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镋的簡介
古兵器。武術(shù)長重器械。形如半月,似叉,有柄,中有利刃似槍尖,稱“正峰”或“中叉鋒”,長一尺半;兩側(cè)分出兩股,彎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柄長六至七尺。镋始于明代,逐漸由槍演變而成。至清代常見使用,現(xiàn)今使練者甚少。用法有拍、砸、拿、滑、壓、橫、挑、扎等。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武器镋的簡介。
武器镋的分類介紹
九鳳镋
長約九尺,其中柄長七尺。镋長七尺半,形似耙,有九個叉刺。镋柄尾有一約半尺長的鐵鐏。
九曲镋
長約九尺。其中柄長七尺。镋長一尺半,分為三叉,每叉有三刺,其叉頭形似槍頭,呈扁平狀,兩側(cè)犬向外平伸,每叉左右有一小叉呈弧形環(huán)抱。
牛頭月镋
又稱"牛頭镋"。其镋頭形似三股叉。鐵制,當(dāng)中有利刃,狀如劍尖。刀下橫有兩翅,彎曲如牛角,相距約一尺兩寸。翅為棱形,四面削直,以求鋒利。镋柄為粗木制成,長約六尺。牛頭月镋能攻能守,尤善破槍。主要用法有支、捕、折、翻、撈等。日本武士使用的片鐮槍就是牛頭月镋。
夜戰(zhàn)镋
長八尺五寸,其中柄長七尺。镋頭分為三叉,中叉形似槍頭,兩翼叉曲向左右兩側(cè)平伸,尖端鋒利。镋頭鍍黑色,適用于夜間作戰(zhàn)。
雁尾镋
長九尺,其中柄長七尺,重十斤。柄尾鐵鐏長五寸。镋頭分為三叉。其兩翼叉形似雁尾,故名。
雁翅镋
長九尺,其中柄長七尺,柄尾有五寸長三棱鐵鐏。镋頭分為三叉,中叉形似槍頭,兩翼叉形似雁翅,故名。用法與镋相同。
雁嘴镋
長九尺,其中柄長七尺,柄尾鐵鐏長五寸。镋頭分為三叉,中叉形似劍狀,兩翼叉形似雁嘴,每叉兩面有刃。主要用法有支、捕、折、翻、勾、捅、撈、撩八法,尤以捅、勾為甚。
十字镋 長一丈二尺,其中柄長一丈零五寸,柄尾鐵鐏長五寸。镋頭分為三叉,中叉形似槍頭,兩翼叉形似十字,刃如槍刃。
這個長度最適合用于馬戰(zhàn),主要用法有支、捕、折、翻、勾、捅、撈、撩八法。多為日本武士使用。
武器镋的歷史變遷
飛镋表演距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最初,它是大戰(zhàn)之余將士們的一種娛樂形式,后來流傳到民間。因首創(chuàng)人是黃鐘村的黃姓,故玩镋人就一直為黃姓,始終無外姓人加入。表演者有青年男女,也有老人孩子;有單人表演,也有幾十人一起上臺的。黃永根說,他們玩的“飛镋”由22個節(jié)目組成,分別為“單人搓繩、懷中抱月;單釣魚、雙釣魚;單搬、連頂、雙搬;仙人背纖、雙龍撓癢;雪花蓋頂、張飛騎馬;其中,白蛇纏腰、枯樹盤根;金狗釣龜、爛泥搖樁已經(jīng)失傳。表演的形式有“二人對舞”、“三人穿心舞”、“五人梅花舞”等。
“飛镋”表演一般從每年的正月十三上花燈開始,到正月十八結(jié)束。表演者都是身穿紅燈籠褲的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和大姑娘,表演前,先由一男子用“連枷棍”(鐵鏈連結(jié)的兩根木棍,棍兩端系手帕)打場。“連枷棍”上的手帕碰到圍觀者,圍觀者就要自覺后退,讓出表演場地。所有表演都分文不取,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guī)矩。“因?yàn)槭欠菭I利性民間娛樂節(jié)目,進(jìn)入上世紀(jì)90年代后學(xué)它的人越來越少。現(xiàn)在,全村僅有三四名40多歲的男子還能表演,絕活面臨失傳危險。”