拳的所有法則、要領(lǐng)密切相關(guān)的。所以,是否追求“不動手”反映了太極拳學(xué)練能否入門;“不動手”掌握的程度反映了對太極拳所有法則要領(lǐng)掌握的程度,“不動手”的功夫越高,也就反映了對太極拳所有法則要領(lǐng)掌握的程度越高。
從上述可知:楊澄甫先生所謂“不動手”的概念是包含很多內(nèi)容的,這一概念也還有“不自動”、“被動”等其它的表述法,然“不動手”是尤其好的一種說法。太極拳并不神秘復(fù)雜,楊澄甫、李雅軒先生這些太極拳家不僅在他們的著作中定性地肯定太極拳并不難學(xué),而且定量地指出太極拳是可以在數(shù)年時間內(nèi)學(xué)會學(xué)好的;但是,他們也都指出,如得不到真正老師的傳授或悟性太差,因而得不到真?zhèn)?,那也很可能一輩子學(xué)不會太極拳的。而許多人學(xué)練了幾十年太極拳還人不了太極拳之門,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領(lǐng)悟到“練太極拳者不動手”的概念,而是處處都“動手”,那就只能是屬于楊澄甫先生說“動手便非太極拳”。
事實上,很多前輩所說的“學(xué)太極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是確確實實的,所以,太極拳之難學(xué)是屬于所有武術(shù)之最的。微觀而言,太極拳有難以盡述的要領(lǐng);抽象而言,古代和近代太極拳經(jīng)典著作中反映出的要領(lǐng)也有一定的數(shù)量,而“練太極拳者不動手”這句話可說是囊括、反映了太極拳的所有要領(lǐng)了。所謂“一事盡,萬事畢”,一個人如果真正做到和全面透徹理解了“練太極拳者不動手”,也就已經(jīng)掌握了太極拳的所有要領(lǐng)而可以“愈練愈精”地“功夫無息法自休”了。而一個初學(xué)太極拳者始終以“練太極拳者不動手”為指南,也就是找到了能夠較快理解和掌握太極拳各種法則、要領(lǐng)的捷徑了。
所以應(yīng)該認識到:“練太極拳者不動手 ”是開啟太極拳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看了“楊式太極拳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動手便非太極拳””文章的人還看了:
4.太極拳貴在找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